在中國古代,科學不發達,人們普遍信仰迷信傳說,所以古天子將祭天作為統治國家的根本。臣民們也對於迷信傳說抱著十分恭敬的態度,每當有巧合的事情發生,都會被他們放大,並且以訛傳訛,最終信以為真,導致迷信色彩更加濃鬱,這也與當時的信息閉塞有關。古人特別對一些關乎年歲的數字有很深的忌諱,比如36,45,66,73,84等數字,人們平時都不願提起,更有「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傳言。
其實,這些數字以及與其相關的俗語都代表了人們對於長壽的渴望,對於生命的敬畏。36,45,66,73,84等數字,都是與古代的某位知名的大人物有關,他們或在此年歲上死去,人們自認為自己比不上這些先賢大人物,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人們認為那些先賢人物都是高自己一等的存在,連他們都逃不過這些數字的坎,更何況普通的自己!
36,與周瑜之死有關
在古時候,人們普遍認為一個人的本命年總會有些磕磕絆絆,所以每當到了一個人的本命年時,都會穿一些紅色的衣服,意為消除災難,逢兇化吉。還有一種說法是36歲正是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周瑜去世的年紀,古人思想認識中,連這麼有名的周瑜都逃不過36歲這道坎,何況自己?所以對於36這個數字更為忌諱,傳言在一些地方當人們年歲到了36時,並不寫成36,而是寫成351,以安其心,這正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之心。
45,與包公放糧有關
根據史料《北平風俗婁徵、語言》引《朔紀》記載:「燕人諱言四十五歲,人或問之,不曰『去年四十四歲』,則曰『明年四十六歲』,不知何所謂也。」意思是燕地的人對於45歲十分忌諱,每當人們問年齡之時,或回答去年44歲,或回答明年46歲。傳言包公45歲時在陳州放糧,遇到劫匪,九死一生。古人忌諱45歲,就是避免不順利的事情發生,這其實也是一種對於平安幸福生活的渴望。
66,閻王要吃肉
「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這也是民間流傳的關於年歲的忌諱。具體出處已經無從考證,都是民間的傳言,據說到了66歲的時候,人們就會殺豬宰羊,為自己慶祝66大壽,同時分一塊肉祭祀天地,寓意為讓閻王吃肉,這樣就不會纏著自己了。其實這也是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對於生老病死的敬畏之心。
73,84,閻王不請自己去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73與84這兩個數字的由來其實大有考究,古人們普遍認為73與84這兩個數字不吉利,所以在口語甚至書面文字中有著諸多忌諱。相傳「至聖」孔子與「亞聖」孟子去世的年齡分別是73歲和84歲,而孔孟在中國儒家思想中的地位何其之高,所以有避諱是理所當然的。
結語:古人忌諱36,45,66,73,84等數字,當然是有一定原因的,一者這些數字所代表的年齡是一些先賢大儒去世的年紀或者是一些名人遭逢大難的日子,人們自認為自己不如他們,連他們都無法躲過劫難,更何況自己;二者是古時候信息閉塞,一有巧合發生就會以訛傳訛,三人成虎;這充分體現了在醫學與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對於生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