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

2021-01-09 光輝歲月談歷史

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發明創造流傳至今的醫學、藥學、天文學、文學、音律等等,讓後世之人受益匪淺。俗語雖然並不像詩詞歌賦那樣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也不能突出作者的才華和學識,但是卻能給普通百姓帶來很多的警示,俗語中蘊含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是值得現代人認真學習的。比如說,古人對於人體健康的研究其實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很透徹了。小編現在就來和大家分享這樣一句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

這是什麼意思,「不過」是指什麼?「八八」和「七七」又分別代表什麼呢?小編翻閱很多資料,原來這兩句話總結於《黃帝內經》。《黃帝內經》被譽為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是我國非常著名的古書。這部書中關於醫學知識的記載和闡述,至今還影響著世界醫學的發展。在這本書裡面,有很多關於人體生長發育的內容,並且將男女被分開來進行研究和記載,並將男女並列在一起總結為男八女七。理解起來就是,對於男性而言,八是一個循環,對於女性而言,七是一個周期。每過一個周期,人體都會發生很多變化。

有了這樣的了解之後,就不難理解男不過八八和女不過七七的意思了。八八指的就是六十四歲,七七則代表四十九歲。也就是說男人在六十四歲以後,身體健康狀況會出現明顯的轉折,各項身體機能下降明顯,而女性則在四十九歲開始,身體健康走下坡路。

這句民間俗語正與現在人們的很多認識不謀而合,比如男人比女人衰老速度慢,比如女人在四十五到五十歲之間的時候,容易出現更年期,這些都是與「七七」有關的話題。如此看來,古人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通過最原始的方法了解了人體的奧秘,只不過後人用更加科學的儀器進行了驗證而已。

當然,小編認為,現在人們養生觀念不斷增強,雖然改變不了身體衰老的規律,但是可以通過增加鍛鍊、增加營養等多種手段來延緩衰老。至少人們可以通過跳舞、健身等活動來保持一個健康年輕的心,這樣即便容顏禁不住歲月的雕琢,心態還是可以永遠停留在18歲的。在古人幾千年前就已經寫下的規律面前,任何人都無法抗衡,但是現代人可以通過古人的經驗之談,來尋找辦法改善生活環境、改善身體亞健康狀態、改善緊張焦慮的心情,從而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相關焦點

  • 《黃帝內經》洩露天機:女7男8,「生命密碼」暗藏在人的年齡中
    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有一句話老話曾講「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句俗語,沒什麼生僻字,結構也沒什麼新奇,但就是很令人費解。由衷地感嘆古人真是博大精深。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理解這句俗語前,我們要先知道裡面的七七八八到底是指什麼。
  • 古語說:男不過八,女不過七,看完解釋,你會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古語說:男不過八,女不過七,看完解釋,你會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俗話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儘管在現代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著名科學家,文學家,但是不得不承認在我們中國古代也有很多的名人,他們做出的許多貢獻直到現代都影響著我們,比如四大發明。
  • 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3、8是什麼,有道理嗎?
    中國的俗語七七八八有很多,對於我們現在有指導意義的有「畫人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也有「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等等,這個俗語對我們現在的生活起著指導經驗。小時候常聽老人說:「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說女人的生日佔到三和八,這個人的命就不好,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三八」並非「三八二十四」,而是指「三個八」,即農曆每月的的初八、十八和二十八。
  • 農村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如今在農村裡,普遍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小孩子,而在不忙的時候,老人們就會聚在一起聊聊天,一天也就很快過去了。農村老人聊天時的內容涵蓋的面也是比較廣的,但是多數還是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 俗語「好男二五八,好女三六九」啥意思?這些數字有何說道?
    俗語「好男二五八,好女三六九」啥意思?這些數字有何說道?長久以來我們中國人對於這生辰八字是有很大的一個重視程度的,尤其是在古代社會當中,這生辰往往就很大程度上來決定自己的命運,甚至包括很多的帝王也是會相信這樣的一個學說的,那有些人生下來就可能已經是極為尊貴的,反之有很多人究其一生也難有出息。而在有關出身年月上的一些個定論,古人是有這樣的一句話:好男二五八,好女三六九。祖宗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呢,究竟是有何不同的說道。
  • 民間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究竟是啥意思?
    中秋節將至,有些地方有這樣一句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單從字面意思上來看,說的是男人不能祭拜月亮,而女人則不能隨便祭祀灶神。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難道真的是因為男女有別嗎?帶著這兩個疑問,讓我們一起去揭曉,這句俗語的內在含義。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什麼意思?那些忌諱可信嗎?
    在古時出現一種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語句,平常說起來也較為押韻,大家稱呼它為俗語。俗語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簡短概括,精闢簡短有趣,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環境轉變許多俗語在今人眼中都有一些摸不清其中的含義,在農村依然多見,實際上俗語話糙理不糙,十分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所在,現在要講的便是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
  • 民間俗語「男怕生前,女怕生後」,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的民間俗話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即便在科學昌明的今天,對於我們的生活,依舊具有指導作用。然而,對於民間流傳下來的俗話俚語,要以辯證的眼光去看,既要借鑑其科學性,也要辨別其中的糟粕部分。就比如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句「男怕生前,女怕生後」。
  • 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說出生的富貴時間嗎?
    她們說,我老表那個小妞出生日子很好(農曆九月十六日出生),以後有大福大貴之命。聽了很對奇,便問原由。原來在我們農村有「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女孩兒在農曆三六九月出生,男孩兒在二五八月出生,是大吉大利日子,命好,長大後有大福大貴之命。那麼這句話其中有什麼道理嗎?所謂「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其中的數字其實指的是出生月份或者日期。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世間萬物就像一臺時刻運轉的機器,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運作,也沒有人可以猜到什麼時候可以停止。按照道家的說法,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規律,只有按照這個規律運作,才能達到所謂的陰陽調和。 這一點在民間俗語中也有所體現,雖然老百姓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卻用最樸素的行為,去不斷實踐這個規律。
  • 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說道俗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雖然有很多俗語,已經遺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但仍然還有很多被保留了下來,一直到今天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這些俗語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不少是關於十二生肖的。古人將十二生肖賦予了諸多的含義,與婚姻、人生、命運相關,而且認為屬相也存在禁忌。諸如我們熟知的民間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呢?翻閱古籍記載發現,「男怕屬雞」是因為古代有「龍鳳呈祥」,「龍屬陽,雞屬陰」的說法。古人從命理分析認為,「龍」是男人最上等的屬相。
  • 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以前在農村,人們交流時經常會用到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是人們從生活經歷中所得的經驗,包括一些風俗講究也會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其中有一句叫做:「女不祭灶,男不拜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裡面有著什麼風俗,有著什麼講究?咱們一起來看看!
  •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有什麼含義,為什麼夢不能白天說?
    我國俗語文化,是我國最重要的藝術形式之一。民俗諺語來自民間,更加的接地氣,比起那些咬文嚼字的經典書籍來說,更加的容易被大眾所接納和記憶。老話俗語看似十分的簡陋,甚至話很糙,但是背後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卻一點也不落伍,甚至很多俗語的智慧還與時俱進,直到如今都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為何忌諱這兩個時辰?
    在農村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這些俗語大多是集趣味性,知識性與文化性於一體,含義深刻,不知道你聽過這樣一句話,「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了。倘若生下的是個女孩子,人們都害怕是在午時,而生下的就是男孩子,則會擔心在子夜。這句話在現在看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孩子的出生可不是我們可以影響的。
  • 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含義呢?
    為了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首先要搞清楚「三白」的含義。「白」在這裡的意思是「大雪」,冬天只要下一場大雪,那麼到處都是白雪。三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一個虛數,也就是幾個虛數的意思。這個句子的字面意思是,臘月如果能下幾場大雪,那麼豬狗也能吃到小麥。也許在我們的觀念中,如果冬天下大雪,那麼農作物就會凍死。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假如臘月裡有雪,不僅可以澆灌土地,而且可以滋潤大地。
  • 俗語「男不大三,女不大四」,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俗語「男不大三,女不大四」,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說下今天的俗語「男不大三,女不大四」,看看這句俗語想表達什麼?且聽小編為大家分析。「男不大三,女不大四」,這句話表面意思是說男女雙方結婚,男方的年齡不能超過女人三歲,而女方的年齡不能大於男方四歲。這是什麼說法?其實這是在古代雙方婚配的過程當中所傳的一些講究,雙方認為如果「男不大三,女不大四」,如果出現這種年齡差值,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更應該選擇避開這個年齡段的人結婚。
  •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是什麼意思,古人的話句句在理
    傳統文化不僅僅有國學經典和詩詞歌賦,也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俗語文化,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的智慧經驗之談,至今仍對我們有所啟迪。俗語其實也稱為民間老話或者諺語,表面意思粗糙簡陋,一看就懂,但是背後的道理卻引人深思,發人深省。我們在日常聊天交流中,也經常順口說一些俗語,可見俗語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 在農村給老人過壽,為啥不過70歲大壽?這是啥原因呢?看完明白了
    當到一個年齡階段的時候,就會被稱之為坎兒,這也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一種說法,年前的時候被叫做男不過三,女不過四,意思是男人不過三十歲的生日,女人不過四十歲的生日,隨著年歲的增長,到55被叫做:人活五十萬,閻王數一數,人活六十六,不死掉塊肉,還有大家比較熟知的七十三、八十四,這些都是被農村習慣的稱之為坎兒年,對於這樣扥年份,是有一定的說法和講究的
  • 民間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為何有這種說法?
    不過當時的古人們可沒有這麼超前的思維,所以他們判斷一個人品質總是習慣性的參考他們的外貌,這就導致了在當時有非常多相關的民間俗語。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是"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通過這則俗語我們可以發現古人對於樣貌的很多期盼。從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急速決定一個人一生是否貧賤富貴,是否容易招惹是非,通過鼻子和嘴巴就能看出來。
  • 七夕攻略:七夕到底是個什麼節日,該送什麼禮物好?
    這是我國關於牽牛織女的最早記錄,從這裡我們看到的牽牛和織女只是單純的天文崇拜,星系的名稱而已。 生命崇拜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這裡的」七七「其實是女性的生命周期,自古男人有別,女子以七歲為一個周期:女子七歲(7歲)腎氣盛,換牙齒頭髮變長;二七(14歲)天癸至,任脈通。"為一身陰陽之海,五氣貞元",二七就來月經,可以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