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宿熱」現象火遍全國,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小城市,民宿的數量只增不減,而民宿的競爭力正在降低,大批民宿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這成為了阻礙民宿發展的障礙。
今天,小編搜集了一些創意民宿,看看他們是如何用創意打造差異化的!
01鏡屋民宿
愛沙尼亞推出的鏡屋民宿,火遍了整個歐洲和美國。這個全部人口加起來也才130萬的歐洲小國家為何通過一個鏡屋民宿就一夜爆火,鏡屋民宿又有哪些吸引人的優勢呢?
方便且成本低
鏡屋民宿只要短短8小時,就可以蓋好一棟20平米的漂亮房子,而且既能拆卸,也能移動。
安全且美觀
從外觀上看,鏡屋民宿像個方形盒子,正面是原木,其他三面是鏡子。鏡面不是易碎的玻璃材質,而是200mm厚度的絕緣體,隔音隔熱以及安全都不用擔心。
從外往裡瞧,只看得到鏡面投射的戶外風景。但從屋內望出去,視野寬闊,一覽無遺。
舒適且環境優美
鏡屋民宿強調舒適感,在室內,地暖、空調、WiFi 、電視機等一應俱全
02樹屋民宿
很多人在孩童時代,對樹屋都有著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想著在樹上蓋個木屋,將所有玩具家當搬過去,那兒便是自己的小天地。在現實中,越來越多人真的付諸行動,構築出一座座我們兒時夢想中的童話樹屋。
原舍·樹蛙位於寧波餘姚,它融入在一片藏於自然山脈下的傳統村落裡。設計師用巧思構造了各種奇葩可愛有趣的房子,它們或順著大樹生長紋理而生或沿著溪邊而建,有三角和鳥巢,也有穹頂和房車、帳篷。
為了呈現完美的樹蛙部落,工程師們將工程對環境的幹擾降低到最小,選用防腐度極高的紅雪松,不上油漆裸木搭建,同時還提供了獨立的田園空間,讓每一個房子都成為戶外的一個理想居所。
03泡泡帳篷民宿
鄉村旅遊越來越流行,很多人都會選擇帳篷露營,在鄉村裡看星星賞月亮。目前國外正流行一種透明的泡泡帳篷,氣泡概念最初是由法國設計師杜馬斯設想出來的。目的就是重新定義臨時休閒住宿,它的設計理念是用最低的能源和最少的材料帶給人最大的安慰,讓人與環境有最和諧的互動。
泡泡帳篷外觀沒有牆壁和屋頂,就是全透明的白色球狀造型,是以可循環再造的塑膠製成,如泡泡一般,又如巨大的金魚缸一樣。泡泡帳篷像氣球一樣可以充氣或放氣,所以收納十分方便,能住在裡面,出去露營時可以取代帳篷,猶如一個可移動的旅館房間。
考慮到隱私問題,泡泡帳篷還有半透明版的,是將360度的全景泡泡縮減成240度,抬頭一樣可以仰望星空,躺下來外面卻看不到你!目前,泡泡帳篷在各種場景都可應用。
04洞穴民宿
在山上,建一個洞穴民宿,讓房子嵌入山體,讓山峰包容房子,房子和自然融入一體,成為優美的畫卷。
溫州平陽的南麂島上有一家罕見而特別的懸崖洞穴酒店,依山而建,臨海而居。日月為友,山海作伴。把希臘的美好和土耳其的浪漫都盛放在了這片遠離大陸的浙南海島上。
島上建築以低矮的石頭房為主,高低錯落,頗有幾分希臘伊亞鎮的樣子。酒店的建造者是一對80後的夫妻,一次土耳其之旅,造型奇特的洞穴酒店讓他們心動不已,但是高原地區的缺水情況總讓他們覺得住在洞穴裡缺了什麼,於是海邊長大的他們把心中對聖託裡尼的魂牽夢繞拌進了南麂後隆漁村的天然防空洞中。
酒店有23個180~270度懸崖海景房,全部利用天然防空洞加上巧妙的設計構思而成,在土耳其酒店造型基礎上,融入了希臘聖託裡尼風格。每一個房間都是一個不規則形狀的大巖洞,每一個洞穴空間都全然不同,每一間房都是海景房。
看完以上這些獨具創意的民宿,無論是對民宿老闆還是旅客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那麼,這些新花樣民宿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來源:自家民宿、說說民宿
溫馨提示
一、信息登記
本店對入住客人信息,需詳細記錄以下內容:客人所住客房、入住離店時間、出發地、出行交通信息(需統計:航班號/列車號、乘坐時間、是否經過湖北等)、期間有無重點地區及確診或疑似病人接觸史、近期是否有發熱咳嗽等身體不適症狀。
二、健康登記
1、本店對進入民宿所有人員實行無差別登記,每日定時測量體溫,體溫超過37.2不允許進入民宿。
2、服務人員每天做健康檢查,體溫測量,體溫超過37.2不允許上班服務。
3、對於酒店餐飲等上門送貨的供應商,同樣每次進行健康檢查與體溫監測,並有詳細信息登記:所屬公司、相關人員(送貨員、經手人等)身體情況、期間有無重點地區及確診或疑似病人接觸史。
三、防疫服務
1、本店所有區域一日一消毒,重點對共公共區域定時多次消毒。
2、店內客房每批次客人退房後都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床單等都會更換清洗消毒,客人可放心入住。
3、本店提供酒精、免洗消毒液、一次性口罩等多種消毒防護用品。
4、茶杯等多次重複利用的物品,嚴格做到一客一消毒。
5、直接與身體接觸的物品,如浴巾、拖鞋、遙控器等,清潔消毒好的浴巾等均用塑封套進行獨立包裝。
6、限制外賣、快遞等外部人員進入民宿院內。院外可在大門外部設置臨時外賣、快遞存放點,由客人自行領取,或由民宿工作人員對物品表面進行消毒後送至客房。
四、溫馨提示
客人外出請佩戴好口罩,減少去人員密集區域,勤洗手,做好衛生防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