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變神仙 李耳很尷尬:別亂認親戚 老子是圖書館館長 不是太上...

2021-01-18 半壺老酒半支煙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兩本神怪小說,創造了某些愚夫愚婦的神仙體系,在某些封建王朝,君主們也拿「神仙」後裔來包裝自己,一批能「通神」的大師——江湖騙子也憑著杜撰的神仙體系,給自己換來了大把銀子甚至高官厚祿、豪宅美姬。

但是「被神仙」的歷史名人卻會很是尷尬:我本哲學家,我的哲學思想沒人去研討,一些「專家」和「小編」卻在琢磨我的法術是啥,跟誰PK的結果怎樣!

這裡面「被神仙」最嚴重的,可能就要數道家思想的創始人之一老子——也就是李耳了。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在國外被稱為東方三大聖人(道聖老子,德聖孔子,智聖六祖慧能)之首。

這些名頭,可比那些牛鼻子老道和巫師神漢杜撰的「太上老君第十七代化身」要光鮮得多。

把哲學家老子變成神仙「太上老君」,究竟是吹捧還是抹黑?筆者認為實際是抹黑了,如果不是後世把老子思想帶進了溝裡,可能道家思想要比儒家思想更能教人學好、催人向上,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一提起道家,就是降妖捉怪、開爐煉丹,成了子不語的「怪力亂神」。

那麼道家思想是什麼時候被歪曲的呢?聽筆者按歷史的發展順序一一道來。

離職圖書館長的一本書惹來的麻煩

筆者曾經在某名山採訪過一位「道士」,道袍抓髻長髯,大講修身養性、辟穀煉丹,並列舉了太上老君、關聖帝君、趙公元帥、齊天大聖等一些列「前輩高人」——說得人一頭霧水。

出於記者的敏感,筆者還觀察到他指甲縫裡的泥土,並在當地人那裡求證到:他昨天還在地裡插秧呢,要不然他僅靠給人算卦得餓死。

於是給他背了一段《道德經》,這回輪到他一臉茫然了。

有多少「道家傳人」不會被甚至沒讀過《道德經》,筆者不敢妄言,但是筆者知道,現在流傳下來老子唯一的著述,就是道德經,那是樸素唯物主義的濫觴。

真實的老子生於約公元前571年,卒於公元前471年,是周王室的圖書館館長。在物質及文化都極其匱乏的奴隸社會早期,能夠有機會看到竹簡木牘——當時也只有竹簡木牘,用刀子刻字,所以看著《封神榜》裡神仙們拿著毛筆在宣紙上奮筆疾書,總是忍不住要捂著肚子笑一會——神仙畢竟是神仙,穿越起來都那麼有文化。

後來老子辭職,回家的路上路過函谷關,守關的「喜」跟他說:「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就把自己的哲學思想整理成五千字的《道德經》,並且流傳了下來,大家有時間可以找來看看,那裡充滿了哲學的睿智,跟妖魔鬼怪一點關係都沒有。

漢桓帝和葛洪是神話老子的先行者

漢桓帝大家都知道是個什麼人——沒錯,就是劉備想起來也要切齒痛恨的賣官皇帝。

在漢桓帝之前,黃老之學還是一種「無為而治」的思想,一直到漢武帝才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桓帝治國不行,但是搞起歪門邪道卻是一個頂倆,就是他為老子建廟祭祀,並把他稱為神仙。

桓帝靈帝斷送了漢家江山,才有了三國兩晉,而到了魏晉時期,閒著沒事的文人開始「服石」,實際就是吃有毒的石頭,產生各種幻覺,道家就被弄出了很多妖氣。

東晉有個叫葛洪的,寫了本《抱樸子》,把老子說成身長九尺、黃色、鳥喙、長五寸、耳長七寸、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云為衣、重迭之冠、持鋒鋌之劍的怪模樣,也第一次把老子叫成了「老君」。

現代人把葛洪也當成了神仙,而事實上,葛洪不但是個食人間煙火的肉體凡胎,為了能吃好一點,還做了不少年官:當過兵都尉,後來居然還當了「伏波將軍」,後來迷上了神仙,就去求道,結果沒飯吃了又去投靠文學家兼植物學家廣州刺史嵇含,想當個參謀(參軍),但是嵇含卻被仇人幹掉了,只好到嵇含的繼任者鄧嶽那裡吃飯,還在羅浮山煉丹,啥也沒煉出來。

後世附會說葛洪寫了很多道家經典,其實直到死,葛洪才寫出了一本《抱樸子》,裡面有很多都是漢武帝時期方士的牙慧。

唐高宗亂認親戚 老子成大帝

老子姓李,唐朝皇帝也姓李,這對李家王朝來說是個幸運——可以有個神仙祖宗了;而對老子來說,則是大不幸:本可光耀千秋的哲學思想再一次被抹上神怪色彩。

李淵一當上皇帝,就把老子認作祖宗,李淵是隴西成紀,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人,而老子是春秋陳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也就是今天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兩地離著兩千多裡地呢,更不要說有人還認為李淵有著鮮卑血統呢。

但是李家當了皇帝,一切就都由他家說了算,於是李耳就被唐高宗封為了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在天寶二年,追封他廟號大聖祖,諡號玄元皇帝;天寶八年則冊封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上尊號為大聖祖高上大廣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但是李耳並沒有保佑他的「後裔」,唐高宗李治的老婆差點殺光李氏宗族,唐玄宗李隆基也被安祿山史思明攆得屁滾尿流。

「道君皇帝」宋徽宗 國被滅 身被俘

唐朝皇室姓李,尊崇一下姓李的老子,還有情可原。但是姓趙的宋徽宗也成了神仙老子的狂熱粉絲,就有點無釐頭了。

宋徽宗做了個夢,夢見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對他說:「汝以宿命,當興吾教。」這時候有個叫林靈素的道士馬上站出來湊趣,說宋徽宗是神霄玉清王(也不知是哪個體系的)下凡,左右近臣及寵妃也都是是神仙下凡,於是冊封宋徽宗為「教主道君皇帝」。

這個「教主道君皇帝」還給神仙們「上尊號」:玉皇大帝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仁體道昊天玉皇上帝」,莊子為「微妙元通真君」,列子為「致虛觀妙真君」——莊子、列子(列禦寇,思想家、文學家)多無辜!讓這些神仙陪著「混元皇帝」老子一起享受祭祀。

大奸臣蔡京又建議:集古今道教事為紀、志,漢至五代為《道史》,本朝為《道典》。

結果呢?「神仙保佑」的宋徽宗成了金人的俘虜,那些「神仙下凡」的大臣和寵妃都被按人頭算錢,拿給金國抵債去了。

神仙皇帝嘉靖 弄得家家乾淨

洪武大帝朱元璋,本事僧人出身,但是他的後代嘉靖皇帝朱厚熜,卻瘋狂迷上了修道煉丹。

嘉靖皇帝寶座背後牆上,不是歷代明君的治世格言,也不是名人書畫,而是老子的《道德經》,儼然以老子正宗傳人自居。

朱厚熜給自己的封號也是滿滿的神仙色彩:「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

這封號念著都能把人憋死。

朱厚熜修道煉丹簡直喪心病狂,逼得宮女差點把他勒死。

不喜歡修道的名相夏言被他殺掉了,擅寫青詞(給神仙的報告)的嚴嵩得到重用,縱然有胡宗憲、楊繼盛、俞大猷、戚繼光、徐階等一幹名臣名將輔佐,但還是鬧得狼煙四起,不但幾十個倭寇就能縱橫好幾個省,北京城還被俺答給包圍了,氣得海瑞上疏:「嘉靖嘉靖,家家乾淨!」

神仙最後也沒保佑嘉靖,他吃丹藥中毒死掉了,對於他的死,後人只送給了一個字:該!

筆者說了這麼多,絕不是要否定道家思想,也沒有人能夠否定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與思想內涵,只是道家思想總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歪曲篡改,成了裝神弄鬼的理論依據,就是到了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還是有那麼多「大師」存在,並且很有一些達官顯貴頂禮膜拜,甚至某些明星名人也成了「大師」的狂熱粉絲,很多「小編」也津津樂道於「孫悟空的武器」、「陸壓道人的法術」、「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這就不能不讓人齒冷。

而齒冷之後是心中一冷:這社會到底是怎麼了……

相關焦點

  • 李氏名祖—李耳
    小編微信號:lsjf121第一種說法,老子生下來就是白鬍子白眉,耳朵又大,所以又叫老子又叫李耳。顯然這種說法很科幻、很胡扯。【李耳】李氏名祖即老子,字伯陽,諡號聘。楚國苦縣歷鄉曲仁裡人。周景王時任太史(史稱為周柱史),著《道德經》五千言。
  • 李耳 | 為而不爭
    但在我看來,這些人不論其文才武略如何厲害,也抵不上那位只留下五千字《道德經》的李耳。李耳就是老子,因為他叫老子,所以在我的想像裡他好象從來就沒年輕過。相傳他的母親懷他八十一年,生下時就是滿臉的摺子,一臉的鬍子,不可能年輕,不叫老子也不對。這是一位清瘦、面無表情、頭髮鬍子花白,身著灰色長衫的老者。沒有人能考證出他的生卒年月,只知他是春秋時楚國人,老家應當在今河南省。
  • 太上道祖【老子】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後)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人稱為老子。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 老子,老子​!​
    老子,不對,這樣容易引起誤會,我這裡說的老子不是平時口頭禪冒出來的老子,而是指很久很久以前的那個老子。到底有好久?久慘了!久到公元前500多年前,那還是春秋時期。老子,姓李名聃,就是寫《道德經》的那個人,因為一部《道德經》,老子名垂青史。聃又是什麼?聃,耳也。老子為啥子單名一個「耳」?
  • 《老子傳奇》電視劇全集
    世人稱其為「老子」。老子看到百姓流離失所,周宮王子為了爭奪王位的血腥慘殺及殘酷的鬥爭,老子立志要尋找出一條治國救民之路。為此,他歷經千辛萬苦,千難萬險,開始了學道、尋道、悟道、傳道,並廣泛傳播道德思想。經尹喜多次邀請,老子為人類留下了一部傳世經典,即人們熟知的《道德經》。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名人,是自漢、唐開始隆重紀念的一位李姓先祖。
  • 中國首位「圖書館館長」是誰
    我國圖書館的雛形始於周代,那時不叫圖書館,叫「盟府」,《左轉·僖公五年》曰:「勳在王室,藏於盟府。」意思是說,有功之臣受到王室封賞的記錄,都收藏在盟府裡。盟府是當時保存盟約、圖籍、檔案等與皇室有關資料的地方,可視為最早的王室圖書館。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圖書館館長」為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司馬遷《史記》上說,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 老子與李耳的關係
    後人為了神化推崇老子,確立老子天下第一的最高地位,不顧《 史記》 中對老子的身世記載,而將老子與世界初始的混元之氣聯繫起來。因為在空間方向上,世界初始為東方(東方是太陽剛剛升起的地方),五行中東方為木,「木子」李自然成了老子之姓。據說他耳朵極大,故名李耳。又傳說他脫形李母,懷孕72 年,生於李子樹下。生下來就滿頭白髮,故名老子。另有道經說他有九名,於世界的不同時代轉世教化。
  • 《老子傳奇》史詩電視劇全集(收藏)
    ,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老子傳奇》劇情簡介:東周末年,周室衰微,天下大亂。公元前570年,李耳在戰亂動蕩中出生,自幼父母雙亡成為孤兒,跟隨爺爺長大。李耳自幼靜思好學,一生先後拜商容、本元、紫真為師,學習周禮,感悟道德學說。公元前534年,李耳失去了爺爺、妻子婷陽,兒子李宗為了躲避追殺與老子失散三十多年,在巨大的打擊下一夜白髮。
  • 電視劇《老子傳奇》合集(共33集)+《道德經妙解》合集(共64集)+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秘》合集(21集)+《老子的人生智慧》合集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名人,是自漢、唐開始隆重紀念的一位李姓先祖。所著五千言《道德經》思想博大精深、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闡道論德,常人甚難悟解。然其內容又至簡至易、樸實易行,其含概,從無至有、從絕對至相對,明晰萬事萬物先天性動後的各種生存發展狀態。
  • 道教大型史詩巨製《老子傳奇》電視劇全集(建議收藏)
    李耳開始了一生的大道傳播之路。世人稱其為「老子」。老子看到百姓流離失所,周宮王子為了爭奪王位的血腥慘殺及殘酷的鬥爭,老子立志要尋找出一條治國救民之路。為此,他歷經千辛萬苦,千難萬險,開始了學道、尋道、悟道、傳道,並廣泛傳播道德思想。經尹喜多次邀請,老子為人類留下了一部傳世經典,即人們熟知的《道德經》。
  • 老子西出函谷關,他到底去了哪裡?或許是在尋找一個失落的文明
    或許是在尋找一個失落的文明老子,姓李,名耳,他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之一,也是道教學派的創始人,在道教當中更是被稱之為道祖,老子留下的《道德經》絕對是我們國家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的最偉大的著作,時至今日,我們依舊能夠從《道德經》當中尋求人生的哲理和處事的智慧。
  • 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原標題: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孔子問禮老子   江南時報訊 (記者 程嵐嵐) 你知道全世界最最牛X的博物館館長是誰麼?—老子。「老子寫的那本暢銷書就是我們今天的曠世聖典《道德經》。據司馬遷《史記》記載:老子,原為周朝"守藏室官",即:看守收藏品處所的官員。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   作為一名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對於文物鑑定,老子自然是駕輕就熟。王濤介紹,針對市場上用石頭冒充和田玉這種伎倆,早在2500多年前,老子就已經指出:「琭琭如玉,硌硌如石。」
  • 傳奇故事|老子結婚的傳說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日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至471年之間。在老子故裡鹿邑縣的民間至今有這樣一個關於老子結婚的傳說故事。據說,老子的父親叫李乾,家住苦縣東十裡曲仁裡村,曲仁裡是一個松青柏翠、水秀山明,風景絕佳的寶地。與戴家莊隔河相望。戴家莊有一家,男主人叫蹇泰安,和李乾是好朋友,平時經常在一起喝酒,很對脾氣。一日李乾喝醉了酒,對蹇泰安說:「咱倆個好了一輩子,讓下一代還要好。你的妻子若生了男孩,我的妻子生了女孩,結為夫妻。若我的妻子若生了男孩,你的妻子生了女孩,也得結為夫妻。
  • 老子?三清?傻傻分不清楚!
    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被尊為道教的教祖,是道教的至高上神,同時也是道教祭祀香火最盛的神仙。太上老君何為「太上」?「太上」即為最尊貴,往上無人,往下眾生。在國,則為舉國之師,在地則是萬物始祖,在教則是教派正祖,此為「太上」。
  • 老子李耳乾坤訣:九宮八卦步演義~山澤通氣,雷風相薄
    九宮八卦步由「伏羲八卦演行圖」而來,越走體內之氣變越聚積,越走體內真氣越充沛,可達神性合一。古時很多輕功密法都有此而出,比如凌波微步~。04四、九宮八卦步演義混沌乾坤練起,身如巨蛋入中宮,神形旋轉合於天,接而再走,盤龍乾坤,身化龍形,頂天立地,隨走龍破乾坤,身形拔地而起,龍翔九天,再一沉而降,九霄飛電,攝人心魄,接走龍化乾坤,身形激變幻化
  • 太上頭了!NJUers戲精上身!圖書館奇妙夜笑cry
    太上頭了!NJUers戲精上身!小南今天給大家安利的這部「神作」神仙顏值神經演繹神話bgm近20分鐘的片子笑點多到嘴合不攏簡直是考試季必備「醒神良藥」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 姓李的出上聯,「李耳李淵李連杰,李姓為王」,黃姓網友對的下聯解氣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對子或對聯這種交流形式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我覺得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娛樂形式比較發達,人們可以選擇的交流方式變多了;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對子或對聯有著嚴格的要求,不僅講究平仄押韻,還要在意境上相匹配,需要極高的古文功底,對現代人來說有一定難度。
  • 圖書館館長李新碗一行調研復旦大學圖書館和同濟大學圖書館
    為充分了解同行先進的辦館經驗,增進交流學習,做好我館「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6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李新碗,副館長潘衛、郭晶、董笑菊,以及各部門主任和業務骨幹一行共13人,赴復旦大學圖書館和同濟大學圖書館展開調研。
  • 怎麼解讀老子的「道」?後世哲學家們吵瘋了!
    但「道」作為物,又絕不是一般之物,而是「萬物之奧」(第六十二章)、「萬物之宗」(第四章)。 其實正如上面提到的,老子已經聲明過:「道」是不能用言語來表述的,只能勉強而言之。 這就給後世哲學家們留下了發揮的餘地。 究竟什麼是老子的「道」呢?
  • 對話北大圖書館館長陳建龍|圖書館的五個模樣
    但它的重啟並不僅僅意味著一棟承載著歷史的建築向全校師生敞開大門,讓萬卷藏書更加觸手可及,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能夠帶著新的視野走進圖書館、認識圖書館。2020年11月15日,《北大青年》同各校園媒體記者一起,與北大圖書館現任館長陳建龍教授展開對話,走近圖書館東樓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