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與李耳的關係

2021-02-13 艾威序

老子就是老子,春秋時代,姓老者不乏其人,而李姓在戰國時才出現。再說先秦諸子皆以姓稱,如莊子、列子、墨子、孫子、荀子、孔子、孟子……比比皆是,當時則為時尚。後人為了神化推崇老子,確立老子天下第一的最高地位,不顧《 史記》 中對老子的身世記載,而將老子與世界初始的混元之氣聯繫起來。因為在空間方向上,世界初始為東方(東方是太陽剛剛升起的地方),五行中東方為木,「木子」李自然成了老子之姓。據說他耳朵極大,故名李耳。又傳說他脫形李母,懷孕72 年,生於李子樹下。生下來就滿頭白髮,故名老子。另有道經說他有九名,於世界的不同時代轉世教化。
    這裡特別需要申明的是我們要透過歷史的重重帷幕,從古今中外各宗教經典中跳出來!(絕不可被束縛或鑽入套子中出不來)立足於宇宙全息統一高度去鳥瞰大千世界、森羅萬象、仙佛神聖、芸芸眾生,千萬不能被仙佛神聖所恫嚇、神秘現象所迷惑、妙有神奇所掩蓋。要學習佛教禪宗祖師們的果敢大無畏精神,直截了當,不繞彎子,不兜圈子,直奔大道主題!乃至敢於「斥佛罵祖」,皆在斬斷執著!正所謂:
不禮祖,不拜佛,
放下即得,當下即悟!
原本空無一物。
又做祖,又做佛,
迷煞了天下信徒。
一聲喝斷思維,
一棒打掉執著。
赤裸一絲不掛,
我是我祖、我是我佛!
    顯然,這個「我是我佛」就是人的原本真相真面目,原本空無一物!執著任何名相和神秘現象皆會誤入迷途。
    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真理的究竟認知不是學習、研究、探索、試驗,而是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自身親證­——當下直覺頓悟!這與聖哲老子的「無思無欲無爭無事」的無為之道同出一轍!皆為至簡至易的佛法大道的修行修煉……
    在釋悟《道德經》 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1、老子在經文中講修身治國,實則「身國同構」同出一理。《 抱樸子內篇·地真》 云:「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列,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故知治身,則能治國也。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養其氣所以全其身。」
    由此可見,治國之君必先修其身。修其身即自然合道。《中庸》曰:「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中庸》又曰:「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

《大學》經一章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古人所講的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是「身國同構、身家同構」、同出大道一理的!也是「天人合一」人天觀的根本體現。同樣也是治理國家和諧世界永享太平的唯一最高根本方式!
    2 、老子所講的無思無欲無爭無鬥無我無物無事的「無為之道」是進入「天人合一」境界的基本前提條件,也是達「無不為」的根本基礎。表面愚昧消極、不可理喻,實質為精神超越升華不可思議。
    3 、修道入道合道必須入無為,無為就是萬緣放下、忘我無我、心空無物、自然作為。即消除人的後天識神意識,顯發人的先天神明慧光,由此獲得頓悟直覺,大智大慧、大徹大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真理而返璞歸真自然回歸。
    4 、修道就是修去不合自然之道的思想行為。合道就是合乎宇宙自然的法則規律。人是宇宙的載體(小宇宙),自然的產物,人的思想行為只有合乎自然之道才能步入光明的生發演化。人類社會只有完全統一在自然之道的法則規律之下才能不斷得到淨化進化和升華,才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實現高度文明的大同社會。
    5 、不可以文字的表象含義去胡亂釋解,也不可以世俗常理去妄加推斷猜測。大道至簡至易,小道至繁至難,嚴防故弄玄虛、雲裡霧裡、不著邊際。要明了,修道就是修正不合自然之道的一切思想言行,破除自我假象,明了人生真相,自覺融入自然之道。由此自然顯發先天之神明覺性,還我本質真相,即成仙成佛成道……

據史書記載,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已衰,乃遂去。至函谷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字而去,莫知其所終。
    其大意是說老子平生隱修無為大道,見周朝衰敗時,便倒騎青牛(修道為逆行,倒騎青牛寓回歸自然之意,青色為東方之木色),途經函谷關(河南靈寶縣境內)時被關令尹喜發現。據傳,尹喜是有道之人,提前就觀測到來自東方的一道紫氣(紫氣是諸氣中能量最高之氣),預感將有高人路過,故特別用心等候。於是後人便有「紫氣東來」一說。老子修道有成,西去歸隱之時,尹喜要老子寫出修道秘訣感悟,老子自然不會應允。因為「道」已超越語言文字,只可體悟,不能言傳書寫。老子不寫,尹喜當然不放老子過關。老子勉強為之。故古人講,「聖人之教,明知不可為而強為之」。著書立說、傳道施教,僅是一個教化眾生的方便法門。說了即了,不可執著,更不可執著於文字表意!故佛祖釋迎牟尼在世時辛辛苦苦講了40 餘年佛法,臨圓寂前竟說他一法未講,誰說他講法誰即謗佛。其中真實含義是說真正的佛法是不可言講的,凡講出來的,寫出來的,已非真正的佛法了。即老子開篇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在開篇前,必先向讀者交待這個根本實質性問題。為讓後人不可執著於文字,而是從文字的內涵中靜心體悟其道理玄機。所以說,《道經》 開篇必然要講這句話。為了更深刻圓滿體悟老子的道德真意,我們還是要進入松靜自然的狀態,淡化後天邏輯思維意識,請出先天神明靈光意識,用靈感頓悟思維與聖哲老子溝通接軌。為了將原文之意同我的悟解發揮區別開來,採用與老子對話的方式,使之較為生動活潑有趣,吾取名「曉之」(即知道)。為與老子對應,取諧音「小子」。名可名,非常名。僅方便而已。--選自大道書籍《道德經與人類大同》

往期精彩文章:

1、艾威序老師光療視頻:視頻簡介:  通過催眠藉助光同時輸入正面積極的詞句到你的潛意識。幫助你快速的淨化身心靈。同時給你灌入大量的能量。你所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放鬆放鬆再放鬆好好感覺享受這份禮物吧!

2、艾威序老師分享(如何打坐快速入靜入空及真實的因果輪迴故事)

3、艾威序老師分享錄音視頻(辟穀的好處及各種疾病需要辟穀的時間)

4、艾威序老師分享(中成極反律及回復同修的問題)

5、艾威序老師分享(參加共修的目的收穫及注意事項)

6、艾威序老師分享視頻錄音(詳解中脈七輪)

7、艾威序老師帶你一起來體驗七字神訣超級能量的威力,震撼超度,並進入忘我無我,空靜的狀態

8、大道與宇宙大同文化簡介

9、山西程師姐分享(親歷多年婦科失眠黑指甲等十多種頑疾全部治癒的奇蹟)

10、李桂英同修分享錄音:學員修練實例神奇感受

11大道對逝者的開示及超度方法

艾威序老師QQ號:316199830,2364279539,815424656 ,332606164  

艾威序個人微信號i-isyin

 

QQ群號碼:248471775    376158352    276147706 新朋友建議加276147706

相關焦點

  • 朝鮮國王李氏,老子李耳的後裔,遼東李氏一支,都不是外人
    李成桂眾所周知,老子姓李,名聃,在周平王時擔任過太史。老子的兒子卻鮮有人知。因此,我們可知從老子李耳到李璣的世系鏈:李耳——李宗——李同——李兌——李躋——李恪——李興族——李曇——(李崇、李辨、李昭、李璣)。
  • 李耳 | 為而不爭
    但在我看來,這些人不論其文才武略如何厲害,也抵不上那位只留下五千字《道德經》的李耳。李耳就是老子,因為他叫老子,所以在我的想像裡他好象從來就沒年輕過。相傳他的母親懷他八十一年,生下時就是滿臉的摺子,一臉的鬍子,不可能年輕,不叫老子也不對。這是一位清瘦、面無表情、頭髮鬍子花白,身著灰色長衫的老者。沒有人能考證出他的生卒年月,只知他是春秋時楚國人,老家應當在今河南省。
  • 李氏名祖—李耳
    小編微信號:lsjf121第一種說法,老子生下來就是白鬍子白眉,耳朵又大,所以又叫老子又叫李耳。顯然這種說法很科幻、很胡扯。【李耳】李氏名祖即老子,字伯陽,諡號聘。楚國苦縣歷鄉曲仁裡人。孔子嘆曰:「老子其猶龍乎?」唐代追封李聘為太上老君。第二種說法更貼切一些,李耳本來就姓老,名老聃,即李姓源於老姓。而且李姓淵於老虎圖騰,苦縣一帶虎被稱為"狸兒",所以李耳只是"狸兒"的誤傳罷了。
  • 哲學家變神仙 李耳很尷尬:別亂認親戚 老子是圖書館館長 不是太上...
    這裡面「被神仙」最嚴重的,可能就要數道家思想的創始人之一老子——也就是李耳了。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在國外被稱為東方三大聖人(道聖老子,德聖孔子,智聖六祖慧能)之首。這些名頭,可比那些牛鼻子老道和巫師神漢杜撰的「太上老君第十七代化身」要光鮮得多。把哲學家老子變成神仙「太上老君」,究竟是吹捧還是抹黑?
  • 【冷知識】李耳為什麼叫老子不叫李子?十二生肖為什麼沒有貓?
    1、李耳為什麼叫老子不叫李子?第一種說法,李耳生下來就是白鬍子白眉,所以叫老子。顯然這種說法不夠真實。第二種說法是,李耳本來就姓老,李姓源於老姓。所以又叫老子。2、 十二生肖為什麼沒有貓?十二生肖在漢之前一千多年就出現了。而貓是在漢代才進入中國的,所以沒趕上好時候。3、百家姓為什麼以「趙錢孫李」開頭?《百家姓》是宋朝代一位吳越地區的儒家學者最先編輯的。
  • 老子李耳乾坤訣:九宮八卦步演義~山澤通氣,雷風相薄
    05五、提醒以上演義為老子李耳乾坤訣中所出,此種浩宏追索境界,身心交匯,天人合一,常人百年苦練而未至的絕頂神通,非有緣之人,一根二基三命兼備
  • 傳奇故事|老子結婚的傳說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日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至471年之間。在老子故裡鹿邑縣的民間至今有這樣一個關於老子結婚的傳說故事。據說,老子的父親叫李乾,家住苦縣東十裡曲仁裡村,曲仁裡是一個松青柏翠、水秀山明,風景絕佳的寶地。與戴家莊隔河相望。戴家莊有一家,男主人叫蹇泰安,和李乾是好朋友,平時經常在一起喝酒,很對脾氣。一日李乾喝醉了酒,對蹇泰安說:「咱倆個好了一輩子,讓下一代還要好。你的妻子若生了男孩,我的妻子生了女孩,結為夫妻。若我的妻子若生了男孩,你的妻子生了女孩,也得結為夫妻。
  • 《老子傳奇》電視劇全集
    公元前570年,李耳在戰亂動蕩中出生,自幼父母雙亡成為孤兒,跟隨爺爺長大。李耳自幼靜思好學,一生先後拜商容、本元、紫真為師,學習周禮,感悟道德學說。公元前534年,李耳失去了爺爺、妻子婷陽,兒子李宗為了躲避追殺與老子失散三十多年,在巨大的打擊下一夜白髮。與此同時,他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決定將自己感悟的大道思想廣傳於世。童心、馬童拜李耳為師,追隨左右。從此。李耳開始了一生的大道傳播之路。
  • 《老子傳奇》史詩電視劇全集(收藏)
    先來看一下,中華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聖人:老子與孔子的經典對話故聖者隨時而行
  • 原來老子和孔子是這樣的關係,從紀錄片《中國》看道儒之辨別
    道儒在《中國》紀錄片《中國》之前,還沒有哪一部影片能將老子與孔子之間的關係以及論道描述得如此生動傳神。該片目前正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播出第一季,受到了廣大關注和一致好評。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之所以叫老子因為古代李字同老字,再加上一些神乎其神的傳說,以及他對世人的貢獻,後人一點點就將李耳尊稱為孔子。孔子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公認為是道家始祖。孔子姓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儒家始祖。
  • 老子,老子​!​
    老子,不對,這樣容易引起誤會,我這裡說的老子不是平時口頭禪冒出來的老子,而是指很久很久以前的那個老子。到底有好久?久慘了!久到公元前500多年前,那還是春秋時期。老子,姓李名聃,就是寫《道德經》的那個人,因為一部《道德經》,老子名垂青史。聃又是什麼?聃,耳也。老子為啥子單名一個「耳」?
  • 電視劇《老子傳奇》合集(共33集)+《道德經妙解》合集(共64集)+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秘》合集(21集)+《老子的人生智慧》合集
    老子》東周末年,周室衰微,天下大亂。公元前570年,李耳在戰亂動蕩中出生,自幼父母雙亡成為孤兒,跟隨爺爺長大。公元前534年,李耳失去了爺爺、妻子婷陽,兒子李宗為了躲避追殺與老子失散三十多年,在巨大的打擊下一夜白髮。與此同時,他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決定將自己感悟的大道思想廣傳於世。童心、馬童拜李耳為師,追隨左右。從此。李耳開始了一生的大道傳播之路。世人稱其為「老子」。老子看到百姓流離失所,周宮王子為了爭奪王位的血腥慘殺及殘酷的鬥爭,老子立志要尋找出一條治國救民之路。
  • 道教大型史詩巨製《老子傳奇》電視劇全集(建議收藏)
    公元前570年,李耳在戰亂動蕩中出生,自幼父母雙亡成為孤兒,跟隨爺爺長大。李耳自幼靜思好學,一生先後拜商容、本元、紫真為師,學習周禮,感悟道德學說。公元前534年,李耳失去了爺爺、妻子婷陽,兒子李宗為了躲避追殺與老子失散三十多年,在巨大的打擊下一夜白髮。與此同時,他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決定將自己感悟的大道思想廣傳於世。童心、馬童拜李耳為師,追隨左右。從此。
  • 大斌陪你品讀《老子傳奇》06-去欲還本
    大斌小課 丨大斌成長贏丨 發起人 / 張志斌這是張志斌公眾號的第803篇日更原創文章今天我繼續聊《老子傳奇李耳老師和李耳(老子)的一段對話。師傅:李耳啊,通過學習,你都感悟到什麼呢?李耳:我明白了,世間萬物都應守其根本,不應被後天之欲所迷。如果迷失了本性,就容易產生各種欲望,進而生出各種爭端。所以人就應該清心無欲,方能不迷失根本。
  • 老子名言名句集錦
    ——老子《道德經》  2、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老子《道德經》  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道德經》  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老子《道德經》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6個成語,洞見老子智慧
    老子,又稱李耳,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被道教尊為教祖。下邊這6個成語,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01.富在知足老子《道德經》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懂得知足,適可而止;知足不辱,知足者富。想起一句很喜歡的話:「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為擁有得太少,而是想要得太多。」
  • 姓李的出上聯,「李耳李淵李連杰,李姓為王」,黃姓網友對的下聯解氣
    還真別說,我前段時間就在網上看到一個有趣的姓氏對聯,語出驚人,讓人震撼,這個對聯的上聯是一位姓李的網友出的,李姓網友出的上聯是:「李耳李淵李連杰,李姓為王」,聽起來是不是威風凜凜、氣勢不凡? 這個下聯並不好對,對不好就容易落了下風,遭人笑話。
  • 強烈推薦一部電視劇《老子傳奇》: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公元前570年,李耳在戰亂動蕩中出生,自幼父母雙亡成為孤兒,跟隨爺爺長大。李耳自幼靜思好學,一生先後拜商容、本元、紫真為師,學習周禮,感悟道德學說。公元前534年,李耳失去了爺爺、妻子婷陽,兒子李宗為了躲避追殺與老子失散三十多年,在巨大的打擊下一夜白髮。與此同時,他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決定將自己感悟的大道思想廣傳於世。童心、馬童拜李耳為師,追隨左右。從此。李耳開始了一生的大道傳播之路。
  • 「美眉」老子的出生,比孔子高明幾許?
    老子老子出生於楚國的苦縣,瀨鄉,曲仁裡,即現在的河南省鹿邑縣。姓名:李耳、李伯陽、李重耳、李摐。老子的母親懷老子懷了81年,在一棵李樹下散步的時候,從左邊的腋下割開一道口子,於是老子從這個口子生下來了。老子出生的地方,真是比一般人「高」啊。
  • 走進老子故裡,任我如何思忖,也難頓悟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境界
    老子的影響力不僅對於中國,放眼全球,都產生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世界重量級的偉大人物,我對它的了解也無非是停留在一些書本裡所了解到的概況。直到上次去河南鹿邑出差,才有了機會去拜謁了坐落在此的老子故裡。赫然聳立的老子雕像,以27米的高度俯瞰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