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東周末年,周室衰微,天下大亂。公元前570年,李耳在戰亂動蕩中出生,自幼父母雙亡成為孤兒,跟隨爺爺長大。李耳自幼靜思好學,一生先後拜商容、本元、紫真為師,學習周禮,感悟道德學說。公元前534年,李耳失去了爺爺、妻子婷陽,兒子李宗為了躲避追殺與老子失散三十多年,在巨大的打擊下一夜白髮。與此同時,他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決定將自己感悟的大道思想廣傳於世。童心、馬童拜李耳為師,追隨左右。從此。李耳開始了一生的大道傳播之路。世人稱其為「老子」。老子看到百姓流離失所,周宮王子為了爭奪王位的血腥慘殺及殘酷的鬥爭,老子立志要尋找出一條治國救民之路。為此,他歷經千辛萬苦,千難萬險,開始了學道、尋道、悟道、傳道,並廣泛傳播道德思想。經尹喜多次邀請,老子為人類留下了一部傳世經典《道德經》。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名人,是自漢、唐開始隆重紀念的一位李姓先祖。所著五千言《道德經》思想博大精深、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闡道論德,常人甚難悟解。然其內容又至簡至易、樸實易行,其含概,從無至有、從絕對至相對,明晰萬事萬物先天性動後的各種生存發展狀態。內容樸實無華,治國、修身、養生、自然、軍事、哲學、社會……其大無不包,細無不入。是全人類的無上之祖經,蘊育發展了我中華文明,且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內含至尊至貴、至深至奧、至簡至易的無上妙道,實為中華乃至世界人民的無上瑰寶。
此劇以聖人老子一生的傳奇經歷和周末時期亂世之紛爭的百年歷史作為兩條主線貫穿,將老子博大精深的道德思想顯化,使人們能從中感悟大道之真諦,體會為人之根本,行事之準則。從而教育世人尊道貴德,去欲還本,回歸自性,順應自然,和諧永存。劇情曲折,氣勢磅博,盪氣迴腸。故事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鮮明,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深邃的思想內含,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人類歷史正劇宏片。
觀看網址愛奇藝:http://www.iqiyi.com/v_19rrbd66c8.html?vfm=m_127_bdbk
《老子傳奇》中老子求學於太乙山,紫真道人一開始留下的六句言,說其後蘊藏著深刻的道理,悟到道理就通了,通是人生真諦!
第一,治心,清靜無欲
第二,治身,皈原真柔
第三,要治世,自然無為
第四,治家,合和恆一
第五,治神,抱一還元
第六,治萬物,得一而生
中華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聖人:老子與孔子的經典對話
「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
《老子傳奇》主題曲:道在何方
你問我道在何方
大道蘊含在自然之中
笑看磨難
放下兒女情長
只為了文明與道德之光
天地有正氣 道德廣傳揚
多少英雄豪傑胸懷天下
為國為民勇於擔當
可歌可泣感動天地
啊啊啊
道在何方
道在身旁
就在我們追尋的路上
追尋的路上
道在何方
道在身旁
就在我們追尋的路上
追尋的路上
道在何方
道在四方
就在我們追尋的路上
追尋的路上
道在何方
道在四方
就在我們追尋的路上
追尋的路上
你問我道在何方
大道蘊含在自然之中
笑看磨難
放下兒女情長
只為了文明與道德之光
天地有正氣 道德廣傳揚
順應自然萬民和諧
有了道德國家富強
道在何方
道在身旁
就在我們追尋的路上
追尋的路上
道在何方
道在身旁
就在我們追尋的路上
追尋的路上
道在何方
道在四方
就在我們追尋的路上
追尋的路上
道在何方
道在四方
就在我們追尋的路上
追尋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