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成語,洞見老子智慧

2021-01-07 閃電新聞

老子,又稱李耳,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被道教尊為教祖。

下邊這6個成語,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

01.富在知足

老子《道德經》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懂得知足,適可而止;知足不辱,知足者富。

想起一句很喜歡的話:「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為擁有得太少,而是想要得太多。」

正是因為欲望太多,結果造成心裡貧窮;貪婪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

食不過求飽,居無非求安,此外的紅塵榮辱,都不過是人心的貪慾,而有了知足的念頭,就不會過分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更加不會自尋煩惱。

02.物極必反

老子的哲學講究辨證的看待事物,他認為福可為禍,正可為奇,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

不要過於追求完美、追求極致,給生命中留一點白;當一件事物完美到極致時,必然會走向反面。

熟悉了解《曾國藩家書》的,就會發現這個很有趣的地方:曾國藩特別懂得這方面的進退。

曾國藩消滅太平天國之後,名聲達到極致。但當時他很害怕,因為他掌握著整個湘軍,皇帝肯定會猜忌他。於是,曾國藩就撤湘、在家書裡做些瑣碎無聊的事。

凡事都要留有餘地,話不可說盡,事不能做絕;退一步想,必有餘樂,好花看在半開,浮生看破半世。

而所謂「物極必反」的真諦,就是拿捏住尺度,不要過猶不及。

03.慎終如始

老子認為:「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對任何事情、對待結尾都要如同對待開始那樣慎重,做到有始有終,就不會有失敗了。

無論發生何種事情,都要始終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謙遜和「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謹慎,一如既往堅持下去。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04.福禍相依

這大概是老子最知名的一句話之一,簡短的語言,卻深刻地道出了福和禍的本質關係,任何繁榮背後都蘊含著危機,而危機本身也意味著解脫困境的希望。

禍患來時要經受得起,把持得住,順其自然;幸福降至時,要冷靜對待,淡然處之。

一生中,難免會遭遇困境和不解,也許在當下或許是難以接受的;但在過後某一時刻會突然覺得,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05.自知之明

老子認為一個嚴於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然而解剖別人易,解剖自己難。

所以人們又說「人貴有自知之明。」

在古希臘一座智慧神廟大門上,也寫著這樣一句箴言:「認識自己」。古希臘人把它奉為神諭,是最高智慧的象徵。

人生如棋,走一步算一步是庸者,走一步想三步是常者,走一步想十步方為智者。

06.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中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從來不信什麼豪言壯語,恰恰相反,老子的謹慎是出了名的,因為他知道,沒有什麼空中樓閣,有的只是腳踏實地。

短短六個成語,就如箴言一般叩問著人生和命運。

老子智慧的六大成語,您了解了幾個?

說文解字

swjzclub

直接回復漢字或者成語來查詢相關含義

回復「?」,擁抱說文解字

相關焦點

  • 老子獨創的15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 我們從這些成語中,再次精挑細選出最具人生智慧的15個。這15個成語,可以說字字都是真智慧,個個都是大境界,值得認真品讀領悟。
  • 夜讀丨6個成語,說盡老子一生的處世智慧
    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民生周刊老子,又稱李耳,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他所著的《道德經》雖然只有5000字,但字字珠璣,句句哲理。有些句子後來形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據統計,大約我們常用的成語出自《道德經》的有100多個。下面這6個成語,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富在知足「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為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 這六個成語,說盡老子一生智慧
    下邊這6個成語,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 01 -富在知足老子《道德經》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懂得知足,適可而止;知足不辱,知足者富。想起一句很喜歡的話:「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為擁有得太少,而是想要得太多。」
  • 老子教你做人,道德經中10個成語,做到了為人一定不差
    老子所做《道德經》是中華的傳統文化瑰寶,很多現代成語都出自《道德經》,比如大器晚成、功成弗居、虛懷若谷、大象無形等等。這些成語背後蘊含的為人處事的道理,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下面是老子《道德經》中的10句話,包含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10個成語,如果我們做到了,為人一定不會差。
  • 如何用老子的智慧,而不是老子的觀點,來理解莊子的齊物論
    綜觀現在書店裡和網絡上的眾多讀解《老子》、《莊子》、《周易》的書籍和文章,幾乎都是這種模式,就是作者自己先有了一個觀念,自己先形成了一個道理,然後再用這個觀念或道理來解釋書中的內容,如上面說到的《周易禪解》、《老子道德經解》,就是典型的例子。那麼,如何是老子的智慧而不是老子的觀點呢?
  • 老子的「以柔克剛」思想,和老子的霸氣
    《老子》中的逆轉性思維,是最為豐富的,那些「大智若愚」、「大器晚成」等膾炙人口的語詞,最早就是老子的創造。老子的思想,特別推崇柔弱,這又是一個反轉性思維,老子認為,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那些可以攻擊堅強的,卻沒有一個可以超過水的,因為水滴石穿。「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可是這樣做有多高難度!
  • 形容智慧的成語大全_智慧的成語有哪些
    智慧的意思是指辯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你們會用什麼成語來形容智慧的呢?
  • 《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從成語的尋根溯源中體會趣味考古的...
    一百個成語的尋根溯源,體會趣味考古的真諦;一百幅古畫的風俗巡禮,展現古代生活之圖景。《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著者:許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唱三嘆,到底是怎樣「唱」、怎樣「嘆」的?入鄉隨俗,「隨」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俗」……理解一個成語,有沒有可能突破慣常的成語辭典式的拘束?不僅僅是釋義,不單單是用例,而是穿透時光的隔閡,回到它誕生之初的語源現場,去洞見另一種當時的旦暮朝夕、飲食男女,抑或驚心動魄、生死無常?
  • 老子《道德經》中的成語,各個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學會受用無窮
    我國古代哲學經典《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期哲學家老子所著,全書根據版本的不同,字數有很大出入,總的說來在5000字上下。《老子》中共包含成語100多個。有些句子後來形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據統計,大約我們常用的成語出自道德經的有100多個。包括:功成身退、暴風驟雨、虛懷若谷、受寵若驚、紫氣東來、自知之明、知足常樂等等。《老子》中成語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下面,我就以「功成身退」為例來解釋一下這個成語的來歷。
  •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老子篇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老子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也稱老聃,河南鹿邑人。他是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之一。道家學派創始人,被道教尊為教祖,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化身,世界文化名人。春秋時期,他曾在周朝洛陽擔任守藏史(圖書館館長)。
  • 電視劇《老子傳奇》合集(共33集)+《道德經妙解》合集(共64集)+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秘》合集(21集)+《老子的人生智慧》合集
    老子《道德經》(全文朗誦+釋義+曾仕強完整解讀)曾仕強:《老子的人生智慧
  • 古人藏在成語裡的智慧,醍醐灌頂
    這個成語蘊含著古人對於不同學習階段理解的智慧。要是把「登堂入室」理解為從大廳進入內室,或是進入人們的家裡,就顯得有些粗鄙了。 典故出處:《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仲由(字子路)擅長彈瑟。
  • 來自佛教的十個智慧成語,令人大徹大悟
    佛教自西漢傳入我國後,隨著佛經的大量翻譯和流通,逐漸融進我們的傳統文化,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也使得我們的漢語詞彙更加豐富多彩,生活中常用的成語,很多都是來自佛教,充滿人生智慧。這句成語是用來比喻救人一命所獲得的功德,比建造佛塔的功德還要大。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裡的「屠刀」,並非是指殺人的刀,而是指一切惡念、惡言、惡行,以及妄想、妄念、迷惑、顛倒、分別、執著等等。佛教講每個眾生都具如來智慧德相,每個眾生本具佛性,只要放下內心的妄想、分別、執著,便可恢復佛性,成就佛果。
  • 強強聯手 中嘉博創與洞見智慧科技攜手打造區塊鏈與隱私計算行業生態
    近日,中嘉博創(股票代碼000889.SZ)與洞見智慧科技籤訂業務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從多方面開展業務合作,充分發揮雙方各自獨特的優勢,共同打造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的行業生態,推進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的應用落地。
  • 學了老子的智慧,再來看杜甫的《望嶽》,就知道老子真高明
    理解詩詞含意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與其囫圇吞棗的背誦幾千上萬首詩詞,與其不求甚解的只懂個大概意思,還不如好好的理解通讀一些名篇。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當然不錯,但對於一個人來說,光有氣質是不夠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像董卿一樣當上央視主持人。
  • 《周易》中的成語,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據有人統計,在漢語中有兩百多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蘊涵,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民族思維的基本方式,在幫助人們洞悉宇宙和人生本質規律的同時,也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 老子說:遇事「知止」是一個人極高的智慧(下)【老子微言】
    上章講了:老子說,遇事「知止」是一個人極高的智慧。真正的智者知道,當行則行,當止即止,才是立身長久的不敗之道!範蠡懂得「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懂得「知止」,明哲保身,功成身退。大千世界,五光十色,面對誘惑,懂得知止,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人生自守,一種人生智慧……但即便是像胡雪巖、文種這樣的人,都做不到「知止」。看來「知止」確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它擊中了人性最大的弱點,擊中了人性貪婪的本質。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知止」呢?
  • 老子智慧: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每個人都希望提升情商增長智慧,看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請教過很多大師,但生活困境,卻從未得到過改變。為何會如此?今天一起來看看老子怎麼說。最初,我解讀老子,很謹慎,我覺得聖賢之言,別理解錯了;後來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是真體會到了老子說的道,我講老子時,我就是老子;再後來,我理解又不同了。老子真實意圖,真的無所謂。
  • 「安徽省渦陽縣老子研究會「道家智慧」徵文大賽」18號作品:老子故裡,大美渦陽|香港哥
    老子名著《道德經》八十一章千年聖傳,「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世人為鑑,「道之尊,德之貴」做人之道也,「為而不爭,聖人之道」之高尚之論為後人所學之範。二月十五逢會期間,老子廟內熱鬧非凡,鐘聲悠揚,香火飄飄,人海如潮,來往不斷。大人小孩,老頭老嬤,小商小販,社會各界,來自八方四面;吹拉彈唱,吃喝玩耍,歡聲笑語不絕於耳。遊客擠滿大殿,個個都把老君贊,觀賞時再許個願,期盼國泰民安、家人康健!
  • 歐普照明參編國家多功能杆標準,以行業洞見賦能智慧化城市建設
    國家首部智慧多功能杆領域國家標準深耕照明行業,用行業洞見助推道路智慧化進程如今,以 5G基建為首的中國七大「新基建」被提上了戰略高度,成為產業經濟領域的一大風口。而智慧燈杆、多功能智能杆等智慧化道路照明產品作為5G基站的天然載體,是智慧城市的終端,也是新基建時代尚待發掘的新藍海。除此之外,今年來全國有近30個省份相繼出臺5G建設計劃,按下5G基站建設的快進鍵,為實現5G多功能燈杆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條件,也為城市的數位化發展與智慧化建設進程提供了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