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說史
這是一篇讀者的投稿,講的是史上唯一的「一夫一妻帝後」,沒故事,有分析,文章語言生動有趣,而且觀點頗具代表性,是現在許多人的一種「共識」。今予刊發,皇帝哥親加按語評點,指出大家以為的明孝宗是唯一的「一夫一妻」皇帝,實在有較大的誤解——
………………………………
暑假檔一部《秀麗江山之長歌行》讓東漢光武帝的那句「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誓言著實火了一把。
感人吧,煽情吧,有情人終成眷屬吧?非也,美中自有不足。史上記載:有後郭聖通,後廢,再立陰麗華,有妃許美人。
是是是,自古君王身不由己,做一國君易,為一人夫難。我信,我服,我不藍瘦也不香菇。(皇帝說史按:換你是宮女試試)
有沒有不要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一生只有一妻的皇帝,強烈要求站出來。
還真有。
等等,似乎有兩位。西魏廢帝元欽:皇后宇文氏志操明秀,品行端淑,深受元欽愛重。為此元欽不置嬪御。不過因為他是被廢身亡,在位僅僅三年,時局動蕩不安,他這皇帝也當得不安穩,就當黃粱一夢了吧(皇帝說史按:就是沒足夠的時間接受考驗唄!)。
還有一位,是有著「弘治中興」美譽的明孝宗朱祐樘,他自東宮盛迎張氏為太子妃,從此心中再無他人。
朱祐樘在位18年,整整18年吶(皇帝說史按:孝宗弘治年號為18年,在位實19年),僅有張氏一後,不選秀,不納妃,晚明學者黃景昉記錄此事說:「時張後愛最篤,同上起居,如民間伉儷然」,這對夫妻真真是走在了時代的超前端。朱祐樘先生怎麼就從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封建思維一下子跳到了近現代思維非得堅持一夫一妻制?大家眾說紛紜,此事必有蹊蹺。
版本一:皇帝心裡陰影面積過大。說來朱祐樘小時候還真受過不少苦,親母紀氏在宮女太監們住的地方——永安巷秘密生下了他,後又受老爹寵妃萬貴妃迫害,險脫虎口,從此吃著宮女太監們你一口我一口的「百家飯」長大。他親眼目睹母親的遭際,可能對後宮各妃嬪明爭暗鬥你死我活爾虞我詐的生活和手段感到厭惡和反感,登基後仍心有餘悸不願重蹈親爸的覆轍。
版本二:朱祐樘性格沉靜安穩。小時候要麼就是跟宮女在一起要麼就是跟半個男人在一起玩耍,多多少少會少點男子的陽剛豪邁,和寶玉一樣,女人堆裡長大的孩子總會多情細膩點。(皇帝說史按:我覺得,這個原因靠譜!)
版本三:夫妻伉儷情深。朱張可以說是患難夫妻
傳說這張皇后本人性格十分開朗、活潑可愛,這樣的性格為孝宗皇帝黑暗的太子歲月增加了不少陽光與歡樂,陪他度過了人生中最為不堪回首的時光。張氏書香門第,父張巒在朝為官,從小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每當孝宗政務繁忙身心疲勞之時,她便陪皇帝吟詩作畫、聽琴觀舞、談古論今,孝宗皇帝十分欣賞這位女子。智商在線,性格好,顏值高,多才多藝,這種妹子,當然要藏之,親之,護之。
(皇帝說史按:這這,猜測多於史實吧?張皇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哪裡記著的?再說,老國丈也沒「在朝為官」,明朝制度,后妃都選自平民之家,皇后爸爸,也就是皇帝老丈人,封爵,而不做官。張皇后嫁入東宮時,太子的日子也沒那麼難過了,這兩口兒應該算不上「患難夫妻」。倒是享福而不相忘,這點難得!)
版本N:……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不管怎樣,歷史告訴我們的是,朱祐樘成功做到了在歷代帝王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說起來,皇帝想要獨身、同志、丁克、堅守愛情,都不是能隨心所欲的,需要戰鬥。
可真真苦了他老人家了,打了一場迂迴的遊擊戰。
第一階段:初生牛犢,「拉人下水」。
臣:「皇上,按照祖制,是該選秀充實充實後宮了。」
君:「卿家,朕知道,朕感激不盡,不過人閣老謝遷說了:『六宮之制,固所當備。而三年之憂,豈容頓忘。今山陵未畢,諒陰猶新,奈何遽有此事?』朕要三年不鳴鐘鼓,不受朝賀,朔望宮中素服。」(皇帝說史按:這段說的是孝宗即位之初,以為先帝守三年之喪而拒臣下選秀之議)
臣:「這……」
君:「好了好了,朕最近思父皇心切,頭疼頭疼,都散了吧,散了。」
第二階段:養精蓄銳,「兵來子擋」。
臣:「皇上,孝也服了,這回後宮是該添添新人笑了,不為您自己也要為了大明江山後繼有人啊。」
君:「朕怎麼就後繼無人了?皇后不是剛誕下皇子嗎?」
臣:「皇上……」
君:「對啦,時辰到了,朕要去看小皇子了,愛卿請回吧,子不在多,親生的就行。」
臣:「……」(皇帝說史按:這,對的絕!)
(「一夫一妻」如今成了明孝宗最大的標籤了)
第三階段:實力暴走,一言九鼎。
臣:「微臣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後宮怎麼能沒有妃嬪呢?」
君:「叨叨叨,叨叨叨,朕說不納就不納,聽著,誰要是再在這件事上動文章,該打屁股的就打,該降職的就降職,知否?」
臣:「皇上英明。」(心想:罷了罷了,隨你吧,這麼多年,口水都說幹了。)
經過外智鬥群臣內安撫賢后的持久戰,朱祐樘完勝。結局:完美。從此也就成就了一段史上唯一一個真正做到一夫一妻制的皇帝的佳話。
有情人常有,守情者難見,身為丈夫,朱祐樘不愧於愛妻,一生一世一雙人。
下面的話,由皇帝哥來說:
現在大家都在說明孝宗「一夫一妻」,當作一件幸事,證明「天家」也有真情。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歷史上「一夫一妻」的帝後並不少見,只要皇帝不廢后,或皇后死了不再立後,都是一夫一妻。就拿明朝來說,朱元璋、朱棣、朱允炆、朱高熾,明初的這幾位皇帝,不都是一夫一妻?
須知,在古代社會,嫡庶界限分明,嫡是正妻,是明媒正娶入門的;除此之外,都是妾侍。就皇上家來說,正牌皇后是妻,皇貴妃、貴妃、妃、嬪……,都是妾。不管妾侍多麼得寵,他們在身份上就是不敵正妻大婆。好比明代憲宗寵萬貴妃、神宗寵鄭貴妃,感情似海深,可就是沒法給愛妃扶正。不管嫡妻多麼受冷淡,最後有資格葬入皇陵,在身後陪老公的,還是只有皇后。任你妃子多麼「貴」,都甭想!
我們把這點明確了,便知一夫一妻,在史上實不少見。
明孝宗之所以得到「一夫一妻」這個名頭,不在於他只有一個妻子(張皇后),而是他不像其他皇帝那樣貪念美色,後宮嬪妃眾多(但他肯定是有妃子的)。他一生只有一個皇后,而且同這個皇后感情很好,不像同樣是「一夫一妻」的明神宗朱翊鈞,雖然一生也只有一個妻子,但他跟妻子(王皇后)關係並不好,他只跟妾侍鄭貴妃好,把皇后晾在一邊。
根據明朝制度,孝宗做皇太子時,已有諸妃,他即位後,除了正宮皇后,還有兩妃,這都是標配。只是孝宗特別寵皇后,而歷代君主與皇后的關係都很一般,有的還廢了皇后,故此孝宗與皇后的愛,就顯得很特別。
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情況,就是孝宗只與張皇后生了兩個兒子(一子夭折),其他妃子皆無出。他們的兒子朱厚照,也就是後來的武宗,還是明代第一位由在位皇后所生的皇帝。
這些不尋常,都讓人覺得,孝宗家庭關係非常和諧,他是好丈夫的典型。這都是事實,但不能說,孝宗一生就只有一個女人,或稱他是史上唯一實現「一夫一妻」的皇帝。
歡迎關注「皇帝不稱朕」微信公眾號:hdshuoshi(皇帝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