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競技"成主流——國產青春劇的創新與突破

2020-12-20 1905電影網

"戀愛+競技"成主流——國產青春劇的創新與突破

時間:2020.11.26 來源:光明網 作者:孫怡 分享到:

       原標題:國產青春劇的創新與突破



       多年來,國產青春劇經歷了「霸道總裁愛上我」「誰的青春不疼痛」到復歸真實,再到兼容並包的發展過程。劇作情節的模式化、人物設置的概念化、愛情敘事的套路化等,逐漸與觀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產生矛盾。這種矛盾,推動著青春劇市場不斷升級革新,積極拓展創作格局、敘事視野。


  在這種情況下,「戀愛+競技」主題的青春劇以破竹之勢闖入大眾視野。這類作品,往往從體育競技項目切入,採用運動生涯、日常生活的雙視角,使追夢與追愛並駕齊驅。「高燃」與「高甜」的奇妙碰撞,使國產青春劇迸發出活力四射的耀眼火花。


 聚焦硬核青春,兼顧個人奮鬥與家國情懷


  夢想與成長,是青春的永恆話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青春與競技是共通的,競技類題材在展現青春熱血方面有著當仁不讓的先天優勢。古羅馬詩人賀拉斯曾提出,文藝作品應該同時給人益處和快樂,既能給人帶來快感,又能對生活有幫助。


  國產競技類青春劇往往以追夢為主題,主角們破繭成蝶的艱難過程、圓滿結局,極大地滿足了受眾「求爽」的心理期待,也起到了榜樣示範作用。例如,《旋風少女》以身世悽苦的平凡女孩戚百草的成長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她憑著堅強的意志力不斷超越自我,最終成為元武道高手的故事。《奮鬥吧,少年》展現了網球少年們無畏傷痛和失敗,用汗水澆灌夢想的堅持。《青春拋物線》則將女排精神作為思想內核,以一次次撲救扣殺、絕地反擊,呈現出青春最美的拋物線,向觀眾傳遞了拼搏的力量。


  青春劇作為以年輕一代為主要受眾群體的文藝作品,肩負著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責任,不僅要能展現年輕人的「小情」,更要拓寬視野,將個人理想與中國夢有機融合,刻畫出群像青春的「大愛」。


  《親愛的,熱愛的》以網絡安全大賽為故事背景。男主角韓商言說:「只要站在世界的舞臺上,我們都代表中國,只要中國隊奪冠,就是我們的驕傲」。《冰糖燉雪梨》中,主人公們的個人理想也都與國家榮譽緊密相連。例如,熱愛短道速滑的棠雪,為了進入國家隊而不懈努力。她的理想,是代表國家出戰冬奧會,並登上最高領獎臺。《陪你到世界之巔》講述了一群心懷遠大理想的電競追夢青年,在世界職業競技賽場上取得傲人成績的故事。將個人奮鬥與家國情懷融為一體,國產青春劇的內核有了新的升華。



  摒棄「戀愛腦」,凸顯角色的獨立精神


  愛情,也是青春劇繞不開的話題。埃裡希·弗洛姆認為, 真正成熟的愛建立在平等與自由的基礎上,「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獨立性的條件下, 也就是保持自己個性的條件下與他人合二為一。」這一點,正如舒婷在《致橡樹》一詩中所言:「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但在以往的國產青春劇中,男主角通常是帥氣多金的霸道總裁,雖然賦予了女主角善良、堅強的品格,潛意識中依然將女方置於弱勢地位。不少競技類青春劇,在「甜度」上把握住了分寸,做到了甜而不膩。這些作品,沒有將愛情禁錮於甜寵的敘事框架中,而是注重凸顯角色在感情依賴中的相對獨立,向年輕觀眾展現了一種健康的戀愛方式。男女主人公處於平等對話的關係中,雙方既是親密的戀人,也是獨立的個體,工作和戀愛兩不誤。


  《浪花一朵朵》中的雲朵,會在唐一白遭受質疑時挺身維護。她所帶來的溫暖,是唐一白最堅實的心理後盾。面對工作中的麻煩,為了不讓戀人分心,她堅持自己承擔,最終憑努力扭轉了局勢。《親愛的,熱愛的》中的佟年,既是有著大批粉絲的「甜美歌姬」,也是業務能力極強的學霸。被拒絕時,她沒有死纏爛打,在傷心之餘很快就調整了狀態,專注於學習,展現出了專業自信。和韓商言在一起後,佟年不僅在精神上支持他,也為他提供了事業上的幫助。


  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看,自我實現是人類最高級的需要。「戀愛+競技」模式,將愛情的「甜」播種在理想的「燃」中,以戀人間彼此支撐、共同成長的過程為土壤,開出了有價值的真愛之花。


  打破創作套路,貢獻誠意之作


  熱血需要真實,競技需要嚴肅。一些競技類青春劇雖採用了「戀愛+競技」模式,但遺憾的是,成為披著青春勵志劇外衣的偶像言情劇,忽略了體育競技的真正內涵。此外,內容失真、人設誇張、脫離現實、製作粗糙等也為觀眾詬病。那麼,如何打破套路,創作出讓觀眾感覺到心意與新意的作品?


  今年熱播的《冰糖燉雪梨》,或可提供一些啟示。該劇改編自酒小七的同名網絡小說,邀請了眾多專業運動員指導與參演,積極突破創作壁壘,在專業性上邁進了一大步。為保證比賽場景的寫實感,劇中的冰場按照國際賽事標準建設,並採用實景拍攝。內容元素豐富,也是一大看點。該劇將大學生活與運動生涯相結合,除了冰上競技,還涉及醫學、新聞、哲學等多個學科。人物有天賦也有短板,形象立體鮮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談青春而不矯情,言勵志而不空泛,涉戀愛而不狗血,注重展現愛情中的相互成就、追夢路上的坎坷與奮鬥,這樣的國產青春劇讓人耳目一新。青年人為夢而生的奮鬥精神與為國爭光的愛國情懷相互交織,引發了廣泛的情感共鳴和價值共振。保持敬畏之心,不斷開拓創新,不僅是國產青春劇的突圍之道,也是所有藝術創作應遵循的法則。(作者:孫怡,系湖南大學文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從《我只喜歡你》看國產青春劇的創新途徑
    既然是散文隨筆,編劇和導演也填充了許多內容,喬一與言默的婚後生活做了許多影視化改編的創新,而校園生活劇情幾乎是尊重原著的。作為一部改編劇,該劇並沒有得罪原著黨,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作品了。 提起國產青春劇,也許觀眾們會聯想到墮胎、校園霸凌、自殺、問題少女等等負面的青春問題,但是對於當下國產劇受眾的品位來說,「問題青春」已經過時,帶有積極正能量和主流價值觀的青春甜寵劇正在崛起。
  • 甜戀與競技並重,青春劇《穿盔甲的少女》終於「冰上起舞」
    今日看點青春校園戀愛劇《穿盔甲的少女》今晚在愛奇藝上線,既有誠意又不乏創新的內容,讓市場看到「甜寵」之外,該類型劇的更多可能性。官鴻、陳瑤領銜主演,李九霖、敖子逸、馬澤涵、戴蕥琪主演的青春校園戀愛劇《穿盔甲的少女》終於在愛奇藝上線,既有誠意又不乏創新的內容,精準地動了年輕受眾的神經。
  • 熱血+競技 青春劇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此外,《熱血高校》是發生在柔道社的故事;《極速青春》是一部賽車主題劇;《青春拋物線》延續了《排球女將》的特色,以青春排球競技為主題,講述了一群年輕人為了排球夢想不懈奮鬥、有笑有淚的熱血勵志故事。巧的是,兩部以桌球為題材的電視劇正在熱拍中。
  • 獨家解讀|落地、懷舊、雜糅,國產青春劇的三大創新路徑
    經歷了十餘年的探索和進階,國產青春劇如今呈現出了怎樣的發展態勢,還有哪些新路徑可以嘗試? 1998年的《將愛情進行到底》標誌著國產青春劇正式誕生,楊崢與文慧之間的愛情故事影響了一代人,劇中的歌曲《等你愛我》也隨著電視劇的熱播而火遍大江南北。 然而,至此以後,國產青春劇陷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模仿期。
  • 青春劇30年:群像描寫成主流,撒糖漸漸落下風
    來源:新京報群像描寫成主流,撒糖漸漸落下風丨青春劇30年在國產青春劇發展的30年裡,60餘部作品之中,群像劇佔比非常高,從劇名就可以看出來——「我們」(而不是「我」)、「一起」是出現頻率最多的兩個詞彙。
  • 暑期網劇大排檔:「燒烤」青春愛情 「涼拌」體育競技
    青春體育題材在展現青春的熱血的同時,符合了市場主流價值觀,避免了古裝玄幻等題材的種種限制,成為各大衛視和視頻平臺爭相爭奪的品類;同時,青春體育題材往往在暑期檔受到青少年的追捧。不同於難以忘懷《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涼生》等青春傷痛的70、80後,90、00後不再僅拘泥於「暗戀」「叛逆」等話題,低齡狗血、「強行懷舊」的傷痛劇不是他們的菜,追求自我、實現個人理想,逐漸成了他們喜愛的「主旋律」。而「青春+體育競技」在目前看來,恰好是青春劇最好的打開方式,正在成為熱門的影視新賽道。青春偶像點綴體育競技=收視率?
  • 國產青春劇,被偷走的20年|鮮觀
    可能是這波青春劇「喪」到了極致,2016年開始,青春劇開始轉向純愛路線。 《微微一笑很傾城》《最好的我們》《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你好舊時光》等暖心純愛撒糖青春劇成為市場主流,2019年《親愛的,熱愛的》更是成為暑期爆款高糖青春劇。青春劇市場從極端喪到極度甜,在整個青春「磕糖」的大環境裡,《七月與安生》《青春鬥》《悲傷逆流成河》都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 國產青春劇,變了
    《匆匆那年》所帶起的國產青春劇創作風潮並沒有匆匆而過,綿延了7年到現在也未見消退。但是在行業內部,變化一直在悄悄發生:從數量上的「大爆炸」到品質追求更上一層樓,從跟風IP改編+小鮮肉的「成功模式」到在原創劇本上下功夫,從打著各種噱頭談戀愛到認真嘗試拓寬青春劇的邊界……國產青春劇為什麼成為了現在的模樣,未來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年輕導演會更適合執導青春劇嗎?
  • 國產青春劇,被偷走的20年丨鮮觀
    《真空愛情記錄》打著「中國第一部偶像電視劇」的標籤進入觀眾視線,《北京夏天》裡的曹穎讓觀眾眼前一亮。隨後《十七歲不哭》《將愛情進行到底》將國產青春劇推向了又一座高峰,郝蕾、徐靜蕾成為萬千觀眾心中的偶像女神。2000年具有「《還珠格格》校園版」之稱的《青春正點》讓觀眾耳目一新。
  • 國風與青春交融,甜戀與競技並重,《捨我其誰》是「青體劇」中不一樣的存在
    作者 / DAY總近幾年,國產青春體育競技劇處於
  • 《熱血狂籃》開播,正能量競技運動題材青春劇或成市場新寵兒
    《熱血狂籃》聚焦夢想與成長,運動題材青春劇有望成影視劇市場新寵兒由愛奇藝、芒果娛樂出品,天浩盛世影業聯合出品的青春偶像劇《熱血狂籃》,講述的是一位籃球少年帶著摯友遺願,在朋友的幫助鼓勵下,一步步突破自我,最終克服個人英雄主義,融入集體並帶領團隊實現夢想的熱血故事。
  • 《浪花一朵朵》豆瓣5.0口碑崩塌,「步子太大」、「偽青春」成青春劇致命硬傷?
    湖南衛視的「青春三部曲」口碑撲街之後, 觀眾紛紛將其矛頭指向該劇類型——青春劇,這讓本就如履薄冰的青春劇再次面臨口碑危機,究竟國產青春劇的出路在哪?《浪花一朵朵》「青春+競技」拓寬青春劇範疇——步子太大容易邁不穩?在今年暑期檔播出的諸多劇集中,青春劇佔據重要比例。
  • 《熱血狂籃》少年感爆棚成「青春熱劇」
    從一開始的劍拔弩張到結尾的攜手並進,華陽校隊的成長之路極具戲劇張力,充滿青春動感,令人熱血沸騰而在競技線上,該劇以籃球為主題,通過表現少年們對籃球的熱愛和對勝利的渴望,詮釋了競技青春的熱血燃情作為一部集青春、熱血、和運動荷爾蒙元素於一身的青春校園劇,《熱血狂籃》大膽嘗試了」情感+競技」雙線並行的複合結構推進敘事,成功突破了現有的青春劇類型程式。
  • 世紀優優加速國產劇集「出海」,青春內容海外熱播引強烈反響
    比如美版《甄嬛傳》在Netflix首播,成為第一部在美國主流媒介平臺以付費形式播出的國產電視劇,在紐約當地創下了中文臺收視率新高,YouTube總播放量為1億6076萬。近兩年,海外觀眾不再滿足於探究中國美學文化與歷史文化,開始把更多目光放在國產青春甜寵劇上。《何以笙簫默》作為首部登上韓國主流媒體MBC的國產偶像劇,以72.2億點擊率「戰勝」韓國本土劇《來自星星的你》。
  • 社區生態,重回國產劇
    ,《親愛的麻洋街》將親情、家庭因素,與友情和愛情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再一次驗證了青春劇已經突破了「狹義青春」的桎梏,來到了更加具有包容性、豐富性的「廣義青春」。某種程度上,《親愛的麻洋街》可以看做是國產青春劇「工藝」水準的側面寫照。青春劇公式:「1988」化稍早些年,國產青春劇「殘破不堪」,深陷在套路化的圍城之中。
  • 同類型扎堆,《撲通撲通的青春》怎麼燃出青春競技劇新高度?
    縱然眼前黑暗,少年心中有光! 用「競技精神」映照成長 青春+競技的混搭青春劇早已不是新鮮事,早年一部跆拳道題材的《旋風少女》使青體劇開始風靡
  • 熱播的4部青春劇,《未經安排的青春》上榜,拯救劇荒的你!
    受政策影響,古裝劇數量大幅下降,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逐漸成為主流,但青春劇依舊是電視螢屏上重要的劇集類型。觀眾並沒有對青春這個永恆的話題失去興趣,僅2019年就有30多部青春劇上線。從題材類型看,國產青春劇逐漸擺脫了傷痕青春,以治癒、甜寵、群像為主,反映當代青少年、青年群體精神面貌的現實題材青春劇成為新的突破口。
  • 解密:國產青春劇30年
    到了90後、00後的視野,一些更為年輕的名字登場,王珞丹、鄭爽、沈月成為了青春劇難以繞過的形象。 1989年,《十六歲的花季》以潑滿顏色的片頭拉開國產青春劇的帷幕,也定格了70年代生人的青春記憶。 千禧年後,國產青春劇市場多元起來,既有《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等「偽現實」向青春劇,也有《一起來看流星雨》《轉角遇到愛》等偶像青春劇。
  • 甜寵小清新下的競技青春,《穿盔甲的少女》聚焦熱血成長路
    伴隨著酷暑的褪去,由愛奇藝、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ABB良品製造出品,於中中執導,官鴻、陳瑤領銜主演的青春競技練愛劇《穿盔甲的少女》也迎來了收官大結局。這部融入了運動元素的甜寵劇,以競技運動冰球為基底,配合精心的製作和故事線設置,為這個難耐的夏日奏響一曲極具治癒感的冰上戀歌,甚至豆瓣開篇就拿下8.1分的亮眼成績領軍同檔期劇集。
  • 最硬核的青春劇《追球》,戀愛教學停不下來,單看劇照就很養眼
    作為近期最熱門的青春劇,《追球》集校園、勵志、顏值、懸疑等眾多元素為一體,青春勵志套路極致的甜逗故事令人期待不已,講述高顏值少男少女戀愛和追夢成長故事的同時,也傳遞出少年們攜手成為更好的自己積極成長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