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怎麼喜歡韓國鬼片,一是節奏慢,二是有點裝逼。很適合二十歲以下的文青(文青超過20歲都成重口味了)。
我也嘗試著給韓國鬼片總結幾個特點,很難。韓國電影本身就是一個大雜燴,取各家所長,商業片技巧太成熟,不像日本那麼單純。
1、韓國鬼片大多倫理氛圍濃,往往發生在固定的集體之間(家庭、學校)。
2、韓國幾乎沒有一部是為了恐怖而生,背後都有大主題,有濃濃的社會關懷。
3、大多數情況下,韓國的鬼都是悲情人物,這種悲情不僅僅是在故事上,它們不厭其煩的表達在拍攝手法上(緩慢的節奏、悠長的音樂、撕心裂肺的哭聲)。
4、日本的鬼是因為怨,韓國的鬼大多是因為恨,思密達們目的性比較強,做了虧心事才怕鬼敲門。
今天推薦三部韓國鬼片,《薔花,紅蓮》、《奇談》、《時失2公裡》《羅密歐點》,我個人最喜歡那一部《羅密歐點》——原因就是它完全脫離了韓國鬼片的類型窠臼。
《薔花,紅蓮》
《薔花紅蓮傳》是韓國經典的民間傳說,韓國影史上第一部恐怖片就是《薔花紅蓮傳》,講述的是兩個姑娘被繼母害死,兩姐妹鬼魂找繼母復仇的故事。
然而這部《薔花,紅蓮》卻是借殼上市,借用這個典故的影響,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這甚至不是個鬼片,裡面所有的鬼都可以解釋為精神問題出現的幻覺。
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據說該片是韓國恐怖電影票房記錄。我不喜歡導演太過炫技——玩弄光影有點過,結尾生母和妹妹的死亡讓整部電影圓滿;我就討厭節奏偏文藝並且有點慢。
它最大的問題是,如果你還沒看過,我只需要告訴你一句:精神分裂,不需要做其他劇透,那麼你的觀影體驗就完全不同。
《奇談》
從名字就能看出是在致敬小林正樹的《怪談》,同樣是分段式,同樣是光怪陸離,不同的是《怪談》是在講「鬼的故事」,《奇談》講的是「愛的故事」。
就像我上面總結的一樣,韓國人似乎不屑於講個單純的鬼故事,他們鬼故事要麼是在講人,要麼是在講情,鬼不過是噱頭罷了。
這部電影真的很感人,不適合重口味愛好者觀看。小清新看的話,真能把你嚇死。
《時失2公裡》
完全可以當做女鬼版的《我的野蠻女友》,充分顯示出韓國電影亂燉的特點,屎尿屁喜劇,鬼屋的恐怖,懸疑的劇情。它首先是一部喜劇,然後是鬼片、黑幫片、懸疑片,看完之後還有點小小的感動。
這部製作並不精良的電影在豆瓣7.4,比上面那兩個高。看來還是俗人多。
喜歡它的原因是,它不裝,並且真的好笑——別忘了這是部鬼片。
《羅密歐點》
讓我推薦一部韓國最嚇人的鬼片,我會說這部《羅密歐點》。它真把我嚇到了,細思極恐的那種怕。
網友們對這部電影褒貶不一,很多人罵這部電影故弄玄虛,邏輯混亂。前30分鐘,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在看戰爭片,看到出現鬼了,很多人都一臉懵逼。
戰場是最不適合鬼出現的地方。如果戰場都有鬼了,你讓玩命的敵對士兵怎麼辦:這槍是開還是不開?這人殺還是不殺?
而這部電影講的就是戰場的靈異事件,並且有真實背景。
羅密歐點又叫R-POINT。位於胡志民市西南部80km的小島。越南戰爭時期,被作戰名為"羅密歐POINT"的主要根據地。
第一次越南戰爭——1949年與胡志民的軍隊交鋒的法軍的小部隊12名隊員全部失蹤,失蹤原因不詳。之後到第二次越南戰爭為止,共有650名法軍和美軍軍人在羅密歐點失蹤。
第二次越南戰爭— 1972年所屬韓國猛虎部隊小部隊的9名隊員失蹤,之後6個月的時間裡不斷有失蹤的隊員通過無線要求總部救援。
導演愛挖坑
這部電影細節很多,導演挖了很多坑。你看完之後會忍不住至少再看一遍認證自己的想法,你至少會回去重新數一數上道之前有多少人。否則根本分不清究竟哪些是鬼,哪些是人。
至今網友還有不同的解讀,這些大兵究竟是一開始就死了,還是到最後才死的?那個叮鈴叮鈴的鈴鐺究竟咋回事?那個女鬼究竟是誰等等等等。
這部電影中,你還會看到端著自動步槍的和手榴彈的大兵被柔弱的女鬼殺死。
這部電影完全突破了傳統的韓國鬼片套路,戰爭、懸疑、恐怖,節奏鮮活明快。
為什麼真嚇人?因為整部電影致力於兩個點,1、讓你分不清身邊哪個是鬼。2、這些鬼連實槍荷蛋的大兵都能弄死,何況我們這種俗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