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不知道自己演奏的是什麼?
那一定就是爵士樂了!」
——《海上鋼琴師》
電影中這句對話從側面表現出來了爵士樂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個人的即興發揮,因為是即興創作出來的,所以沒有人會知道那是什麼曲子。
爵士樂是即興的藝術,樂手們在互相競技、互相激發中創造出不可思議的音樂。
Jazz這個名字的起源眾說紛紜,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據說當年在紐奧良,雲集著世界各地的水手,有無數的酒吧,妓女數目眾多,那個時候妓女的標誌是拿著茉莉花(Jasmine)的女人,妓女呆在酒吧裡,酒吧裡演奏著一種獨特的音樂,人們開始管這種音樂叫「Jasmine」,後來簡化成Jass。因此某些喜歡惡作劇的人,會把演出海報上的「jass」單詞塗掉一個字母。
100年前你要是問別人聽不聽Jazz,可能沒人知道你在說什麼。爵士樂最開始並不叫「Jazz」而是叫「Jass」或者「Jas」,它來自一句紅燈區裡的流氓話「Jassing it up」,具體什麼意思不可描述,就不開車了。
紐奧良爵士(New Orleans Jazz):紐奧良爵士是指三十年代以前的傳統爵士樂,興起於紐奧良,盛行於芝加哥。
搖擺樂(Swing):從音樂上分析,搖擺樂最明顯的特徵是讓你一聽便想隨之舞動的搖擺節奏。
比博普(Bebop)和硬博普(Hard Bop):比博普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各種樂器交替地做著快速的即興獨奏(solo),硬博普在比博普的基礎上變得更加狂放和自由了。
冷爵士(Cool Jazz):也叫酷派爵士,是一種柔美的爵士樂風格。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即「溫馨、典雅、舒緩、放鬆」。
自由爵士(Free Jazz):一批先鋒派樂手使爵士樂達到了一種「無法之法乃為至法」的境界。從表面上看顯得雜亂而無序,但是內在的和聲結構卻是十分嚴謹的,樂手之間的合作精神是自由爵士最重要的技術依託。
拉丁爵士(Latin Jazz):拉丁爵士的特點是在爵士樂的基礎上融入了大量的打擊樂器,同時也將複雜的拉丁節奏滲入到爵士樂之中。拉丁爵士的吸引力主要來自於豐富的節奏律動。
融合爵士(Fusion Jazz):只要你有足夠的創新意識和膽量,任何音樂都可以成為爵士樂的調料。融合了搖滾樂、世界音樂等成分,同時也融進一些流行音樂元素的爵士風格。
酸爵士(Acid Jazz):酸爵士興起於80年代末,它將爵士樂與嬉蹦樂(Hip-Hop)結合到了一起,使其更加流行化、商業化。其實Acid Jazz應該正確被譯為迷幻爵士,因為此刻的Acid是迷藥。賦予一種音樂類型以味覺,也算是美麗的誤解。
「像村上一樣跑步」
「像村上一樣旅行」
「像村上一樣聽爵士」
熟悉村上春樹的人都知道
他是重度爵士樂迷戀者
村上春樹除了很會寫書,很愛跑步,還有一個愛好就是收集唱片,買買買!!!「剁手」不猶豫,康康他買的唱片吧。
在村上春樹的小說中,爵士樂總是適時地出現,他也常用樂曲名為小說命名。比如《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取自於法蘭克·辛納屈的同名爵士樂;短篇小說《一九六三/一九八二年的伊帕內瑪少女》取名於巴西作曲家喬彼姆創作的爵士樂《來自伊帕內瑪的女孩》;長篇小說《舞!舞!舞!》的題目則來自The Dells樂隊演唱的一首同名老式節奏布魯斯.
除了書名之外,村上春樹在小說情節裡也有不時「植入」爵士樂。不少人因村上愛上了爵士樂,身邊更有讀者不亦樂乎地從作品中按圖索驥,把提及的爵士樂一首不落添加到播放歌單。
對於紐奧良這座城市來說,爵士樂就是它的靈魂。在這座城市曾經發生過一件恐怖的斧頭殺人魔事件,這個瘋狂的斧頭殺人魔作案的手法極其的殘忍,他就是「紐奧良斧頭哥」。
關於斧頭殺人魔的動機一直是大家猜測的重點,他不圖財不圖色,每次殘暴的作案之後,扭頭就離開了。這樣就導致紐奧良的民眾非常恐懼,害怕在哪個熟睡的夜晚,自己就死在了殺人魔的斧頭之下。
某一天紐奧良的報社收到了斧頭殺人魔的一封來信,他信中是這樣說的:
尊敬的紐奧良凡人你們好,我是一個來自地獄的靈魂和惡魔,也被你們稱為斧頭殺人魔。不過除了我的血腥斧頭之外,我不會留下任何的線索,所以你們也永遠抓不到我。如果我願意,我可以每晚訪問你的城市,並且隨時殺死成千上萬的人。現在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將在下周二晚上12:15分(3月19日)經過紐奧良。由於我非常的喜歡爵士樂,所以如果你想倖免遇難的話,請記得大聲的播放爵士樂。
出於恐懼, 1919 年 3 月 19 日星期二的晚上,整個新奧良被爵士樂給淹沒了。有錢的人請樂師來家裡演奏,沒錢的人則擠滿各家舞廳,全城上下都在演奏爵士樂。當晚,沒有人被斧頭襲擊。
電影《落日殺神》中有類似的場景:某間爵士樂酒吧中,殺手阿湯哥和飾演倒黴計程車司機的傑米福克斯,原本和酒吧老闆閒話家常。突然間,阿湯哥表明了自己的殺手身分,老闆的臉色也瞬間變了。
傑米福克斯這時開始請求阿湯哥,看在同為爵士樂愛好者的份上,饒他一命。阿湯哥卻回答:「除非,你能答出這題有關爵士樂小號手 Mills Davis 的冷知識。」當然,酒吧老闆最後答對了,卻還是吃了阿湯哥三顆子彈,只因為他的答案並不完整……
萬萬沒想到,不知道爵士樂冷知識是會招來殺身之禍滴。
之前大火的《愛樂之城》裡有不少爵士樂相關的細節。導演達米安·沙澤勒是個不折不扣的爵士樂迷,在片中我們會發覺不少的梗。
男主角家中出現了大量爵士樂元素。首先是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和比爾·伊文斯(Bill Evans)的照片,前者是爵士樂史上最牛的薩克斯手,後者是著名爵士鋼琴手。
男主角不讓姐姐蘿拉坐的小板凳,是著名爵士男歌手、作曲家霍奇·卡麥可(Hoagy Carmichael)坐過的板凳。
姐姐給男主角帶了一塊小毯子,高司令說不要,姐姐說:「如果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在上面撒過尿你是不是就要了?」
邁爾斯·戴維斯是舉世聞名的爵士樂大師、小號手,也是眾多偉大爵士樂大師的導師、Cool Jazz創始人。前面出現的兩張照片裡的約翰·柯川(John Coltrance)和比爾·伊文斯(Bill Evens),在上世紀50年代末都曾是邁爾斯·戴維斯樂隊裡的樂手。
《綠皮書》中的唐•謝利(Don Shirley),是歷史上真是存在的人物,他就是非裔美國古典、爵士鋼琴家及作曲家唐•謝利。電影講述了一個嚴肅的喜劇故事以及關於爵士樂的寓言。
如果你喜歡《綠皮書》,觀影過後絕不能放過聆聽Don Shirley個人音樂作品的機會,尤以爵士樂為佳。
正如電影《綠皮書》中展示的那樣,謝利在卡內基音樂廳樓上一個高雅的藝術家公寓裡住了50多年。有時,他也覺得自己被困在城堡的塔裡,希望自己能在下面的音樂廳裡演奏。
1955年,他在卡內基舞臺上舉行首次演出,演奏了艾靈頓公爵的《New World A-Comin' 》。以後,每年他都和他的三重唱在那裡演出一次。
爵士樂和爵士舞共享著「爵士」的名頭,但卻不見兩種藝術表現形式有任何交集——爵士舞並不用爵士樂跳。
爵士舞和爵士樂一樣,都是由黑人起源。早期爵士舞,或者說「老派爵士舞」,很大一部分正是用爵士樂跳的。
也有人說,是1917年的這首《The Jazz Dance》讓「Jazz Dance」變成爵士舞蹈的永久代名詞。
隨著時間的推移,爵士舞和爵士樂漸漸發展出了各自不同的軌跡。如今的爵士舞,基本是用流行、嘻哈音樂在跳,或是運用在音樂劇當中。如果只是對比當下的爵士舞和爵士樂,並無直接關聯。
現在爵士樂跳的舞蹈,不叫爵士舞!叫swing,翻譯過來叫搖擺舞,是一種即興舞蹈,自娛性很強,沒有嚴格的動作規範,沒有華麗的服裝要求,只需掌握其常用組合動作,即可自由發揮。
來自法國的「搖擺青年劇團」,將帶來爵士樂和古典樂相愛相殺的視聽盛會,爵士樂歷史上最奇葩的「三指」吉他手姜戈和浪漫主義先驅貝多芬棋逢對手,兩顆高能小行星對撞將會擦出怎麼樣的跨界花火呢?春風十裡,不如跟著節奏,一起搖擺吧!法國爵士古典熱樂喜劇
《貝多芬與被解救的姜戈》
80分鐘,無中場休息
法文演出,中文字幕
演出時間:
2020年6月20日 周六 19:30
2020年6月21日 周日 14:00
票價:280/180元
地點:1862時尚藝術中心
(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江大道1777號)
訂票電話:021-58621862
官方網站:www.1862thea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