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這種感覺,一個你曾經很喜歡的且覺得有演技的演員在好長一段時間內突然沒作品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演員請就位第2季的第1期揭示了原因之一。
第二季的演員請就位第1期標題為「40位演員接受市場評級」,光看標題就有一種不寒而慄感,評級這樣的字眼很社會。網友直嘆製片人懂觀眾,如果不懂的話又怎麼在泛濫的綜藝中脫穎而出呢?如今的網友越來越聰明,對類似的綜藝早已有了一種疲乏感,索性製片人就直接將幕後搬到熒幕前,以解網友們的好奇,高明之處就在於點到為止,然後就會勾起你更大的好奇心。其實做綜藝和影視背後這些的導演也好、製片人也好,他們更像一群心理醫生和人性專家,把人性看得透透的。
來到這裡的演員都會接受市場評級,主要從演技純熟,角色匹配度高,知名度高這三個方面評判。說俗話就是實力,資源,流量這三方面。很殘酷很現實。放在我們普通人的職位上也是通用的,實力是硬技術,資源和流量是軟技術。軟硬兼備才能有立足之地,否則就會被邊緣化。市場評級不是演技評級,但也包含了對演技的一種評判,更多的是對這個人的一種評判,關於每個演員的評判等級結果,很多製片人也是給出了很多理由,其中有一位說道作為演員,最好不要有負面新聞。從人性的角度出發,這一理由很真實。
就拿演員馬蘇來說吧,她本身的演技是過硬的,華鼎金鷹飛天3大視後,自那件事之後就鮮少見到她的影子了。不管此前她得過多少獎,演技有多好,這樣的負面新聞一出,大眾不會因為她演技好就包容她的其他方面,畢竟這跟演技無關,而是跟人有關。演員黃奕亦是如此。娛樂圈中這些被放大的明星生活給了我們一次警醒,任何時候都請自尊自愛些,因為人性的弊端,市場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不要說「市場怎樣認為那是市場決定的,跟我沒關係」,話雖如此,可市場的組成部分裡面包含了人啊,人是最大的載體且掌控著市場。「做事之前要先學會做人」,這句話放在任何時候任何場所任何職位都是受用的,你或許會因為顏值而喜歡上一個人,但最終讓你對他情有獨鐘的一定是他的為人。
這檔綜藝新的呈現方式無疑節目效果滿分,一滿足了人性的好奇;二有話題度,讓看客們能津津樂道;三反應了當今的一種社會現象,僧多粥少;四給了演員們一次重新認識自我的機會,關於市場中的自己,關於自我設定,關於自己的競爭對手,能否從中審時度勢把握這樣的機會再一次重生就憑個人的造化了。是危機也是轉機。節目組請到了爾冬陞、陳凱歌、趙薇、郭敬明等四位很有實力的導演來助力演員,這無疑是演員們演技提升的重要人物。他們對此綜藝的看法相當一致,都認為可以在此提升演技,是一檔課程式的綜藝。從節目的安排上來看,確實如導演們所說是一所表演學校,你需要將過去的自己給忘掉,將成績和名譽歸零,從新出發。
第一組表演完後,幾位導演給了非常嚴厲的批評,尤其以爾冬陞導演為首,很犀利。這大概是導演們說這個綜藝是一所表演學校的原因吧。在這裡你的身份就是一個演員,不會因為你的年齡,你的成績,你的過去就放棄說那些難聽的話,就事論事,你表演的不好,就是不好,用事實說話。嚴師出高徒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吧,但有幾人能受得了這個嚴,就全看你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了,若受得住必能有所成績。演員們最好抱著「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樣的心態來面對導演們,不然你會懷疑人生。不過導演們的話雖嚴厲但卻在理,這就是經驗之談啊,對於演戲,導演們是最有話語權的,只要能領悟他們的話,那可是比上好多表演課都要學得多啊。
這檔綜藝不管是從節目表現形式上還是導演陣容以及點評環節來看,都能引起很多話題,人性促成了這些話題的生成,製片人你好懂人性啊。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讀得開心!
聲明:本文章為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