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觀察 職人精神成就的「壽司之王」

2021-02-17 安徽師範大學


「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現已90歲高齡的小野二郎在紀錄片《壽司之神》中如是說道。


手握壽司,起於日本的江戶時代,製作者把米飯握成一塊,再塗上山葵(芥末),鋪上配料而成。

能將簡單如斯的「產品」做得臻於化境,這是現年90歲的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獨特建樹;通過為用戶創造極致的口腹享受,再搖撼他們的心靈,已不遙遠。

一直取最高標準的小野二郎,終其一生都在握壽司,他連續兩年獲得《米其林指南》給予的三星最高品鑑,被譽為做出了「值得花一輩子排隊等待的美味。」

對此,美國導演大衛•賈柏專程拍攝82分鐘紀錄片——「壽司之神」,該片不僅講述了小野二郎作為一位「超級職人」的傳奇故事,更道出了不少對營銷人深具啟發的精要心傳。


小野二郎一生熱衷做壽司,對待工作環境的標準苛刻,他極愛乾淨,認為「如果廚房不潔,就做不出真正的美食」。他常年如一,除了參加好友葬禮,其它時間則無一例外都在店裡。

對於紀錄片「壽司之神」裡反覆提及的「職人」,小野二郎對此解釋說:「職人精神就是每天重複做同一件事。」

他進一步以自己的經歷佐證說:「當年我們重返職場,師傅說,壽司的歷史悠久,已經沒有太多可改善的空間,當時我就想,雖然他們手藝純熟,可終究會有可改進的餘地吧。於是我創造當時不存在的壽司菜色,我會在夢裡捏壽司,點子多到半夜都會驚醒。」

「我一直重複同樣的事情以求精進,我總是嚮往能夠有所進步,我會繼續向上,努力達到巔峰,但沒有人知道巔峰在哪。即使已經工作了幾十年,我依然不認為自己已臻至善,但我每天仍會感到欣喜,我就是愛捏壽司,這就是職人的精神。」


對這種經年累月錘鍊手藝的「職人精神」,一直關注二郎壽司的日本美食家山本益弘介紹說,在二郎壽司店,熱毛巾是手工準備的,學徒們先從擰熱毛巾而不被燙到手開始,然後才能學習如何用刀和料理魚,「這樣經過10年之後,他們會開始讓你煎蛋。」


看到這種師傅「傳道授業」的故事,我想到了另一個《浪潮之巔》中記錄的故事:賈伯斯雖為人傲慢,對盛田昭夫卻恭敬有加,這可能是因為賈伯斯受東方神秘主義影響較大,同時盛也是業界了不起的人物。上世紀90年代,賈伯斯親自到索尼公司向盛田昭夫請教管理之道。當他看到索尼公司讓員工穿制服上班,也在美國照貓畫虎學起來,但是並不受歡迎,畢竟美國人強調獨特的性格……

「賈伯斯和盛田昭夫兩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兩個人都有著通過產品改變人們生活的遠大抱負,又都有著無窮的好奇心和與凡人不同的新思維,此外兩人都將品牌視為生命。」

現在,營銷人必須看到的現實是,無論和古代比,還是和外國比,我們正處在一個耐心極度缺失的時代;進入行業不到3年的新人就期待突然成功;我們會反覆穿梭於「創意」「內容」「技術」「數據」等概念間,不斷搖擺,而不是希望紮實「穿透」。現在,如果我們想要突破,就必須對這種追求速成的思維從本質上反叛。


何為「旨味」?小野二郎說,儘管很多人喜愛鮪魚肥美的腹部,但只有質感複雜深邃的瘦肉,才能真正代表鮪魚的精髓。但這,還不是旨味。

究竟什麼才是「旨味」?二郎的長子小野禎一說,當你喝到好啤酒的時候,你會「啊」的一聲,獲得一種舒適到讚嘆的極致體驗,這就是一種旨味。

二郎本人則認為,無論鮮蝦、鮪魚、海膽、星鰻,每種食物都只找最懂它的,域內最高級別的供應商;「職人會尋找到品質最好的魚貨,然後用自己的手藝來料理。」;但這一切,仍不能保證必然會有「旨味」。而只有(融入其它元素的)味覺平衡才是旨味。

尋找平衡「旨味」的過程充滿了艱辛,比如在二郎壽司,選用最好的「米」也意味著需要用一個「雙手才能提得動」的厚蓋子來蒸,還要在上邊放上一大桶水,以給這個蒸米的過程以足夠的壓力。二郎說,他不認為競爭對手也會這麼幹。而諸如魚的料理、湯的火候、菜的順序更是講求嚴苛,工作稍不留意,就可能錯過食材炮製中須臾可逝的「美味瞬間」。

為此,小野二郎將客人用餐的過程設計得像一場「抑揚頓挫的音樂會」:精熟的手法,會為男女顧客捏出大小有別的壽司,以免打破用餐時融洽無礙的進程節奏;另如「當他發現客人這次用的是左手,那下碟壽司就會放在你的左邊」,則更是體現了無處不在的所有細節,都關係著「旨味」能否被達成的極致理念。


Jiro Dreams of Sush

小野先生的飯店沒有菜單,做什麼取決於當天的食材,他在捏壽司的時候很嚴肅很少說話,因為他想通過「食物」來傳達自己的心意而非語言。這也是食客們被他的壽司感動的原因。不是名貴的食材或者華麗的烹飪技巧,而是包含在壽司之內的「專注,執著,追求極致」的職人精神。

「我一直重複同樣的事情以求精進,總是嚮往能夠有所進步,我繼續向上,努力達到巔峰,但沒人知道巔峰在哪。我依然不認為自己已臻完善,愛自己的工作,一生投身其中。」——小野二郎

策劃:安師大新媒體工作室

責編:左麗麗

編審:張 鑫

投稿:ahnuxmt@163.com


分享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相關焦點

  • 《壽司之神》背後的日本職人精神
    《壽司之神》是一部高評分的紀錄片,講述的是小野二郎憑藉看似簡單的壽司技藝獲得米其林星級,封神-壽司之神。很多觀眾會好奇壽司之神的壽司究竟有多好吃。第一次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不少人會被小野追求極限的要求嚇到,大兒子都70歲了還沒有繼承這家店。但第二第三次再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才能逐漸理解壽司之神背後的核心思想。核心思想其實在紀錄片開篇就借小野二郎之口說了出來:一旦你決定自己的職業道路,就要全身心投入其中。
  • 執著成就完美 日本的「職人」精神
    2012年,「大勝軒」拉麵店創辦50周年之際,山岸的自傳出版。2013年,真實反映山岸一雄和「大勝軒」拉麵店發展歷史的紀錄片《比拉麵更重要的—東池袋「大勝軒」50年的秘密》問世,不僅感動了日本人,也讓世人了解了日本的一位「拉麵職人」的平凡又傳奇的人生,記錄片突出的就是山岸的「工匠之技」和「職人精神」。
  • 直擊|第二屆三禾杯中國壽司邀請賽,秉承極致匠心的高水準賽事,弘揚日餐職人精神
    職人精神,是每一件事情都會做到極致的匠心和專注。去年,以弘揚日餐職人精神為宗旨的首屆三禾杯全國壽司邀請賽曾吸引了數百日廚精英參賽。來自全國各地的日廚精英在們分別在團體賽和個人賽中進行激烈角逐,進行技藝、素材和氣場等方面的深度較量,用行動展現對職人精神的追求。1、賽場深度較量,匠藝成就精彩
  • 堅持與專注成就人生–《壽司之神》觀後感
    小野二郎幾乎一生都在捏壽司,他不提供小菜,只做壽司。他的專注令人感動:這一輩子,他除了戒了煙,幾乎沒什麼變化,他固執地堅持自我,甚至連他上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他日復一日地捏壽司,這是他的工作,而這項看似單調乏味的工作幾乎耗盡了他的一生。這在我們這些生活在浮躁社會的人感覺很不可思議,但他做起來卻那麼痴迷,放佛他不是在捏壽司,而是在進行藝術創造。
  • 壽司之神:讓人敬重的勞動者 iCourt
    勞動節,推薦大家看一部讓人震撼的紀錄片《壽司之神》,這是一個關於勞動者的故事,一個勞動者在枯燥漫長的廚師生涯裡默默修行,最後成為一代宗師的真實故事。 對於捏壽司這個行當,二郎有近乎基督徒般的信仰,「一旦你決定好職業,必須全心投入到工作中,要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是成功的關鍵,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
  • 從《太陽的後裔》談我們應有的職人精神
    與最愛在異國碰面而面無表情擦肩而過,初次約會時讓心愛的人眼睜睜看著自己坐直升機離開,無數次愈發還收,欲言又止,不告而別……當然,可以說毒藥一樣的該劇因男主的帥女主的美而讓我們欲罷不能。而事實上,律己甚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是一種對常人難以企及的,超越一切的職人精神的尊重與嚮往。
  • 工匠精神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2015TOP44
    工匠精神|日本壽司之神Sukiyabashi Jiro2015最佳餐廳TOP44就如小野二郎說的,現代年輕人的想法,是希望收入高,假期多,工作還要輕鬆。他們覺得簡單的事情就應該有簡單的處理方法,對於這種不斷失去的認真態度,90歲的老人感到惋惜。在日本,工匠精神同樣正在不斷凋敝,但猶如永遠燒不完的香火。無論多麼簡單的事情,只要願意去想,願意去做,就一定會有回報。這種回報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不僅僅是財富,更是一種充實。
  • 《壽司之神》:我是做壽司的,但別小看我
    70歲心臟病發作前,他仍堅持親自去魚市場選材;他會悉心觀察顧客用餐習慣及食量,以便調整下一道壽司的擺放位置及大小;他堅持將蝦子煮到顧客上門前,以便客人體驗其溫暖甜潤的口感…… 這些聽起來讓顧客上帝感動不已、融化入二郎血液中的操作法則成就了他「壽司之神」的美譽。
  • 從 「壽司之神」 看 「工匠精神」
    據說有一年,米其林三星主廚們在東京集合,其中十三人來到了「數寄屋橋次郎」,吃過壽司後,沒有一位主廚不點讚。  這家餐廳的主人名叫小野二郎,被人們稱為「壽司之神」。出生於1925年的小野二郎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三星主廚,歐巴馬所吃的壽司便出自這位傳奇老人的妙手。來自紐約的年輕導演大衛·賈柏從小熱愛壽司,在聽說了小野二郎的故事後,用攝像機記錄下了這位壽司之神的故事。
  • 職人精神: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
    ——————————————————————————————————————日本有一個記錄片《壽司之神》,講述的是在日本東京地鐵銀座站的地下室,有一個壽司餐廳,這個餐廳看上去很不起眼,裡面只有10個座位,洗手間還在店門外,店內沒有菜單,不提供任何小菜和酒水,只有「主廚推薦」壽司,菜品一律以當天的材料時價計算。
  • 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導演: 大衛•賈柏類型: 紀錄片語言: 日語上映日期: 2011-11-08(美國) / 2013-02-02(日本)片長:81分鐘豆瓣評分:8.8 現年90歲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長的三星大廚,被稱為「壽司之神
  • 小野二郎的這貫壽司 — 探訪「壽司之神」
    一部 BBC 紀錄片《壽司之神》- Jiro Dreams of Sushi,讓我們了解到日本「職人精神」的極致,可以幾十年如一日,只為把一件象擰毛巾、烤紫菜這樣的小事做好。 而歐巴馬訪日時,首相安倍晉三特意安排歐巴馬來品嘗小野二郎的壽司,也讓「壽司第一人」的美譽遠播全世界。
  •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你在二郎壽司這樣的地方工作,就是一輩子投入這一行。」這部作品與其說是壽司紀錄片,更不如說是一部職人精神的紀錄片。推薦給所有尚未決定職業的人看。小野二郎: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須熱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他是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師傅中的師傅,職人中的職人。
  • 上海浦東文華東方酒店攜米其林三星壽司職人呈獻江戸前壽司饗宴
    上海2018年6月21日電 /美通社/ -- 7月17日至29日,上海浦東文華東方酒店攜手日本壽司名廚宮川政明,和北海道著名食肆「鮨心」的料理團隊,為饕客們呈獻一場精粹江戸前壽司饗宴。在此期間入住酒店的賓客可享受提前預約服務。
  • 美食|吃貨慎入:來自《壽司之神》紀錄片的壽司大盤點
    《壽司之神》是由大衛·賈柏拍攝的一部關於壽司的紀錄片。
  • 我敬佩的態度:日本的職人,那些熱愛成就的奇蹟
    說起原因,這家店以主廚的口吻說,化學調味品和食品添加劑麻痺了「窮人們」的舌頭,使得他們傾向於僅憑價格來衡量商品的價值,無視職人的熱情。雖然不無炒作的嫌疑,但「職人」精神的的確確是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所謂「職人」,狹義地說是手工業者,但在現代日本社會,他們被賦予了更廣泛的定義。
  • 《壽司之神》,90後員工必看紀錄片
    餐廳沒有菜譜,只有廚師奉上的12個壽司和1個蛋卷,15分鐘吃完,價格取決於當日的食材,人均消費至少要1800元人民幣。可是,每個吃過的人都會感嘆,這是「值得一生等待的壽司」。 現年89歲的小野二郎,是這家餐廳的老闆兼總廚,他也是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壽司大廚。他9歲開始自力更生,從學徒開始,做了一輩子壽司。
  • 日本的「壽司之神」
    日本的「壽司之神」圖文|網絡編輯|易向89歲的小野二郎是全球年紀最大的米其林三星主廚,捏了60年的壽司,當他85歲時美國紀錄片《壽司之神》把他推到名望的山頂,歐巴馬到日本時專程前往小野二郎的數寄屋橋次郎裡吃壽司
  • 從日本的「職人」精神談談我們如何趕超!
    雖然字面上看起來簡單,但「職人精神」代表著精益求精,堅韌不拔和守護傳統,因此在日本,「職人」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稱謂。最近有位叫「新津春子」的日本大媽,因為最會打掃衛生,而被封為日本「國寶級職人」,她的傑出代表就是這家面積76萬平方米的「東京羽田機場」。
  • 愛壽司?「壽司之神」將壽司秘法全公開啦
    一部關於他的紀錄片,讓所有人認識了這位首屈一指的壽司職人;這本《壽司之神》更是毫無保留地,將小野二郎窮盡一生研究出的秘法統統公開:日復一日,做到極簡的純粹,使簡單的食物擁有難以想像的深度。☝小野二郎承認,握壽司像是一場表演,大家希望看到他親手獻上壽司,但在這個動作之前,九成五的功勞屬於壽司店的其它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