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電影《八佰》在銀屏上火了!這個講述在上海即將淪陷時,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第524團副團長謝晉元奉命率領「八百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的英雄事跡。電影放映後,這個英雄群體的救國精神感動了國人。於是,有人自發到四行倉庫獻花弔唁,有人要建烈士牆記住這些客死異鄉的將士和更多戰死在前線將士的名字。
在這場「四行倉庫保衛戰」開始之前,副團長謝晉元在前線給弟弟寫了封家書。那個的時候,淞滬會戰已進行了兩個多月,大場防線剛剛失守。僅時隔八天,謝晉元便接到了堅守四行倉庫、掩護部隊轉移的命令。因此,這封家書也是謝晉元在生死決戰之前對家人的殷殷囑託。
參與1937年淞滬抗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八百壯士」的部分倖存者,曾被日軍送往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巴新)做勞工,其中有十餘人與其他600多位中國抗日將士客死異鄉。這些為國而戰,為國捐軀的將士們姓啥?叫啥?哪裡人?可能就鮮為人知了。
漫長的十四年抗日戰爭裡,無數中華兒女為了保家衛國,前僕後繼,共赴國難。而放眼望去,迄今為止,尚無一份較為完整的抗戰時期陣亡將士統計名單,尚無一處銘刻著抗戰時期全體陣亡將士名字的專屬紀念場所。正如一篇在網上流傳甚廣的文章所寫:「我欲哭無淚,我想跪下叩一萬個響頭……卻找不到他們的牌位!」
出於對先輩的敬仰,出於對人性的關懷,深圳龍越基金會決心以綿薄微弱的力量去收集、整理這些名單,以建設專有「銘記」網站的方式記錄這些名字,爭取為國家留史,為民族留記,為抗戰陣亡將士留名。
「人民若有記憶,記得親,記得痛;國家若有記憶,識來路,知歸途。」經過2年的努力,深圳龍越基金會收集整理了近40萬份抗戰時期陣亡將士的信息,這是迄今為止民間機構所能收集到最為翔實的抗戰時期陣亡將士名錄。除了準備通過網絡建立抗戰陣亡將士網頁版和微信小程序版紀念牆外,還打算進行覆核抗戰陣亡將士名單,為抗戰陣亡將士完成名錄編撰。讓所有為國捐軀的抗戰英雄都得到銘記。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將每年9月30日定為烈士紀念日。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特邀請大家為抗戰英雄送上一份銘記致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牆英雄不死,他活在所有人的記憶裡。(上圖為安徽阜陽方先生到上海四行倉庫為八佰英雄鮮花祭拜後發的朋友圈。同時,感謝他為本文提供的現場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