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都是騙子」,一個小女孩的心聲受到3400萬關注:你會騙孩子嗎?

2021-01-10 騰訊網

最近,知乎上有個話題很火:為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

最開始,這個話題有162萬的瀏覽熱度。

一周後,就飆升到3404萬的瀏覽量,還被納入知乎專題收錄:教育100問。

為人父母,經常抱怨孩子不懂他們的苦心。

帶娃難,是很多父母的心病。

這條話題下面,我們原以為會觀摩到各位父母的「吐槽大賽」,但越往下看,心裡越沉重。

我們沒看到家長們的吐槽大比拼,卻看到了孩子們的一部部血淚史。

有些答主,已經人到中年,依然不能釋懷。

因為題主在話題裡,也做了一個鏡像拷問:

為什麼中國很多家長都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

很多時候,我們受到最深的傷害是來自家人,尤其是來自童年的欺騙,可能是我們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父母食言,孩子就會失信

話題裡有條高贊回答,讓人看了深感心酸。

這位網友分享了她小侄女的故事:

答主的侄女今年讀初二,因為疫情在家上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網課。

爸爸擔心女兒學習會退步,便允諾女兒,開學摸底考試如果她能考進年級前十,就獎勵一部手機。

然而,在女兒努力奮進,考了年級第八名後,爸爸卻食言了。

她沒有收到爸爸的獎勵和表揚,還受到了一頓打擊:

「你這次是僥倖才能考這麼好。」

「要是平時,你連前30都進不了。」

「這次考個第8名,你就滿足了?那人家還有考第1名的呢。」

「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糟心玩意兒,你要手機幹什麼?爸媽這麼拼命掙錢供你,你還要手機?」

……

深夜十二點,小女孩躲在被窩裡,偷偷給姑姑打電話痛哭:「大人都是騙子。」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女孩的那種傷痛。

家長食言,卻理直氣壯地指責孩子,還美其名曰是為了孩子好。

在女孩心裡,父母愛的是學習成績,而她只是個學習工具。

據答主透露,小侄女平時很乖,很懂事,很會為大人著想,絕不是那種貪玩手機不自律的孩子。

為了安撫受傷的小侄女,答主帶她去吃自助餐,當得知188元/位時,小侄女說什麼也不肯吃,非要換家便宜的,還體諒姑姑掙錢不易。

這麼懂事,讓人心疼都來不及。

然而,當答主找哥哥談這件事時,哥哥卻說:

「你給她買這個東西不是耽誤她學習嗎?這次考試比上次退了兩名,真是廢物,我怎麼生出這麼個沒用的東西。」

欺騙孩子也就算了,還對孩子語言暴力,這樣的爸爸就是女孩的災難。

不要再說騙孩子是為了孩子好了。

大人的食言從來都不是為孩子好,而是失信於孩子,無視孩子的自尊。

之後,女孩在父母面前,話越來越少,一天比一天沉默。

被親近的人食言,那種欺騙真的會影響一生。

小時候,我就有過親身經歷,至今心存芥蒂。

記得有一次家庭聚會,很久沒見的叔叔見到我之後,就親切地對我說:

「一會兒打完牌,帶你去買好吃的。」

當時我十分開心,就一直安靜地等在牌桌旁。

可叔叔的牌打了一把又一把,好像完全不記得許諾過我的話。

直到最後聚會結束,他也沒再提起給我買好吃的事情。

時至今日,不管叔叔允諾什麼,我都持懷疑態度,依舊不願意相信他。

教育孩子是交流,而不是交易

看完這個話題,我趕緊去問女兒:

「如果有一天,媽媽答應獎勵給你禮物,結果卻食言了,你會不會不再相信媽媽?」

她的回答讓我很驚訝:

「那要看是因為什麼,比起禮物,我更在意媽媽是不是愛我。」

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的承諾代表的是對他的態度。

我曾給女兒買過很多禮物和玩具,但從來都不和她做交易,而是為了表達和交流愛意。

作為父母,千萬不要用獎品去誘惑孩子,去進行學習交易。

現在一些機構為了刺激孩子學習,特別喜歡採用物質獎勵的形式(比如:積分兌換獎品,小玩具等)。

慢慢地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就會被這些獎品代替。

時間一長,不管是小夥伴們的羨慕,還是獎品的刺激,都會讓孩子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

他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學習,是為了獎品和讚美嗎?

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漸漸就這樣被那些小獎品和小羨慕一點點瓦解了。

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物質收穫,而是為了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和孩子認真交流學習背後的收穫,遠比用獎品換來的成績更有意義。

怎麼「騙」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

當然,有時候父母騙孩子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苦衷。

《少年說》中,失業的林大為找到了一份葬禮主持的工作,因為怕女兒不理解影響學習,林大為騙女兒說他是情感諮詢主持。

《小歡喜》中的方圓,被裁員後擔心影響正在上高三的孩子,每天正常時間拎上包出門假裝去上班,實際上在外面無奈地晃悠一整天。

人到中年,難免遭遇不順,這個時候父母選擇在孩子面前隱瞞真相,不過是竭盡全力護孩子周全。

作為父母,不是不可以騙孩子,而是要學會正確地騙孩子。

騙孩子是一門學問,也是家長的必修課。

關於怎麼騙孩子,有兩點建議給大家:

1、正面引導的謊言,可以說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試驗。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助手,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裡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他們隨意寫了一份名單,然後,以讚許的口吻將這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保密,確保實驗的正確性。

8個月後,進行複試,奇蹟出現:

凡是名單上的學生,成績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樂於交際。

一個善意的「謊言」,竟然取得如此大的效應。

可見「謊言」自有它的魅力。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希望得到鼓勵,為了鼓勵孩子,我們可以適當撒謊。

有一次,女兒要登臺表演,但她很緊張,沒有信心。

我就故意出去轉了一圈,跑回來告訴她:

「媽媽剛才去後臺看了一圈,發現他們都沒你表演的好,你就像在家那樣表演,媽媽相信你肯定是最棒的!」

結果,那次校園活動女兒拿到了最佳表演獎。

謊言的內核在於激勵孩子,而不是欺騙。

2、不想實現的諾言,不能說

如果父母壓根不打算做到的事,那麼千萬別跟孩子撒謊。

有的時候父母可能因為忙,或者因為不耐煩而敷衍孩子,對孩子撒謊。

我一個閨蜜就吐槽說她老公是「撒謊精」。

明明不打算給孩子買奧特曼,卻對吵鬧的孩子說:

「你一邊玩去,別打擾爸爸,爸爸明天給你買奧特曼。」

明明不打算給孩子操辦生日party,卻經不住孩子軟磨硬泡答應孩子說:

「沒問題,你把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都請上,爸爸給你辦一個超級好的party。」

結果自然是什麼都沒做到,孩子對爸爸失望至極。

對於孩子來說,希望過後的失望比從來沒有過希望更打擊人

如何「騙」孩子,家長們一定要學會靈活運用,不要覺得是自己的孩子,怎麼騙都沒事。

總之,鼓勵正面引導,拒絕實質欺騙。

簡尼爾森說:「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在尋求歸屬感和安全感。」

父母信守承諾,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最後,我想對那些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父母說:

每個孩子都深深地愛著父母,比起禮物他們更想要父母的肯定和理解。

在孩子看來:

父母信守承諾,就是對孩子的認可和肯定;

父母欺騙食言,就是對孩子的否定和拋棄。

願每一位父母都能真誠地愛孩子、對待孩子。

成為孩子心目中最溫暖的存在。

*註: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留學生在騙子的「引導下」,兩天騙走媽媽60萬
    這麼老套的劇情,也能把一個學法律的女生騙得團團轉,兩天內讓自己的媽媽給騙子轉了60萬!--「喂,你是XXX嗎?你有一個國際包裹,裡面有別人的信息,你涉嫌洩露他人信息,江北警方通緝!」--「哦,你沒寄啊,那一定是你的個人信息洩露了被壞人利用了。你稍等,我把電話轉到上海市公安局,讓民警幫你處理一下?」如此常見又拙劣的騙局,騙子怎麼就樂此不疲呢?
  • 騙子為了騙你,也夠拼了!
    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發展各類網絡詐騙越來越多近些年警察蜀黍一直忙著宣傳防騙知識也許很多人會不屑一顧:我這麼聰明,騙子怎麼會騙到我可是啊,騙子越來越狡猾,總是讓人防不勝防,每天都有人被騙。因為什麼呢?是這些被騙的人太笨?當然不是!是因為騙子的「上進」與「拼搏精神」。今天,小編給大家收集了一些素材。我們一起來瞧瞧,騙子到底有多努力,才可以成功騙到錢。當你還在為 「996」 工作制而抱怨的時候,殊不知,騙子早已經 「007」 了。
  • 周星馳《情聖》一場騙子騙騙子的對決,超級搞笑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孩子單純好騙,一個電話就搞定!教孩子防騙,這三點很重要
    他們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對大人和小孩「一視同仁」。他們只知道,只要把錢搞到手了,自己就算是放心了。家長們真的是對這些騙孩子的行為很是憂心,那麼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孩子被騙的例子。孩子被騙的例子真的不少。我初中補課的時候,就有一個女生在學校門口等車。
  • 周星馳《情聖》一場騙子騙騙子的對決,超級搞笑
    《情聖》劇情分析《情聖》這部電影之所以叫情聖,是因為周星馳主演的程勝外號情聖,這其實是一部文不對題的搞笑電影,從影片名字來看,也反映了「無釐頭喜劇」的特點,那就是沒來由的搞笑,讓你防不勝防。心灰意冷的他去找師父情仙,情仙正在洗衣服,做家務,四個師娘正在打麻將,沒空搭理他,出了師父家門,裝瞎子騙取同情心,又遇女騙子毛毛,兩人鬥智鬥勇,程勝將毛毛耍的是團團轉。
  • 把騙子「騙」了,拿回19萬!什麼樣的反「套路」?
    近日,家住佛山南海平洲的李小姐(化名)因誤信虛假網上投資信息,被騙走19萬。隨後,在南海公安分局平洲派出所平南村委治保會全民反詐宣傳志願服務隊的幫助下,她又將騙子「套路」,成功讓騙子將原本已騙走的19萬又乖乖「吐」了回來,全過程讓李小姐直呼「解氣」。
  • 大人孩子緣何受到驚嚇?
    大人受到的驚嚇往往比小孩受到的驚嚇更嚴重,更難恢復。說一個案例:某新婚夫婦星期天在家休息,突然樓上有巨大響聲受到驚嚇,從此男人失魂落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巨大影響,夫妻感情處於崩潰的邊緣。上面說了驚嚇不僅僅在小孩也在大人。那麼究竟是什麼引起驚嚇的主因呢?從命理學和位理學分析受到驚嚇其實就是人的命理和周邊的位理所引起的一種特徵反映。
  • 周星馳:一場騙子騙騙子的對決,堪稱情聖,超級搞笑
    《情聖》這部電影之所以叫情聖,是因為周星馳主演的程勝外號情聖,這其實是一部文不對題的搞笑電影,從影片名字來看,也反映了「無釐頭喜劇」的特點,那就是沒來由的搞笑,讓你防不勝防。影片開頭遊手好閒、坑蒙拐騙之徒外號情聖的程勝被女友阿珍甩了,阿珍的經典名言:「我媽說了要嫁個有錢的老公,光談愛情是沒用的」到現在仍被很多人奉為人生哲學。
  • 周星馳的情聖:一場騙子騙騙子的對決,笑死不償命
    《情聖》這部電影之所以叫情聖,是因為周星馳主演的程勝外號情聖,這其實是一部文不對題的搞笑電影,從影片名字來看,也反映了「無釐頭喜劇」的特點,那就是沒來由的搞笑,讓你防不勝防。影片開頭遊手好閒、坑蒙拐騙之徒外號情聖的程勝被女友阿珍甩了,阿珍的經典名言:「我媽說了要嫁個有錢的老公,光談愛情是沒用的」到現在仍被很多人奉為人生哲學。
  • 楊奇函網戀被女騙子騙走100萬?白幼瘦的完美女友背後是驚天騙局
    他參加《奇葩說》的名言是:我每天晚上都會問自己一句話,你比昨天更博學了嗎?雖然看上去非常博學,但是也有被騙的一天。而且還是網戀被騙,一騙就是一百多萬,像不像極了中小學時代痴迷美貌女網友的你?楊奇函網友帝師回憶稱:「卡卡之前以『懷疑他和女網友私下聯繫』的名義,騙到了他手機的解鎖密碼,再結合他生日等等信息破解了他的支付寶和銀行卡的密碼。每一天趁他睡覺了以後,從他的卡上面轉錢,每一天3萬到5萬,到楊奇函給我打電話那一天發現的時候,累計被轉走好像是130多萬還是150多萬,這150多萬是他留的生活費。
  • 小女孩的「文具盒」,大人們知道嗎?
    俗話說的「每個小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家長畫什麼孩子就是什麼」父母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父母都想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自己的「小棉襖」和「金剛俠」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長大。 小女孩的文具盒,你看了驚訝嗎?
  • 捷克議長「一回國就翻臉」,島內網友:騙子又被騙子騙了
    有臺媒稱,此番說詞引起不少臺灣網友抱怨,網絡論壇PTT更出現多篇文章質疑維斯特奇爾,稱其「一句話騙5條口罩生產線」。也有網友在網上留言表示,「全世界最大的詐騙集團被騙,真是好笑」「騙子又被騙子騙了」。值得一提的是,《聯合報》報導稱,維斯特奇爾等人此次「訪臺」獲得臺北市捐贈10餘萬個口罩,捐助捷克5條「3D高階口罩全自動化生產線」。
  • 留學讀法律的女孩接到詐騙電話 結果「幫」著他們一起 兩天騙了遠...
    在澳洲留學的19歲女孩英英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然幫著電信詐騙分子,兩天裡騙了媽媽六十多萬。在上海做生意的劉女士更沒想到,四十年來從沒被人騙過,唯獨被自己的女兒英英騙了。騙子們估計也沒想到,還是這個老套路老劇本,居然如此奏效!!!
  • 從「喬碧蘿」到「小哥網戀嗎?騙60萬的那種」,越缺愛越要警醒
    為什麼網友這麼憤怒,因為他們遭到了欺騙,任何一個人都不願意遭到欺騙,誠心被騙後,人往往是最憤怒的。這個世界上並不是金錢最貴,最貴的是人心,我真粉你,你卻欺騙我。如果【喬碧蘿殿下】僅僅是欺騙的話,下面這位「美女哥」可就更厲害了,偽裝成網絡上的美女和小哥哥戀愛了起來,一騙就是60萬。
  • 又一大波騙子來襲……
    不過有些朋友說騙子都比較久了,那麼今天就給大家爆些新騙子 :-D申明:一旦爆出騙子,我們立即更新,提醒大家。希望多多關注,小心騙子。如果您知道的騙子還沒被曝光,請聯繫我們,以免更多同行受騙。【syg_mall】聯合誠信商家,打造健康圈子,讓騙子無處藏身。
  • 騙子都開始用英語行騙了,這麼努力的騙子你見過嗎?
    為了行騙,騙子們不知道費了多大勁:起早貪黑,甚至「007」工作制,他們在山上隨便搭個帳篷,用石頭、木板搭建了工作檯,就開幹了:研究詐騙劇本,冒充客服、公檢法、領導、熟人開始瘋狂打電話行騙……最近,有一幫騙子更是「勤奮上進」,苦學英語冒充國外銀行職員、外交官、律師來行騙,這麼努力的騙子你見過嗎?
  • 騙子已經盯上在家上網課的孩子
    「對方編造各種理由騙我女兒,將我微信餘額裡的錢都轉給他,一共被騙3000多元。」女孩母親陳女士向民警說道。 發現女兒被騙後,吳女士趕緊報警。通過查看吳女士提供的聊天記錄以及轉帳記錄,民警當即判斷,這是典型的「紅包返利」詐騙!
  • 以騙制騙,全程無尿點,電影《騙子》讓你一不小心就被套路
    雖然演員看著都眼熟,但我知道,你們的目光一定都在注意著最左和中間。碰到這樣養眼的卡司,光看顏值就能擼完全片。先說最左,韓國長腿女團After School成員林珍娜,蟬聯全球最美臉蛋冠軍,妥妥的顏值身材雙在線,毋庸置疑在片中的人設少不了要用美人計。而在C位的自然是大家都喜歡、連喬妹也曾經愛過的玄彬歐巴。雖然她終究成了他的過去式,但大家對玄彬的關注從來就不是緋聞。
  • 說著大人話的「未成年網紅」:年齡很小就被人關注是好事嗎?
    別急著為這位母親抱不平,從帳號展現的信息來看,視頻拍攝和運營都有這位母親參與。另一位主角是一個小學女生,在她的帳號裡僅看視頻縮略圖就能捕捉到「買房」「結婚」「資產過億」「窮」這種成人世界裡的詞。視頻裡的小女孩嘴皮子了得,加上快節奏的剪輯,帶著段子和順口溜氣息的現實大道理,讓成年人的腦子也跟不上拍。
  •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如果父母每天都在提醒孩子,他身上的種種缺點。那麼孩子也會產生一種信念,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索性就通過對抗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說教和指責並不能改變孩子,只會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改變是周圍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父母有義務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的環境。 第二點,總在替孩子做決定。 什麼學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