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鄉間平凡的女子
作者:張文芳
朗誦:宋雅琪
做一枚
鄉間平凡的女子
早起
穿上母親做的老布鞋
扎一條長長的麻花辮
迎著初升的朝陽
打掃院子
看對面的
遠山
老樹
農家
享受陽光
午間
準備午飯
等待家人歸來
坐在院裡的小板凳上
沐浴著暖陽
看湛藍的天空
飄著朵朵白雲
讀一部小說
哼一首小曲兒
睡一會兒午覺
傍晚
路邊漫步
看夕陽西下
看倦鳥歸巢
看騾馬牛羊
從高高的山嶺
如潮水般奔騰而下
於是
聽見牧馬人的喚聲
抓騾子來
沿著馬路
走至澇池邊
尋著自家的騾馬
牽回家
暮色就降臨了
再看天空
繁星點點
夜涼如水
作者簡介
張文芳:女,民樂鄉安仁村人,紅城感恩寺文管所幹部。
宋雅琦:女,永登縣博物館講解員。
平凡中的發現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偶得閒暇,漫步在樓下的院子裡。沒有打傘,盡情讓雨水輕輕打在頭上,肩上,再慢慢滾落。走在小園香徑之中,獨徘徊,獨欣賞.
身旁的花枝並未盛開奪目的花,地上也都是乾枯的舊草,而我卻從中感受到了春的氣息,一種令人心曠神怡,充滿活力的氣息。這使我不由得蹲下身子,細細尋找。
忽然,一抹淺淺的綠映入我的眼帘。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株草芽破土而出。那株小小的草芽又細又嫩,僅有的兩三片小葉卻形成了錯落有致的美,而且它又綠的是那麼純正,沒有一絲雜色,葉片上還掛著一兩點如油的春雨,它美的使我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用手輕輕的觸摸那細嫩的春天使者,心中似有一泓清泉流過,清澈而充滿喜悅!
我實在不能想像:那樣細嫩的草芽是怎樣破土而出的!小小的春色背後,竟有著鑽開封存已久的土地的巨大力量!心間泛起一陣感動與喜悅,久久未去.
早晨的第一份感動
上學的日子總是忙碌而有規律的,同樣的時間,同樣的人,同樣的動作。離家前的十分鐘,每天都按時會有一杯水出現在我的面前,似乎就連放的位置、水的溫度也都是一樣兒令人舒適的。
與忙碌無關,與生病無關。媽媽每天早晨都會為我倒一杯水,她總是告誡我,早晨的第一杯水是"生命之水",再忙也要喝!今天又是一杯同樣溫度的水出現在我的面前,我拿起杯子剛要喝,卻發現裡面有一根頭髮,一根白的有點些刺眼的頭髮。我順著杯沿小心取出,心中頓時有些惆悵:我被"生命之水"滋養的瞬間,媽媽已不再年輕!
這時媽媽走過來半開玩笑的問:"怎麼還沒喝?是不是媽媽的白頭髮掉進去了呀?"我心中一驚,忙說:"沒有,媽媽還沒老呢,怎麼會有白頭髮。"說著將那根刺眼的白髮撕成兩截,扔在了地上。真希望媽媽能真的如我所說,還沒老。我心中有些難過,但更多的是感動!
生活就是如此,平凡中有著美好與感動。
作者簡介
杜樂琦:永登縣第八中學八年級學生。
王靜:永登縣第八中學高級語文教師。
我欠父親一掛鞭炮
陳學泉
大年初一天剛蒙蒙亮,睡夢中的我被過年的鞭炮聲和父親的叫聲驚醒:「拴子,起來放炮去」。「嗯」,「拴子, 起來放炮去」。「嗯」。父親連喊了四五聲,我只是「嗯、嗯、嗯」。父親喊了好幾聲沒見我起床,好像已經猜到了答案,露出了無奈的表情!那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一個春節前臘月裡,我和村子裡其他孩子一樣,早早的利用手裡爹媽給的一點「毛毛」錢從供銷社買來了幾把小鞭炮,我清楚的記得是「100響」的「瀏陽」小鞭炮,俗稱「尕炮子」,買到鞭炮後,將鞭炮拆分為零零散散的一個一個的,便和小夥伴們在村子的各個角落乒桌球乓的燃放起來,玩的不亦樂乎,那開心勁兒無以言表,就這樣,到了年三十晚上,過年的鞭炮早早的就放了個一乾二淨……。
那一年的大年初一,讓我懊悔了一輩子,也讓我常常責備自己童年無知,鄉下人過年特別是初一早上放鞭炮是最溫馨的時刻,父親有些鞭炮情結,每年過年,父親翹起耳朵聽著窗外的鞭炮聲,從鞭炮聲傳來的聲音判斷著是誰家放的鞭炮,數著今年誰家放的鞭炮多,那時候的日子過得苦,在父親的眼裡,誰家的鞭炮放的多,就「證明」他們家的新年過的闊氣一點,由於我的淘氣,讓我們家這一年的新年過的沒有了自尊,那怕是小小的一掛鞭炮,也會讓父親的臉上添上笑容!
父親和中國千千萬萬的農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勞累了一輩子,含辛茹苦的拉扯兒女一大堆,父親是從舊社會過來的,前半生沒有過過好日子,但他除了對兒女們的關愛,沒有更多的奢望,他只有在每年的鞭炮聲裡,期盼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沒有聽到過響聲震天的鞭炮聲,更沒有見到過爭鮮奪豔的煙花炮,後來日子好了,他卻走了,有鞭炮放了,他卻聽不到了!父親是得了一場大病走的,如山如海的父親在病床上躺了整整三年,那年父親去世後的第二年清明節,我去父親的墳頭,放了長長的一鞭「10000響」。
大通河之戀
張國丁
站在洮河岸邊,
望著洮河譁譁奔流,
仿佛間聽到了大通河,
在耳畔迴響。
啊!故鄉的大通河,
我的母親河!
你有無數溪流,
你有溫暖胸懷,
匯聚起磅礴氣勢,
你歷經千折百回穿過高山狹谷,
你順著萬條渠道流進阡陌良田。
是你造就了千年文化古鎮,
是你構畫了多彩美麗山川。
你是那樣的祥和慈愛,
你是那樣的博大精深。
你總讓多少遊子夢牽魂繞,
你又使多少遊子歸心似箭。
這裡物華天寶,
這裡人傑地靈。
你滋養的人民憨厚樸實,
你為企業奉獻動力水源。
儘管你記載著昔日貧窮落後,
儘管你承載著家鄉日新月異。
儘管你與黃河相距百裡,
但你依舊投入祖國母親河的懷抱。
如今華夏兒女英姿勃發只爭朝夕,
是因為背依著中華文明強大支撐。
睡夢中窗外雨聲漓漓,
恰似站在岸邊傾聽你我耳語。
漫話老師
紅藕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位良師,也可能有一位惡魔!
蕭乾在《我的老師》中說自己的數學老師,脾氣暴躁,就像炮仗,一點就發,還說老師滿臉的麻子,生氣的時候連臉上的麻子都青了,而他對於數學萌出的嫩芽,被老師一棒子打蔫了。
無獨有偶,三毛也有一位數學老師,當三毛數學不及格補考前,惡背幾套數學題,不幸考中滿分,被數學老師懷疑作弊,然後要她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承認她考試成績虛假,三毛脾氣倔強,怎麼也不承認自己作弊,所以數學老師便用毛筆在她的兩個臉蛋上分別畫上大大的零。從此三毛越發失去了學數學的興趣,並一度抑鬱。或許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便是神話裡偷走火種的那個人。
但是在希臘神話裡從太陽神阿波羅那裡偷走火種的人,也是為了人類的光明!畢竟身為人師,也在傳道授業解惑!瓊瑤也不愛學習數學,並且數學成績也很低,有時候也補考。但補考前老師會給她複習的卷子,這樣她能補考順利過關,而且心理上對數學也沒了恐懼,更有精力去學習國文、習作。魏巍也寫過《我的老師》,言語中是對老師的想念,尊敬,感激。
如果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麼老師便是那個領路人!只是平庸的老師,把梯子砍了想給你烤火的人!
七律·古鎮風情
吳國祥
絲路明珠遺武勝,
民情獨特歲時悠。
清真飲食譽天下,
土族群居隱野溝。
藏俗風情牛馬牧,
農耕文化引人遊。
招來遠客齊探秘,
共亮和諧互助喉。
作者簡介
吳國祥:中共黨員,現供職於永登縣國土資源監察執法大隊。
推 拿
李全
不知是按摩囚禁了我,還是我生來就屬於按摩。無數個春夏秋冬,我都是踩著兩點一線度過的。
診所,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家,是我們牽掛、賴以舒展腰身的所在。每日太陽升起,或夜闌人靜的時候,都是盲杖—我無聲的朋友,默默陪我穿過街巷,一路走過風雨,走過歲月的。不管天氣多麼炎熱,我都要穿上乾淨的白大褂,以醫者的身份,等待、迎接我的客人到來。一塊按摩布,一張按摩床,看似揉揉捏捏簡單的推拿,如果沒有豐富的中醫理論知識做支撐,沒有充沛的體力做後盾,沒有靈活的腦力支配下,方法和技巧的默契合作,就很難贏得患者持久的關注和微笑。那都市的繁華,快樂的假日時光,常常與我擦肩而過,不是我與它們無緣,也不是我不想湊那個熱鬧。那時而就敲響的鐘,那約好療程的客,都不容許我中途停火,有絲毫的懈怠。終日守候在按摩店裡。閒了,玩玩手機,和盲友們扯些八卦,想些屬於自己的心事。困了,小憩一會兒,或小玩一下口琴和吉他。吃按摩這碗飯,確實很累。沒有堅強的毅力,沒有一種為之奮鬥不息的職業精神,都是很難勝任和走遠的,也終將會被時代所淘汰。
從業路上,我也有迷惘和感到困惑的時候。我們盲人,難道就只有按摩這一條路嗎?在常人眼裡我們的勞動力就那樣廉價嗎?但是,看到來我這裡經過我精心按摩調理以後,一身輕鬆滿意而歸的客人,我心裡又釋然了。頓覺我的工作是有價值的,是能給很多人解除病痛,帶去快樂的。於是,我又對我自己,及我的工作充滿了信心。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我也有過放縱自己的時候。燈火通明的烤肉攤,喧囂的KTV包廂,熱氣騰騰的浴池,都是我忙碌了一天以後,夜裡最銷魂、最忘我的地方。
有人說盲人不應該有愛情,能活好自己就不錯了。是的,我們盲人找對象的確很難,誰也不願意跟一個兩眼一摸黑的人搭夥過日子。但是,問題也沒那麼絕對,很多盲人不是也有幸福的伴侶和家庭嗎!這又怎麼說呢!問題在於我們盲人自己,你如果足夠強大了,那生活中的種種不便那還是個問題嗎?從事按摩工作這麼多年,我靠雙手吃飯,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也能讓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只要你不偷懶,善於學習,善於琢磨,一心撲在患者身上,就會大大改善門可羅雀的局面,也會招來源源不斷的回頭客。按摩也算是服務性行業,每天都要和社會上各階層的人打交道,這也為我了解外面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戶。有客人不斷來我店裡,和我談天說地,我也就從來不會孤單和寂寞。很多客人,後來都成了我無話不說,值得信賴的朋友。我的生活也正因為有了他們,而格外充實,灑滿無限陽光。
如今,黨和國家給予我們視障群體越來越優厚的政策,也開闢了很多學習和就業的綠色通道,很多熱心的志願者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之中,很多無障礙出行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這都是我們值得慶幸的大好事,也正是我們發奮圖強、建功立業的好時機。還等什麼呢!擼起袖子加油幹吧!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更好!
作者簡介
李全:男,1987年生,自主創業者,現任永登縣殘疾人聯合會、盲協主席。
想念從前
楊振虹
我想念從前,
六一兒童節的煮雞蛋,
小心翼翼的剝開,
蛋清蛋黃不捨得吞下的細滑嫩彈。
我想念從前,
所有的遊戲都呼朋引伴,
喧鬧了田野和山川,
有時也會拖著腮幫看繁星滿天。
我想念從前,
課本翻出了毛邊,
不同顏色的筆劃了無數遍,
窗下如豆的燈花夜已闌珊。
我想念從前,
一家人圍著爐火說地談天,
說人生、說理想,偶爾還有模仿秀,
一家人笑得人仰馬翻。
我想念從前,
秋收的麥田一望無邊,
豐收後的麥垛列隊成行,
我和姐姐赤著腳賽跑田間。
我想念從前,
炕頭上說開就開的家庭會,
好好讀書、改變命運是話題焦點,
美好的未來仿佛看得見。
我想念從前,
秋冬時節的背柴場面,
全校師生浩浩蕩蕩奔赴林場,
一場郊遊加勞動的教育實踐。
我想念從前,
端著不見一滴油的寸寸面,
全班同學擠蹲在學校食堂門口,
邊聊邊吃、肆無忌憚。
我想念從前,
周末回家路上每人一輛自行車,
沿途綠油油的麥田,
還有隨地剝開豌豆莢的甘甜。
我想念從前,
書信都是筆尖飽蘸的思念,
殘破的郵戳歷盡萬水千山,
道不盡的山盟海誓與離合悲歡。
我想念從前,
雖然清貧卻充滿希望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