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旅廳】 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 應邀進京演出

2020-12-24 陝西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省文旅廳】 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 應邀進京演出

來源: 省文旅廳網站 發布時間: 2020-12-22 08:24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在北京舉辦精品劇目示範演出活動。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攜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受邀參演,亮相於12月19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行的首場示範演出。
    《再續紅梅緣》取材於中國明代周朝俊的傳奇作品《紅梅記》,講述了裴瑞卿與李慧娘、盧昭容的傳奇愛情故事,被譽為「中國版人鬼情未了」。本次進京演出,由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李梅領銜主演,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助演,精湛的演出讓現場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該劇也是本月繼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之後,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在北京連續上演的第三部秦腔精品劇目,彰顯了陝西新時代推進戲曲繁榮發展,堅持「三並舉」創作方針的最新成果。

返回頂部

相關焦點

  • 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在京演出
    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作為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精品劇目示範演出活動的首場演出,近日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 據介紹,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秦腔」搶救傳承劇目、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組委會(個人)特別獎獲獎劇目,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 由二度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文華表演獎」、二度上海戲劇「白玉蘭主角獎」獲得者、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領銜主演,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助演。
  •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應邀在京參加戲曲名家...
    三秦都市報-秦聞/三秦網訊(記者夏明勤)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在京舉辦精品劇目示範演出活動,特邀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理事、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攜大型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於12月19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參加啟動儀式並進行首場示範演出。北京有關領導、文藝界專家學者及觀眾一同觀看了演出。
  • 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在京首演_娛樂新聞_文體新聞_新聞中心...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張漫子)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作為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精品劇目示範演出活動的首場演出,近日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秦腔」搶救傳承劇目,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由二度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文華表演獎」、二度上海戲劇「白玉蘭主角獎」獲得者李梅領銜主演,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助演。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是本月繼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亮相梅蘭芳大劇院後,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在京連續上演的第三部秦腔精品劇目。
  • 傳統劇《再續紅梅緣》在京上演 「秦腔一枝梅」分飾花旦與閨門旦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在京舉辦精品劇目示範演出活動,特邀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攜大型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於12月19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參加啟動儀式並進行首場示範演出。
  • 秦腔大型傳統劇目《再續紅梅緣》在北京展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秦腔大型傳統劇目《再續紅梅緣》日前(19日)在北京展演。秦腔大型傳統劇目《再續紅梅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秦腔」搶救傳承劇目,該劇取材於中國明代的傳奇作品《紅梅記》,講述了裴瑞卿與李慧娘、盧昭容的傳奇愛情故事。 劇作借鑑京劇、川劇、粵劇等劇種的相同題材,保留秦腔《遊西湖》中的經典片段及「吹火」絕技。
  • 陝西秦腔大型傳統劇《再續紅梅緣》12月19日晚在京演出
    陝西秦腔大型傳統劇《再續紅梅緣》12月19日晚在京演出 時間:2020-12
  • 「秦腔一枝梅」李梅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李梅表示:「這一榮譽的獲得,離不開陝西省委省政府、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對戲曲研究院發展及個人工作上的大力支持,更離不開戲曲研究院全體幹部職工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我一定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堅持在服務人民中砥礪從藝初心,在守正創新中探尋藝術真諦,為新時代中國戲曲的繁榮發展再立新功。」
  • 西秦腔歌舞傳奇劇《軒轅大帝》在銀川演出側記
    《軒轅大帝》打響軒轅文化品牌——清水西秦腔歌舞傳奇劇《軒轅大帝》在銀川演出側記
  • 《夜話秦腔》梨園新貴(第三季)3月11日嘉賓:劉穎
    1999年西北五省區秦腔清唱大賽二等獎;2001年中國戲曲紅梅大賽二等獎;2004年獲得「中國秦腔四小名旦」的稱號,參加進京演出和西北五省的巡演;2005年主配、獨唱現代戲《母親》榮獲了五個一工程獎和青海省優秀劇目獎;2007
  • 秦腔《竇娥冤》
    《竇娥冤》是中國十大悲劇之一的傳統劇目,是一出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廣泛群眾基礎的名劇,約八十六個劇種上演過此劇。秦腔古代戲,馬健翎1958年整理。劇本描寫竇娥因家貧賣給蔡家做童養媳。婚後丈夫因病而亡,與婆婆相依為命。蔡婆出外討債,被賽盧醫騙至郊外,欲滅口賴帳,被張驢兒母子所救。蔡婆婆為感救命之恩,收留無依無靠的張驢兒母子。
  • 文一絲路藝術團:當好2020年戲劇惠民演出的文藝輕騎兵
    近期,從臨潼區穆寨街道辦東嶽村、何寨街道辦聖力寺村,到高新區細柳街道辦姜仁村,再到未央區大明宮街道辦曹家廟社區,在20多個鄉村、社區中,文一絲路藝術團的30餘位演員們用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為基層群眾帶去了一場場藝術的饕餮盛宴,贏得了群眾的好評。
  • 秦腔傳統劇丨全本《白玉樓》 陝西省春蕾秦腔藝術團
    秦腔傳統劇丨全本《白玉樓》陝西省春蕾秦腔藝術團演員王雪琴 飾 白玉樓馬粉賢 飾 張    彥王亞芍 飾 錢賽花   主李    春 飾 馬    騰楊    力 飾 李    彪司    鼓:範昌衛板     胡:石東成(視頻來源於網絡©Copyright版權歸原創所有)秦腔愛好者微信平臺
  • 省黃梅戲劇院「小梅花」團成立20周年演出在合肥舉行 陶明倫出席觀看
    8月25日晚,省黃梅戲劇院「小梅花」團成立20周年演出在合肥舉行。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陶明倫出席觀看。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範榮暉,省文旅廳廳長袁華,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林勇,安徽演藝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李梅梅,省劇協副主席、安徽演藝集團副總經理、省黃梅戲劇院院長蔣建國等參加。
  • 會寧漢唐街10天10夜秦腔大戲【戲單+演員名單】,搶先看
    表現在:一、有明確的辦社宗旨,二、制定《易俗社章程》,推行民主共和的管理體制;三、以「提高伶界人格」為旨歸,既學表演,又學文化,先後培養了16期千餘名學生,遍布西北五省,其代表人物有:劉箴俗、王天民、劉毓中、樊新民、孟遏雲、陳妙華、楊天易、肖若蘭、全巧民、張詠華、張保衛、戴春榮等;四、在改良舊劇的指導思想——《甄別舊戲草》中,提出了「推陳出新」的創作原則,百餘年來以範紫東、孫仁玉、高培支等為代表的編劇群體編創演出了
  • 傳統戲曲-----秦腔的八大傳統絕技
    在火頭上吹第一口火,乘其未滅時,緊接著在第一口火上再吹一口火,使火延續不滅。翻身火:踏左步,半臥魚勢,從火頭上引火(即借吹出的火苗再連續噴出松香末,使火苗不斷延續長達四、五尺)翻身,轉一圈後,火仍然連續不斷。
  • 省文旅廳與世行組織召開2020年世行項目推進視頻會
    2020年12月18日下午,省文旅廳與世行項目團隊共同組織召開了2020年世行貸款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傳承與創新項目視頻推進會。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陳衛中和世行貸款項目經理艾哈邁德·艾威達共同主持了會議。 會上,省文旅廳總結匯報了項目工作進展情況、督查調研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計劃。8個傳統文旅子項目辦和省金融子項目辦分別匯報了子項目年度具體工作情況、下一步工作計劃,展示了項目設計的效果視頻。
  • 【鄉韻—永登文旅作品周輯(50)】秦腔清唱《再續紅梅緣》
    傍晚路邊漫步看夕陽西下看倦鳥歸巢看騾馬牛羊從高高的山嶺如潮水般奔騰而下於是聽見牧馬人的喚聲抓騾子來 沿著馬路走至澇池邊尋著自家的騾馬牽回家暮色就降臨了再看天空沒有打傘,盡情讓雨水輕輕打在頭上,肩上,再慢慢滾落。走在小園香徑之中,獨徘徊,獨欣賞.身旁的花枝並未盛開奪目的花,地上也都是乾枯的舊草,而我卻從中感受到了春的氣息,一種令人心曠神怡,充滿活力的氣息。這使我不由得蹲下身子,細細尋找。忽然,一抹淺淺的綠映入我的眼帘。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株草芽破土而出。
  • 秦腔《劉海戲金蟾》
    本劇由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演出,劇中演員平均年齡21歲,整個舞臺呈現出了青春的氣息,配上唯美的服飾、靚麗的舞臺,不少觀眾笑稱這是戲曲「偶像劇」。尤其是九妹與劉海初次相見的橋段,俏皮而有趣。省戲曲研究院院長陳彥講到這部戲的特色時說:「這是特別為春節假期準備的一出輕喜劇作品,講述了一段很純真的愛情故事。善良的狐仙九妹,愛上了貧窮而善良的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