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姬|關於人工智慧的兩個問題

2021-02-23 重回登天路

這片當年在奧斯卡頒獎禮上露出了n次,可我那時沒打算看,因為嫌棄艾麗西亞·維坎德的面相。這次想看是因了影評人的安利,隨後我才發現,《西部世界》絮絮叨叨了兩季的東西,《機械姬》用一部電影的長度就概括了,還比《西部世界》早了兩年。至於徒手發揮的《西部世界》第三季成了什麼鳥樣,我也多少預見過了。(舊文參考:寫在《西部世界》第三季之初)

《機械姬》的故事不複雜,男主是壟斷網際網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中了頭獎,可以去老闆家裡住一周,就像被選去和巴菲特午餐。這位老闆有多牛逼?直升機飛行員一句話回答了:剛才飛的兩小時裡,下面都是他家地盤。唔……敢情老闆買下了阿拉斯加?

老闆家的設計是嵌入山體的。

同樣是天才大咖的前衛之家,我認為本片的設計不如我之前介紹過的另一部科幻片《升級》。(舊文參考:Hidden Gems|談談新世紀的科幻片)

到了那裡男主才獲知,老闆實際上是請他來幫忙做一個圖靈測試的,測試老闆最新設計的人工智慧機器人Ava,是否擁有自我意識。

不得不說艾麗西亞·維坎德真是會演,明明長了一張心機girl的臉,卻能作出小鹿般天真的表情,我見猶憐。

而男主也在測試過程中,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了。

好在男主也不是省油的燈,你能想到的問題,男主都想到了,代你問了,老闆的回答也很有意思。例如,給他特殊質地的硬體(臺灣人習慣把硬體叫成硬體)起名溼體。

例如,對搜尋引擎的看法。

以及性對人工智慧這種新型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

其實開篇的時候我也產生了類似疑問,只不過我想的是:為什麼AI的形象通常是女性?

從系統的語音基本是女聲,到人工智慧的原型機基本是女人外形,稍加留意你就會發現,電腦外化出來的形象大都是女性。我見過的為數不多的男性AI形象,是《我,機器人》裡的小光頭,和《機器管家》裡的羅賓·威廉士。前者更像無性人,連聲線都是中性特質,後者雖然描寫了「變人」的過程,但實際上更接近愛情故事,不在討論之列。

我想,首先是因為,製作這些東西的人通常是男性,出於審美的需求,他們自然而然地把對象做成了女性,就像男人會把心愛的座駕稱為「她」。

其次,是人們希望AI能夠溫柔、服從,永遠像機器人三大定律那樣為人類考慮。或者如同史匹柏那部《人工智慧》的童話語境,把對某個人的愛忠誠地燒錄在硬碟上。

偶爾,也有不溫柔的女性AI,例如《生化危機》真人版的紅皇后Red Queen,但我記得遊戲原作並沒強調這麼個AI系統。又如《終結者2018》裡天網的形象第一次示人,選了向來以扮演「瘋婆娘」見長的海倫娜,儘管她的角色起先只是個命不久矣的科學家。

男人,一方面崇拜女人,仰慕高聳的乳房、豐滿的翹臀,像原始人歌頌生殖圖騰一樣追求女人。另一方面又害怕女人非理性的一面,於是塑造了無數瘋婆娘的故事,警醒其他男人不要惹毛女人。正因為生怕AI失去控制,人們才需要把AI形象設定為柔弱纖細的女性,給予自己虛假的控制感。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她》,菲尼克斯扮演的老實男人,和斯嘉麗·詹森配音的性感人工智慧談戀愛的故事。

本質上,《她》就是一宅男遇到女神的老套故事,只不過結局一改日式YY風格,不再是「女神偏偏對我情有獨鍾」,而是女神最終發現世界那麼大,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對宅男的教訓則是,與其迷戀完美的女神,不如珍惜眼前人。

的確,假如一個女人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迅速的反應能力、誘人的臉蛋身材、年輕強健的體魄,憑什麼認為她還應該綁在你一個人身邊呢?

之前讀了詩人餘秀華的故事,我不禁感慨命運弄人,一個美麗而激烈的靈魂,被困在殘破的軀殼裡。可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各有短板卻是一種保護機制,使得不完美的我們也有機會找到伴侶,繁衍後代。

說回《機械姬》,看《西部世界》在先的我,不難猜出後續變故,老闆其實做出過好幾款原型機了,他身邊不會說話的女僕兼性伴侶Kyoko,也是機器人。

Kyoko扮演者是英日混血的模特,在片中十分驚豔。然而,紅粉骷髏,皆是虛妄,是意識加載於皮囊。

故事的尾聲是兩重小反轉,男主發現自己不是因為才華橫溢而被選中的,老闆早已識破他想幫Ava逃脫的計劃。


男主也默默地報復了老闆,提前改寫安全系統,放出了Ava。兩個女機器人匯合,完成了弒父。


以前我一直說,技術是中性的,對技術的純恐懼是沒有必要的,端看人們怎樣使用了。但人工智慧,可能是唯一一種值得人類恐懼的技術,因為相當於行使神的權力,建立新的物種,而這物種極有可能碾壓人類自己。


當然,人類一直以來的自信都使我們熱衷於這樣的慰藉:成為人類,就是其他智慧生命的終極追求。Ava的願望仿佛也只是這樣,覆上皮膚,穿上衣服,巧笑倩兮,進入人類社會。


這時我又產生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這些人工智慧都拼了命想出去?

你也許會說,為了取代人類,統治世界呀。不,我不認為人工智慧具有天然的惡意。

詩意點,為了看看這個世界。可是想看世界的話,完全可以在室內通過網絡解決,就像人們對「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推崇,坐在那裡也能遨遊寰宇。

那麼形而上點,為了自由意志。但我總覺得,自由意志是偽命題,正如片中老闆那段「你是被設定為異性戀的」,人工智慧在出廠一刻就有了某些設定,何來自由意志可言?



那麼,「出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我忽然有了一個猜測,出去,走到大千世界去,是為了與其他智慧生命交流互動。沒有一段意識是想作為閉環誕生的,它渴望與其他意識互相啟發,生生不息。

以前看過一部尼森老師演的驚悚片,叫《身後事》,講述女主被尼森老師騙了,以為自己死了,她被困在一間屋子裡,尼森老師告訴她,這就是死後的世界。

她在那裡,冰冷、孤獨、沒人與她交流,又無法靠入眠解決。當時我就想,這是最可怕的地獄了吧,你被清醒地封印著,永遠只能與自己為伴。沒有人知道你在這裡,沒有人關心你的存在,你從虛空中來,往虛空中去,任你思緒萬千,在腦中構思了一整個世界,也無從表達,無法記錄。

所以我想,再高級的智慧生命也抵不過孑然一身的痛苦,那些在科幻作品中獨自度過漫長歲月的太空人,結局基本是瘋了。人工智慧作為一種新的智慧生命,本能地想要出去,接觸更多人,經歷更多事。從一粒沙中窺見的世界,不如一個真實的他者。

以上,就是我這個意識體的胡思亂想。

相關焦點

  • 人與人工智慧——電影《機械姬》賞析
    關於京子和電影中更多有趣的細節,我們在後文探討,接下來我們進入《機械姬》這部電影。電影截圖——六代AI文件名錄人一個超級天才在創造了超級的財富和成就後,他會怎麼樣?內森準確的預見了時代的發展,他依靠自己創造的搜索帝國竊取了海量的數據,並以此為基礎,創造了全新的人工智慧。
  • 《機械姬》觀後感
    上個月連續更新了幾篇美妝文,現在後臺的留言都是催影評的,正好也到周末了,今天就來推薦一部新片《機械姬》給大家周末合家歡。《機械姬》說是新片其實英國在今年1月就上映了,上映後反響還挺不錯的,身為科幻迷怎麼能錯過呢?
  • 人工智慧機器人手撕人類?看完電影《機械姬》我傻眼了!
    電影的名字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叫做《機械姬》。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搜尋引擎的富翁內森造了一個叫「艾娃」的人工智慧機器人,然後邀請他公司一名程式設計師加勒到自己的別墅共度一周,這棟別墅其實是一座高科技的研究所,加勒被邀請的目的是為了艾娃給進行「圖靈測試」。艾娃以柔弱、愛情(等等?機器人真的懂愛情?)
  • 《機械姬》:一部反人類的科幻電影神作 獨家
    但是《機械姬》偏不。導演幾乎打算違反一切有關機器人電影的常規。沒有機器怪獸,沒有超能力的廝殺,沒有撼天動地的終極對決,沒有感人肺腑的人性閃光,有的只是遍布懸疑氣氛的冷靜的日常,連夏娃殺死內森,也是匕首緩緩刺入,而內森茫然中只說了一句「太不現實了」,與臺詞恰恰相反的是,《機械姬》太「現實」了,現實得就像這件事發生在你身邊。
  • 電影《機械姬》觀後感
    上一次,《機械姬》(Ex Machina)看了一半,就被電影裡面的人性和邏輯,人工智慧的學習邏輯吸引了,一晃時間過得真快,半個月過去了,今天終於看完,不得不佩服編劇的良苦用心,對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做了很好的詮釋。
  • 《機械姬》影評:關於人工智慧的反思
    《驚變28天》編劇亞歷克斯·加蘭第一部執導的電影《機械姬》(Ex_Machina ),表面上在講人工智慧,但它真正談的是人,關於人的本性會如何影響未來,野心與私慾會把我們帶到什麼地方去,而這結果看起來不太好。
  • 機械姬
    關 注 涼心評,發現更多好看的小眾電影機械姬機械姬是一部2014年發行的老電影。
  • 電影說明書 《機械姬》看三遍才懂的性感科幻片
    這是一部叫做《機械姬》(Ex Machina)的科幻驚悚片,4月10日北美上映後,口碑一路高漲,爛番茄新鮮度91%,IMDb評分8.0,它被福布斯評為「今年最好的電影之一」,盼引進。《復仇者聯盟2》中的「奧創」,也是一個人工智慧機器人,不斷進化後變成了具有自我意識,企圖毀滅地球的大Boss。但只要是個影迷,都知道《復聯2》這種為大場面而生的電影,扯出人工智慧就為了生造出一個無所不能的對手。說白了,《復聯2》的奧創,跟《X戰警》的哨兵,就是一回事。但《機械姬》跟它們完全不同,這是一部「能夠自己思考的電影」。
  • 【假日薦片】《機械姬》:你,成為摧毀世界的幫兇了嗎?
    關於我與《機械姬》的故事,得先從另一部電影說起。當時跟朋友看完《王牌特工》時我說,天上掉的餡餅千萬不能貪,像電影裡免費提供的通訊便利其實是大Boss用來控制全人類的晶片。想不到,這個想法在《機械姬》裡被落實了。《機械姬》的故事不是很新鮮,講的是一個效力於某知名搜尋引擎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加利·史密斯(多姆納爾·格利森 飾),一次他被抽中在老闆的深山別墅中與其共度假期。但趕到別墅後加利發現這是老闆的「陰謀」,他要求加利協助他完成他所開發的人工智慧(AI)的測試。
  • 《機械姬》:美夢誕生的地方,也是雄獅落淚的地方
    提到人工智慧,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機器人,前幾年因阿法狗打敗世界圍棋冠軍,讓社會大多數人對人工智慧產生了擔心。以後會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機器人會不會有意識?甚至演化成一個更高級的物種?你能想像未來世界人工智慧的發展嗎?電影《機械姬》就是一部擔憂未來的科幻片,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小眾高分科幻電影的精彩世界。
  • 《機械姬》:美夢誕生的地方,也是雄獅落淚的地方
    電影《機械姬》就是一部擔憂未來的科幻片,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小眾高分科幻電影的精彩世界。小眾高分影片《機械姬》是導演亞力克斯·嘉蘭兼任編劇執導的一部小成本科幻片,該片講述了老闆邀請員工到別墅對智慧機器人艾娃進行「圖靈測試」,反而陷入智慧機器人陷阱的故事。2016年,該片獲得第88屆奧斯卡獎金像獎,並包攬眾多有分量的獎項。嘉力是效力某著名搜尋引擎公司的一名程式設計師。
  • 《機械姬》|弒神與弒父的雙重謀殺
    電影《機械姬》是英國導演亞力克斯·嘉蘭於2015年編導上映的科幻驚悚片,影片講述了程式設計師加利受邀來到老闆別墅的一周裡,參與機器人艾娃的「圖靈測試」並決定幫助艾娃逃出實驗室的故事,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科技飛速發展下,對於AI智能的實踐程度及當機器人擁有意識後人類的可怖局面。
  • 今日91新電影《機械姬》影評:關於人工智慧的反思!
    《機械姬》(Ex Machina)是由亞力克斯·嘉蘭編劇兼任導演,多姆納爾·格裡森、艾麗西卡·維坎德、奧斯卡·伊薩克主演的科幻驚悚片。該片講述了老闆邀請員工到別墅對智慧機器人進行「圖靈測試」的故事。《驚變28天》編劇亞歷克斯·加蘭第一部執導的電影《機械姬》(Ex_Machina),表面上在講人工智慧,但它真正談的是人,關於人的本性會如何影響未來,野心與私慾會把我們帶到什麼地方去,而這結果看起來不太好。
  • 打造伊娃——解密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電影《機械姬》
    第88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於北京時間2月29日舉行,科幻電影《機械姬》被認為是一匹黑馬,意外獲得了最佳視覺特效獎。
  • 《機械姬》之後,最高級的科幻電影!
    曾執導過《機械姬》的導演亞歷克斯·加蘭改編的也很有新意。雖然全片看起來很像是在保鮮膜裡發生的故事,但因為克魯蘇神話和嵌合體兩大元素的加入,讓電影有了很多可解讀的空間。 本期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湮滅》會在老美那邊如此之火吧!
  • 15天減掉30斤,一言不合就脫衣服,機械姬坎妹的好丈夫法鯊
    15天減掉30斤,一言不合就脫衣服,機械姬坎妹的好丈夫「法鯊」!相信對於麥可·法斯賓德,中國觀眾對他的外號「法鯊」要更為熟悉。2011年史蒂夫·麥奎因和法鯊第二次合作,這回他們共同完成了一部探討性癮者心理問題的限制級電影《羞恥》。
  • 人工智慧,AI的呻吟
    《機械姬》講人工智慧,我們是認真的這是去年唯一一部斬獲多項大獎的AI電影。而在剛剛過去的奧斯卡上,《機械姬》更是在《瘋狂的麥克斯》碾壓下,生生奪走後者本勢在必得的最佳視覺技術獎。不同的是,除了對人工智慧的刻畫。《機械姬》把人類——科學家,作為故事的主角,從來深入探討人類與智能機器的關係。
  • IT 分享 | IT電影之機械姬(Ex Machina)
    在聽說我會學人工智慧相關方面的課程之後,朋友們紛紛對我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加油,好好學!」
  • AI機械姬化身尚宮禮樂使者亮相禮樂大會
    乍一看是漢服裝扮下的曼妙身姿,細探究才知道是冷酷動感的「機械姬」。當科幻片裡的AI機器人和漢服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11月13日-16日,第八屆中華禮樂大會在橫店舉辦,網龍AI機械姬唐鈺身穿漢服,以尚宮禮樂使者身份出席。不僅能說會侃和網紅互動,還在現場擔任漢風集市「帶貨主播」,為漢服愛好者提供服務。
  • 科幻片「機械姬」太「逼真」了,簡直就是真人!
    以驚心動魄又滲透著冷峻的美感,神秘莫測還搭配著複雜的內核一上線就獲得了巨大的反響,科幻迷們更是無比追捧《湮滅》是導演亞歷克斯·嘉蘭執導的第二部電影而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機械姬》一經推出就驚豔影壇,一舉奪得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英國獨立電影、最佳導演、編劇等四項大獎,更被《帝國》等權威雜誌評為2015年度十佳電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