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兩江四岸有序封堵閘口 漢口江灘禁行車輛

2020-12-23 央廣網

  9日,王家巷碼頭閘口,一線水務人員正檢查擋水沙袋。 長江日報記者郭良朔 攝

  9日,輪渡四官殿碼頭,值守人員正在加高閘條。長江日報記者郭良朔 攝

  龍王廟閘口,拼裝式防洪牆已升高至2.8米。長江日報記者喬馳 攝

  連日來,根據長江、漢江水情,我市「兩江四岸」江灘閘口按照有關預案和規程陸續進行封堵。9日下午,長江日報記者分別來到漢口、武昌、青山江灘,探訪江灘閘口封堵情況及最新進展。

  黃浦門、粵漢碼頭閘口

  閘口完成封堵加固 漢口江灘禁行車輛

  9日下午4時許,長江日報記者來到江岸區漢口江灘黃浦門。現場看到,入口已採用機械式閘門封閉,一旁設有封堵通告欄。

  隨後,記者繞道從永清門步行進入江灘,來到黃浦門閘口內側,2名施工人員正在給閘口上最後一道工序。「昨天晚上就趕來封閘,目前主要是做加固工作,剩下一點就全面完工了。」一名施工人員邊介紹邊拿起鐵絲,對閘門的零部件進行拴牢加固。

  記者沿著江灘內部車行通道,前往粵漢碼頭閘口。一路上,除了巡邏車輛,很難看到機動車行駛。有部分市民從三陽門、永清門等步行通道,進入江灘散步和觀水。

  在粵漢碼頭閘口,這裡已採用橡膠子堤築起一道將近2米高的「防護堤」。1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防護加固收尾工作,他們相互配合,將剩下的泥土裝進沙袋,再壓在堤壩上方,防止雨水浸入。「早上8點半就來了,一直忙到現在。」裝好最後一袋泥土,施工人員完成全部封閘工作。閘口上方,兩名保安人員正冒著烈日值守,防止市民攀爬。

  據悉,8日22時起,漢口江灘開始封堵臨江門、粵漢碼頭、黃浦門3處低開車行閘口。目前,機動車及「三車」(摩託車、電瓶車、自行車)禁止出入園區,市民和遊客可通過江漢門、三陽門等高開閘口入園散步和觀水。

  四官殿碼頭、龍王廟閘口

  確保戰汛人員戰鬥力 值守點裝空調配電扇

  下午4時許,在漢口沿江大道四官殿碼頭閘口,堤防人員正在用沙袋、混凝土閘條對封閉閘口進行加高。在不遠處的龍王廟閘口,拼裝式防洪牆已被加高至2.8米。

  為了市民安全,江漢區自6日起,已將轄區2.13公裡江堤的18個閘口全部封閉,各閘口每班安排4名以上巡查值守人員,24小時檢查閘口封閉情況。

  9日,武漢天氣放晴、氣溫升高。記者看到,貨櫃值守點裝有空調,其他點位還配置有電扇。

  巡查值守工作人員杭建權告訴記者,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已備好藿香正氣水、蚊香等防暑驅蚊用品,「在值守不放鬆的同時,我們合理安排人員值班時間,保證人員戰鬥力」。

  清遠巷閘口

  防汛物料一一備齊 保證封堵高度超出江水1米

  9日下午,記者探訪漢口江灘清遠巷閘口,該閘口處堆滿了黃土和編織袋,比正常路面高出1米,閘口兩側設有黃色警戒線。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值守,閘口貼著「遊客禁止入內」的提示。

  礄口區榮華街防汛指揮部副指揮長江濤正在安排新一輪的巡堤查險工作。他介紹,6日,清遠巷閘口就已完成封堵,共用了20餘方沙石布袋,是礄口轄區內22個閘口中最早封堵的閘口之一,目前車輛和行人均不允許入內。

  清遠巷閘口歷史較為悠久,屬於疊梁閘。封堵時,需要先將閘口兩側凹槽裡的閘梁放下,在內部填充黃土後,再在周邊堆砌沙石布袋進行加固。在閘口上方,工作人員還用彩條布進行了簡易遮蓋。「這樣既避免大雨將黃土衝垮,也方便閘口值守人員避雨。」

  在閘口左側,擺放了數袋沙石。江濤介紹,這是為了在發生管湧時,能及時進行封堵而準備的搶險物資,一共200袋。「漢江水位已經到達27.83米,我們會根據情況,增加閘口封堵的高度,保證閘口永遠比江水高出1米。」江濤說。

  清遠巷閘口也是一個江邊公園,每到夏天傍晚,不少居民都會來這裡散步遊玩。「我家就住在閘口對面,雖然閘口封堵了,但在外面還是能看到漢江水。」市民羅女士說,該閘口每到汛期都會進行封閘,雖然少了一處散步的地方,但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自己特別理解。

  中華路碼頭閘口

  鋁合金拼裝式防洪牆 不懼洪水碾壓

  「16:00,水位27.92米,平0.01……」下午,武昌區臨江大道中華路3號碼頭,65歲的巡查值守員劉雲洲正在記錄本上填寫最新的水位數據。

  劉雲洲是武漢市輪渡公司的老黨員、退休職工,這是他來到武昌江灘防汛值守點的第四天。他介紹,從6日開始,中華路2號碼頭、紅星碼頭、3號碼頭開始封閉閘口,輪渡停航,現場安裝鋁合金移動拼裝式防洪牆,被譽為「防洪神器」。目前,1號碼頭也已關閉,正在進行防洪牆安裝的現場測量等前期準備工作。

  長江日報記者看到,3號碼頭閘口寬度超10米,共安裝了5檔拼裝式防洪牆,每檔牆內加裝12根寬度為0.2米的鋁合金封堵閘條,閘條之間墊上防滲膠條,防洪牆底部用鋁合金基座加固。防洪牆的安裝,相當於在閘底現有標高29.4米基礎上,整體加高2.4米。

  據了解,新型拼裝式防洪牆簡易可拆卸,隨用隨裝,不用即拆。這種防洪牆由上部堤防防浪部分與下部實體防洪牆相連接,立柱和擋板為特殊材質的鋁合金,強度較大,能夠抵擋洪水長時間的浸泡和高強度加壓。

  武漢市輪渡公司中華路碼頭防汛值守點現場負責人介紹,閘口封閉後,防汛人員24小時值守,每天進行日常巡查、閘口檢查、電路排查、人員勸離等工作,守好每一個閘口。

  9日晚,380米長的中華路城市陽臺將實行封閉式管理,禁止非防汛人員上堤。通往城市陽臺的6個出入口將逐個安裝卷閘門,進行全面封閉。

  建三、建八閘口

  堆放沙袋科學精心 袋口朝內避免江水衝刷

  下午4時,長江日報記者來到青山江灘建設三路閘口,只見工人們正在對已經封閉的閘口進行加固作業。鋪防滲布、搬沙袋、加閘條,炎熱的天氣讓工人們大汗淋漓。

  據了解,7日上午,青山江灘已經封堵了建設三路、建設八路兩處車行閘口,閘條加高至1米。昨日的加固作業將把閘條加高至3米,並根據後續水位的變化隨時調整。

  除了閘條,閘口迎江一側已經堆起了整齊的沙袋,工人們正在第一層沙袋上鋪防滲布。閘口防汛負責人許海介紹,防滲布用了兩層,地上的每一寸布都要踩緊實,做到沒有死角。

  防滲布上還要繼續堆加沙袋,沙袋袋口統一朝內擺放,這樣可避免沙袋因江水長時間的衝刷發生繩子斷開的情況。沙袋將加固至1米高、1.5米寬。青山區水務和湖泊局工作人員鄺泉說:「閘口加沙袋做好了雙保險,我們要為下一次暴雨的到來提前做好準備。」

  據介紹,青山江灘閘口封堵期間,市民可從其他步行通道進入江灘,機動車可駛入青山江灘地下停車場停放。

  市民杜紅帶著母親在江灘內散步。「我們是武漢人,對水有感情,也有畏懼。看見江灘閘口正在加固,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武漢肯定沒問題。」她說。

  (長江日報記者譚德磊 陳俞 喬馳 王靜文 覃柳瑋 通訊員朱素芳 詹鷗 彭亞楠 潘宇翔 羅文 黎瑞)

相關焦點

  • 武漢江灘公園已封堵通道閘口106座,請市民切勿翻越閘門觀江
    【武漢江灘公園已封堵通道閘口106座,請市民切勿翻越閘門觀江】13日,武漢市防辦在市政府通氣會上發布江灘公園閘口封堵情況:中心城區江灘公園共有通道閘口149座,截至目前,已封堵通道閘口106座,其中,漢口江灘20座,漢陽江灘43座,礄口江灘21座、武昌江灘20座、青山江灘2座。
  • 漢口江灘10日起恢復開放,武昌漢陽漢江三地江灘還要再等等
    黃浦門閘口12塊閘板2小時拆完還是熟悉的樣子9日上午9點前,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漢口江灘,黃浦門閘口仍被厚重的鋼製閘板封閉著。江灘工作人員介紹,洪峰過境時江水曾一直漫到了閘板腳下,約有10多釐米深。武昌漢陽漢江三地江灘暫不開放切勿戲水遊泳據介紹,10日開放的區域是漢口江灘1-3期,黃浦門閘口是最後一個撤除封堵設施的,其他閘口土方等防汛設施均已撤除,恢復了正常出入口門禁,只待10日清晨打開大門正式迎客。
  • 漢口江灘將於8月10日重新開園 武昌漢陽漢江江灘還得再等等
    經過多天奮戰,漢口江灘已恢復28.8米平臺以上區域的環境衛生、功能照明、公共設施,具備開園必備的前提條件,即將於8月10日6時重敞大門熱情迎客。長期江水浸泡給江灘園區帶來大面積淤泥沉積,為儘快恢復江灘園容園貌,江灘辦按照「江水退一寸,清淤進一寸」打響清淤突擊戰。對江灘觀光道、市政步道、重要廣場節點等退水區域進行衝洗,避免淤泥乾涸板結。二是沿江清漂,隨清隨轉。
  • 武漢「兩江四岸」如何規劃建設?應勇調研時提出這些要求
    應勇在武漢調研「兩江四岸」規劃建設立足百年大計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打造城市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兩江四岸」是武漢重要生態廊道,必須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個重要基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岸線既是防汛抗洪的重要防線,又是生活、生態、景觀功能的重要載體,還是城市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對標國際一流,統籌全局,統一規劃,有序推進「兩江四岸」建設
  • 武漢兩江四岸規劃突出「長江大保護」 天興洲白沙洲南岸嘴建設...
    江城武漢因江得名,依江而興,「兩江交匯,三鎮鼎立」造就了武漢特有的城市格局。「兩江四岸」不僅是武漢發展的主軸,也是彰顯山水城市獨特魅力的核心窗口。24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編制完成,《規劃》指出將打造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沿江十片特色功能區片,構築濱水天際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區,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水城市。
  • 央視新聞直播「夜武漢」,長江日報主播帶你打卡漢口江灘尋味戶部巷
    長江網11月22日訊(記者徐佳 陳靜茹)武漢的夜晚如何度過?去漢口江灘散個步,到戶部巷尋尋美味,再看看英雄之城的萬家燈火。直播截圖。19時35分,長江網記者來到位於漢口江灘的入口處——江漢門。武漢市江灘管理辦公室科長何杰介紹,江漢門因面對江漢關以及江漢路步行街而得名,這裡是很多外地遊客來漢口江灘必打卡之地。踏入漢口江灘,長江網記者看到,這裡是名副其實的「亞洲第一大江灘」,親水平臺上,專為防洪護坡生物進化浮雕群而新建的標誌性雕塑《逝水》引人注目。
  • ...造林綠化收官,2年植樹180萬株,武漢「兩江四岸」變身全景生態綠廊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楊曉雨 通訊員趙旋)12月29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處獲悉,武漢長江大保護兩岸造林綠化已收官。歷時兩年,武漢人在總長360公裡的長江和漢江「兩江四岸」,累計植樹180萬株、造林面積2萬畝。
  • 長江燈光秀,嗨爆武漢兩江四岸!
    4月30號晚,「致敬勞動者」暨兩江四岸「長江燈光秀」啟幕秀點亮了武漢的夜。本次啟幕秀以「科技文化融合」為出發點,長江大橋至長江二橋為核心表演區域,以長江大橋橋頭堡、引橋外立面為「畫布」,將兩岸樓宇、橋梁、黃鶴樓、龜山、蛇山、龜山電視塔等亮化設施,配合雷射,按編好的程序,共同演繹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 圖片源於人民網
  • 武昌江灘完成最後一塊「拼圖」:八鋪街堤江灘全面開建
    該片江灘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竣工,這也將標誌著武昌規劃範圍內江灘的全線貫通。八鋪街堤江灘位於武昌區鸚鵡洲大橋和楊泗港大橋之間,全長3.8公裡,其中灘地整治面積11.24公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灘地及岸坡整治、閘口改造、後戧臺綠化景觀改造、灘地景觀工程以及配套亮化、監控等管理服務設施。
  • 武漢從小到大的照片曝光,看到第一張就……
    老漢口站退出歷史舞臺金家墩發展大道崛起一座新的漢口站漢口火車站 記者李葳 攝1994年天河機場竣工航線目前遍布五大洲武漢也越來越國際範兒1994年1月7日,天河機場 記者劉洪洋 攝2000年江漢路步行街開街它是武漢著名的百年商業老街也是「武漢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
    2年出亮點:2019年年底,近期治理提升範圍109公裡岸線重要節點工程全面開工,其中長濱路朝天門九碼頭至儲奇門段、九龍外灘消落區試驗段,江北嘴江灘公園等重要節點初具形象。3年見成效:2020年年底,近期治理提升範圍109公裡岸線全面開工,朝天門片區、鵝公巖江灘溼地公園、珊瑚壩溼地公園等重要節點全部完工,「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取得明顯成效。
  • 武漢長江燈光秀中秋特輯亮相,有哪些亮點?在哪裡看最佳?
    黃鶴樓屹立千年,英雄城浴火重生燈塔銘記眾志成城燈火映照家國夢圓10月1日夜,在武漢兩江四岸通訊員供圖國慶期間,每日19:00開始,武漢兩江四岸25公裡岸線上的建築樓體、橋體、江上遊船、山體以及躉船碼頭將變身華麗大幕,不斷變換五彩動畫。用一幕幕光影展示祖國與人民、城市緊密相連、眾志成城的時代精神。
  • 《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 出爐
    華龍網12月19日02時訊(記者 董進)今(18)日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網獲悉,《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已正式印發,按照相關要求,將緊緊圍繞「山清水秀生態帶、立體城市景觀帶、便捷共享遊憩帶、人文薈萃風貌帶」目標,在「兩江四岸」重點開展25項治理提升工作。
  • 7天6晚丨名校名勝夏令營;大江大湖大武漢,大學大美大江城;理想近在咫尺,收穫唾手可得!
    以江城最美校園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為營地,特別安排三天的行程探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幾大名校,讓孩子們在浸潤式的研學旅行中感受名校人文環境魅力,樹立學業目標,建立人生理想。園博園、漢口裡、東湖綠道、磨山楚城、省博、黃鶴樓,最經典的武漢名勝,將留下少年們最難忘的武漢記憶;夜遊兩江三鎮四岸、古琴臺號體驗、江灘百年民國建築群,這些承載武漢文化的世界級經典文旅,更會讓孩子們心生自豪。
  • 武漢網紅景點有哪些?武漢網紅景點有什麼特色?你去過幾處呢?
    武漢是一座魅力無窮的城市,有很多網紅景點,給這座城市的景點帶來了一股熱潮,也讓更多人了解到了武漢這座城市。那麼武漢網紅旅遊景點有哪些呢?本文盤點了武漢十大網紅拍照聖地,一起來看看吧!登樓遠眺,可將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黃鶴樓是武漢市網紅標誌性建築,黃鶴樓19級臺階「情人坎」也是非常火的網紅景點。2、漢口江灘漢口江灘位於武漢市江岸區,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武昌黃鶴樓景區相望,與長江百舸爭流相映,構成武漢市中心區獨具魅力的景觀中心,是武漢市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
  • 本周六,帶孩子來江灘探索「水中微觀世界」
    長江網12月24日訊(記者王怡人 通訊員向麗華)本周六,《看不見的王國——水中微觀世界》科普講座將在漢口江灘志願服務之家大廳舉辦。市民朋友可帶孩子,來與中科院水生所嚴海龍老師一起探索江灘邊上、長江裡頭那些看不見的浮遊生物。  正在江灘展出的長江微生物圖集。  「浮遊生物這四個字聽起來又陌生又熟悉,其實生活中常常能用到它們,有的用來防沙固土,有的用來製作美顏抗衰老產品,有的用來製取生物燃料……」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嚴海龍說。嚴博士目前主要從事雨生紅球藻及微囊藻方面的研究。
  • 霹靂行動 | 城區貨運車輛禁行區域集中整治
    霹靂行動 | 城區貨運車輛禁行區域集中整治 2020-10-30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抖音上爆紅的武漢神劇《知音號》,帶你一秒夢回民國
    [1] 由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著名導演、跨界藝術家樊躍共同打造。以知音文化為靈魂,以大漢口長江文化為背景的實景大劇,故事取材於上世紀20-30年代的大武漢。 導演團隊在武漢市兩江四岸核心區打造了一艘具有上世紀風格的蒸汽輪船和一座大漢口碼頭為漂移的劇場,並採取國際頂尖的藝術表達方式和獨創的觀演模式,活現大武漢當年文化。
  • 2020武漢跨年元旦活動匯總!你準備去哪個?
    12月31日23點59分,「萬裡第一屏」長江燈光秀將點亮,在武漢綠地中心、漢口天悅中心、漢陽龜山電視塔、長江二橋等重點樓宇及建築上,當天23點59分50秒,兩江四岸的屏幕上,將開啟「10、9、8、7、6……」新年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