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王家巷碼頭閘口,一線水務人員正檢查擋水沙袋。 長江日報記者郭良朔 攝
9日,輪渡四官殿碼頭,值守人員正在加高閘條。長江日報記者郭良朔 攝
龍王廟閘口,拼裝式防洪牆已升高至2.8米。長江日報記者喬馳 攝
連日來,根據長江、漢江水情,我市「兩江四岸」江灘閘口按照有關預案和規程陸續進行封堵。9日下午,長江日報記者分別來到漢口、武昌、青山江灘,探訪江灘閘口封堵情況及最新進展。
黃浦門、粵漢碼頭閘口
閘口完成封堵加固 漢口江灘禁行車輛
9日下午4時許,長江日報記者來到江岸區漢口江灘黃浦門。現場看到,入口已採用機械式閘門封閉,一旁設有封堵通告欄。
隨後,記者繞道從永清門步行進入江灘,來到黃浦門閘口內側,2名施工人員正在給閘口上最後一道工序。「昨天晚上就趕來封閘,目前主要是做加固工作,剩下一點就全面完工了。」一名施工人員邊介紹邊拿起鐵絲,對閘門的零部件進行拴牢加固。
記者沿著江灘內部車行通道,前往粵漢碼頭閘口。一路上,除了巡邏車輛,很難看到機動車行駛。有部分市民從三陽門、永清門等步行通道,進入江灘散步和觀水。
在粵漢碼頭閘口,這裡已採用橡膠子堤築起一道將近2米高的「防護堤」。1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防護加固收尾工作,他們相互配合,將剩下的泥土裝進沙袋,再壓在堤壩上方,防止雨水浸入。「早上8點半就來了,一直忙到現在。」裝好最後一袋泥土,施工人員完成全部封閘工作。閘口上方,兩名保安人員正冒著烈日值守,防止市民攀爬。
據悉,8日22時起,漢口江灘開始封堵臨江門、粵漢碼頭、黃浦門3處低開車行閘口。目前,機動車及「三車」(摩託車、電瓶車、自行車)禁止出入園區,市民和遊客可通過江漢門、三陽門等高開閘口入園散步和觀水。
四官殿碼頭、龍王廟閘口
確保戰汛人員戰鬥力 值守點裝空調配電扇
下午4時許,在漢口沿江大道四官殿碼頭閘口,堤防人員正在用沙袋、混凝土閘條對封閉閘口進行加高。在不遠處的龍王廟閘口,拼裝式防洪牆已被加高至2.8米。
為了市民安全,江漢區自6日起,已將轄區2.13公裡江堤的18個閘口全部封閉,各閘口每班安排4名以上巡查值守人員,24小時檢查閘口封閉情況。
9日,武漢天氣放晴、氣溫升高。記者看到,貨櫃值守點裝有空調,其他點位還配置有電扇。
巡查值守工作人員杭建權告訴記者,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已備好藿香正氣水、蚊香等防暑驅蚊用品,「在值守不放鬆的同時,我們合理安排人員值班時間,保證人員戰鬥力」。
清遠巷閘口
防汛物料一一備齊 保證封堵高度超出江水1米
9日下午,記者探訪漢口江灘清遠巷閘口,該閘口處堆滿了黃土和編織袋,比正常路面高出1米,閘口兩側設有黃色警戒線。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值守,閘口貼著「遊客禁止入內」的提示。
礄口區榮華街防汛指揮部副指揮長江濤正在安排新一輪的巡堤查險工作。他介紹,6日,清遠巷閘口就已完成封堵,共用了20餘方沙石布袋,是礄口轄區內22個閘口中最早封堵的閘口之一,目前車輛和行人均不允許入內。
清遠巷閘口歷史較為悠久,屬於疊梁閘。封堵時,需要先將閘口兩側凹槽裡的閘梁放下,在內部填充黃土後,再在周邊堆砌沙石布袋進行加固。在閘口上方,工作人員還用彩條布進行了簡易遮蓋。「這樣既避免大雨將黃土衝垮,也方便閘口值守人員避雨。」
在閘口左側,擺放了數袋沙石。江濤介紹,這是為了在發生管湧時,能及時進行封堵而準備的搶險物資,一共200袋。「漢江水位已經到達27.83米,我們會根據情況,增加閘口封堵的高度,保證閘口永遠比江水高出1米。」江濤說。
清遠巷閘口也是一個江邊公園,每到夏天傍晚,不少居民都會來這裡散步遊玩。「我家就住在閘口對面,雖然閘口封堵了,但在外面還是能看到漢江水。」市民羅女士說,該閘口每到汛期都會進行封閘,雖然少了一處散步的地方,但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自己特別理解。
中華路碼頭閘口
鋁合金拼裝式防洪牆 不懼洪水碾壓
「16:00,水位27.92米,平0.01……」下午,武昌區臨江大道中華路3號碼頭,65歲的巡查值守員劉雲洲正在記錄本上填寫最新的水位數據。
劉雲洲是武漢市輪渡公司的老黨員、退休職工,這是他來到武昌江灘防汛值守點的第四天。他介紹,從6日開始,中華路2號碼頭、紅星碼頭、3號碼頭開始封閉閘口,輪渡停航,現場安裝鋁合金移動拼裝式防洪牆,被譽為「防洪神器」。目前,1號碼頭也已關閉,正在進行防洪牆安裝的現場測量等前期準備工作。
長江日報記者看到,3號碼頭閘口寬度超10米,共安裝了5檔拼裝式防洪牆,每檔牆內加裝12根寬度為0.2米的鋁合金封堵閘條,閘條之間墊上防滲膠條,防洪牆底部用鋁合金基座加固。防洪牆的安裝,相當於在閘底現有標高29.4米基礎上,整體加高2.4米。
據了解,新型拼裝式防洪牆簡易可拆卸,隨用隨裝,不用即拆。這種防洪牆由上部堤防防浪部分與下部實體防洪牆相連接,立柱和擋板為特殊材質的鋁合金,強度較大,能夠抵擋洪水長時間的浸泡和高強度加壓。
武漢市輪渡公司中華路碼頭防汛值守點現場負責人介紹,閘口封閉後,防汛人員24小時值守,每天進行日常巡查、閘口檢查、電路排查、人員勸離等工作,守好每一個閘口。
9日晚,380米長的中華路城市陽臺將實行封閉式管理,禁止非防汛人員上堤。通往城市陽臺的6個出入口將逐個安裝卷閘門,進行全面封閉。
建三、建八閘口
堆放沙袋科學精心 袋口朝內避免江水衝刷
下午4時,長江日報記者來到青山江灘建設三路閘口,只見工人們正在對已經封閉的閘口進行加固作業。鋪防滲布、搬沙袋、加閘條,炎熱的天氣讓工人們大汗淋漓。
據了解,7日上午,青山江灘已經封堵了建設三路、建設八路兩處車行閘口,閘條加高至1米。昨日的加固作業將把閘條加高至3米,並根據後續水位的變化隨時調整。
除了閘條,閘口迎江一側已經堆起了整齊的沙袋,工人們正在第一層沙袋上鋪防滲布。閘口防汛負責人許海介紹,防滲布用了兩層,地上的每一寸布都要踩緊實,做到沒有死角。
防滲布上還要繼續堆加沙袋,沙袋袋口統一朝內擺放,這樣可避免沙袋因江水長時間的衝刷發生繩子斷開的情況。沙袋將加固至1米高、1.5米寬。青山區水務和湖泊局工作人員鄺泉說:「閘口加沙袋做好了雙保險,我們要為下一次暴雨的到來提前做好準備。」
據介紹,青山江灘閘口封堵期間,市民可從其他步行通道進入江灘,機動車可駛入青山江灘地下停車場停放。
市民杜紅帶著母親在江灘內散步。「我們是武漢人,對水有感情,也有畏懼。看見江灘閘口正在加固,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武漢肯定沒問題。」她說。
(長江日報記者譚德磊 陳俞 喬馳 王靜文 覃柳瑋 通訊員朱素芳 詹鷗 彭亞楠 潘宇翔 羅文 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