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不少人都知道。它是美國大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大橋。近日,經過青環路的市民都驚訝地發現,邕江之上,也出現了一座神似金門大橋的跨江橋梁——良慶大橋。記者昨日從南寧城建集團所屬縱橫公司獲悉,良慶大橋將於本月底實現通車,目前正在進行成橋試驗等收尾工作。
昨日下午,記者駕車從青竹立交方向駛往青環路。行至廣西民族博物館段,可以遠眺東南方向有一座跨江大橋,橋梁的主塔和主纜懸索均為紅色,在碧綠的江水和青蔥的遠山映襯下,宛如一條巨龍在邕江之上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繼續往東南方向行駛3分鐘後,記者到達青環立交。早前青環路這一帶只是普通雙向四車道市政道路,路邊有不少餐館。經過兩年多的建設,這裡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一座大型城市立交拔地而起,匝道四通八達。
大橋設置雙向六車道及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在袁海波的帶領下,記者以60公裡的時速駕車駛過大橋。從北岸青環路到南岸五象大道,耗時約3分鐘。
隨後,記者從五象大道再次駛上良慶大橋,下橋之後回到青環路,通過青環路、楓林立交、楓林路到達南寧火車東站,全程15分鐘。
200多年古宅被拆半邊建新房,當晚報君看到這個消息時,心中充滿了惋惜。。。但事情其實並非這麼簡單。
在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揚美村有一座古宅,據古宅繼承人稱,這座古宅建於1750年前後,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去年,古宅所有人家族第十四代傳人之一梁賜凡為了擴大建築面積,把古宅的一半拆掉,想要重建新樓房,但遭到多名家族人反對,他們認為祖房應該保留下來。揚美村村委負責人稱,該住房已是危房,而且系梁賜凡唯一住宅,所以批准拆掉重建。
22日上午,記者來到揚美古鎮,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村民所說的古宅。這座古宅位於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揚美村和平街5隊63-1號。只見古宅被從中間劈開,其中一半還保留著,另一半已不見了蹤影。地面上已經被人用鋼筋水泥打下地基,看起來準備用來建樓房。
「200多年的老房子,說拆就拆,實在是太可惜了。」房屋繼承者之一梁賜生說,這座祖房是他們家族第五、六代傳人於1750年前後建成的,是明末清初時期的古建築,迄今已經有200多年歷史,雖然年代久遠,但看起來仍舊堅固如初。
古宅為什麼被拆掉一半?古宅繼承人梁賜生、梁賜光說,去年中旬,同為他們族人的梁賜凡因房屋不夠住,把古宅的一半拆掉了,想用來修建新房。由於古宅繼承權仍有爭議,這一行為遭到了其他族人的反對,所以樓房至今仍無法建起來。
為什麼要拆掉這樣一處古宅?記者嘗試聯繫拆房子的梁賜凡,但村民告訴記者,他已經去廣東打工,基本上不與大家聯繫。記者經過多方努力,仍無法聯繫上他。
有村民認為,雖然這座古宅不是文物保護單位,但作為明清時期古建築,仍然有很高的保留價值,拆掉了實在可惜。
對此,揚美村村支書梁淵表示,該村作為廣西傳統古村落,村委會一直十分重視對古建築的保護,但這座古宅有它的特殊情況。古宅是梁賜凡唯一居住的地方,如今他有改善家庭居住條件、重新修建房屋的需要,而且由於年代久遠,古宅已經被列為危險建築,繼續在裡面住人也十分危險。考慮到這些因素,村委會在大隊已經同意拆掉重建的意見下,批准了梁賜凡拆掉古宅重建的申請。
「我們正在規劃揚美新村,讓村民從古鎮裡搬出來,把古建築徹底保護起來。」汪春玲介紹,如果揚美新村規劃能夠實現,村民搬離需要保護的古建築,再安排專人對古建築進行保護、修繕,這樣揚美古鎮的古建築就有望得到更好的保護。
晚報君認為,看來在保護古建與保障安全之間,有時候做出選擇真的是很困難啊!
如果出門忘記帶鑰匙,然後又不知道鎖匠電話,此時許多人只好選擇求助110,但是在科技日益進步的21世紀,我們不可能永遠這麼LOW!今後你想叫鎖匠很簡單,只需要打開微信即可!
市民需要尋求開鎖、換鎖服務,除了撥打0771-5858110開鎖服務熱線,還可以登錄南寧市公安局警務網上服務平臺、綠城警民通(APP)或者登錄南寧警方傳真微信公眾號等網際網路警務服務平臺,下單預約開鎖服務。
昨日,記者在微信公眾號「南寧警方傳真」頁面的「我要開鎖」處輸入信息,接著發信息預約上門開鎖服務,手機很快就收到上門服務的鎖匠姓名和電話號碼等信息。不久,鎖匠莫師傅給記者打來電話,確認需要上門服務的信息。
「目前,南寧市六縣六城區共有390餘家單位500名鎖匠在南寧市公安局登記備案。」南寧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二大隊隊長蒙貴民說,登記備案過的鎖匠,在上門開鎖換鎖服務過程中,如有出現亂抬價等違規違法行為,用戶可以直接通過開鎖服務系統進行反饋,這樣警方和行業協會都能及時了解並及時介入處理。鎖匠有違法違規行為,重則被開除出鎖匠行業並追究其法律責任。
來源丨南寧晚報
三審丨奚林忠 二審丨李仁玉
編輯丨羅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