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的吹糖人

2021-02-07 天門文藝


點擊上面文字「天門文藝」或者掃描二維碼關注天門文藝,我們將致力於為你推薦天門的美文,美圖,歷史



馬萬琪:吹糖人




這裡極靜,不遠處是公路,常常有大型運輸機和汽車呼嘯而過。路口沒有站牌,你只需站在公路邊的路口,迎接著飛馳而過的汽車揚起的黃塵,過個十幾分鐘,便會有一輛來往於汽車站、火車站的中型客車過來,急匆匆地駛近,又慢悠悠地停下,而對面的路口則會停下相反方向的客車。


「哧啦~」一聲,車門開了,上車找個座位坐下。


車門又「哧哐」一聲關緊。開了一會兒後,燙著卷卷黃髮的售票員挎著單肩包來收票錢了,雖然車頭上明碼標價,但她會視路程的遠近給中途上車的人少收個一兩塊錢。




鄉村的主路邊挖了溝渠,稍寬廣的溝渠成了鴨子們的天堂,黑、白、灰的鴨子們在小水渠裡遊弋嬉戲。鴨子們惹得雞們耐不住寂寞,從溝渠邊的斜坡衝下去,到水渠邊淺嘗輒止又搖搖擺擺地走開啄食去了。


一隻黑狗懶洋洋地躺在家門前,眯縫著眼覷著路面。而另一邊,堪稱表情包界一股泥石流的黃狗屁顛屁顛地沿著溝渠跑著,驚起無數鳥雀。


這裡是湖北天門的一個小鄉村。


這裡離武漢很近,從漢口火車站坐動車只需要半個小時,比從華中師範大學坐地鐵到漢口火車站的時間還短,地鐵要將近行駛四十分鐘。


國慶的時候,媽媽和我一起去爸爸所在的廣州玩。提前買票的時候,媽媽不讓我先買好回江蘇的返程票,說她要先在武漢看看我過得怎麼樣再回去。看到她的行李箱裡有秋天的衣服,我還很不解,去這麼熱的廣州帶厚衣服幹嘛?


後來才知道,媽媽此行早已經打定主意,去湖北天門拜師學藝了。雖然問起來她總說我在武漢上大學,看我的時候順道去天門找找吹糖人的師傅。但是知母莫如女,我知道媽媽已經心儀吹糖人很久了,只是這個傳統手藝很少見。



小時候睡前最喜歡聽媽媽講我以前的趣事。我的趣事講完了,媽媽打個哈欠想睡去,我會纏著媽媽講講她小時候印象深刻的事,媽媽就神採飛揚地給我講起她小時候最喜歡聽的吹糖人的事情。對於吹糖人,她最喜歡的是口哨,能吹響,好吃又好玩。




回想起今年寒假,我們一家人去泰州玩。泰州老街很熱鬧,有吹糖人的老師傅,還有賣畫的糖人,包在透明的紙當中。這種傳統技藝真的不多見,和灶糖一樣可能後繼無人。


在家的時候,媽媽總是搜索有關吹糖人的資料視頻,和我看韓劇一樣看得津津有味。她還會在家自製吹糖人,用鍋小火慢煮麥芽糖,嘗試模仿著吹糖人。結果……胡亂吹出個兩邊大中間小的怪胎,美名其曰:葫蘆,還美滋滋地拍照發到家庭群裡炫耀。


爸爸和我不放心媽媽一個人在天門學吹糖人,就派我為先鋒去探查一下她的近況。周五上午第二節課是寫作課,上完課之後我就奔向天門,然後趕在周日晚點名之前回來。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田野裡種了大片的棉花,就開在路邊,像是彎著腰的罌粟。媽媽剛來時棉花還未開放,等我到這兒的時候,棉花已經舉著棉球樂呵呵地隨風搖擺了。




路邊上還種了橘子樹,柿子樹,正是成熟的好時節,樹上掛著沉甸甸的果實,令人感嘆道秋天真是個收穫的季節。



這裡有一對老爺爺和老奶奶生活在一起,他們都已經八十多歲了,老奶奶的身體很硬朗,瘦小的身軀蘊藏著大大的能量,走起路來健步如飛,連媽媽跟在後面都氣喘籲籲的。而老爺爺的腿腳不靈便,走路都得拄著雙棍,代步工具是一輛電動三輪車,他能把電動三輪車直直地開上門前的陡坡。


媽媽是吹糖人老爺爺的關門弟子,聽媽媽說,本來她慕名登門的時候,老人的兒女們想拒絕。她們覺得老人年紀大了,希望他好好地頤養天年。最後媽媽的恆心和毅力感動說服了老人,成為了吹糖人老爺爺的最後一個徒弟。


一個歷經滄桑的木頭箱子,像是古代書生進京趕考背的書箱。木箱的中部是兩個大小相等的小抽屜,裡面放著吹糖人的小工具。木箱的上部是裝火灰的鐵皮箱,裡面盛滿了火灰,火灰上整整齊齊地碼上三個瓦片壓住火灰,當重新啟用的時候,只需將瓦片撥開,搗鼓幾下火灰,靜靜藏在火灰裡的小火苗就會又復燃了,散發出溫暖的熱氣和嗆人的氣味。鐵皮箱上有一個可以推拉的小抽屜,裡面分格子放了不同程度紅棕色的麥芽糖,黏住攪拌的小木棍。


媽媽練習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右手握住一根小木棍按照同一個方向攪拌,轉出流暢的旋渦式,再慢慢地邊轉邊往上提拉。左手同樣握住一根小木棍,截住提拉的麥芽糖中部,提起嬰兒拳頭大小般的麥芽糖。雙手並用,以相同的速度用小木棍夾住麥芽糖,前前後後的提拉旋轉,散發出縷縷熱氣,但也不能拉太久,否則溫度降低太多就會凝固,費再大的力氣也吹不起來了。




其中一根小木棍抽離,順便把麥芽糖沿另一根小木棍的棍身刮,刮下來嬰兒拳頭大小般的麥芽糖,五指蜷著,交替捏著麥芽糖拳頭,因為雖然已經散了會兒熱,但還是特別燙。媽媽給我看了看她手上燙出的水泡,有的舊傷已經乾涸,脫掉一層白色的一元硬幣大小的皮膚。當然,隨著技藝的熟練,被燙傷的次數也在減少。



我很心疼媽媽手上燙出的水泡。但媽媽的進步也是非常明顯的,爸爸屬豬,我屬牛,媽媽各吹了一隻豬和牛,「逼迫」我們改成QQ頭像。媽媽總會發最新的學習成果給我們看,從一開始簡單基礎的蘋果、辣椒和兔子等,到後來的姜太公和獅子,我看到了媽媽吹糖人技藝的進步。


木箱的頂層連著一個木頭架子,最上方上畫著一個大轉盤,因為年歲久了,上面的油漆已經剝落,只露出模糊的紅綠色調和字眼。想來在老爺爺年輕的時候,大轉盤也是很鮮豔的,吸引了無數孩子和大人的目光。大轉盤的指針已經不在了,不然轉到哪裡就可以吹哪個糖人,不確定性也給這個好吃好玩的糖人增添了趣味性。


木架分成兩層,每層都有很多小插孔,為的是插放糖人。但最好儘快吃掉,糖人放久了也會化掉,甜蜜的味道還會招來嗡嗡作響的蒼蠅。媽媽學吹糖人的地點是和院子通的,也沒有門阻擋,雖說有紗窗,但還是招來了很多的蒼蠅,趕都趕不完,「嗡嗡嗡」地響招人厭煩。去小賣部買蒼蠅紙沒買到,老闆給了我們老鼠紙,果然大材小用用到了刀刃上。蒼蠅只要沾到上面哪怕是一隻蒼蠅腿就鐵定飛不走了,「嗡嗡嗡」的聲音少了很多,耳根終於可以稍微清淨了。


木箱一側掛了兩指寬的小竹筒,裡面裝著潔白的粉。吹糖人之前,手上先粘上白粉,就沒那麼怕燙了。旁邊掛了粗布做的小掛袋,裝滿了插糖人的竹籤。



老人的門前是一片廣闊的農田,田間的水溝旁生長著隨風搖曳的茭白,新鮮採摘的茭白就成了桌上的美味。




說到吃,自然不得不提排骨藕湯。我在家鄉的時候,燉骨湯一般會放海帶、玉米或者白蘿蔔,而放藕還是聞所未聞。文火煨到肉爛脫骨,藕塊吃起來口感粉糯又不失清脆,咬一塊,藕斷絲連,透明的絲隨風飄,容易沾到臉上,感覺像觸碰到了蜘蛛網。最絕的喝上一口湯,香濃清甜。


老人養了一隻黑貓和一群雞,有黑色有白色,最多的是紅色。一直以為公雞隻有太陽升起的時候才打鳴,沒想到這裡不同人家的公雞像比賽似的打鳴,前後人家隔了大概一百米,雞鳴有的嘹亮,有的沙啞沉悶,但也絲毫打消不了它們競爭打鳴的積極性,像是打鳴,又像是有來有往的對話。


老人和兒子分家了,老兩口平時吃住都在前面的房子裡,而吹糖人的工具都放在後面兒子家。兒子家的鄰居門前拴著一隻大黑牛,大小像一輛摩託車,牛角油黑髮亮,平時還會放牛到田野上去溜達溜達,更多的時候被拴在路旁,守護在門前的田野,也守護著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們。


天門文藝投稿郵箱:394591538@QQ.com

小編微信號:13807227468


往期精彩閱讀:

五進夾皮溝,深秋火棘紅

宮崎駿的動畫世界:我不知道將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

九真柳河,我美麗的家鄉河

尋秋天門山

【天門糖塑】我的糖人夢

天門的湯麵和炒米

醬醋蘿蔔——媽媽做的家常菜

〖初次隨筆〗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你會怎樣?


相關焦點

  • 內江市市中區黃氏吹糖人:七旬老人六十年的堅守
    吹糖人是一項民間絕活,身為「黃氏吹糖人」技藝第5代傳承人,市中區民間藝人黃祖全確實很能「吹」。黃祖全研習吹糖人已經60年,對這門技藝有著深厚的情感,甚至獨創出黃氏「龍纏柱」等吹糖作品,而「黃氏吹糖人」也在幾年間相繼被評為區、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畫糖人、捏麵人、吹糖人,一家三口各有絕活
    ……畫糖人、捏麵人、吹糖人這些曾經在街巷隨處可見的手藝如今成為稀罕玩意兒近日在長春公園益智親子園內的糖畫攤位前不少遊玩的家長和小朋友心生好奇不住讚嘆這是集美術與美食於一體的民間手工技藝馬國俊帶著妻子和女兒一家三口一直堅守在傳承非遺的路上
  • 親子學堂&線上讀繪本| 小學讀物《吹糖人》
    親子學堂&線上讀繪本| 小學讀物《吹糖人》 澎湃新聞記者 楊思超 2020-05-04 08:52 來源:澎湃新聞
  • 豫園集市「食玩校場」,捏麵人、吹糖人、盤一個古代的髮髻!
    豫園集市「食玩校場」,捏麵人、吹糖人、盤一個古代的髮髻!非遺傳承糖人在糖人攤位上,遊客可以親自動手動嘴,均衡地將呼吸送入高溫維持的脆弱糖管中,利用動力學原理將另一頭的糖汁造型。糖畫糖人和糖畫是兩種不同的絕技哦。糖畫攤位上,陳師傅手腕一抖,用糖汁一筆成畫,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在了案板上。
  • 吹糖人 糖畫 這場非遺美食200人競技 誰是最強傳承人
    來自鹿城的吹糖人曹達豐說,吹糖人在他曹氏家族傳承已經100年歷史,於2014年列為溫州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他為該項目傳承人。曹達豐一邊介紹製作工藝,一邊動手製作。記者發現,同樣一個吹糖人項目,來自不同縣(市、區)的代表性傳承人,手藝和流派不盡相同,最後呈現出的作品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 中國街邊 10 元 1 個吹糖人,日本人花 800 元才買得到……
    無情剪刀手咔咔咔開燈,上烤刑用光來融化它們堅硬的外殼等它們軟乎乎了我們就能…捏糖 人 莓啦像不像我們的吹糖人吹著吹著它就鼓起來了只不過呀日本的這個糖人多了個夾心好啦~到這一步日本大名鼎鼎的夾心糖人 龍吟草莓差不多就完工啦
  • 六年級作文:賣糖人的老爺爺
    糖人,是一種小食品。它是用麥芽糖加熱製成糖料,再將糖料畫成的一個個圖案。說起糖人,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一個人……那一次我去安徽宏村旅遊,街上各種東西使我目不暇接,有魔術師,有當地特產,還有各門各行的手藝人。
  • 那些消失在鄂城街頭的手藝——畫糖人!
    80後記憶中,以前無論是在大街上,或是在學校附近,都能看到畫糖人的攤子。
  • 天門的土鍋盔
    點擊上面文字「天門文藝」或者掃描二維碼關注天門文藝,我們將致力於為你推薦天門的美文,美圖,歷史  曾凡義,男
  • 警惕伸向「小糖人」的黑手
    「小糖人」就是兒童糖尿病患者。然而,由於認知的缺失,很多孩子在出現糖尿病症狀時,沒有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甚至因為誤診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5月上旬,山西省兒童醫院兒童糖尿病專科門診正式開診,截至目前,已診治患兒60餘名,其中,以10歲至12歲的孩子居多。專家呼籲廣大家長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兒童糖尿病的發生。
  • 14歲天門美少女全城尋親,天門誰認識?希望提供幫助!..
    「爸爸媽媽你們等著我,我來了,如果我的到來讓你們一家感到突然和意外,我謹向你們表達誠懇的道歉……」近日,一位14歲的女孩,在養母等人的陪伴下,前來天門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2008年,史佳麗及其養母曾參與由愛之橋服務社組織的外國收養家庭來華尋根回訪活動,到天門尋親無果;3年前,她們開始在網上發布尋親消息,也沒有任何音訊。
  • 古老的糖人,傳遞單純美好
    ——陽春三月生物豐茂彎彎柳葉兒偷吻我眉梢《畫糖》是由原創音樂人伊小溏近期創作發行的一首全新單曲,創作這首歌曲的靈感來源於古樸的街巷中,老師傅在畫糖人,一瞬間就被這古老傳承的技藝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出這首
  • 天門法院全面「復工」
    天門法院全面「復工」 2020-03-26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企鵝影視和小糖人傳媒合作《我們的時代》即將開啟
    近日由由企鵝影視和小糖人傳媒合作,根據王強同名小說改編的懷舊風創業網劇《我們的時代》即將開啟,不少網友對此還是非常期待的。《我們的時代》是由企鵝影視和小糖人傳媒合作,劉暢導演執導,預計10月開機,2021年暑假檔上線。
  • 小糖人——羅德裡格茲
    小糖人的啟示羅德裡格茲的故事講完了。他向我們展現出同一個個體的不同命運。他的成功或許是偶然的,被遺忘的美國底層民謠之聲,正好切中了那個時代南非人的憤怒與迷惘。他身上所展現出的更深層的東西才是更值得借鑑的。
  • 一億多「糖人」的煩惱……
    原標題:一億多「糖人」的煩惱……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我國1億多糖尿病人再度引發關注。 那麼,糖尿病的發病現狀如何?致病因素有哪些?如何進行有效防治?記者走進多家醫院的內分泌科門診,走訪知名中西醫內分泌科專家,探究糖尿病高發背後的原因。
  • 那些年的天門童謠
    一二三四五 ,山上有老虎 ,老虎不吃人 ,山上有敵人 ,敵人不說話 ,山上有喇叭 ,喇叭吹不響 ,山上有和尚 ,和尚不剃頭 ,山上有牯牛 ,牯牛不長角  而今——  童年,漸行漸遠;童謠,漸行漸遠;歲月,漸行漸遠  唯有記憶,燦爛如新①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推薦給您的朋友② 點擊頂部藍色小字體【58天門站
  • 【天門往事】東門的戲院
    「天門文藝」或者掃描二維碼關注天門文藝,我們將致力於為你推薦天門的美文,美圖,歷史  曾凡義,男,出生於天門城關四牌樓曾家大院。【天門往事】東門的戲院(一) 大凡解放後出生的天門人,只知道河街有個戲院,人們習慣地稱為南門戲院。這個戲院歷史悠久,起碼是抗日戰爭前或者更早利用一個祠堂改建的,主要演漢劇。1958年,對門面進行了整修,大門上方的牆壁上凸現出金光閃閃龍飛鳳舞的七個大字:天門縣人們劇場。
  • 「青春第一廠牌」製作人朱振華:精品劇是小糖人的「招牌菜」
    從《匆匆那年》到《最好的我們》再到《你好,舊時光》,北京小糖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打破曾經市場常見的狗血青春劇套路,開創了網際網路影視時代青春題材裡的一項先河,也為自己在三年內就樹起了「青春第一廠牌」的番號。「標籤是大家給的,小糖人不僅是只會做青春片的團隊。」
  • 從《匆匆那年》到《棋魂》,小糖人的劇集題材不設限 | 網劇裂變時代(2)
    2014年,是網劇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