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人是一項民間絕活,身為「黃氏吹糖人」技藝第5代傳承人,市中區民間藝人黃祖全確實很能「吹」。黃祖全研習吹糖人已經60年,對這門技藝有著深厚的情感,甚至獨創出黃氏「龍纏柱」等吹糖作品,而「黃氏吹糖人」也在幾年間相繼被評為區、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5月9日,記者來到了黃祖全的家裡,他正準備練習吹糖人,只見黃祖全先將飴糖加熱到適當溫度,揪下一團,揉成圓球,用食指蘸上少量細粉壓一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然後猛地彈斷糖絲,再用靈巧的手法,捏出合適的造型,隨著氣息吐納,一隻活靈活現的小老鼠便成型了。
一根板凳、一捆竹籤、一把剪刀、一把「糖瓢」、兩根攪糖木棒,這是黃祖全製作「糖人」的家什。今年71歲的他,11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吹糖人,至今已有60年。
黃祖全回憶剛剛開始學吹糖人的時候,火候最難掌握,熬製出來的糖,溫度相當高,那個時候手上總是燙起好多的泡,後來通過不斷的摸索和鍛鍊,才開始慢慢熟練起來。
早些年,黃祖全在觀察學習其他手藝人的糖人作品中,看到龍造型的「糖人」很受歡迎,但都不怎麼好看,黃祖全就暗下決心,要自己創作出一條真正的「糖龍」,經過八年的時間,他終於創作出了黃氏獨門糖人「龍纏柱」、「走龍」、「二龍戲珠」等作品。
「龍應該是我最滿意的作品了,一開始創作過程很難,但吹糖人對我來說不只是一種謀生的技藝,更是一種情懷,我也想創作一個獨一無二的作品,希望這項技術能夠一直傳承下去。」黃祖全這樣說。
「龍纏柱」「馬兒跨葫蘆」「老鼠打架」等,這些都是黃祖全吹出來的「糖人」,如今,黃祖全不僅能吹出十二生肖,還能通過吹糖人的方式將「老鼠偷油」「老鼠爬葫蘆」等民間故事演繹得惟妙惟肖。他說最難吹的應該是龍,吹龍比吹其他的動物需要時間更長,而且熬糖、吹氣、造型等細節很關鍵,更考驗技術。
吹糖人雖然辛苦,但黃祖全一家卻樂在其中,因為在裡面能感受到老手藝所帶來的快樂,在黃祖全的薰陶下,現在黃祖全子孫兩代人大部分都掌握了吹糖人的基本功。黃祖全說他的兒子從小對這個也有興趣,也有天賦,現在對吹糖人的基本操作他們都會,孫女也會一些簡單的糖人的吹制,和糖人打交道60年,糖人對他來說,早已不是簡簡單單是一份零食,更是一個寄託情懷的藝術品。
記者:孔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