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精神「花甲又青春」:做隱姓埋名人、幹驚天動地事

2020-12-28 大眾網

  中新網西寧9月7日電 (記者 張添福)傳承「兩彈一星」精神青年英才論壇7日在青海西寧開幕。

  期間,與會者考察「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題教育展館、觀看話劇《永懷之歌》、聆聽理想信念教育報告《「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同時,參加「兩彈一星」的時代價值、「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與踐行、「兩彈一星」紅色資源的有效運用三個邊會。

  圖為青海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宇燕致辭。 張添福 攝

  「青海是精神高地,是『兩彈一星』精神的誕生地,肩負著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重大歷史責任。」青海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宇燕說,五六十年前,一大批頂尖科學家、建設者,來到青海省海北州金銀灘草原,以板房帳篷為家,以戈壁黃沙為伴,做隱姓埋名人、幹驚天動地事,用智慧、青春和熱血,創造了「兩彈一星」的偉業。

  「人們用精神的『原子彈』,創造出了物質的『原子彈』。」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計劃與經營開發局副局長,原221廠黨委書記、廠長王菁珩說,從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第一個核武器試驗基地221廠人,腳踏荒原,履行國家意志、肩負國家使命,凝練出了「兩彈一星」精神。

  中新社原副社長周秉德參加傳承「兩彈一星」精神青年英才論壇開幕式。 張添福 攝

  圖為中新社原副社長周秉德參加傳承「兩彈一星」精神青年英才論壇開幕式。 張添福 攝

  「『兩彈一星』精神大家耳熟能詳,但去過研究基地,更多了解『兩彈一星』研製的歷程和參與者的感人事跡,我們還是受到很大震撼。」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斌介紹自己水稻基因組學和遺傳學研究時說,「我很享受這項研究,但是現在做得還不夠,未來還有很多重要的、關鍵的技術需要攻克。已經上了這條船,就勇往直前。

  中組部、團中央第20批來青博士服務團團長,青海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李瑞說,在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上,我們都是追夢人,「深刻感悟科技先輩們無比的英雄氣概和至誠的愛國情懷後,釋放了小我、懂得了大我。」

  圖為有關方面頒發「兩彈一星」精神傳承特邀顧問聘書。 張添福 攝

  中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長、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牛偉宏說,希望大家在愛國奉獻中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在砥礪奮鬥中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在自強自信中爭創一流業績;在協同創新中勇攀科技高峰。

  當日的開幕式上,有關方面向中國核試驗基地原政委、「兩彈一星」歷史研究會副理事長孔令才,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計劃與經營開發局副局長、原221廠黨委書記、廠長王菁珩,中新社原副社長周秉德等,頒發了「兩彈一星」精神傳承特邀顧問聘書。(完)

  

  【編輯:王禹】

相關焦點

  • 【致敬】他們,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致敬】他們,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2020-06-02 0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這套央視紀錄片向他們致敬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60多年來,為了強國強軍夢為了挺直中國人的脊梁一批又一批建設者堅守在大山裡堅守在國防工業的第一線>我爸媽是這個廠子的,我們也是航空的,下一代還是航空的…他們初心不改,他們奉獻青春他們子承父業,他們接力夢想
  • 這群特殊的老人竟然是兩彈一星的功臣,因為他們,誕生了一部微電影...
    這群老人們的身份很不平凡,他們是「兩彈一星」的功臣們。《追夢》由上海市老幹部大學微電影研習社志願者浦東項目創作組團隊拍攝製作,它講述了居住在浦東新區上鋼街道的「兩彈一星」老功臣在物質技術基礎十分薄弱的條件下,在較短的時間內,成功地研製出了中國自己的原子彈,創造了非凡的人間奇蹟的奮鬥歷史。
  • 重溫「兩彈一星」先輩的荊棘之路
    百廢待興從頭越,科研工鬥士灑熱血,兩彈一星飛天夢,戈壁灘上建偉業!《第九所》再現國家科研奮鬥史,將這段燃情壯麗的歲月清晰地還原出來,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重溫科研先輩所走過的荊棘之路。 蘋果手機玩家現在就可在App Store下載並登錄遊戲,化身科研工作者,深入戈壁灘,建造科研基地,在遊戲中親歷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再到「探月計劃」的科研奮鬥歷程。
  • 立時知福惜福,以勇猛精進的大無畏精神,去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生活中每每有這樣的事,自己苦心追求,杳不知處的「道」,或者幸福,往往就在眼前。孔夫子說:「道不遠人」。那位儒家亞聖孟子也說:「道在邇而求諸遠。」在很多方面,儒佛本就相通。回憶過去讀詩,曾受宋朝梅花尼所作《詠梅》詩的啟發。詩為: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 初中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中考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人民觀點)   ——如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有那麼一股子中流擊水的勁頭,有那麼一股子以夢為馬的激情,奮鬥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走向未來的橋梁   「這是一段紅色青春的奮鬥傳奇」「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
  • 阿嬤心中二三事,花甲男孩轉大人.
    (▲ 下一秒就被特效做成蟲) 阿嬤前幾天才從鄉下帶了肉粽來臺北看望花甲,花甲過幾天就接到了阿嬤病危即將過世的電話。(▲ 管著家裡大小事的二叔)(▲ 做乩童的爸爸)花甲的爸爸就是瑞安宮裡的乩童,是普通人與神明溝通的媒介。雖然看似有點坑蒙拐騙,但也是許多鄉民的精神寄託,就像史黛西形容的心理醫生。
  • ...老一輩科學家的希冀——矢志奮鬥、奉獻祖國,讓青春無悔、人生...
    我也想以「相遇」為關鍵詞,分享自己對「兩彈一星」精神的感悟。 這是一場青春與偉大的相遇。我是一名在城市中長大的「85後」,從小享受著優越的生活條件。遙想當年,參與「兩彈一星」研製的老一輩核工業人以帳篷為家、以戈壁黃沙為伴,篳路藍縷、艱苦創業。這種對比,給我帶來了心靈的震撼,讓我深刻領會了什麼才是民族的脊梁。 這是一次兩代核工業人精神的相遇。
  • 《花甲》盧廣仲:認真做首不好聽的歌
    盧廣仲演出《花甲大人轉男孩》搶攻賀歲檔,多了「電影咖」身分,雖然壓力大到爆,但也因為該劇讓他二度爆紅。其實他退伍後曾經低潮1年,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做出來的歌又難聽,後來他轉念,就算難聽,那也是我啊!▲盧廣仲喜歡在片場當開心果,提振士氣。
  • 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拓前行
    原標題: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拓前行 我國已經在載人航天領域一舉跨越發達國家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在攀登這座航天科技高峰的徵程中,航天人不僅創造了非凡的業績,而且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
  • 時代新人說① | 韓文林:有一種精神叫馬蘭
    原標題:時代新人說① | 韓文林:有一種精神叫馬蘭韓文林,人大附中通州校區退休教師1965年,韓文林被選中到新疆馬蘭核試驗基地做教師,工作十六年。「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馬蘭精神,影響著他的一生。
  • 這才是國之脊梁:幹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的人!撒貝寧說這是他聽過最震撼的演講
    導演們都被這位老人的精神感動,很多現場觀眾眼含熱淚,主持人撒貝寧說:做這個節目四年,今天這場開講,也許是我聽到過的最震撼人心、最讓人心情無法平復的一場演講。 黃老回母校上海交大也做了一次演講,92歲的他在演講時,毅然推開了為他準備的椅子。
  • 原來這些歷史名人的青春,都在德國插過隊
    陳寅恪畢生追求獨立號召自由,認為大學精神的本質在於「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921年,前往德國柏林大學(今洪堡大學)讀書。洪堡大學於1809年由普魯士王國文教部長威廉·馮·洪保特、哲學家費希特及神學家施萊爾馬赫以「柏林大學」之名所創立,其地理學、社會學、現代語言學專業均排名德國第一。愛因斯坦,普朗克、黑格爾、赫茲、薛丁格等一大批學界大師都曾在該校學習任教。
  • 怎麼做【花甲鮮蝦粉絲煲】的做法+配方,鮮蝦做出來的味道很鮮甜
    這道誘惑味蕾的菜,相信沒人不愛吧❤︎❤︎❤︎ 選用新鮮花甲 鮮蝦做出來的味道很鮮甜哦!花甲鮮蝦粉絲煲的用料花甲適量,鮮蝦7隻,金針菇1把,粉絲2把,芹菜適量,蔥適量,蒜頭1個,小米辣8個,姜適量,豬油適量,鹽適量,雞精適量,老抽半勺,生抽2勺,清水一碗,胡椒粉適量,火鍋底料一小塊,蘿蔔乾適量花甲鮮蝦粉絲煲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