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急性腦梗死病人來說
時間就是生命
因為急性腦梗死最有效的救治方法是溶栓
溶栓每耽誤1分鐘就會死亡190萬個腦細胞!
專家介紹
患者一旦出現卒中
需在黃金救治時間的4.5小時內進行溶栓治療
越早開始溶栓,患者獲益越大
所以,一旦出現口角歪斜、
胳膊舉起無力、言語不清、頭暈等腦卒中症狀
務必第一時間就近送往有腦卒中救治綠色通道的醫院
及時就醫!
牢記這份腦卒中識別口訣「中風120」
必要時能救命
案例:
一分鐘也不能耽誤!
救治及時,病人術後2天就有好轉
「叮鈴鈴,叮鈴鈴……」4月26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高級卒中中心的專線卒中綠色通道電話響起,神經科住院總醫師接到了急診科的會診電話:「66歲男性,左側肢體無力3小時,NIHSS評分18分,請緊急會診!」
住院總醫師5分鐘內到達急診科,10分鐘內評估病情同時聯繫介入組備班楊勇醫生預備,並請示該院神經科李澤主任、神經介入組鄧偉華主任,溝通病情後考慮患者症狀重,評分高,大血管閉塞可能性大,確定了靜脈溶栓橋接血管內治療的治療策略,並迅速與家屬談話籤署了靜脈溶栓和神經介入手術的知情同意書。
然而,目前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如果等待核酸檢測的結果,那麼必然錯過神經介入手術的治療時間窗,患者將面臨不可逆的大面積腦梗死,將有極大的致殘和致死風險。
本著「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經過急診科和神經內科嚴格的流行病學史詢問、檢查結果和病情的快速判定,專家們決定按疫情防控期間的急危重症手術應急預案流程做好相關的防護馬上開展急診手術。
一邊用上靜脈溶栓藥物治療,一邊聯繫介入手術中心、影像科、神經科介入及神經重症團隊馬上回院待命,同時直接將患者送達醫院影像樓介入手術中心,在啟動防護的條件下,神經科介入團隊立即橋接動脈取栓治療!
到院85分鐘後,成功穿刺股動脈置入血管鞘,隨後對患者進行全腦血管造影,明確患者左側頸內動脈閉塞,成功開通閉塞血管。
術後患者返回神經科單間隔離病房,待核酸檢測結果回報後方轉至重症監護室監護治療。術後第2天,患者神志、言語、肌力都有明顯好轉,NIHSS評分恢復至12分;目前患者病情穩定,言語功能、肌力進一步恢復。
提醒:
有症狀千萬不能拖!
牢記這個口訣,必要時能救命!
然而,記者從廣州多家卒中中心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收治的卒中患者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部分患者甚至錯過了腦梗死治療的時間窗,造成嚴重殘疾甚至死亡。
臨床調查發現,病人延時就診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很多病人對腦卒中的危險性認識不足,不知中風救治黃金時間的必要性造成拖延,「有的患者是半夜發病,就想著晚上就診不方便,拖到第二天就診,結果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市一急診科主任盧建華說。
二是疫情期間,有些患者擔心到醫院就診感染新冠肺炎,未能及時就診。
三是去到沒有卒中救治綠色通道的醫院耽誤了救治時間。
李澤表示,時間就是大腦,腦梗死的治療有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窗——即症狀發生後的「黃金3小時」內,原則上不能超過4.5小時,在時間窗內對病人進行靜脈溶栓,會大大降低患者殘疾和死亡的機率,還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預後生活質量。患者哪怕早到一分鐘,都能有更多獲益。
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專家提醒市民朋友們,平時要牢記腦卒中識別口訣「中風120」:
1看一張臉,是否對稱、口角歪;
2查二隻胳膊,平行舉起、單側無力,
0(聆)聽語言,言語不清、表達困難。
若發生上述任何一種症狀,請立即撥打120,就近送往有腦卒中救治綠色通道的醫院,及時就醫,防止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李澤教授特別強調,希望出現腦卒中症狀的患者及時去有腦卒中救治綠色通道的醫院就診,千萬不要耽誤診治。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