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戲君在今年一月第一次聽說《洗衣服》這部韓國音樂劇的時候,心裡一開始是拒絕的。
洗衣服,天啦,這樣的劇名怎麼會讓觀眾感興趣,好無聊哦。
但一切固有印象在我進劇場五分鐘之內就扭轉了,作為一個直男,當天我是捂著笑到抽筋的腮幫子,抹著眼淚出劇場的。
四個月後的今天,當得知它在夏天要回中國復演的時候,我簡直吐光老血也想給大家安利一發:一定要去看這部原版的韓國音樂劇。
整部《洗衣服》,講的就是我們俗稱「棚戶區」的故事。在棚戶區裡,有28歲獨身來到首爾發展的小鎮女孩,有偷渡來打工的蒙古青年,有在集市擺攤賣衣服的中年婦女和她不務正業的男友,以及一個什麼都看在眼裡的房東奶奶。
如果說以往看過的音樂劇給我的印象都是「宏大華麗」的話,《洗衣服》給人的印象就是「溫暖治癒」。我們在舞臺上看到的不是王子公主和悲情英雄,就是一個個在我們生活中真實存在著,甚至都無法引起你注意的普通人。
在看戲之前我曾質疑過,為什麼不把中文名字改成《洗衣》這樣更顯得有「逼格」的名字,跟張曼玉拿坎城的那部《清潔》多少在名字上有相同的質感。
後來發現,這個想法愚蠢之極。「洗衣服」這個動作不但貫穿了全劇,帶動了許多劇情發展,更是一種平民生活的最好象徵,比故作姿態的「洗衣」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女主角娜英從小城市來到首爾,五年卻搬了六次家。沒有什麼高的學歷,好不容易找了份書店的工作,卻屢屢被老闆無理要求。
男主角松龍高從蒙古偷渡而來,因為身份和語言,他對待一切都很膽怯。在狹小的閣樓裡他遇到了娜英,年輕人之間的情愫只能磕磕絆絆地展開。
房東奶奶看似對所有人斤斤計較,卻事無巨細地關心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她看似遭人討厭,卻總會在你最灰心地時候給你一些生活的陽光。
劇中的每一個人都在「說人話」,只為了給大家還原一份真實的生活。看看歌詞就能體會一二了:「工資少的像米粒一樣,只喝得起自動販賣機裡的咖啡」「一次一次被辭退,進步的只有便秘。」
《洗衣服》的開場歌舞,看了你就知道戲的氣質啦。
舞臺上的韓國演員從來都不拼顏值,所有的技能加點都在表演實力之上。哪怕是中年大姐和貌不驚人的大叔,唱跳起來娛樂感十足。八位演員撐起了二十多個角色,變化之嫻熟流暢讓你完全看不出來是同一個人出演。
這些平凡的劇中人所經歷的一切,才真的能引起每一位普通觀眾的共鳴。編劇並不希望和這樣平凡甚至卑微的生活形成對立關係,時刻出現的調侃苦中作樂和都能讓人會心一笑。
哪怕是到了結局,也沒有出現一個白馬王子式的天降奇遇,它解開了一個小小的結,生活依舊平凡,卻多了一份對於明天的憧憬。
一個簡單樸素卻機關豐富的二層小樓,是《洗衣服》所有的舞臺布景。整部劇的所有演唱出現的恰到好處,不管是笑鬧還是催淚,都起到最好的催化效果。
具體的風格多說無益,再看一個歌舞段落你就一定明白啦!
這次韓國版《洗衣服》再次來中國演出,全國都會走上一遭,第一站還是在上海,接下來會去到北京、廣州、深圳、青島。
我從沒有如此強烈推薦一部音樂劇過,是因為它真的讓我印象太為深刻,並且完全適合全年齡段前去觀看,不會有任何審美門檻,且娛樂性十足。
最後是關於這部戲的福利環節。
八月份的上海首輪演出,主辦方特別給好戲的粉絲們限量開放了一部分5折預售的票。
戳文末的「閱讀原文」可以購買,你一定會喜歡的。
祝你和我一樣笑著哭著開心著走出劇場。
韓國原版音樂劇《洗衣服》
上海場演出信息
時間:2016.8.10-8.14 14:00、19:30
地點:藝海劇院
票價:180、380、580、880
好戲微店5折預售。
推薦內容:點擊以下圖片即可閱讀
《紙牌屋》裡用了哪些莎士比亞元素?
「三大戲劇體系」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