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票】 橫掃Youtube的《最後的莫西幹人》原聲天津上演!

2021-02-14 津城最生活

橫掃Youtube、微博、抖音的

《最後的莫西幹人》原聲要在天津上演!

二伯又要給小夥伴們送福利了!

《最後的莫西幹人》全球巡演天津站

印第安音樂會 心懷敬畏的自然之聲

《最後的莫西幹人——亞歷桑德羅印第安音樂品鑑會》

印第安音樂家

亞歷桑德羅·奎瑞瓦路

蒼涼的音樂演奏出的大氣磅礴

直擊人心,空靈之聲,盪氣迴腸

讓人沉醉,迷離

燕二伯怎麼會錯過這個送福利的機會

快來看看燕二伯給你們帶了什麼福利

 送票通道 

除購票優惠外

燕二伯為粉絲們爭取到了

6張價值280元的

印第安音樂家亞歷桑德羅2020新年音樂會門票

 福利名額 

3名幸運兒

每人2張

參與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

回復【音樂會即可參與

 開獎時間 

12月5日16:00

燕二伯朋友圈+

大燕天津寵粉福利群同時開獎

第一時間享受福利

演出時間

2019年12月08日 19:30

演出地點

天津.津灣大劇院

文末還有限時特惠價

每個價位20張七折限時特惠

數量有限 ,先到先得

亞歷桑德羅,原名亞歷桑德羅·奎瑞瓦路(Alexandro Querevalú),也許你對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但只要聽過他的演奏,你絕對會留戀於他所創造出的音樂世界。

亞歷桑德羅《最後的莫西幹人》中國巡演影像

Alexandro Querevalu

亞歷桑德羅·奎瑞瓦路

印第安藝術家音樂家 藝術家 

2015年底開始,亞歷桑德羅在街頭表演的視頻在網絡上爆紅,他用排簫、蓋納笛等富有印第安特色的樂器演奏的《最後的莫西幹人》讓在場的觀眾無不駐足聆聽,微博瀏覽量近5000萬,YOUTUBE單條視頻630萬,他讓印第安音樂一夜之間為人所知,讓人一下子就被這蒼涼、磅礴的大自然的聲音所吸引,身雖未達,心已隨著他的簫聲到了遠方。

《最後的莫西幹人》

精壯黝黑的皮膚布滿了日曬的傷痕,身上穿的是最原始的皮衣和麻繩,頭上帶的是羽毛編制的頭冠,用長笛吹出最悠長的思緒,幹枝果殼拍打出來的草原的空曠;身後的高樓林立,反光玻璃折射出來的科技之光似乎不給這最後的原始文明一點容身之處,但他仍然用透亮的眼睛屹立在原地,接受所有的注視,安靜的猶如一尊古像。

聽到這首曲子的時候,感到莫名的悲涼,曾經的一個與世無爭的種族,北美洲一個本土人種,三百年前被入侵屠殺,至今人口萎縮幾乎滅絕,曾經捕獵為生,如今淪落街頭賣藝。

Elaborate晨曦:無意中在頭條上看到一段視頻,一名印第安打扮的男人跪在街頭,在他面前是一個身材矮小的玩偶,我以為是什麼雜技表演,直到音樂響起,內心深處似乎被什麼觸動一下,眼淚要奪眶而出。音樂是不分國界的,藝術應該都如此吧。

理想c:我看見他站在廣袤的密林中,身後是他熱愛的部落。我看見他站在倒下的屍體旁,身後是他死去的夥伴。我看見他站在敵人的槍口前,身後是他心愛的女人。我再也看不見他,只能聽見他最後的哀嚎,只能聽見他最後的哭喊,只能聽見他最後的長嘯……只有他,最後的莫西幹人。

亞歷桑德羅生於秘魯利馬一個簡陋而勤奮的家庭。作為家中的長子,他夢想能夠在經濟上對家庭有所幫助,懷揣著這種想法,他在18歲的時候移民到了波蘭。儘管人在波蘭,但亞歷桑德羅的藝術作品仍然帶著濃鬱而揮之不去的印第安氣息。

蓋納笛、蓋納簫、安塔拉、巴斯託排簫、馬爾他排簫這些樂器的聲音共同構成了亞歷桑德羅的音樂世界,如果用兩個詞來簡單描述這種畫面,那大概就是原始和自由。

他如訴如泣的吹奏和如詩如賦的鳴嘯,演繹出了一曲通靈般的天籟之音。與其說他是最後一位莫西幹人的音樂演奏家,倒不如說他是一位尚存的莫西幹說書人。

如果你看過1992年麥可·曼導演的——《最後的莫西幹人》會直觀感受到亞歷桑德羅音樂中構成的畫面。影片上映第二年,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原創音樂」和「最佳原創音效」獎。

和影片不同的是,亞歷桑德羅同名作品,營造的是更加空靈和遼闊的感官世界。

他現在依然會定期在波蘭進行現場表演,被樂迷譽為「真正的街頭藝術家」。

     

亞歷桑德羅2016年第一次來到中國,就受到了國內觀眾的熱烈歡迎,雖然遠隔萬裡,但中國聽眾在他的音樂裡聽出了似曾相識的中國感覺.

在看表演之前,已經能大致想像到現場會有多震撼,當亞歷桑德羅身著印第安傳統服飾,頭戴鷹羽冠,臉抹油彩跪在舞臺中間時,身後是架著的鷹羽,當燈光暗下,第一個音符從他的排簫裡傳出來時,全場的空氣仿佛都凝固在那一瞬間。

 

這不僅僅是藝術,心中有敬畏才能把旋律演繹得這樣神秘悠揚蒼涼豪邁...

印第安族中都有自己的歌,他們的歌是他們與蒼天交流的媒介,也是每一個個體生命、生活的寫照,聽起來悠遠而神秘,大氣而蒼涼,每每聽到都會讓人熱淚盈眶。   

也許你已經聽過了流行樂,民族樂,爵士樂

但古典樂會給你帶來前所未有的感覺

讓你的心靈得到升華

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在這喧囂的城市難免會有很多嘈雜

放鬆下來,感受不一樣的生活,世界

老鷹之歌.最後的莫西幹人

印第安音樂家亞歷桑德羅2020新年音樂會

演出時間: 2019年12月08日 19:30
演出場館:天津.津灣大劇院
票價:280、180元

限時特惠價:196、126元

每個價位20張七折限時特惠

數量有限 ,先到先得

(長按二維碼七折購票)

走進亞歷桑德羅的音樂世界

體驗不一樣的印第安文化

      

部分曲目單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最後的莫西幹人
El Condor Pasa 老鷹之歌

Tayta Huamani 祖父胡阿瑪尼
Valle Del Alto 高高的峽谷
Colors of The Rainbow彩虹的顏色
Sayri Nan 印加帝王之路
Peace Of Mind 寧靜的心
Amanecer 日出
Linda Bella 佳人
Purimuy 散步
Camino de Llamas 羊駝的小徑
White Buffalo 白水牛
Luciernagas螢火蟲
※最終曲目以演出當天為準


*本項目支持天津文惠卡餘額購票
*所有兒童需持全票入場

相關焦點

  • 神秘的種族——最後的莫西幹人
    莫西幹,北美印第安人的一個分支,mohicans莫希幹人。操阿爾岡昆語的印第安人,居住在哈得遜河流域上遊的卡茲奇(Catskill)山脈。國內對這個莫西幹有個翻譯錯誤,就是2002年世界盃時小貝的髮型,小貝的莫西幹頭引起了新的莫西幹髮型熱。但是其實莫西幹人並沒有留那種髮型。
  • 2019河北國際演出季,《最後的莫西幹人》精彩上演
    2019河北國際演出季昨晚,2019河北國際演出季演出節目《最後的莫西幹人》——亞歷桑德羅印第安音樂品鑑會在石家莊大劇院精彩上演。在音樂品鑑會的演出現場,音樂家亞歷桑德羅身著美洲原住民的傳統服飾,頭戴鷹羽,臉抹油彩,跪在舞臺中間,身後是架著的鷹羽。
  • 印第安音樂會《最後的莫西幹人》登陸中國北疆
    8日晚,印第安音樂會《最後的莫西幹人》登陸哈爾濱。(劉錫菊 攝)中新網哈爾濱6月8日電(記者 劉錫菊)8日晚,印第安音樂會《最後的莫西幹人》登陸中國北疆哈爾濱,給觀眾們帶來了極富獨特風格的「大自然的音樂」。
  • 電影《最後的莫西幹人》
    給大家介紹一部老電影《最後的莫西幹人》,而主題曲最後的莫西幹人則創作於 1826 年,但是電影《最後的莫希幹人》是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於1992年發行的戰爭類電影。影片由麥可·曼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 瑪德琳·斯託等主演。
  • 一個種族最後的尊嚴《最後的莫西幹人》
    這首經典的歌曲是:《最後的莫西幹人》最後的莫西幹人創作於 1826 年!正是英法兩國為爭奪北美殖民地,而進行的「七年戰爭」的第三年,英法以武力驅逐印第安人。對其實行殘酷的種族滅絕政策。作品題目「最後的」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突出了印第安部落滅絕這一主題。
  • 這位印第安音樂家的《最後的莫西幹人》為何讓人落淚
    《最後的莫西幹人》是亞歷桑德羅的標誌性曲目,來自同名電影《最後的莫西幹人》。影片1992年發行,以1757年英、法兩大帝國在美洲爭奪殖民地的七年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土著與殖民者內部以及互相之間的故事。片中音樂曾獲第50屆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提名。「這首曲子讓我流淚。」亞歷桑德羅這樣述說《最後的莫西幹人》。
  • 11月8日長沙文化海報:最後的莫西幹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7日訊(記者 熊遠帆)《最後的莫西幹人——亞歷桑德羅印第安音樂品鑑會》將於11月10日在湖南音樂廳舉行。 「這首曲子讓我流淚」——最後的莫西幹人,是崔佛瓊斯和蘭迪艾德曼為同名電影的譜曲,成為亞歷桑德羅奎瑞瓦魯的標誌性曲目。
  • 《最後的莫西幹人》:一部美國本土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山之作
    尤其是第二部《最後的莫西幹人》充滿了美國本土特色的浪漫主義色彩,它以美國在拓荒時期的西部邊疆為背景,講述18世紀英法殖民者為侵佔美洲領土而發動的一系列殘酷的殖民戰爭,呈現了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淚史。如此,就有了《最後的莫西幹人》裡不同於歐洲的語言風貌:比喻與借代式稱呼小說中的印第安語言比白人語言更接近自然,更為純淨。這種語言有很豐富的形象性,用很多直接比喻去描繪事物,顯得直觀生動,讓人很容易去感知那個神秘莫測的大森林中的千奇百怪的事物。
  • Lifexerience:最後的莫西幹人 Did you know? Shift Happens! Now you know!
    The Kiss(最後的莫西幹人):一個文明的興衰史,神秘大氣蒼涼 The Kiss(最後的莫西幹人)-搖滾版版最後的莫希幹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莫希幹人精神《Mohicans》電影原聲
  • 【三件套】葫蘆絲《最後的莫西幹人》震撼心靈的旋律,用音樂吶喊文明·······
    點擊上面藍字 關注三峽葫蘆絲你也許對印第安音樂家亞歷桑德羅(Alexander)不太了解,但他的代表歌曲《最後的莫西幹人      歌曲《最後的莫西幹人》來自於同名電影《最後的莫西幹人》,影片於1992年發行,以1757年英、法兩大帝國在美洲爭奪殖民地的七年戰爭為背景,講述了殖民者與土著內部的鬥爭以及追求獨立自由的白裔土著與殖民者
  • 飯前看電影:幾分鐘帶你看完英國劇情電影《最後的莫西幹人》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最後的莫西幹人》,霍克依是被莫西幹人收養的白人,英法兩國為爭強殖民地而開戰,兩國的人民民不聊生,而其中有一支印第安人部隊只剩下了三個人,他們一直生活在森林裡,靠著狩獵為生。霍克依也在這個土著隊伍裡找到了歸屬感,漸漸的適應了這種生活。
  • 你可能聽過、看過《最後的莫西幹》,但你知道背後的這些事兒嗎
    《最後的莫西幹人》在國內的小視頻平臺瘋狂地火了起來,一個身穿印第安服飾坐在地上吹奏這首曲子的視頻在媒體上蔓延。請記住這個男人的名字:亞歷桑德羅。《最後的莫西幹人》(一作莫希幹)不僅僅是一首曲子,它更是一個民族的血淚史。
  • 音樂會|《最後的莫西幹人》體會不一樣的印第安表演
    中場休息15分鐘9.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 Trevor Jones & Randy Edelman 04:46最後的莫西幹人(同名電影主題曲改編,演奏+演唱)10.Celia – Traditional 05:49   西莉亞--傳統音樂(演奏+演唱)11.Memory
  • (最後的莫西幹人)靈魂深處的音樂
    翻看了莫西幹人的民族背景,那真是悲哀中的悲哀,整個民族被殘忍屠殺,莫西幹人落後的文明經濟被強悍的先進的文明經濟滅絕性的洗劫。因為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印第安民族的惡夢開始。翻啟了滅絕性的大殺戮。《最後的莫西幹人》異域音樂來源於這樣的背景,再次傾聽,熱淚盈眶,無以言表。
  • 橫掃小視頻平臺的曲子,帶火一部電影,了解一段民族血淚史
    《最後的莫西幹人》在國內的小視頻平臺瘋狂地火了起來,一個身穿印第安服飾坐在地上吹奏這首曲子的視頻在媒體上蔓延。請記住這個男人的名字:亞歷桑德羅。國外有一部電影就叫做《最後的莫西幹人》,這部電影最初上映於1992年,與網絡上走紅的音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相信即使是不懂音樂的人,在最初聽到這首曲子時也會感覺非常地動人。或悲傷、或遙遠,它的聲音像是來自遠古時代的呼喚。而這首曲子背後的故事,則充滿了血淚。
  • 最後的莫西幹人 - 庫柏
    今生,無論貴賤貧富,總有一天都要走到這最後一步。到了後世,霍然回首,我的這一生,形同虛度!我想痛哭,卻發不出一點聲音,我想懺悔,卻已遲暮!用心去生活,別以他人的眼光為尺度。愛恨情仇其實都只是對自身的愛慕。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之後,不過一捧黃沙。
  • 百聽不厭的電影原聲大碟盤點
    小印總結了15部電影百聽不厭的原聲音樂,伴隨音樂的旋律,我們一起走進造夢的烏託邦。Legend of 1900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NO.4最後的莫西幹人
  • 布衣樂隊主唱吳寧越《最後的莫西幹人》演奏者亞歷桑德羅首次合作
    6月7日正值端午佳節之際,世界著名音樂人亞歷桑德羅《最後的莫西幹人》全球巡演銀川站圓滿結束,來自寧夏的布衣樂隊主唱吳寧越帶領鼓隊首次嘗試和亞歷桑德羅合作《寧夏川》《眼淚花花把心淹了》兩首傳統寧夏民歌。
  • 「最後的莫希幹人」要來張家口演出啦!
    最火爆的《最後的莫西幹人》要來張家口了你造嗎!本次《最後的莫西幹人》演出由張家口市展覽館旅遊演藝文化中心主辦。張家口市展覽館、旅遊演藝文化中心是隸屬張家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他在波蘭西維諾伊西切的海濱長廊上演奏《最後的莫西幹人》和《老鷹之歌》等作品並錄製了視頻而被大眾熟知。亞歷桑德羅出生於秘魯利馬的一個有音樂傳統的家庭,8歲開始學習音樂,他演奏各種吹奏樂器,象蓋納笛、蓋納簫、安塔拉、巴斯託排簫、馬爾他排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