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背景」新聞紅了中紅網 網友:什麼來路

2021-01-18 搜狐網

  一名「開國少將」的兒子告訴記者,民間紅色社團絕大多數的活動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樣具有某種政治訴求,但因為活動參與者的特殊身份,他們在活動上不經意的致辭或發言,有時會被放大甚至誤讀。選擇中紅網,或者其他的媒體,是因為這些紅色社團也需要信息出口。

  早報見習記者 盧夢君

  中紅網突然紅了。

  2月18日,一篇關於胡喬木之女「稱讚中央『打虎』」的報導,登上了各大門戶網站的頭條。

  這篇稿件的原題是《特稿:紅色社團舉辦新春團拜 讚譽新一屆黨中央「蘇區幹部好作風又回來了」》,作者李學葉。

  「紅二代」、領導人等元素讓這篇稿件吸引了眾多關注,而更多的疑惑指向了稿件的來源—中國紅色旅遊網(簡稱中紅網)。

  「這個網站是什麼來路?」有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

  「哦,這是小李」

  濃眉、短髮、戴副眼鏡,25歲的李學葉已在中紅網工作了3年。他曾在老家河北邢臺讀書,大專畢業後,就一直在這家網站工作,既負責寫稿也負責攝影。

  今年3月上旬,「兩會」期間的北京一連幾日的好天氣。沒有霧霾的襲擾,陽光沿著位於北京西二環附近天寧寺旁窄小的胡同,一路灑進北京唱片廠的院子裡。

  中紅網的辦公室就設在這個院子裡。李學葉收拾了一下房間,引著記者在靠近門口的沙發椅上坐下。

  這間辦公室其實兼具辦公與住宿的功能,由於東西堆得太多,幾乎只剩下一個人在其中行走和轉身的空間。

  乍一看,室內的幾排鋼製書架格外引人注意。書架上,書和雜誌摞得整整齊齊、滿滿當當,毛澤東、周恩來、紅軍、紅色旅遊等是書背上常見的字眼。

  李學葉主要的工作範圍在北京、河北和山西等華北地區。他不是新聞科班出身,準確地說,他本是「理工男」,「對理科不怎麼感興趣,就轉行了。」

  回答記者提問時,他時常露出靦腆的笑容,嘴角現出淡淡的酒窩。

  對於中紅網涉及歷史題材的興趣,也不是與生俱來。「我原本並不了解這些,如今慢慢地接觸多了,也開始喜歡了。」李學葉說。

  「你們是怎麼獲得這些『紅二代』活動信息的呢?」早報記者問。

  「平時他們有什麼活動,就會給江山老師或我打電話。」他所說的江山老師,就是中紅網的總編輯。

  「那你們之間的聯繫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我來之前,就已經建立起一些聯繫了,可能是我們做事認真,如實報導,信譽好吧!然後,平時出席這些活動多了,大家都認識了,『哦,這是小李。』以後有活動就會通知我,讓我去寫稿或拍照片。」李學葉回答道。

  紅色底子

  「打造紅色平臺、傳播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延續紅色生命。」這是中紅網對自身的定位。

  該網站這樣介紹自己,「中紅網由北京的中央新聞單位一批熱愛紅色文化事業、有志紅色旅遊宣傳的同仁聯合創辦的。總編輯由新華社高級記者江山擔任。」

  除了提供全國各地2000餘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遊景區、路線的圖文介紹,中紅網還有數十家以紅色紀念館、景區為主題的子網,「組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紅色網群」。

  然而,紅色旅遊信息並不是這家網站的重點。在網頁滿目的紅色背景下,一些具有「紅色背景」的新聞被放在醒目位置。

  例如:《特稿:周恩來親屬等紅二代紀念周總理誕辰116周年》發表於3月6日,《特稿:偉績彪青史 丹心天地鑑—深切懷念老領導習仲勳同志》發表於3月3日,《特稿: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2周年暨〈老區書畫報〉揭牌儀式在濟南舉行》發表於3月1日……

  王東哈、趙朋洋、李學葉、徐敏峰等,以及中紅網的總編輯江山,都是這些「特稿」的主力作者。

  目前,中紅網的全職工作人員僅有6人,除了江山,李學葉和小徐(駐長三角)外,還有3名全職工作人員在位於石家莊的網站編輯部。

  事實上,中紅網一開始設立於石家莊,後來才把總部搬到北京來。

  不過,中紅網有百餘名「特約作者」,他們分散在全國各地,職業也各不相同,有各級幹部、作家、攝影家等等,出於興趣常為中紅網撰寫稿件和拍攝照片。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少將羅援便是其中一員。

  另外,還有一批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全國紅辦、軍博等部門的領導和黨史軍史專家,也擔任中紅網的顧問。

  負責編輯部工作的江河,是江山的大女兒。編輯部的工作除了網站維護外,還包括為別人定製網站,這也是中紅網的主要收入來源。工作人員的工資,就是靠為這些網站進行設計、製作和維護,來收取一定的費用。

  專訪習近平

  江山大約高1.8米,聲音溫和。

  「網站創辦多久了?」早報記者問。

  「13年了吧。2001年7月1日建黨70周年創辦的。」略作思索後,江山回答道。

  「當時為什麼會創辦這個網站?」

  「那時候我快要從新華社退休了。創辦這個網站是為了感恩,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另外一個,就是為了搶救紅色資料、傳承紅色精神。」說到「感恩」二字時,江山的語氣顯得格外重一些。

  關於江山,新華社河北分社網站如是介紹:

  「江山,1946年3月12日出生於江蘇常州武進,中共黨員,大專畢業,現為新華社高級記者、新華網河北頻道執行總監、新華社石家莊記者站站長、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江山1965年調到新華社工作至今,在總社和分社期間先後從事工業、外事、農業、政治、文教等方面的新聞報導。其中,江山以呂玉蘭丈夫的特殊身份,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寫就的《呂玉蘭》一書,情真意切地記述了這位女勞模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悲壯一生,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

  呂玉蘭,比江山大6歲。兩人在1974年相識相愛,「短短3個多月,其間我們總共只見了3次面,寫了23封書信」,同年就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

  呂玉蘭15歲回鄉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是新中國最年輕的農業合作社社長,20歲任村黨支部書記,29歲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31歲任河北省委副書記,4年後升任河北省委書記。

  「文革」後,呂玉蘭被免去河北省委書記職務,從1981年開始歷任正定縣委副書記、河北省農業廳副廳長。

  1993年3月31日,53歲的呂玉蘭因遭遇車禍後患病醫治無效而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呂玉蘭曾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共事並結下了深厚情誼。

  1993年3月,時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曾到石家莊,看望病中的呂玉蘭,還與她的家人合影留念。

  在這張攝於21年前的照片上,呂玉蘭和彭麗媛坐中間,習近平、江山和呂玉蘭的兩個女兒圍坐在兩邊。

  1994年,呂玉蘭逝世一周年之際,習近平曾撰文懷念這位在正定縣共事過的「大姐」。

  習近平寫道:「我在正定與玉蘭同志一起工作了3年,建立了深厚的同志姐弟情誼。特別是我當縣委書記時,她對於我的鼓勵、支持和幫助,至今我想起來還心頭熱乎乎的。」

  「玉蘭同志在生活上對我的關心和幫助,也使我永遠難忘。她像一位大姐一樣,惦記著我的飲食起居,常從家裡拿來雞蛋、掛麵、點心給我,勸我按時進餐。我到石家莊出差開會,還常在她家裡吃飯。她常勸我,要經常活動活動,加強體質鍛鍊,不要累壞了身體,不要吃年輕的本錢。」

  2012年8月27日,中紅網發表了江山對習近平的專訪文章。

  這篇名為《努力做好紅色內容與旅遊載體結合這篇大文章—訪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習近平》的文章,成稿時間為2006年,那時習近平在浙江省工作。

  文章中,習近平主要談了浙江的紅色旅遊情況。

  習近平說,浙江的紅色旅遊始終注重「紅色內容」與「旅遊載體」這兩個方面的結合,做到發展紅色旅遊既考慮思想教育工作的特點,又兼顧旅遊業的發展規律。

  「那是2006年4月,我剛剛退休,到浙江參加一個紅色旅遊的活動,當時習近平專門接受了我的採訪。」江山回憶。

  當時,這篇專訪只發在了新華社內參上,並未公開發表。

  6年後,江山將它發表在中紅網上。

  「不要指名道姓地指責」

  談起網站的運營,江山一直認為「堅持」最重要。

  江山說,從網站創辦之初至今,從沒有搞過任何捐助。石家莊的網站編輯部,其實就設在女兒江河的家中。北京的辦公室兼臥室也只有20平方米,這都是為了節省開支。

  退休8年,江山眼見著許多紅色網站、雜誌、社團逐漸消失,「弄不下去了」,「其中不僅有經濟上的因素,也有其他方面的壓力」。

  因此,為了保住這塊紅色宣傳陣地,也為了自身的生存,江山對稿件嚴格把關,「不要指名道姓地指責,有意見可以說,但絕不能搞人身攻擊。」曾在新華社工作40多年的江山,希望按照新華社的標準來審視稿件的內容和尺度。

  嚴格、嚴謹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在活動方提供的素材基礎上修改後發表的新聞,他們往往會將作者的署名換成筆名。

  例如李學葉的筆名是「紅小鬼」,而江山則稱自己為「紅筆桿」。

  「你們的動力是什麼?」早報記者問。

  「我們的動力就是江老師說的,為了傳承紅色精神。」

  李學葉說,「如果把我們說的完全不計較收入,肯定會有很多人不相信。可是,我們就是這麼做的。為了節省人員開支,我們經常加班加點,沒有節假日,星期天也不休,一個人當幾個人用。」

  「你們計較嗎?」記者追問。

  「應該說,跟這個時代的人相比,我們還是不計較收入的。要是跟那些革命前輩比,我感覺我們還差得很遠。」

  「有人跟你說網站的內容太『紅』了嗎?」

  「沒有,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跟我說過這個,因為每次我寫稿子的時候,都特別注意跟當前的社會形勢相結合。江老師也經常這麼叮囑我,一定要有正義感,要實事求是。」

  「什麼是你認為的當前的社會形勢呢?」

  「黨倡導的,群眾又支持的(事情)。」李學葉說。

  紅色信息的出口

  3月12日,又一篇來源於中紅網的文章被轉載。

  署名為「紅筆桿」的文章《特稿:全國人大代表靳保芳提出「關於統一漢字、助力漢字享譽世界的建議」》被人民網選入了「代表委員報導集」。

  對于越來越多的文章被轉載,江山覺得這讓中紅網的影響更大了,發來的採訪各種紅色活動的邀請也越來越多。

  「常有人打電話來跟我說,『看到你們的稿子了。』或是打電話來說,『稿子寫得很好。」江山說。

  一位「開國少將」的兒子告訴記者,中紅網成為紅色信息出口,其實是偶然。

  他說,在北京乃至全國,有很多民間紅色社團,這些社團常常自發組織一些活動,絕大多數的活動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樣具有某種政治訴求。

  因為活動參與者的特殊身份,他們在活動上不經意的致辭或發言,有時會被放大,甚至誤讀。

  選擇中紅網,或者其他的媒體,是因為這些紅色社團也需要信息出口。

  「如果你感興趣,當然也可以來報導。」上述人士說。

相關焦點

  • 一帶一紅網紅基地推出O2O網紅直播過年模式
    位於深圳大鵬新區葵湧街道的東創智能產業園,一個規模10萬平方米,集中了年貨展示與交易、網紅帶貨、文藝演出等功能的「一帶一紅夢工廠」活動,將從臘月廿日(2月1日)開始,連續不間斷地熱鬧到正月十五(2月26日)。 在2020年最後一天的12月31日,主辦單位於線上線下同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這一活動的相關看點。
  • 紅網調查丨茶顏悅色、果呀呀紅得沒道理?當家人齊說「首要任務是...
    就在12月初,長沙本土茶飲品牌茶顏悅色進軍省外,「排隊八小時」的新聞一度高居微博熱搜,關注超過5億。一杯奶茶,聯想一座城市。網紅城市長沙,茶飲究竟是怎麼紅的?紅得到底有沒有道理?是否能夠為做強「首發經濟」帶來啟示?紅網時刻記者採訪了當下長沙非常活躍的三大茶飲品牌:茶顏悅色、喜茶、果呀呀,通過與品牌主理人對話,獨家揭秘長沙獨霸茶飲江湖背後的秘訣。
  • 200萬買房炫富,被網友指來路不正
    曾經的歌手郭美美如今成為了網紅,在視頻中,可以看到她休閒的打扮,一頭紅色的頭髮很惹眼。100多萬的時候,郭美美回復網友,直言:沒多少錢,差不多200萬而且。02出獄後再回歸,郭美美已經不能進入公眾視野,不過她現在以網紅的形式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
  • 紅網時刻LED聯播網致敬「逆行者」成為永州城市中心一道耀眼的風景
    紅網時刻記者 周純 成文杰 永州報導相關報導:專題丨馳援湖北:「永」不退縮共同戰「疫」海報丨向永州「最美逆行者」致敬連日來,在永州市中心城區歐利廣場、金水灣城市廣場、環形天橋的三塊戶外LED大屏上,滾動播放展示永州醫護人員系列海報,一張張滾動展播的面孔
  • 中華文化的「來路」密碼
    中華文化的「來路」密碼 2021-01-12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紅「死神辣條」來路成謎,商家稱辣味來自印度魔鬼辣椒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網紅「死神辣條」存在產品定位不明、誇大宣傳等問題,此外,部分在售的相關產品,其來路成謎。在原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鍾凱看來,儘管部分商家會註明「請勿吞食」,但並不能免責,「不讓人吞食的東西能當食品賣嗎?」
  • 《紅色湘西——紅二方面軍的搖籃》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在吉首...
    紅網時刻湘西1月8日訊(團結報記者 彭蕾 攝影 紅網記者 田園)1月8日,湘西州召開《紅色湘西——紅二方面軍的搖籃》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進一步唱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中心腹地、中央紅軍長徵首選目的地、紅二方面軍孕育地、中國工農紅軍長徵最後出發地」紅色湘西品牌,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助推湘西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韶山:種棵紅杜鵑 為主席家鄉添新綠
    時刻新聞 —分享—「我為主席家鄉種棵紅杜鵑」大型紅色公益項目啟動。紅網時刻12月30日訊(通訊員 黃亮 餘拙 記者 李兵)近日,由湖南省慈善總會指導、湖南省慈善總會韶山紅杜鵑公益基金主辦的「我為主席家鄉種棵紅杜鵑」大型紅色公益項目在韶山毛澤東廣場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遊客朋友,通過認種紅杜鵑這種特殊的方式緬懷偉人,緬懷革命先烈。大家紛紛表示,「我為毛主席家鄉種棵紅杜鵑」活動非常有意義,要積極參加。
  • 中紅網:北京華夏英雄慈善基金會成立儀式在京舉行(組圖)
    華夏英雄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楊聯慶在成立儀式上講話。(中紅圖庫)世界華人文化交流聯合會主席、CCTV老故事頻道《公益中國》欄目執行製片人、華人頻道《華人影響力》總製片人張瑛(右)在成立儀式上發言。(中紅圖庫)
  • 9月30日紅網手機報慈利版
    活動中,舉行了升國旗儀式,併集體肅立默哀紀念英雄烈士;湖南好人、抗疫英雄、援鄂醫務人員、縣人民醫院ICU主治醫生康清銪講述了自己的抗疫經歷;志願服務隊為學生捐贈了安全防護書包;與會領導為少先隊員授旗,黨旗、國旗、團旗、隊旗四面旗幟緩緩展開,鮮豔的紅色旗幟下,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學生拼出的「中國夢」字樣傳遞出了每個人的心聲;與會人員依次在展板上簽名留言,並參觀了我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 2020年12月10日紅網手機報
    (紅網)◆湖南將開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三年行動,按照每年增長率不低於5%的要求,逐步擴大品牌化連鎖化便利店的數量,24小時品牌化連鎖化便利店佔比進一步提高。(紅網)◆重要提醒!2020年底前,這5件事別忘了做!
  • 玫瑰紅南紅瑪瑙有什麼收藏價值?
    點擊題目下方蘇州南紅網,一鍵關注獲取更多南紅等玉石資訊!平臺負責人微信號guosenanhong歡迎您添加!隨著南紅瑪瑙市場的發展,人們對於南紅的認識度也越來越高,喜愛南紅的人也越來越多,錦紅、柿子紅、櫻桃紅和玫瑰紅等日漸成為了藏友耳熟能詳的南紅品種。那麼,玫瑰紅南紅瑪瑙有什麼收藏價值呢?
  • 《新聞聯播》片頭改版升級!暴露年齡:各版本中哪個讓你記憶最深?
    來源 | 綜合央視網、齊魯晚報、澎湃新聞、紅網、新浪微博等昨晚(7月18日),《新聞聯播》更換了新片頭和新演播室,讓不少人感到眼前一亮。熟悉的央視主持人組合,但演播室背景和之前不一樣了。至此,總臺央視新聞頻道的所有節目均已實現全高清制播。另據中數傳媒官方消息,CCTV-13新聞頻道也將於2020年7月19日零時起上星加密傳輸。網友:見證歷史!
  • 2020年11月30日紅網手機報
    詳情點擊:http://hw.hisjb.cn/teZz11月30日紅網手機報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農曆十月十六導讀(紅網)◆日前,張文宏表示,今年底明年初全球將迎來新冠疫苗上市高峰期;元旦、寒假即將來臨,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仍是最好的防護手段。(紅網)◆針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入職後面臨確定待遇和職稱困難等問題,國務院督查組建議儘快完善人才引進、職稱評定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權益。
  • 紅色巴洛克宮廷婚禮,古典美學的紅棕色背景,高品質的典雅莊重
    Love Story婚禮主花:厄瓜多玫瑰厄瓜多的玫瑰就是天生張揚的命,不管是紅色還是粉色亦或是香檳色,都要比普通玫瑰要鮮豔的多。一個中等預算的婚禮,結合巴洛克和宮廷風格,主色調採用深棕色莊重為背景色,紅金的經典搭配。呈現出一種簡而不「繁」的質感。
  • 紅碧石為何屢次成功冒充南紅瑪瑙?
    隨著南紅瑪瑙市場的日益火爆,一些不良商家為了牟取暴利,開始掛著羊頭賣狗肉,打著南紅瑪瑙的旗子,實際上是拿著一種與南紅瑪瑙外觀極其相似的礦石——紅碧石來冒充南紅瑪瑙。在幾種真假難辨的高仿南紅瑪瑙中,紅碧石的迷惑性是很大的。
  • 一帶一紅網紅基地開啟O2O網紅直播過年模式
    (2月26日),開啟O2O網紅直播過年模式。一帶一紅(2021年)網紅年貨節的策劃裝飾效果圖。一帶一紅2020年9月26日揭牌  在當天舉行的的新聞發布會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合作論壇組委會執行秘書長陳宗建表示,無論是網紅經濟的成長發育,還是傳統年貨市場的擴容與深化,都是在積極響應當前國家所倡導的「雙循環
  • 2020年12月8日紅網手機報
    詳情點擊:http://hw.hisjb.cn/te10B12月8日紅網手機報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農曆十月廿四導讀★(紅網)◆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近日公布「最美公務員」評選結果,湖南省湘陰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曾維光上榜,為湖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公務員。(紅網)◆最高檢負責人7日表示,對未成年人、農民工、貧困群眾等民事主體應通過訴訟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要加大支持起訴力度,體現司法溫度。最高檢將編寫支持起訴案件的案例。
  • 設計新LOGO用了紅色+號,遭紅會警告!小心違法哦!
    《Q&A(問與答)》開播於2008年,是一檔澳大利亞廣播記者和新聞主持人哈米什·麥克唐納(Hamish Macdonald)主持的時事論壇節目
  • 微電影動漫徵集第一部作品《觸不到的戀人》紅網首發
    時刻新聞 —分享—」微電影和動漫作品徵集活動啟動,日前,嶽陽市安委辦和嶽陽市公安消防支隊聯合出品的微電影《觸不到的戀人》在紅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