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生鮮:除了外賣,餐飲行業還有一個價值500億的「新故事」

2020-12-28 砍柴網

吃飯是國人永恆的話題。當下,餐飲行業的消費場景基本被門店堂食和外賣佔領,餐飲消費還能有什麼「新故事」?

11月4日,京東生鮮發起首次餐飲零售發展聯盟峰會,包括眉州東坡、船歌魚水餃、渝是乎在內的超150家業內知名餐飲品牌受邀出席,共同就餐飲零售化未來趨勢、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探索等話題展開了熱烈探討。京東生鮮也在會上正式宣布,將在3年內孵化10個在京東銷售額過億的餐飲品牌,未來帶動行業打造500億以上的餐飲零售市場。

「冷凍菜餚的發展,不是一個單純的電商品類發展,而是餐飲行業裡的新機會。過去三年,京東生鮮方便菜品類銷售擴大了30倍,一個尚未被開荒的藍海市場已經呈現。」京東生鮮肉禽冷凍業務負責人王志強表示。

京東生鮮成億元大戶「造星廠」,好吃還要有品

今年的挑戰讓餐飲企業經歷了一段「陣痛」,這讓餐飲商家們清醒地認識到布局線上渠道的重要性。今年2月,京東生鮮發起「餐飲零售發展聯盟」,開放全渠道、冷鏈物流、金融和技術支持,幫助餐飲企業開拓半成品速食生產銷路,成為疫情期間餐飲企業擺脫困境的一根強有力的「救命稻草」。

可稱為「巨無霸」的餐飲品牌有很多,但對於許多僅在線下布局的餐飲企業來說,線上銷售仍是個未涉足之地。如今生產生活回到發展的軌道,即使在6月以後,餐飲門店完全開放,京東生鮮方便菜品類仍然保持著150%以上的同比增長。京東生鮮想3年內孵化10個在京東銷售額過億的餐飲品牌,「終點哨」指日可待。

為此,京東生鮮投入了大量的扶持資源,讓不同品牌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也利用C2M定製為方便菜進一步打開市場。例如,京東在與船歌魚水餃的合作中,依託大數據優勢,在產品生產、庫存、冷鏈物流、站內活動等多方面給予了支持配合,使得品牌在京東的年度同比銷售增長保持在170%左右,遠超整體業績增長。

而今年11.11印證了消費者的熱衷程度。11.11大促開場僅5分鐘,京東生鮮方便菜品類一騎絕塵,成交額同比大增98倍,豪華美味佛跳牆成交額同比增長4倍,小南國蔥油拌麵、渝是乎酸菜魚、杏花樓蠔油牛柳、西貝羊蠍子鍋都取得耀眼戰績。

可見,在高價的堂食之外,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更加青睞實惠料足的宅食體驗,用更短的時間、更低的成本換取一桌餐飲門店級別的美味大餐,享受「好吃有品」的全新生活方式。

往萬億餐飲行業直插一腳?京東「引燃」全產業鏈沸點

當下,整個餐飲行業約有四萬億規模,餐飲零售的發展至少能達到千億規模,方便菜品類的前景廣闊且充滿想像。為此,京東底氣十足地提出未來打造500億以上餐飲零售市場,且已經著手在餐飲行業進行全產業鏈布局。

今年,京東組建了七鮮京採業務部,開展生鮮食材B2B業務,不僅為上遊餐飲門店構建起一條高效透明的供應鏈,還推出一套集食材供應、食材認證、菜品研發和門店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餐飲解決方案,助力門店供應鏈降本增效。

一個成熟成功的案例已經運作至今,那就是京東與知名餐飲品牌金鼎軒的合作。2018年起,京東持續為金鼎軒提供從糧油調料品類到家電、3C、家居等品類的產品供應,同時通過京東強大的物流網絡和專門定製的智能化、可塑化的供應鏈體系,為金鼎軒及其相關工廠等提供倉儲配送服務,大大節省了倉庫儲存、中轉和運輸的成本。

此外,京東也將金鼎軒符合銷售標準的餐飲產品優先引入平臺銷售,大大提升金鼎軒的電商運營能力,助推金鼎軒「智能餐廳」的順利落地。

京東還利用全渠道的營銷推廣,讓消費者置身線上線下共同狂歡的氛圍中。今年11.11,京東與線下3000多家餐飲開展互相引流活動,通過易拉寶、桌貼等物料投放,將門店的顧客引導到京東購買方便菜,增加消費者的觸點和銷售機會。

正如行業人士所言,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定製的背後,得以窺見京東在餐飲行業全產業鏈的布局,以及將餐飲零售業的成本、效率、體驗推向新層次的能力和決心。可以預見,借本次餐飲零售發展聯盟大會的召開,依託自身的平臺能力、連結能力和市場號召力,京東生鮮必將全面「炒活」餐飲行業上下遊,構建餐飲零售化的核心,實現行業、平臺和消費者的三方共贏。

相關焦點

  • 海底撈申請池底撈等263個商標;京東生鮮宣布3年內孵化10個餐飲品牌
    前段時間,還有媒體報導稱,嵩山少林寺23年間也申請註冊了666個商標。京東生鮮宣布3年內孵化10個餐飲品牌11月4日,京東生鮮發起首次餐飲零售發展聯盟峰會,包括眉州東坡、船歌魚水餃、渝是乎在內的超150家業內知名餐飲品牌受邀出席,共同就餐飲零售化未來趨勢、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探索等話題展開探討。
  • 【行業報告】生鮮電商行業深度報告:生鮮到家,流量、數據、供應鏈...
    以美團、阿里、京東 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搭建了完善的配送體系,截至 2019 年底,即時配送市場 呈三足鼎立局面,其中阿里系(餓了麼蜂鳥+盒馬+點我達)、美團系(美團外賣)、 京東系(達達快送+京東到家)分別覆蓋 2000+/2800+/2400+(其中京東到家覆 蓋 700+)縣區市,日均訂單量分別約達 2034 萬/2720 萬/1500 萬,完善的即時 配送網絡為生鮮到家服務提供了基礎。
  • 倉店配一體化覆蓋500米商圈,我家便利店用「生鮮+餐飲」打造新零售...
    近些年生鮮電商的探索喜憂參半:好的一面在於,隨著前置倉、社區小店等新業態陸續鋪開,近場景成「標配」,消費者到家服務已經做到30分鐘達,品類及玩法豐富度也穩定提升;但問題也突出體現在最後1km的高履約成本,不少創業者因此長期陷入虧損經營狀態。
  • 美團慘遭「兩面夾擊」第三大外賣平臺誕生,京東到家!
    如今服務行業中的外賣的發展速度很快。全國統計有28.5%的人使用過外賣。而對於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比例都還要高。在去年的五月,美團外賣宣布,日訂單超過2000萬單,一年多的時間裡美團外賣日訂單整整增加了1000多萬單。2019年美團外賣業務實現營收107.1億元,主要憑藉美團入口多元化的優勢。
  • 疫情下餐飲行業的救贖眾生相:海底撈逆勢開店百間,統一企業自熱...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2020年的世界經濟節奏,也給餐飲行業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然而不同於國外新冠疫情的繼續肆虐,得益於有效的防疫措施,我國餐飲行業率先復工復產。上半年全國大部分餐飲企業的經營已恢復到疫情前的70%—80%,呈現逐步復甦趨勢。
  • 美家買菜業務升級 開放供應鏈服務生鮮行業
    繼外賣、打車、共享單車後,社區團購被認為是消費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後一座「金礦」。疫情影響下,培養起了用戶線上買菜的習慣,社區團購得以大放異彩,吸引了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的關注,行業格局從下半年開始加速變化。美家買菜業務升級  服務社區團購成立於2018年的美家買菜,是第一輪社區團購裡的重要玩家,其母公司是美菜。
  • 京東聯合餐飲企業上線半成品速食 海底撈線上銷售漲超2倍
    原標題:京東聯合餐飲企業上線半成品速食,海底撈線上銷售漲超2倍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受影響的餐飲
  • 京東生鮮11.11「吃貨力」爆發,牛排賣出500萬片!
    11月11日24點,引爆全民狂歡的京東11.11大促迎來圓滿落幕。作為線上生鮮的絕對主場,京東生鮮11天累計售出19萬噸生鮮好物,成為吃貨狂歡、品牌增長的第一平臺。朝夕間,京東包攬了眾多家庭的一日三餐,11.11線上生鮮主場地位再次強勢凸顯。豪華生鮮擺成宴,春夏秋冬吃不停如果說在11.11之前,高價生鮮食材還讓吃貨望而卻步,那麼京東生鮮11.11的抄底優惠讓大家再也沒有了拒絕的理由。從11.11開門紅啟動的一刻就「鮮拼為上」,迫不及待為口福買單。
  • 2020年中盤點,15個關鍵詞解讀餐飲趨勢!|京東|支付寶|外賣平臺|...
    但從另一方面看,團餐有著不可取代的優勢,即極大地降低了配送成本,此前順豐孵化了一個名為「豐食」的團餐平臺,也間接證明了團餐的價值所在。實踐:順豐「豐食」、哪吒餐配、望家歡農產品.......03直播在線下生意受困的疫情期間,餐飲企業紛紛轉戰線上,做起了直播帶貨。
  • 京東進軍社區團購:2億美元求購生鮮電商平臺美家買菜
    劉強東出手,京東要收購這家公司  見習記者吳雨其近日,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計劃。京東社區團購預再添一名「大將」!京東社區團購再擴容據悉,京東已經對美家買菜進行收購,業內人士預測收購金額不超過2億美元。12月2日,LatePost曾報導稱,劉強東在京東高管早會上表示,將親自帶隊社區團購。
  • 餐飲圓桌戰「疫」①│外賣,能否持續助力餐飲行業?
    疫情過後,餐飲企業的外賣業務能走多遠?圍繞「外賣」這個話題,新京報商業消費新聞部邀請麥當勞、外婆家、小恆水餃、木屋燒烤、金鼎軒、巴奴毛肚火鍋以及行業資深專家進行圓桌討論。很擔心一些新入行、新成長的企業把現階段的情況誤認為是「外賣可以救命」,還是要根據餐飲模式來考慮外賣,不要把階段現象當成追隨的方向。 4.科技在餐飲業的應用範圍會更加廣泛,如無人餐廳、無人車,自助點餐等,餐飲零售化也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5.每個不同的企業都有自己的長、短期規劃,居安思危是企業長期良好發展的基石。
  • 初壹食午激活餐飲市場新動能
    春節期間,京東到家全平臺銷售額同比去年春節增長540%;美團買菜北京地區的日均訂單量為節前的2-3倍;每日優鮮從除夕至正月初四,平臺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   生鮮行業是下一個風口?其實未必!   疫情給各項經濟活動按下了停止鍵,但餐飲和生鮮卻是「冰火兩重天」。面對生鮮行業的火爆,資本也開始聞風而動。但是生鮮行業就真的是下一個風口嗎?
  • 每日優鮮再拿近5億融資,生鮮到家行業怎麼還在燒錢?
    疫情以來,原本已經陷入沉寂的生鮮到家賽道再次喧囂了起來,儼然再次成了資本的寵兒。 據36氪,昨天,每日優鮮宣布完成新一輪4.95億美元融資。 生鮮到家行業燒錢已經是一個普遍共識了,曾經一句」生鮮是電商的最後一個堡壘,拿下了生鮮就能拿下天下」引得資本狂歡,在選手們瘋狂燒錢但無法盈利之後也冷靜了下來。
  • 線上生鮮外賣火爆,誰為餐盒垃圾買單?
    張可住在南京建鄴區一個成熟小區,疫情期間足不出戶,買菜燒飯所用食材全靠小區團購和線上生鮮平臺。物美又價廉還送貨上門,她逐漸習慣了這種新的採購方式。但隨之而來的煩惱是,拆完快遞外賣後產生的大大小小的包裝,讓她頗有心裡負擔:「在網上買三斤牛肉,包裝是一個40公分長的泡沫保溫箱箱,裡面還有4個冰袋。扔垃圾時,我常常發現垃圾桶旁邊堆著幾個這樣的泡沫箱。垃圾桶實在放不下,大家只好放在邊上。」
  • 在京東到家買悅詩風吟1小時就能收到「外賣」,你會下單嗎?
    可類比的業態模式有盒馬生鮮,只不過京東到家作為第三方電商平臺接洽的品牌和品類會更豐富一些。其實,在今年初美妝品牌試水即時零售的跨界合作就風聲漸起。同時,不再滿足於單一餐飲服務模式的外賣配送平臺正在進行品類延展,樂於與美妝品牌合作。今年4月,絲芙蘭入駐美團,同時美團宣布還可支持手機、書籍等商品的外送服務。6月,悅詩風吟成為首個入駐餓了麼的美妝品牌,首批入駐店鋪有200家。
  • 農貿市場、外賣、生鮮用量大增 限塑令升級能否管住塑膠袋?
    現在一個月能用掉一個蛇皮袋的薄膜塑膠袋,也沒具體算有多少個。「對顧客都是免費提供,東西往塑膠袋一裝,上稱、提走,方便省時。如果沒有或者收費的話,顧客可能就去別家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生鮮電商買菜買水果,塑料製品的使用更是讓人觸目驚心。記者在某生鮮電商平臺下單4種水果,除了一個大的塑膠袋之外,每種水果都用塑料薄膜、塑料盒、塑膠袋分別分裝。
  • 還有小袋生鮮、外賣一人食也有啦
    *圖源:話匣妹的朋友圈 眼下 上海正多措並舉 加快推廣「光碟行動」 滬上各餐飲企業各出新招
  • 美團外賣發布《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三成商家外賣單量超疫前
    近年來,不只是城市白領偏愛外賣,小鎮青年也享受著外賣平臺的種種便利。外賣行業正從過去的一線城市唱主角,慢慢向二、三線城市滲透。數據表明,在非常時期,二三線城市市民的外賣消費習慣已經逐步養成,並進一步刺激了這一市場需求。
  • 開放生鮮供應鏈,美菜如何打造行業基礎設施?
    文| 李成東、韓驍來源|東哥解讀電商(ID: dgjdds)9月25日,美菜主辦的中國餐飲供應鏈新生態大會上,美菜CEO劉傳軍提出了「開放供應鏈」計劃,藉助市場化的業務運營,提升供應鏈組織的履約能力和服務水平,優化供應鏈成本,構建行業壁壘,提供美菜的第二增長引擎給生鮮零售企業,賦能行業發展。簡而言之,就是向合作夥伴開放自己的優勢和專長,實現互利共贏。
  • 國內知名的社區生鮮平臺有哪些?
    生鮮市場一直保持著每年40%的增長率,在眾多人不看好都前提下,已然跨越了2000億的關卡。隨著年輕一代正逐漸成為生鮮市場的消費主力軍,預計20年生鮮市場的交易規模將突破7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