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應如何與拜登共事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這個戰略涉及增加歐洲的地緣戰略凝聚力和戰略自主權(必要時以諸邊方式並在可能時實施多邊方式),同時與其他國家接觸並支持各項普世原則。

在經歷了跌宕起伏、一驚一乍的美國總統大選後,現在幾乎可以確定喬·拜登將在2021年1月20日成為美國下一任總統。而民主黨能否同時控制參議院則取決於1月5日在喬治亞州舉行的兩場關鍵次輪投票——現任總統朗普在未來幾周的行為越是怪異乖張,民主黨人獲得這兩個席位的機會就越大。

但無論喬治亞州結果如何,歐洲以及世界其他許多地方都會因為拜登得勝而鬆一口氣。即便氣候變化、潛在新疫情、網絡攻擊以及對新技術的濫用等大型挑戰都需要全球協調一致應對,近年來佔主導的全球敘事仍然是多邊主義無可逆轉的敗退和不斷以危險形式加劇的大國競爭,不過這種錯配狀況並非不可避免,同時拜登的勝利至少創造了更大的國際合作可能性去應對這些威脅,且歐洲需要在此發揮突出作用。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約瑟夫·博雷爾曾經概述過該集團的全球戰略。這個戰略涉及增加歐洲的地緣戰略凝聚力和戰略自主權(必要時以諸邊方式並在可能時實施多邊方式),同時與其他國家接觸並支持各項普世原則。這兩大支柱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更具凝聚力和戰略自主權的歐盟可以更有效地尋求多邊解決方案,而一個更具合作性的世界秩序將有助於增強集團的影響力並證明其存在意義。

當前一個關鍵問題是歐洲如何與拜登政府攜手去推進這種合作。在此存在幾種可能性:首先,疫情仍在大西洋兩岸肆虐並威脅著經濟復甦。儘管近期疫苗方面傳來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消息,但支持全球經濟以及在全球範圍內分發疫苗仍將是當務之急。

為了在全球範圍內籌集更多資源,歐盟可以提議新發行一筆總值50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球儲備資產),條件是富國要將新提款權的一部分提供給那些後進國家,正如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其他一些人士長期呼籲的那樣。這將幫助最貧窮的國家,同時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整體貸款能力,尤其是面向遭到危機嚴重衝擊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因為預防新興市場債務危機對實現全球整體復甦(包括美歐的更強勁增長)至關重要。

儘管新發行的特別提款權可能會得到美國兩黨在某種程度上的支持,但在該特別提款權發行的頭100天內拜登政府可以在未得參議院明確同意的情況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支持它。而這麼一場跨大西洋合作的速勝或許能打開其他倡議的大門。

此外,這份提案可以與法德兩國讓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共9.84%特別提款權份額中的1%,並同意在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董事會中聯合任命一位執行董事的舉措相結合,同時也無需等待曠日持久的份額改革談判。這將表明兩國改革和更新多邊主義的真誠承諾。

在貿易和稅收方面,歐盟可以敦促美國支持和改革世界貿易組織,並在世貿框架內就數字貿易問題尋求共識。歐盟可以主動解決與美國之間圍繞波音和空中巴士公司的國家補貼爭端。如果美國加入經合組織牽頭的全球談判,歐盟也可以承諾避免單方面對數字服務徵稅,同時在更廣泛層面上嘗試說服美國就全球企業稅收規則進行合作。

而在氣候變化這一大型議題上,拜登已經承諾會重新加入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同時也贊成引入各類碳邊界稅。歐盟可以宣布希望與美國協調設立一種邊境調整稅,這將在實質性建立一種關稅同盟。僅憑其經濟吸引力,這種安排將迫使其他國家加入一場關於環境的「衝頂競賽」,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欠發達國家需要得到過渡性支持。

在國防方面,歐盟21個北約成員國中的大多數都應增加對聯盟的財政捐助,並協調建立一個著眼於網絡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新興需求的共同戰略方針。歐洲加大自身國防投入也會令美國更加樂於分擔軍事負擔。

為鼓勵急需的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法國可以聲明只會在否決權反映了歐盟內部雙料多數的意願,也就是同時得到至少一半成員國以及60%以上人口的贊同時才會動用它。儘管法國仍將保留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但這一大膽舉動將創設一個事實上的歐盟席位。而這也不僅僅是一個象徵性舉動,還可以推動形成一個可以反映當今地緣政治、經濟和人口現實的新安理會。

美國和歐盟都需要繼續關注對中國和俄羅斯關係中的那些棘手問題。尤其是它們應該承認其不斷增強的實力,並在中國願意尊重一套基於規則體制的前提下允許其加入新的多邊秩序。

歐洲歡迎美國在人權方面採取更為堅定且真誠的立場。它還應就拜登所提議的「民主國家聯盟」峰會與美國進行接觸,但鑑於在邀請對象方面較難拿捏,因此應謹慎行事。過於寬泛的清單顯然缺乏誠意,而太過苛刻的條件則有可能導致與所有被排斥在外的國家產生對立。

上文提議的歐洲舉措都將對拜登政府有所幫助,而對於那些希望協助建立一套適應21世紀的嶄新、開放也更為公平的國際秩序的美國人來說,這些舉措也可以增強他們的立場和決心。

(卡瑪爾·德維斯系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塞巴斯蒂安·史特勞斯系布魯金斯學會戰略互動項目協調員)

相關焦點

  • 回首20年,曾和普京一起共事過的美國總統們,拜登即將是第五位
    即將共事的第五位,拜登,比普京大九歲,歐巴馬當總統的八年裡,拜登一直是副總統,他和普京一定也很熟。和普京共事過的四位總統裡,柯林頓、小布希、川普都是1946年出生,他們同歲,熬到第五位的拜登,竟然是和普京共事過的年齡最大的美國總統,也算是配合普京吧!自己老了,美國總統換個比自己更老的。
  • 拜登上臺,歐洲也「鬆了口氣」
    在眾人看來拜登的作風不會像川普那樣咄咄逼人,拜登屬於那種溫和的國家領導人,但是熟知拜登的人似乎不是這樣認為。如今美國的局勢已經牽動各個國家的心,不少人認為拜登上任,美國之前和一些國家之間的「衝突」會不會有所緩和,尤其是夾在中美之間的歐盟國家更注重這次美國的局勢動向。
  • 拜登當選後,歐洲能擺脫跨大西洋困境嗎|新京智庫
    文章認為儘管拜登的當選在歐洲被譽為一股新鮮空氣,拜登也有意修復與歐盟的關係,並推動多邊合作。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拜登將會支持歐洲戰略自主,歐洲仍舊陷入到維護大西洋關係與追求戰略自主的困境中。在美國新任總統就職典禮前兩個月,歐盟便為歐美關係提出了一個新願景,其前提是修補嚴重受損的多邊體系。最新發布的北約2030報告呼籲建立一個更加政治化的全球聯盟。
  • 拜登又要難辦了!歐洲不願當提線木偶,終於對美國公司出手
    目前,全球多國還被新冠疫情的陰影所籠罩著,歐洲各國經濟都受到了疫情的打擊,開支激增,為了彌補財政赤字,歐洲國家開始尋找新的稅基,較少受到疫情衝擊的美國科技巨頭就成了歐盟徵稅的新目標。除此之外,美國網際網路巨頭,在數字平臺領域幾乎已經形成了「統治性」局面,它們的數字壟斷,限制了歐洲數字經濟的發展,為了脫離美國的挾制,打破如今被動依靠美國的局面,歐洲試圖利用法律,強調自己的經濟主權、制定自己的經濟規則。
  • 下任美國務卿布林肯:拜登老相識,熱衷搖滾的樂隊主唱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孫成昊11月23日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拜登選擇布林肯其實有於公於私兩方面的考慮。「於私的話,布林肯是拜登的老相識,兩個人有過共事,私交也一直很好。國務卿作為主掌美國外交的內閣重要職位,總統對其信任與否非常關鍵;於公的話,布林肯和拜登一樣,都擁有豐富的外交政策經驗,可以說他的履歷是在一眾候選人中最為耀眼的。」
  • 人物︱下任美國務卿布林肯:拜登老相識,熱衷搖滾的樂隊主唱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孫成昊11月23日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拜登選擇布林肯其實有於公於私兩方面的考慮。「於私的話,布林肯是拜登的老相識,兩個人有過共事,私交也一直很好。國務卿作為主掌美國外交的內閣重要職位,總統對其信任與否非常關鍵;於公的話,布林肯和拜登一樣,都擁有豐富的外交政策經驗,可以說他的履歷是在一眾候選人中最為耀眼的。」
  • 甘冒「違法」風險,拜登為何堅持提名這位非裔將軍?
    這種豁免在歷史上只發生在兩個人身上——分別是二戰後提出歐洲復興計劃的喬治·馬歇爾和被川普提名的馬蒂斯。不光一些共和黨人反對拜登的決定,他的一些民主黨同僚也是如此,例如,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民主黨人傑克·裡德說,馬蒂斯被確認是一個例外,這種情況「不應超過一代人一次」。
  • 港大ICB客席講師關啟正:若拜登當選會如何影響資本巿場?
    港大ICB客席講師關啟正:若拜登當選會如何影響資本巿場?在今次的選前多個民調結果顯示,包括我於10月23日在港大ICB上海教學中心的一次活動中指出,拜登應能擊敗川普勝出選舉。然而,資本巿場深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之道理,所以這次巿場在初期表現相對冷靜,不敢全面基於投票前的民調結果輕舉妄動,只有在後期選舉結果開始明朗化的情況下,資金才進入美國巿場。
  • 包道格:為什麼拜登的頭等大事應是美國而非中國?
    近日,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前副會長包道格發表文章,他認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無可匹敵的霸權時代已經結束,下屆政府的第一要務應是重拾美國實力,重建國內競爭力與國外領導地位。以下為包道格文章摘編:拜登需要將精力集中在少數幾個議題上,他已表明打算解決包括抗擊疫情、促進經濟發展、解決種族爭議在內的幾個主要問題。拜登還需要恢復內部秩序,以使政府能夠繼續專注於上述目標,不輕易改變方向。當前美國的力量和影響力已被大大削弱。因此,重建國內競爭與國外領導力應是拜登政府的當務之急,具體的中國議題須排在其後。
  • 拜登撕下偽善面具,做出重要決定,或讓中美關係迎來巨大變化
    據澎湃新聞報導,拜登團隊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準備讓一名東方面孔的華裔擔任貿易代表。這名華裔名叫戴琦,雖然她本人和中國有很深的羈絆,但是她卻是美國價值觀的忠誠信徒。她曾表示川普在任期間的對華政策還是不夠強硬,而她則會使用更多激進措施。
  • 歐洲傳出一消息,事關中國,拜登這次無計可施了
    歐盟的地位非常重要,中國希望更多的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更何況由於川普的強硬態度,現在美國跟歐盟鬧的很僵,拜登上臺最優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修復跟歐盟的關係。拜登想要拉攏歐盟對付中國,但是最近歐盟傳來的消息給了拜登當頭一棒。歐盟要跟中國達成協議加強合作,拜登現在還沒有掌握實權,因此也只能看著歐盟跟中國牽手了。
  • 拜登如何面對選後「撕裂」的美國
    拜登又將如何面對這樣一個撕裂的美國?我們請專家為您深入分析。——編者  1  身處三大矛盾漩渦中心 美國社會出現嚴重撕裂  問: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這一幕震驚世界,暴露了美國社會存在的哪些問題?  答:1月6日,美國國會舉行兩院聯席會議,確認去年總統大選的結果。
  • 拜登宣布首批內閣名單:是時候恢復美國領導地位了!
    美國Axios網站發表評論文章稱,美國人均感染病例數比歐洲最近的猛增時期還要高,沒有跡象表明美國的感染病例數量會很快停止增長,尤其是在沒有強大的聯邦或州的限制措施情況下。總務管理局已通知拜登:過渡進程可正式開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獲得的總務管理局行政長官墨菲(Emily Murphy)周一11月23日)下午發來的一封信顯示,總務管理局已通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川普政府已準備好開始正式過渡進程。這封信是美國政府承認川普總統失敗的第一步。兩周前,多家美媒宣布拜登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 「政治正確」的拜登會選華裔當商務部長嗎?這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根據美國媒體的廣泛猜測,華裔民主黨人楊安澤將有可能被拜登提名。無論是楊安澤還是拜登政府的其他成員,他們將怎樣影響中美貿易的形勢呢? 昨日晚間,「時不我待」的拜登在各方的預期時間前「提前」公布了其未來政府的內閣名單。 不出意外的是,美國國務卿一職最終花落拜登的老朋友布林肯(Blinken),這位被各方譽為「外交官中的外交官」在將近20年前就與拜登有過共事的經歷。無論是拜登擔任參議員還是副總統期間,布林肯都堪稱拜登的「左膀右臂」。
  • 【英媒頭條】拜登已與歐洲領導人通話 英國首相意外順序靠前 但卻...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拜登在勝選後將詹森納入最先聯繫的歐洲國家領導人,令唐寧街感到吃驚,而這通電話表達了拜登對於英國退歐的堅定信息。  一位英國官員稱::「他們談及讓英國退歐以不損害貝爾法斯特協議為前提的方式進行。首相向候任總統確認了這一點。」  拜登之前就曾警告如果英國退歐破壞了北愛和平進程,美國將不可能和英國籤訂貿易協議。
  • 蔡英文如何面對拜登
    (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1月20日,不管川普與川粉再怎麼心不甘、情不願,拜登終將入主白宮,美國亦迎來民主黨全面執政的新年代,遠在太平洋彼端的臺灣,臺灣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亟需盤算未來3年4個月任期要如何面對美國的拜登政府?
  • 拜登時代,英國還會對中國「跳得兇」嗎?
    拜登的出現令歐洲回憶起歐巴馬時期歐美關係的融洽度我們可以從法國對蓬佩奧例行公事的接待中,看到大多數歐洲國家對於美國大選的態度和對未來美歐關係的期待。「歐洲國家領導人紛紛已對拜登表示祝賀,幾乎都趕在第一時間。這表明拜登當選或者說民主黨上臺是符合歐洲多數國家的期待的。」
  • 拜登挑的國務卿想挑撥中俄關係?
    美媒早就開始「劇透」這一重要任命,並且猜測這位跟隨拜登20多年的外交政策「老臣」將會如何處理中國問題。 美媒POLITICO試圖給布林肯畫像,「有關下任美國務卿必知的九個事實」之首,就是布林肯是一個堅定的跨大西洋主義者,說他與歐洲有著「畢生、深刻和私人」的聯繫。 這個描述如實展現了布林肯身上深深的歐洲烙印。
  • 別為川普得罪拜登 馬英九提醒應避免與拜登政府產生嫌隙
    川普政府在即將交接給拜登政府之際,頻頻端出對臺新政策,既派遣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訪臺後,又宣布對臺交流不再設限。然而蔡英文當局持續與川普政府唱和,也讓島內輿論憂心之後與拜登政府的關係是否將受影響。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馬英九今天也特別提醒蔡當局,提醒應避免與未來的拜登政府產生嫌隙。
  • 北大iGCU報告:拜登對華政策如何?其五派謀士已透露細節
    今年9月在美國商會發表演講時,布林肯稱中美徹底脫鉤是「不現實」和「徹底有害的」,但拜登政府不承諾放棄使用關稅手段對華施壓,中方應為當前臺海地區的緊張局勢負責,美國領導人應更多地與中國領導人面對面接觸以避免雙方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