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撕下偽善面具,做出重要決定,或讓中美關係迎來巨大變化

2020-12-28 翱翔雄心

據澎湃新聞報導,拜登團隊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準備讓一名東方面孔的華裔擔任貿易代表。這名華裔名叫戴琦,雖然她本人和中國有很深的羈絆,但是她卻是美國價值觀的忠誠信徒。她曾表示川普在任期間的對華政策還是不夠強硬,而她則會使用更多激進措施。任命此人為貿易代表意味著,拜登將徹底撕下了對華友好的偽善面具,或讓中美關係迎來巨大變化,而我們則需要為此做好充分的準備。

戴琦是個對華強硬派

戴琦是一個標準的社會精英,她在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兩所世界名校中學習過,並且獲得了優秀的學習成績。她雖然擁有東方血統,但是卻是出生在美國的地道美國人。在她的工作履歷中,我們能看到她和中國之間有很深的淵源,還曾在我國的大學教授英文課程。美媒對她的評價非常高,認為拜登做出的這一重大決定非常明智。在他們眼中,戴琦是一個既了解中國,又精通美國法律的官員,完全能夠勝任這一重要職位。

戴琦的政治生涯基本都在為白宮服務,此前就在美國的貿易部門工作,承擔律師的工作,處理了不少有關我國的貿易糾紛。長期在一線工作的經歷讓她變得更加難纏,因為她熟知各種貿易技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她對待中美貿易的態度非常強硬,甚至比川普還要厲害幾分。她對川普執政期間制定的中美貿易政策的評價是過於保守,傾向於防禦,而不是進攻,要知道川普可是最喜歡發起貿易戰和揮舞制裁大棒的總統。

從這一觀點就能看出,戴琦不是一個會緩和目前中美貿易局勢的人。她提倡用進攻性質的政策。並同時把政策向自己的歐洲盟友傾斜,讓他們成為美國堅實的後盾。如此團結和強大的西方聯盟有足夠的能力去捍衛自己的利益以及賴以生存的價值觀。這意味著等到拜登上臺,中美之間的額外關稅很可能不會去除,甚至還有進一步加碼的可能。

此外,戴琦雖然身在民主黨陣營,但是在共和黨人中也很受歡迎。目前已經有不少共和黨議員公開表示歡迎戴琦進入白宮工作,他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要跟她一起共事了。由於在議會中受到歡迎,戴琦此後推出的貿易政策很可能不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她或許會成為歷史以來最有建樹的貿易代表。任命此人也表示拜登已經撕下了偽善的面具。即使美國換了總統,未來中美貿易大概率也是矛盾重重。

拜登想要團結美國盟友

可以想見,戴琦如果正式就任,那麼會讓中美關係迎來巨大變化,並且這種變化估計不是我們想看見的,而是中美摩擦進一步加劇,貿易談判會變得越發艱難。與此同時,歐洲國家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可能會迎來一波升溫。不管是戴琦,還是拜登都認為他們需要幫助其他西方國家,維護好自己和盟友之間的關係。

這意味著,他們不會像川普那樣粗暴地對待這些盟友,而是會適當地讓出部分利益,讓西方聯盟變得更加穩固一些。在川普任內,歐洲反美的聲音越發強烈,歐洲國家因為數字稅一事和美國鬧得不可開交,白宮一度要對他們揮舞關稅大棒,而這是拜登想要盡力避免的局面。考慮到這些,我們需要為今後的中美關係做好最壞的準備,專心致志地走自己的道路。

相關焦點

  • 拜登能否克制團隊內部的這一衝動,對中美關係走向很重要
    ;以及更加重要的,通過對相關問題的討論,更深入、全面和準確的認識將對中美關係走向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相互之間的作用機制。很明顯的是,2017年至2020年間中美關係經歷的劇烈下行,再次提醒人們,美國總統這一職位所具有的巨大權限,以及對中美關係變化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基辛格博士的歸因是,更直接或間接地將中美關係遭遇的問題,歸結為某位具體總統的具體政策,這種觀點仍存在可以商榷的餘地。
  • 拜登拒絕再走川普老路,中美關係迎來變革?李光耀或預言成真
    在這2020即將過去的當口,川普迎來了人生最大的滑鐵盧——在競選總統連任的道路上敗北,雖然川普現在仍然沒有認輸,但這不過是垂死掙扎,或許川普在明年一月之後,依然可以通過宣布參加2024年總統競選等方式維持影響力,但是,這與他在總統任上的影響力已經截然不同了。
  • 崔天凱大使回應: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前段時間的美國總統大選贏得了眾人的關注,這是由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特殊地位決定的,美國總統職位的變更伴隨而來的將會是美國政策的改變以及國際關係的變化,而在當前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美國政權交接的重要時刻,中美關係也同樣飽受人們關注。
  • 「下一階段」中美關係前瞻:拜登會與川普大不同?|北京觀察
    現在,這些官員重新掌權,拜登執政依靠的正是他們這一批人。「中國釋放這個信號的背景是,美國大選結果日益明朗,中國已經向拜登發了賀電。美國政府要換人,而且還換了黨派,這對中美關係來講是一個改善的契機。新政府上臺,對內對外政策都會做出調整。」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分析。
  • 拜登上臺,將給中美帶來什麼?
    拜登會如何制定對華政策?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值得仔細地探討和分析。刁大明老師是中美關係研究領域的資深專家,對於時事的追蹤很緊密,同時也有理論分析功底。請他對前述問題給出自己的回答,會構成我們進一步討論的良好基礎。本文已刊登於《決策參考》2020年12月刊。
  • 專家:拜登或將給中美關係帶來轉機|唐納·川普|美國總統_網易...
    ,照搬上一任總統的政策是執政大忌,因此拜登的上臺可能會給當前處於低谷的中美關係帶來一定程度的轉機,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會徹底改變對華遏制的戰略。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拜登在隨後的講話中承諾將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並呼籲抗擊新冠大流行和組織一攬子經濟支持措施。他說:「照搬上一任總統的政策是執政大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寄希望於總統的更迭來改變國家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在川普任內,中美之間的對抗已經非常厲害。物極必反,這反倒可能會給拜登帶來一些反思,給中美雙方帶來一些機會。
  • 一部電影:當撕下了偽善面具之後,一切都是那麼真實
    等於是兩個人還沒照面暗戰就開始了,李偉傑的人設是個善良同時又有些自卑的小人物,前30分鐘主要渲染他的社群家庭關係,他和一個片警關係很差,接著,女兒在騎某次夏令營時被富二代性侵,還拍下了小視頻,富二代上門要挾與母女撕打在一起,
  • 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將走向何方
    一、中美關係大勢2020年,川普為了總統連任,將美國疫情肆虐的責任大肆甩鍋中國。美國總統、國務卿等要員,到處竄訪,肆意污衊,加上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等攻防,中美關係緊張。武漢武昌蛇山之下:浩瀚長江,奔流不息二、拜登提名官員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將走向何方呢?先來看看拜登提名的主要官員吧。
  • 拜登就中美關稅表態,貿易戰要擱置了?
    拜登終於就過去兩年不太正常的中美貿易發聲了。今日,他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他會暫時維持與中國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會立即採取任何行動,包括取消關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美關係在未來幾個月內都處在十字路口,將決定很長一段時期中美關係的走向。
  • 美國大選會影響中美關係,但一場大選無法決定「世界第一vs第二」的...
    這場美國大選,註定要讓中美關係發生改變。 而這種憑藉危機而在國際範圍內積攢的「好感度」,將在國際間的力量對比上出現有利於中國的實質性變化,最後甚至會加速國際權力的核心從美國轉移到中國這一邊。
  • 事關中美關係,世界十大風險報告出爐,這次與拜登有關
    世界最大的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在1月4日發表了自己「2021年世界十大風險」報告,該來的還是來了,中美關係進入了這份榜單,名列第四。    根據歐亞集團的數據,2021年預估排名前四的世界風險分別為:「美國的分裂」、新冠疫情、氣候政策中的國家博弈、中美緊張關係擴大。
  • 拜登還沒有上位,就公布一項決定,川普顏面掃地
    ,到了明年1月20號,拜登團隊便會開始執掌白宮。現在,拜登還沒有上位,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一項重磅決定,這回讓川普顏面掃地,但拜登的決定對美國對世界都是一個好消息。拜登發表新決定近日,著名的《巴黎協定》迎來了5周年紀念日,拜登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最新決定,那就是美國會很快重返"巴黎協定"。
  • 拜登上臺可能性多大?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深度解讀美國大選|風向
    但是隨著美國大選結果揭曉以後,中美會出現短暫的調和期,還會對前段時間中美之間大規模的摩擦做出一定的反思和調整。3、何偉文:如果拜登上臺的話,根據民主黨現在公布的政策綱領,有兩方面可以預見。其一,民主黨反華的基本立場和基本政治路線跟川普不會有很大區別,並且會更加看重人權、民主、自由這些方面;其二,民主黨提出回歸多邊主義,但是可能會通過加強改善盟友的關係來共同來對付中國。
  • 中美會撕破臉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社會學家丁學良談中美關係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1月20號拜登將會入主白宮,成為美國下一任總統。那中美關係是不是有改善的可能性?中美之間的競爭應該是必然,能不能是一種良性的競爭,而不是惡性的博弈呢?十年後的中美在世界舞臺上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呢?相關的話題。今天節目時間陳箋請到的是知名的社會學家丁學良教授,一起來探討一下。
  • 中美蜜月期將至?美:我們正面臨5大威脅,應力求共存,避免同歸於盡
    距離拜登政府的上臺已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可謂是「最難預測」的一場選舉,但是更加難以預料的是拜登政府上臺之後對中美關系所帶來的影響。
  • 97歲基辛格喊話拜登,還談到了中美關係
    在大選爭議問題懸而未決的背景下,97歲的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罕見發聲,不僅對即將上任拜登發出忠告,還再次談及中美關係。  基辛格對拜登忠告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1, 基辛格認為,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應迅速採取行動恢復與中國的對話。他警告稱,「否則世界將陷入一場堪比一戰的災難」。
  •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陳琪:要通過經貿合作穩定中美關係
    本次論壇聚焦「美國大選結果對中美經貿關係走向的影響」,經濟學界及中美關係學界知名專家毛振華、嶽曉勇、倪峰、陳琪、刁大明聯合解析。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陳琪表示,不服輸的川普一定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製造一場政治上的爭議和官司。川普是一個非典型的華盛頓政治圈子外的總統,在過去四年裡,大家看到議會幾乎無法制約川普行政當局,美國三權分立的結構失衡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政治撕裂十分明顯。
  • 中美競合|當拜登面對「川普主義」
    )以及氣候變化特使克裡(John Kerry)。在處理同盟關係、經貿關係、國際責任等方面,川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具有「非美國」特徵的舉措,川普具有根深蒂固的「零和博弈」思維,認為美國長期遭受不公平對待,雖然有強大實力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過去幾年,川普政府利用美國相較於其他大國仍然極為強大的國家經濟、技術、安全實力,並以雙邊主義方式放大這種實力優勢,通過「貿易戰」等訛詐性、霸凌性手段,逼迫對手做出較大讓步。
  • 崔天凱:中美關係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我們再次面臨重大抉擇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人類社會,中美關係走到新的十字路口,而即將到來的農曆牛年帶給人們更多信心和憧憬。我們此次對話特別重要而有意義。明天就是鄧小平先生訪美紀念日。42年前,他同卡特總統共同做出中美建交的歷史性決定。自那以來,中美兩國打破冷戰堅冰,超越意識形態分歧,不斷深化互利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也有力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 章百家:中美有望逐步建立良性「競合關係」
    近期中美關係可能會相對平淡的原因,主要是未來兩年,雙方都有許多重要的國內事項需要優先處理。對中國來說,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和「十四五」規劃的啟動之年,2021年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2022年將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