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當撕下了偽善面具之後,一切都是那麼真實

2021-03-02 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看過一千部以上的電影,你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

這是李維傑在看過許多部電影後得出的結論,然而就在這次」誤殺「事件中,他利用電影《蒙太奇》中的案例手法,上演了一出瞞天過海的戲碼:

《誤殺》柯汶利導演,電影改編翻拍自2015年的印度懸疑片誤殺瞞天記, 電影前半段鋪墊的有點慢,後面的揭秘酣暢淋漓到飛起,但一個好的創意只是破個題,接下來就要考驗導演員的執行能力了,這些年改編翻車的案例實在是太多,照著抄著不及格的比比皆是。翻拍也是是個技術活。

可以故事的場景是架空的,放到了東南亞某國男主李偉傑與妻子阿玉是華人。多年前因為戰亂逃離至此,生子安家融入了當地社會,李偉傑開了一家小網絡公司提供硬體與服務,阿玉是家庭婦女,有兩個女兒,男主只有小學文化,但他是一個骨灰級的影迷,每年能看800多部電影。

印度原版中的女警察局長1小時後才現身。誤殺改成了讓她與李偉傑上來就對位,李偉傑跟朋友炫耀自己的觀影量,說當你看過1000部以上的電影,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陳衝扮演的女局長,靠著經驗將犯罪嫌人的心理擊穿。當你破過一千個以上的案件,這世界上壓根就沒有什麼離奇的案件。

等於是兩個人還沒照面暗戰就開始了,李偉傑的人設是個善良同時又有些自卑的小人物,前30分鐘主要渲染他的社群家庭關係,他和一個片警關係很差,接著,女兒在騎某次夏令營時被富二代性侵,還拍下了小視頻,富二代上門要挾與母女撕打在一起,女兒為了救母親一棒子將富二代撂倒,與此同時,李維傑正在外地出差,順便看泰拳賽。

導演用了平行蒙太奇,拳手的致命一擊就對著那一榔頭,母女去處理富二代的屍體,李偉傑因為電話打不通,就急忙的打車回去,他安慰妻女,我們才是受害者,我們要自救。

誤殺典型的飛輪效應的電影。開始鋪墊進入的有點慢,一旦各齒輪咬合在一起,就能迅速的轉動一路飆到底,命案的發生就標誌的飛輪的啟動,男主只有小學文化,他的武器是看過的上千部電影,古今中外有太多關於犯罪的片子,李偉傑現在就是個編劇,把事重新剪裁,騙過女警察的眼睛,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不在場證明。他需要讓所有人相信,案發當晚他們一家人正在另一個城市度假。

女局長顯然是低估了李偉傑,下令把他近一年的觀影記錄全翻出來,重點考察犯罪片。但李偉傑的謀劃簡直天衣無縫,所有的證言都對得上,她無奈只能以小朋友為突破,除了節奏與氛圍的出色三大主角的演技全部在線,詮釋了一個擋在家裡人面前的勇敢,父親表現了如泥石流般的父愛沉重。

兩人攤牌時的那場戲極具爆發力,就像兩頭母獅子在撕咬,為了各自的孩子,她們可以拼上一切。陳衝扮演這個角色並不是一個黑到底的純反派,她的內心弧線絕對不比主角差,前面是心狠手辣的官僚,後面變成了為兒子背鍋的心碎母親讓人感到人性的複雜。

但是在邏輯上也有一些生硬,比如棺材裡的那隻羊以及棺材板上的血痕,都被一場暴雨給掩蓋了,警察一追查肯定沒跑,輪到不他自首。但是誤殺依然是近些年難得一見的翻拍佳作,對原故事有繼承有發揮,各方面都是高水準。

《誤殺》豆瓣7.7

說到蒙太奇,那就不得不提到韓國電影《蒙太奇》和印度片《誤殺瞞天記》。

類似的手法,同樣的讓整部電影的結果充滿了可能。不把故事看完,多數人看不懂其中的邏輯,二哈強烈推薦。

《蒙太奇》豆瓣8.2

15年前,名叫西珍的小女孩遭人綁架殺害,重案組警官吳青浩(金相慶 飾)雖答應西珍母親(嚴正花 飾)一定將兇手繩之以法,無奈經過漫長的追查卻始終一無所獲。眼看追訴期將近,吳警官孤注一擲,結果與嫌疑人對面錯過。在此之後,吳警官抱著遺憾離開警隊,過起破罐破摔的頹廢生活。而西珍媽媽始終不曾放棄追兇的信念,她憑藉柔弱女子之軀展開獨立調查,終於發現罪犯留下的蛛絲馬跡。未過多久,又有一名小女孩在光天化日之下遭人綁架,其作案手法與西珍案件如出一轍,警方旋即布下天羅地網,與之展開周旋。而面對狡猾多端的嫌犯,警方只得再次請出閒賦家中的吳青浩。
小女孩命懸一線,西珍媽媽和吳青浩能否抓到犯人,一償夙願……維傑(阿賈耶·德烏幹 Ajay Devgan 飾)和妻子娜蒂尼(施芮婭·薩蘭 Shreya 飾)結婚多年,將兩個女兒安久(伊西塔·杜塔 Ishita Dutta 飾)和安努(莫倫諾·賈達夫 Mrunal Jadhav 飾)撫養長大,一家人過著寧靜的生活,平淡之中自有真味 。某日,安久去參加野營,結識了名為薩姆(Rishabh Chaddha 飾)的男生,此時的她並不知道的是,這位看上去文質彬彬的男孩,會徹底粉碎她的生活。

撕下了偽善面具的薩姆竟然想要強暴安久,在激烈的掙扎反抗之中,安久失手殺死薩姆。維傑決定挺身而出保護他無辜的家人,自小熱愛看電影的他利用從電影裡學到的知識對薩姆的屍體進行了處理和掩埋,但警察的來訪讓這個家庭再一次陷入了危機之中。

簡介:一個寂靜的學術世界,時而喧鬧的學術公號。在信息爆炸,學術脫變的時代,精選政治學、法學、歷史學論文為讀者提供適應時代的跨學科知識服務。

▲長按二維碼,識別加訂閱

相關焦點

  • 拜登撕下偽善面具,做出重要決定,或讓中美關係迎來巨大變化
    任命此人為貿易代表意味著,拜登將徹底撕下了對華友好的偽善面具,或讓中美關係迎來巨大變化,而我們則需要為此做好充分的準備。戴琦是個對華強硬派戴琦是一個標準的社會精英,她在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兩所世界名校中學習過,並且獲得了優秀的學習成績。她雖然擁有東方血統,但是卻是出生在美國的地道美國人。
  • 章子怡親自撕下了她的「國際章」的面具,展現真實的一面
    章子怡17歲的時候就通過星星點燈正式進入演藝圈,她的起點很高,一上來就是主演,後來又進軍好萊塢,成為大家眼中的國際章,但是最近她參加了一檔綜藝親自撕下了自己國際章的面具,雖然這個舉動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不過章子怡表示面具下的她才是最真實的她。
  • 號稱「人淡如菊」的萬茜,面具被撕下了
    一直有號稱「人淡如菊」「一切隨緣」的萬茜,在登上了浪姐的舞臺後,「面具」被撕下了>這樣淡然的她在參加浪姐的前幾期也還依舊保持著處事不驚,不爭不搶,給人很是心安的感覺,一切,就在易立競採訪之後開始,就變了味了
  • 《熔爐》:比鬼更可怕的,是藏在偽善面具下的人
    看完《熔爐》之後,我堅信&34;2011年9月上映的《熔爐》,總觀影人數高達570萬人,是韓國當時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就連總統李明博也觀看了此片。雖然《熔爐》錯失了青龍獎,但是它所帶來的影響遠甚於此。因為《熔爐》這部電影,改變了韓國的法律。
  • 《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章斯年為雲舒撕下面具
    作為一部普通的偶像劇,《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並不優於同類型的偶像劇,劇情老梗,表現手法普通,沒有二次元,沒有搞怪搞笑,兩位主演也非流量明星,但就這樣的基礎,這部劇你只要看過後就停不下來。然而,有一天,佛系女生也會變得認真起來,龜毛教授終將撕下高冷的面具
  • 人性的弱點:不管是多狡猾的偽善之人,都難逃這7個定律,學習了
    一位偽善者,如果經過偽裝,獲得了周圍真正善良的人的信任,一旦他們開始做壞事,往往都會有很大的破壞力。古代和現代的歷史上都有很多這樣的偽善者。三國時期,曹操殺死呂伯奢一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曹操逃往朋友呂伯奢家避難,只是因為不明白呂伯奢的用意,把他們全家都殺了。在知道錯殺了呂伯奢的親家之後,曹操心中並沒有對朋友呂伯奢有多少內疚。
  • 水龍吟一首: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戴著偽善的面具
    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戴著偽善的面具。總是拿著微不足道的成就來騙自己,總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陣的空虛,總是靠一點酒精的麻醉才能夠睡去。在半睡半醒之間仿佛又聽見水手說,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為什麼。這是一首70後和80後都比較熟悉的歌。它就是鄭智化的《水手》,小時候風靡大街小巷的一首歌。
  • 《水形物語》:一部不但偽善,甚至偽惡的平庸電影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水形物語》都是一部平庸之作,主題「跨族群融合」一點都不新鮮,像《為戴茜小姐開車》(第6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狼共舞》(第6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甚至《美女與野獸》(第6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等一直是奧斯卡青睞的題材,不過這次推到了一個貌似是「人獸交」的大愛極端。
  • 《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佛系女生陷入俗塵,龜毛教授撕下面具
    作為一部普通的偶像劇,《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並不優於同類型的偶像劇,劇情老梗,表現手法普通,沒有二次元,沒有搞怪搞笑,兩位主演也非流量明星,但就這樣的基礎,這部劇你只要看過後就停不下來。《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由魏哲鳴、徐若晗主演,講述一個認數字作朋友的龜毛教授和一個無智商的傻女生之間的甜蜜婚姻故事。
  • 一部靠眼睛表達一切的電影
    也讓我真的明白,原來表情是那麼的深有意味,哪怕就是那雙深邃的眼睛所能表達的,都遠遠超出可以體會的範圍。在這部電影裡,我想我看到的是那種獨有的法式電影的美感統一戰的創傷所雜糅而成的複雜情景。是那種復仇中帶著優雅與情愫的美,是那種我難以形容但是又一直存在於哪裡的美。
  • 當善良的人撕下面具時,你連跪下的機會都沒有
    當善良的人撕下面具時,你連跪下的機會都沒有1:世間所有不盡人意之事,全靠硬扛。接受成長,也接受所有的不歡而散;不要執著於令自己痛苦的事物,不要去惦記再也回不去的曾經。有些事,放棄得越早,未來就會越好。你看那些忙碌的人,他們的時間都花在努力上8:你活得不快樂的原因是:既無法忍受目前的狀態,又沒能力改變這一切,可以像只豬一樣懶,卻無法像只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9:任何一個人離開你,都並非突然作的決定。人心是慢慢變冷,樹葉是漸漸變黃,故事是緩緩寫到結局。而愛,是因為失望太多,才變成不愛。
  • 撕開偽善的外皮——《方形》
    這部瑞典電影榮獲第70屆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也入圍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影片圍繞瑞典皇家現代藝術博物館策展人Christian展開,通過他的一段經歷,直指現代人的偽善,將現代人虛偽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現在大熒幕上。
  • 無名的電影道具:面具下的掩飾與真實
    關於面具,學過表演的科班,亦或是業餘的心理學家都會如此說道,一副面具既可掩飾又能揭露你:面具遮蓋了電影中角色的臉部,釋放了面具者其隱藏自我的一面,或體現出更為真實的人性。傳統上,在古希臘和日本能劇劇院的觀眾,會因表演者佩戴面具而不太聯想起演員本人的特徵,進而有助於演員的表演在觀眾眼中產生真正的轉變效果,並塑造出神秘,誇張,非人類的角色特質。當代超級英雄所戴的面具同樣偽裝了電影中角色的真實身份,也釋放了自我隱藏的一面。
  • 《偽君子》:偽善的人,總有一天會被拆穿
    莫裡哀塑造的達爾圖夫形象,由於過於真實而惹惱了眾多「達爾圖夫」,以至於他們紛紛群起而攻之,並且要求禁止演出這齣戲劇。《偽君子》是刺破17世紀法國時髦惡習——偽善的一柄利劍,挑下了從古至今千千萬萬偽君子的面具,把他們的罪惡靈魂展現在眾人面前。
  • 在社會上立足沒有面具就形同赤裸
    為了迎合現實的社會,在面對人際關係或是職場生活時,我們習慣戴上不同的面具,隱藏起我們真實的想法與心思。有的人認為人前人後的不同是偽善,有的人認為這是必要的社會法則,而面具背後那個真實的自己,是否會在變換的過程中,而迷失了呢?
  • 利刃出鞘,刺穿人性,撕開偽善
    剛看了一部挺燒腦的電影《利刃出鞘》,封閉的宅邸、複雜的人物群像、主角視角…真相之外另有真相,可以看到致敬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影子。推理作家老爺子兒女們各個不成器,靠爹吃飯的小兒子、大女婿偷情、兒媳靠學費蒙錢、大孫子不學無術...互相看不順眼,各懷鬼胎,戴著偽善的面具。
  • 《他人之顏》面具都不戴,你還算個人嗎?
    雖然幾天後妻子想要補償他,可他知道一個人的本能反應才是內心真實的反應,而這種補償不過是安慰和同情,並不是心底的接納。公司秘書辨認出了奧山,奧山本人卻拒絕這種辨認,因為臉都在繃帶下面你怎能辨認出來呢,這種辨認不是對心靈的辨認,只是對自己身上的社會標籤的辨認。
  • 9月電影推薦:一波口碑電影來襲
    海報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海報專為兒童打造的一部電影,一段劇情一段蒙太奇,讓兒童觀眾有時間慢慢消化。為了讓父親冷靜,他安裝了監控攝像頭,但一切正常,沒有發現任何可疑之處。一旦埃戈爾回家,他就找不到保姆或小妹妹。但家長們正處於一種奇怪的恍惚狀態,不記得他們有一個女兒。令人驚訝的是,她帶著孩子,所有的玩具和東西都不見了,好像她以前從未來過這裡。埃戈爾和他的朋友們去尋找,相信保姆實際上是一個古老的惡魔,俗稱雅加。如果他們不能應付,他們的父母也會忘記他們。
  • 從心理角度解讀《態度娃娃》:淺談「面具」形成原因,及救贖方法
    通過本文,你將可以說收穫到:1、 解析電影中的"面具假象"背後。2、 為什麼會形成感情面具?3、如何摘下面具,做真正的自己?最終,小女孩不惜砸毀自己所有的面具,然而卻發現面具之下的自己,只剩空殼。一、 解析電影中的"面具假象"背後1、 是對自己不滿的遮掩首先,女孩艾利本是一個正常的女孩,那她為何需要戴這麼多的面具呢?
  • 一個人,若身邊朋友有這四類「表現」的,必是偽善之人,儘早防範遠離
    在這個殘酷又現實的社會裡,我們每個人都帶著面具,只不過大部分人戴上面具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外來威脅傷害。而有些人則不同他們戴上面具只是想讓你減輕防禦,猛然給你致命一刀。所以想要在這社會裡有滋有味的生活下去,那麼區分一個人是否能與之相交就成了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