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溢奶、嗆奶怎麼辦?6個問答案例,看完後恍然大悟!

2020-12-20 欣媽育兒經

作為新手媽媽,第一次看到寶寶吐奶,會不會特別慌張,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吐奶、溢奶、嗆奶,對小寶寶來說,都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100%都會經歷這個階段。當然,作為媽媽,看到自己的小寶貝吐得稀裡譁啦,肯定會特別心疼。

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10個問答案例,關於如何預防寶寶吐奶、溢奶、嗆奶的小知識,小技巧,希望可以幫到寶媽們。

首先,大家要理解吐奶、溢奶、嗆奶的區別:

吐奶,指的是寶寶吃奶後,從嘴裡嘔吐出來,具有噴射狀;

溢奶,指的是寶寶吃奶後,從嘴角流出,奶液並不多;

嗆奶,指的是在吃奶過程中,出現了嗆咳症狀。

理解這三種不同的表現後,咱們接下來講具體的問答案例……

問題1:寶寶3個多月,一直吃的是奶粉,但總是吐奶,每次看到寶寶吐奶,心裡都特別難受,應該怎麼辦?

:吃奶粉肯定要用到奶瓶,有些媽媽總覺得奶嘴的孔太小,擔心寶寶吸不動,所以就會刻意把奶嘴弄大。這樣的話,寶寶在吃奶的時候,特別容易吸進去空氣,胃裡空氣多,稍微遇到點壓力就會導致奶液被吐出來。

所以,奶嘴孔的大小,一定要按照寶寶的月齡來選擇,雖然寶寶吃的時候會費力,但總比經常吐奶要好很多。另外,餵奶的時候也要注意奶瓶角度,讓寶寶完全含住奶嘴,儘量別讓寶寶吃到空氣。

問題2:寶寶剛20天,喝完奶經常會流出來,就連睡覺的時候也有奶液流出來,這可怎麼辦?

: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溢奶,很可能是哺乳的時候姿勢不對。如果是母乳餵養,儘量讓寶寶充分含住乳頭,不要留有空隙。有些寶寶力氣小,在吃奶的過程中,可以讓寶寶休息一會兒,吃完奶以後輕拍寶寶後背。

問題3:寶寶已經滿月,但總是嗆奶,每次都把自己嚇一大跳,真擔心會出現意外,這該如何解決?

:新生兒的吞咽能力比較弱,或者說不太熟練,如果媽媽的奶水充足,流速很快,寶寶就會容易嗆奶,因為奶液出的太多,寶寶根本來不及吞咽。所以,媽媽在餵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奶液的流速。

每個寶寶吞咽能力不同,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可以用剪刀手,把乳頭夾緊,手動來控制奶液流速,這樣就能有效預防嗆奶。對於經常嗆奶的寶寶,媽媽一定要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問題4:寶寶5個月了,之前一直吃母乳,我上班後改成了奶粉,吃母乳的時候不怎麼吐奶,為什麼換成奶粉卻開始吐奶?

:從母乳換成奶粉,有些寶寶會不太適應,加上寶寶腸胃嬌嫩,很容易因為換奶粉而導致消化不良,從而頻繁吐奶。這個就需要學會如何更換奶粉,比如從一開始,每天增加一頓奶粉,一周後全部改成奶粉,給寶寶一個適應的過程。

另外,如果更換奶粉後寶寶依然吐奶嚴重,可以嘗試更換奶粉品牌,或許就會有明顯改善。

問題5:寶寶50天了,吃完奶一放床上就吐奶,有時還哭鬧的厲害,這是怎麼回事?

:寶寶吃奶後,一定要記得拍隔,等10~20分鐘再放床上。往床上放的時候,最好不要直接讓寶寶平躺,而是讓寶寶側身躺,如果寶寶的後背力氣不夠,可以給寶寶墊一個枕頭,只要有側身傾斜度即可。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寶寶躺下後,突然吐奶,奶水如果回流,進入氣管很容易嗆住。

問題6:寶寶一個多月,純母乳餵養,經常吐奶、腹瀉,是生病了嗎?

:這種情況最先考慮消化不良,原因就是餵養過度。新生兒胃容量很小,而且消化能力差,如果餵養過度,很容易造成吐奶、腹瀉。遇到這種情況,一是要減少餵奶量,二是要給寶寶的腹部做按摩,促進腸胃消化。

PS:以上這6個問答案例,僅供寶媽們參考。如果在嘗試一些小技巧後,寶寶吐奶、溢奶、嗆奶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改善,或者有加重的表現,一定要儘快去醫院,因為兒科醫生可以幫助你排除寶寶是否患有疾病。

最後一點:所有的餵養方式,都不能一概而論,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據自己家寶寶的特點,選擇屬於自家寶寶獨特的餵養方式。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

相關焦點

  • 嬰兒嗆奶、吐奶、溢奶有何區別?如何預防?一文帶你全解析
    寶寶嗆奶怎麼辦?嬰兒吐奶時,由於會厭活塞蓋運動失靈,沒有把氣管口蓋嚴,奶汁誤入了氣管,叫做「嗆奶」;另外,由於嬰兒神經系統發育欠完善,一些反射還很薄弱,不能把嗆入呼吸道的奶咯出,這便導致氣道機械性阻塞而發生嚴重呼吸困難缺氧,即稱為「嗆奶窒息」。
  • 吐奶等於溢奶嗎?家長區別清楚,醫生少折騰,孩子少遭罪
    很多家長分不清寶寶是溢奶還是吐奶,到醫院檢查通通都說寶寶經常吐奶,搞得醫生哭笑不得,其實溢奶和吐奶有很大區別,家長們不要弄混了。溢奶:少量奶水從嘴角流出寶寶吃完奶後,奶水會順著嘴角流出,奶水量較少,一般不會超過30毫升,這種現象稱之為溢奶。
  • 寶寶嗆奶第一時間怎麼做很重要,63%家長都錯了…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仔細講講寶寶嗆奶後如何應對這回事,各位準備好小本本了嗎?●溢奶溢奶一般是從寶寶嘴角慢慢流出,量很少,就像流口水一樣,只是流出的不是口水而是奶液。寶寶沒有任何異常反應,不痛苦,不難過,飲食、睡眠、精神都沒問題。
  • 又一個孩子因嗆奶窒息死亡!新生兒吐奶、嗆奶,這些應對方法一定要學會!
    就在今天中午,小樓上李姐家剛滿1個月的小孫子夭折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今天一大早,李姐給寶寶餵完奶之後,看孩子睡著了就把他放在床上,自己去清洗奶瓶。洗完回來之後,卻猶如晴天霹靂,她看到小孫子竟然面部朝下趴在床上,已經一動不動了。
  • 寶寶易吐奶?這些情況要警惕!
    雖說小寶寶吐奶、溢奶是普遍現象,大多數情況下吐奶是生理性的。但如何判斷寶寶是生理性溢奶,還是病理性吐奶,這是需要媽媽們重點關注的。   餵養不當也會導致嬰兒吐奶頻繁或吐奶量多,如餵奶過快、餵奶量過多或給寶寶選擇了不適合的奶粉或餵奶前較長時間的哭鬧,餵奶時吞入大量的空氣等或寶寶吃奶後體位變動過大等因素都會導致溢奶或吐奶。1.適量餵食,避免過量餵哺。
  • 寶寶常常溢奶,媽媽很頭疼!試試這3個辦法
    這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溢奶現象,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聊聊,寶寶溢奶究竟藏著什麼秘密。1.為什麼只有寶寶會溢奶?正常的成人,或者是大一點的孩子,基本上很少出現會吐奶,或者是吃東西會吐出來的情況,溢奶一般只發生在出生不久的小嬰兒身上。
  • 寶寶吐奶不尋常?這些情況要警惕!
    雖說小寶寶吐奶、溢奶是普遍現象,大多數情況下吐奶是生理性的。但如何判斷寶寶是生理性溢奶,還是病理性吐奶,這是需要媽媽們重點關注的。    餵養不當也會導致嬰兒吐奶頻繁或吐奶量多,如餵奶過快、餵奶量過多或給寶寶選擇了不適合的奶粉或餵奶前較長時間的哭鬧,餵奶時吞入大量的空氣等或寶寶吃奶後體位變動過大等因素都會導致溢奶或吐奶。1.適量餵食,避免過量餵哺。
  • 頻繁吐奶致4月齡寶寶發育遲緩!寶寶吐奶雖常見,這些異常需重視
    隨著月齡的增長,6個月內嬰兒吐奶就會自然消失,這種樣來不帶有壓力,就直接從嘴邊流出來,這樣不需要做特殊的處理,擦拭乾淨即可。    2、溢奶  溢奶是指嬰兒吃奶後,如果立即平躺在床上,奶液會從口角流出,甚至把剛吃下去的奶吐出來!餵奶後把寶寶豎抱一段時間,吐奶就會明顯減少。
  • 頻繁吐奶致4月齡寶寶僅10斤!寶寶吐奶雖常見,但這些異常需重視
    一般情況下,生理性吐奶不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可以視為正常現象。隨著月齡的增長,6個月內嬰兒吐奶就會自然消失,這種樣來不帶有壓力,就直接從嘴邊流出來,這樣不需要做特殊的處理,擦拭乾淨即可。2、溢奶溢奶是指嬰兒吃奶後,如果立即平躺在床上,奶液會從口角流出,甚至把剛吃下去的奶吐出來!餵奶後把寶寶豎抱一段時間,吐奶就會明顯減少。
  • 寶寶嗆奶後豎抱+拍背,可能致命你知道不?
    拍嗝只是預防吐奶的一種方式,而不是處理的方法。無論是吐奶還是嗆奶,發生之後,再用拍嗝的做法(豎抱拍背)就是萬萬不行的,這樣可能會引起上面說的嗆咳更嚴重而已。發生嗆奶時,第一時間怎麼做?寶寶發生嗆奶,爸媽都很緊張,慌亂起來便更是手足無措。如果平時多學習有關嗆奶的處理方法,便能遇事不亂、從容應對,於寶寶而言也是極好的!
  • 新生兒出生後媽媽不要手忙腳亂,記住這10個常識,輕鬆帶娃
    新生兒出生後媽媽不要手忙腳亂,記住這10個常識,輕鬆帶娃 新生兒剛出生後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新手媽媽們沒有經驗,非常容易手忙腳亂。其實很多小常識準媽媽們都可以提前學習一樣,這樣孩子出生的時候才能有備無患。 1、 寶寶臍帶未掉前怎麼處理?
  • 新生兒嗆奶窒息,新手爸媽焦慮不安,一些措施,做爸媽前就要知道
    但是如果出現嗆奶,不能及時處理,孩子很容易窒息,會有生命危險。2019年10月,四川成都,一個上午9點,一位年輕媽媽給不到6個月的寶寶餵奶後,將其交給家裡老人照顧,隨後跟老公外出辦事。寶寶睡著後,老人將寶寶放到臥室床上平躺著,就去廚房忙碌。到了上午11點,寶寶沒有醒來。
  • 新生兒每次喝奶粉嗆奶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寶寶嗆奶有三個原因,一是寶寶喝奶時呼吸不通暢,二是奶嘴流量過快,三是寶寶喝奶過急。先來看第一個原因:寶寶呼吸不通暢寶寶呼吸不通暢,說明鼻子有點堵了,感冒、鼻屎、胃食管反流、環境溫溼度變化等情況都有可能會引起寶寶呼吸不通暢。
  • 益生菌、吐奶……育兒常見問題
    我們小寶寶因為生長發育的原因,腸胃和成年人不一樣,他們的胃更像一個敞口的罐子,因此輕輕的搖晃、打嗝,都有可能讓罐子裡的奶灑出來,這是寶寶發生吐奶的原因,所以準確說法叫「溢奶」。如果有胃食道反流,也可以參考:寶寶總是吐奶,體重不達標?警惕胃食管返流的3個常見誤區如何改善吐奶?最好的辦法就是拍嗝,有的寶寶比較難拍,需要多堅持一陣子,豎抱的時間長一點也沒關係,讓寶寶靠在肩膀上,手託著頸部就好。
  • 一文讀懂丨寶寶吐奶塊(奶瓣)、豆腐渣樣奶、水樣奶、原樣奶情況
    比如剛喝完奶就躺下、劇烈運動、餵奶過急、吮吸時吸入過多空氣等,都很容易造成奶液從胃中反流到食道、口腔,也就是溢奶或者漾奶。一般這種情況發生比較快,喝進去的奶液還沒怎麼消化,所以吐出來的奶液還是原來的樣子。通常也不會引起其他不適症狀,也不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家長們在餵哺時注意適量,同時要採用正確的餵養姿勢,餵奶後還可以給寶寶拍嗝,有助於預防和緩解吐奶。
  • 嬰兒吐奶別擔心,吐奶方式要分清!
    很多爸爸媽媽在給剛出生的寶寶餵奶的時候,都會遇到過寶寶吐奶,很多不懂的爸爸媽媽就很擔心,以為孩子身體出現問題,其實吐奶是寶寶很常見的一個現象,有數據表明,大約40%的嬰兒會經常發生不同程度的吐奶。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新生兒寶寶吐奶的問題。
  • 解析寶寶吐奶該怎麼辦
    對小寶寶來說,吐奶是比較常見的育兒小狀況,很多寶寶會經常發生不同程度的吐奶,吐奶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媽媽們看著揪心,今天就分析下寶寶吐奶該怎麼辦。
  • 新生兒頻頻吐奶?寶媽掌握拍嗝兩技巧,輕鬆應對吐奶問題
    有天閨蜜老公發消息來求助:「我感覺我老婆生完娃後,好像有點抑鬱了。」我趕忙問:「有什麼表現呢?」「她成天不是懷疑孩子有黃疸,就是覺得寶寶的大小便不正常,要麼就說寶寶吃不飽,有事沒事就拿著奶瓶餵奶。」朋友老公說了一籮筐,「寶寶這兩天總是吐奶,我老婆都著急哭了,讓我問問你怎麼辦?。」「怎麼突然開始吐奶了嗎?」我問道。
  • 嬰兒吐奶並不可怕,更可怕是不知道怎麼辦!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吐奶與寶寶的胃形態發育也有關係,成人的胃,從正面看是豎著的,狀態也比較穩定;而新生寶寶的胃,從正面看是橫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奶容易倒流。嬰兒的賁門不像成人的賁門可以輕易地閉合和開合,還比較鬆弛,可能閉合不嚴,容易被食物衝走,從而導致奶汁等能較容易地流入胃中,從而導致奶汁等能流入食道。
  • 新生兒吐奶怎麼辦?除了拍奶嗝以外,媽媽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寶寶出生總會給新手爸媽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困擾,比如吐奶,就是常見的問題之一。由於新生寶寶的個體差異,所以每個寶寶的吐奶情況也不同,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吐奶呢?吐奶後寶媽又應該如何處理呢?其實,吐奶也分多種原因,但主要是因為寶寶喉部尚未發育完成,一口氣喝了太多奶或者在吃奶過程中進入大量空氣,造成的吐奶。遇到新生兒吐奶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