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嗆奶窒息,新手爸媽焦慮不安,一些措施,做爸媽前就要知道

2020-12-20 凝媽悟語

文|凝媽

每年,中國有593萬人成為新手爸媽。

驚人的數字之後是無盡的焦慮,新手爸媽在育兒路上常常有不同的煩惱。最焦慮的莫過於孩子生病、出現異常問題。

特別是新生兒期,孩子特別喜歡吐奶、嗆奶,這時應該怎麼處理呢?如果沒有提前儲備這方面的知識,剩下的只是焦慮和慌亂。如果提前了解這些知識,照顧孩子就會倍感輕鬆。真的希望這些事,新手爸媽可以早些知道。

01新生兒嗆奶窒息,新手爸媽焦慮不安

正常的吐奶,對孩子來說影響不大,如果及時清理,孩子的危險性相對較小。但是如果出現嗆奶,不能及時處理,孩子很容易窒息,會有生命危險。

2019年10月,四川成都,一個上午9點,一位年輕媽媽給不到6個月的寶寶餵奶後,將其交給家裡老人照顧,隨後跟老公外出辦事。

寶寶睡著後,老人將寶寶放到臥室床上平躺著,就去廚房忙碌。到了上午11點,寶寶沒有醒來。

老人發現寶寶臉色不對,怎麼叫也叫不醒,頓時便慌了神!在外面的寶寶爸爸趕緊撥打120,說寶寶可能嗆奶了。但是因為爸爸爸爸不在家,老人電話聯繫不上,耽誤了很多時間,最後醫生也無回天之力。

寶寶出現嗆奶,如果反應及時,寶寶將會迅速脫離生命危險。

2020年5月18日下午,浙江慈谿,出生僅27天的小寶寶吃奶太急噎奶了,媽媽做了簡單的急救措施,但是效果不大,一家人急壞了。因為擔心120趕過來用的時間比較多,無奈之下打110報警求助。

民警不到5分鐘趕到現場,離醫院13公裡,用時13分鐘。到醫院後,護士採用拍背、彈腳心等措施,小寶寶「哇」一聲哭出來,總算轉危為安。

02孩子為什麼容易嗆奶

有經驗的媽媽會發現,新生兒比較容易嗆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嗆奶的頻率會逐漸降低,這跟孩子的生理特點是有密切關係的,同時也與餵養的方式有關。

1)孩子的生理問題

人的喉嚨這裡有個「咽喉活塞」,也就是會厭。會厭在進食時起的作用是,蓋住氣管,使食物只進入食管,如果會厭失靈,不能蓋住氣管,食物就會進入氣管,發生嗆奶。

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口腔中的會厭運動不協調,當吞咽時,會厭不能及時關閉,不能蓋住氣道或者食管口,就容易造成嗆奶。

2)餵養方式問題

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陳輝指出:嗆奶和餵養的姿勢、餵養的奶瓶有關。餵養姿勢如果太過仰臥,奶瓶開口太大,孩子就很容易嗆到。

新手媽媽在初期給孩子餵奶的時候,沒有掌握正確的餵養方式,技巧不夠嫻熟,就很容易導致寶寶嗆奶。

03孩子嗆奶,應該採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時間就是生命,孩子嗆奶時,一定喲啊採取必要的急救措施,才能保護寶寶的安全。陳輝醫生說一旦發生嗆奶,應該進行如下處理:

務必讓孩子處於側臥位,頭處於低位,然後輕輕拍後背,再將口腔溢奶清除,不要讓孩子仰著,以防止再次嗆到氣管。

陳輝醫生提到的方法,屬於體位引流法,一般在寶寶飽腹嗆奶的情況下使用。如果寶寶吃奶過急嗆奶,應立即將寶寶俯臥在大人腿上,腿伸直,使寶寶的上身前傾45~60度,拍打後背。

另外,還可以採用刺激法,即:用力拍打寶寶背部或揪掐刺激寶寶的腳底板,讓寶寶感到疼痛而哭叫或咳嗽,奶水會隨之咳出。

如果採取措施,沒有見效,應該立即撥打110或者120進行求助,切不可只等待。

04平時要採取措施防止嗆奶

孩子在嗆奶的時候,不僅僅給大人帶來焦慮,最重要的是孩子會特別痛苦,甚至有生命危險,預防大於急救,最好的方法是防患於未然,在餵養孩子時,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防止孩子吐奶。

1、注意餵奶姿勢

最好採用搖籃式餵奶姿勢:讓寶寶的頭部枕著媽媽的手臂,腹部向內,媽媽的手託著寶寶的臀部,可以用墊子或者扶手支撐手臂。

如果要躺著餵奶,要注意採用側臥的姿勢,不要仰臥餵奶。如果是奶瓶餵養,同樣是讓寶寶採取側臥姿勢。

要點是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奶瓶呈30到45度的傾斜角度,避免吸入過多空氣。

2、注意奶瓶口徑、控制母乳量

如果是奶瓶餵寶寶,要選擇合適的奶嘴。奶嘴一般分為0-6個月初生型和6-18個月成長型。小圓孔適合母乳或水,中圓孔適合衝調奶粉,十字孔和大圓孔適合果汁等。

如果母乳太充足,流速太快,也會引起寶寶嗆奶,可以用食指按住乳暈,使奶水流出速度放緩,防止嗆到寶寶。

3、餵奶時間要控制

美中宜和兒科李瑛主任強調:不要讓寶寶吃得太急、不要哭鬧的時候餵奶。

要注意估算寶寶的餵奶時間,在寶寶不太飢餓時就給寶寶餵奶,防止寶寶因為著急吃奶,來不及吞咽而吐奶。

在寶寶安靜的時候餵奶,餵奶時不要逗引寶寶、不要讓寶寶頻繁活動。

4、餵奶後注意事項

餵奶後要注意拍嗝,將寶寶豎直抱在胸前,頭靠在肩膀上,一手扶住寶寶的頭頸部,一手握成空拳在他的背部輕輕拍打,大約10分鐘即可

餵奶後豎直抱寶寶20-30分鐘,避免立即平躺,讓寶寶進行適當的消化,減少嗆奶的頻率。

李瑛主任也強調:餵奶後切忌頻繁變換體位。做操、換尿布都要避免。換尿布可以放在餵奶之前,餵奶之後避免劇烈的活動。

05結語

新生兒嗆奶是個大概率事件,主要是因為爸爸媽媽沒有做好功課,所以才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在成為爸爸媽媽之前,建議通過一些地面講座或者網絡資源,學習一些必備的育兒知識非常重要。掌握一些育兒技巧,能幫助爸媽在撫養孩子時少走一些彎路。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嗆奶第一時間怎麼做很重要,63%家長都錯了…
    每次看到這類消息,芽芽媽都覺得新手爸媽們的「育兒課」真的不能缺失。所以今天咱們就來仔細講講寶寶嗆奶後如何應對這回事,各位準備好小本本了嗎?當發現寶寶嗆奶後,許多新手爸媽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把他抱起來靠在肩上拍一拍,以為是和拍嗝一樣,把奶液拍出來就沒事兒了。但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甚至會非常危險!
  • 新生兒護理記住「六不要」,有害健康的陋習,新手爸媽別不當回事
    寶寶出生之後,新手爸媽們難免會感到力不從心,小寶寶柔軟、稚嫩,很多寶爸連抱娃都不敢,萬一把寶寶弄疼了可咋辦。過去有很多流傳下來的習俗,把幼小的新生兒折磨得夠嗆,不但有害健康,還會影響寶寶發育,爸媽們需要記牢。
  • 10天嬰兒嗆奶窒息 護士人工吸痰直接咽下
    這是發生在6月19號晚上的事,有一對夫妻進來求助說是孩子嗆奶了,見此情景,值班的幾位醫護人員一路護送到了二樓,因為嬰兒太小、當時已面色青紫、呼吸淺弱,情況十分危急。據醫護人員說,送醫前已過去了20分鐘,為了爭取更多的搶救時間,他們一邊了解病史,一邊拿搶救設備,可開啟吸痰器需要時間,孩子的情況已刻不容緩,這時、一位護士拿著可控式吸痰管,細的一頭插進嬰兒口中,另一頭放自己嘴裡,人工吸痰、為孩子清理呼吸道。
  • 新生兒常見的12個生理現象,新手爸媽不必過於擔心
    新生兒特別容易出現一些非常嚇人的症狀,新手爸媽不了解,經常帶孩子去醫院,浪費了時間,也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下面我們將盤點一下新生兒常見的12個生理現象。2.黃疸大家知道在未出生前,孩子們需要期待來獲得氧氣,因為那個環境相對較易缺氧,所以體內的紅細胞也相對較多。等孩子出生後養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所以紅細胞暫時不用那麼多,所以需要分解。
  • 新生兒除了吃就是睡?還有一件事不容忽視,新手爸媽一定要會觀察
    新生寶寶除了吃和睡之外,還有一件極其重要的大事時時刻刻地讓新手爸媽惦記,那就是寶寶的便便問題。從寶寶出生那一刻起,換尿布這件事就已成為每個父母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無論您的寶寶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寶寶每天的便便數量都不容忽視。
  • 關於新生兒護理,最常遇到的問題都在這裡,新手爸媽要牢記
    1、哺乳及拍嗝哺乳通常情況下新生兒在出生後一小時左右就可以進行餵奶,對於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越早餵奶越有利於母乳的產生,而且媽媽的初乳含有豐富的營養,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抵抗力,也是任何食物都無法取代的,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選擇母乳餵養的方式,初生一個月的寶寶每天的哺乳是沒有特定次數的,一般以「按需餵養」為主,也就是寶寶餓了就要及時哺乳。
  • 新手爸媽照顧新生兒要做到四「要」三「不要」,這樣能得心應手!
    文|空谷幽蘭育兒好朋友婷婷,剛成為一名新手媽媽。一家老小自然很開心,老公也很開竅,知道婷婷生孩子辛苦了,所以主動說跟婷婷一起照顧孩子。剛開始兩天還好,一回到家不管工作多累,一定會幫婷婷帶孩子。逗寶寶,給他換尿片,到點了就抱過來給婷婷餵奶。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不像之前那麼乖,事情越來越多,總是折騰。
  • 新生兒喝奶時扭來扭去還哼哼唧唧?4個原因,新手爸媽要清楚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有時候給寶寶餵奶時,寶寶一邊喝一邊扭動著身體,嘴裡還不停地哼哼唧唧。特別是0~3個月的寶寶出現這種情況較多,是寶寶覺得奶不好喝還是寶寶身體不舒服呢?雖然寶寶不會說話,但寶寶會用肢體語言向家長們傳達他的意思。
  • 又一個孩子因嗆奶窒息死亡!新生兒吐奶、嗆奶,這些應對方法一定要學會!
    其實,新生兒吐奶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只要我們平時做好預防措施,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我們最常見的吐奶,實際上是一種生理性的吐奶,即溢奶。生理性吐奶主要是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導致的,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胃呈水平位,還沒有形成生理彎曲,上面的賁門括約肌相對鬆弛,所以吃進去的奶很容易反流回食道。
  • 早產兒家庭護理這樣做,新手爸媽看過來
    但是不少早產兒出院之後,回到家裡,經常因為保暖措施做得不好,導致受涼感冒、發燒來就診。 專家建議:由於早產兒對溫度十分敏感,在出院之後,爸媽要注意保持孩子的體溫及室內的溫度適宜,不能過冷或過熱,在夏季,室內溫度保持在26-28℃,在冬季則室內溫度保持在24℃左右為宜
  • 新生兒肺炎可以自愈嗎?
    1、通常情況下,新生兒的肺炎如不經過治療是不會自愈的。新生兒肺炎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出現新生兒肺炎一般需要考慮住院治療,肯定是不能讓孩子自愈。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肺炎大多都是感染導致的,而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及時採取治療,不能耽誤,更加不能等待,否則很可能會造成新生兒窒息。
  •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是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開心果媽媽作為過來人,便分享10個新生兒自帶的"秘密屬性",這些可能老人也不知曉,醫生也不一定會詳細告知,作為新手父母,如果了解了這些屬性,那麼照顧起來,便少了許多的擔心和錯誤。
  • 關於新生兒的小秘密,新手爸媽都了解過嗎?
    孩子的到來,不僅給家人帶來了不少歡樂,更讓新手爸媽滿心歡喜這些萌萌噠的表情,其實都是關於新生寶寶成長發育的小秘密,那麼新手爸媽們都了解過嗎?小嬰兒乾嚎卻不會掉眼淚?我記得自家寶寶剛出生時,明明看見他在那裡哇哇大哭,卻一滴眼淚也沒看見,當時我就很好奇,難道他只是故意發出哭的聲音的嗎?
  • GAI周延夫婦初為父母,手忙又腳亂,如何成為合格的新手爸媽?
    近日由芒果TV自製推出的《新生日記》第二季暖心回歸,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不僅有剛做爸媽的新婚夫婦,還有二胎爸媽的加盟,讓這個節目變得更加的多元化。當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在面對新生兒的時候不免會覺得緊張慌亂,覺得自己沒有經驗做不好爸媽。但實際上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父母的本能,所以不要擔心自己做不好爸媽,也不要害怕自己的一些育兒方式是錯誤的,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好爸媽這個角色。只有你自己相信你自己可以,並且適應這一身份的轉變,你才能好好養育寶寶,做好新手爸媽。
  • 新生兒睡眠需要培養,做好一些細節,寶寶睡得好,爸媽不熬夜
    欣欣前一秒還沉浸在我們的羨慕聲中。後一秒就給我們大吐生二胎的苦水。說她和婆婆兩個人都照顧孩子不過來,正收緊錢包打算再請一位月嫂幫忙。原來寶寶睡覺晝夜顛倒,白天一直睡,晚上不怎麼睡,兩個大人跟著熬不動了。新生兒的睡眠確實是一個問題,尤其是對於一些新手媽媽來講,更是不知道如何處理是好。
  • 寶寶嗆奶後豎抱+拍背,可能致命你知道不?
    作者:寶寶知道 丁少媽媽可以說所有的寶寶都有過嗆奶的經歷,只是很多時候並沒有出現什麼大的情況,所以,媽媽們也就不以為意。其實,雖然嗆奶很常見,但也有輕重之分,一旦情況嚴重,同樣是會危及寶寶生命。而此類的新聞報導實在不在少數:因此,對於寶寶嗆奶這件事兒,首先爸媽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 新生兒準備哪些物品最實用?新手爸媽儘早了解,可以少花冤枉錢
    很多孕媽在生產前會給寶寶準備各種各樣的物品,來迎接他的到來。不過生完寶寶之後才發現,很多東西根本用不上,浪費錢不說,放在家裡還很佔地方。
  • 奶瓶的學問不止玻璃和塑料,最詳細的奶瓶選購攻略,獻給新手爸媽
    新生兒的出生,給很多新手爸媽帶來了喜悅,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煩惱,新手爸媽們需要為寶寶的出生做很多準備,買很多東西,奶瓶是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對奶瓶的了解,只知道有玻璃奶瓶和塑料奶瓶之分,其實奶瓶是有很多學問、標準的。如何給寶寶選擇奶瓶也是有講究的哦。今天小B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奶瓶中的學問以及如何給寶寶選購奶瓶。
  • 新手爸媽注意!想要輕鬆育娃,這個寶典可不能落下
    家裡有娃的都知道帶娃有多不容易,如果沒有正確方法的話,人累心累不說,寶寶也跟著遭罪,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更是如此,怎樣才能得心應手於照顧寶寶呢?其實,新手爸媽真不必焦慮,只要掌握住方法,養娃之路能事半功倍。下面4個常用的育兒寶典,能讓你輕鬆走在育娃路上。
  • 如何對待和護理新生兒,新手父母必看減負手冊
    這套漫畫並不是什麼權威的育兒指南,主要就是講我自己的經歷,幫新手爸媽放下一些不必要的負擔,儘量做到心裡有數和平常心,遇到問題也就能保持理智清醒,不至於急了自己坑了孩子。十篇漫畫十堂減負課,推薦給所有的新手爸媽:第一課:母乳的心裡建設【母乳餵養的痛】我都經歷過,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