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常駐 青島空氣品質多項指標創近年最優

2020-12-23 信網

原標題:「青島藍」頻頻刷屏朋友圈

仰望蒼穹,碧空如洗,夜晚繁星點點,無須加任何濾鏡,隨手一拍就是一幅藝術大片。

李村河畔,水清岸綠,水鳥雲集,魚翔淺底,曾經的城市臭水溝成了市內最大的河道生態公園;極目遠眺,青山如黛,鬱鬱蔥蔥,轉角可見的口袋公園、山頭公園,正將綠色延伸到家門口……

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這是青島越來越美的五年,以「綠色」為主色調的優美生態畫卷正在眼前徐徐展開。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也是最富競爭力的戰略資源。這五年來,我市生態環境保護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協同推進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大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加快構建大環保格局,以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汙染防治,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藍天白雲」是老百姓判斷空氣品質好壞最直接的感官標準,而這四個字也逐漸成為優良空氣品質的代名詞。

微信朋友圈屢屢被「青島藍」刷屏,這五年來,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已經成為青島市環境質量不斷提升最直觀的展現。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截至2019年年底,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等大氣主要汙染物濃度持續改善,比2015年分別改善71.4%、3.0%、27.5%、21.3%。今年前11個月,全市空氣品質優良率88.7%,同比提升8.8個百分點,空氣品質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多項指標創近年最優。

藍天白雲常駐,是我市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這背後,則是我市打出的一系列汙染防治攻堅「組合拳」,用平臺思維做治汙攻堅乘法,「1+1+8」汙染防治攻堅戰系列作戰方案不斷由紙面落向實處,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一一化解制約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源頭性、結構性問題。

為「擦亮」藍天,我市完成253臺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在建施工工地安裝揚塵在線監控設施,實施一批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重型柴油車車載診斷遠程在線監控安裝聯網達到10000臺,全部加油站均實施了油氣回收改造。好「氣質」來自於嚴格管控,全市142個鎮街全部建立空氣自動監測站,實現全市空氣品質監測全覆蓋、網格化監控。

為保衛碧水,縣級以上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得到整治,劃定城鎮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16個、劃定農村級「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31個。通過新建張村河水質淨化廠、擴建李村河汙水處理廠等項目,汙水處理能力得到提高。海泊河、李村河等重點河流完成綜合整治,昔日臭水溝變成生態公園。

為留一方淨土,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汙染地塊管理體系,完成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全市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布局趨於合理,建成董家口危險廢物綜合處置項目和平度新河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綜合處置項目,全市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全面提升。

「藍天變多了,空氣新鮮了,河水清澈了」,道出了「十三五」期間島城市民的共同心聲。這些年來,青島通過全面推進汙染治理,全市環境質量持續向好,讓居住在這座城裡的人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幸福宜居」。

制度革新,「大環保」格局發力

在青島市政府中心會議室,全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半月調度會議正在進行中。會議現場大屏幕上,正在播放市生態環境、住房建設、城市管理、公安和交通運輸等主要牽頭部門大氣攻堅檢查問題通報視頻,其中涉及建築工地裸土覆蓋不嚴、城市道路積塵未及時清掃、柴油貨車冒黑煙等汙染問題被逐一曝光。

如此規模的全市調度會,每半個月雷打不動都會在這裡舉行一次。這是自2019年9月起,我市啟動的「每周通報、半月調度、全月考核」的大氣汙染防治新機制,首次將具有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職責的區市、部門、鎮街及相關單位全部納入成員管理範圍,嚴格實行大氣工作分級排名管控措施。這套大氣「新機制」行之有效,強力推進了全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逐步形成各方參與、齊抓共管的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格局。

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實現這樣的根本性變革,必須依靠制度和法治,而環境治理又是一項系統工程。為解決「行業主管部門不管環保,環保主管部門管不著」的尷尬局面,2017年青島在全市環境保護委員會下分設10個專業委員會,「橫到邊,縱到底」,這一環委會機制實現了生態環保工作的全覆蓋,這種做法在同類城市中尚屬首次。

生態文明建設,重在落實環保責任。今年我市在建立以市長為環境保護委員會主任、市政府所有副市長任副主任,下設工業、農業、海洋、交通運輸等10個專業委員會的基礎上,重新調整了青島市生態環境委員會組織構成,彰顯了我市強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與環保大格局相對應,我市還建立了「市、區、街道、村居綜合治理網格」監管體系。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和考核目標體系,壓實全市各級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探索形成配套的調查評估、賠償磋商、損害修復、賠償訴訟等機制;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用經濟手段促進汙染減排;開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全市範圍實施環境空氣品質、地表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機制,激發各區市抓環境治理保護工作積極性……青島緊抓創新這個「牛鼻子」,不斷革新環境保護領域的體制機制,搭建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制度體系,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日漸走向成熟。

綠色築底,助推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萊西院上鎮九頂山莊是遠近聞名的葡萄莊園,年產葡萄酒近50萬瓶,遠銷國內外市場。誰能想到,12年前,這裡還是一片坑坑窪窪、鮮有生跡的廢棄礦山。讓院上鎮隋坊村村民董作苗做夢也沒想到的是,依託於礦山修復而打造的葡萄酒莊,讓他和周邊村民走上了靠葡萄種植、發展特色農業的綠色發家之路。「保護好綠水青山,才能長出發家致富的葡萄來。」董作苗說,院上鎮葡萄種植目前達到3000多畝,逐步形成規模化產業,人均每年增收2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小小廢棄礦山修復和治理後變身「金山銀山」,只是五年來我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十三五」期間,我市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產業環境友好、集約高效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不斷推進綠色發展。同時全面融入「15個攻勢」,將生態環保與新舊動能轉換、海洋戰略實施、鄉村振興等一體推進;制(劃)定青島市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清單,不斷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積極調整「四個結構」,努力做到「四減四增」,全市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逐年消減,2019年我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2015年減少11.5%、15.1%、15.8%、19.5%。

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我市不斷深化環評審批改革,在全省率先實施園區規劃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豁免一批環境影響小、風險小的建設項目環評手續等「三項改革」措施;優化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評審服務,在省內率先出臺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工作指南(試行),將評審時限由國家規定的40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評審時限處於全國領先水平,積極支持和服務全市重大經濟戰略。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青島正努力把生態環境打造成為城市發展的獨特競爭力,以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向更持續、全面、協調的方向發展。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 帥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光影]

相關焦點

  • 2020年三民活動丨青島市生態環境局: 青島空氣品質優良率再提8.8個...
    原標題:2020年三民活動丨市生態環境局: 青島空氣品質優良率再提8.8個百分點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空氣品質優良率88.7%堅持生態惠民,多措並舉創優美生態環境。為此市政府建立汙染防治工作新機制,每半月召開重點工作調度會,找問題、促整改、抓落實。出臺實施了大氣汙染防治強化攻堅「20條」,運用衛星遙感監測、計程車走航監控等先進技術提升大氣汙染防治水平。
  • 2020年空氣品質改善排名全國第三!佛山亮出空氣治理成績單
    1月15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0年168個重點城市空氣改善幅度排名前20位名單,佛山排名第3。2020年,佛山空氣品質達近年最優水平,改善幅度位於全省前列,空氣品質六項指標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1月15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0年168個重點城市空氣改善幅度排名前20位名單,佛山排名第3。碧空如洗,白雲如絮。
  • 藍天白雲扮靚「美麗即墨」
    魯網1月7日訊(記者 於建軍)「這幾年即墨的藍天白雲特別多,感覺小時候常見的藍天又回來了。」問及大氣環境如何,越來越多的百姓為此點讚,那洋溢在臉上的笑容是青島即墨區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的最好印證。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
  • 安順開展大氣治理 藍天白雲空氣清新
    初冬時節,走進安順,碧藍天空鑲嵌朵朵白雲,精彩漂亮;縷縷微風伴隨清新空氣,令人如痴如醉。    近年來,「藍天白雲,空氣清新」已成為安順的常態,人們早已司空見慣,酸雨成為「過去式」,讓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盡享優質的環境空氣品質。
  • ...守護一方藍天——懷化成功創建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城市...
    藍天白雲下,舞水河碧水清流,中坡山綠意盎然,湛藍的天空遼闊高遠,市民們閒庭信步,欣賞這望得見的綠、看得見的水,感受持續改善的空氣品質。「懷化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我們每天都與藍天白雲作伴。」市民周俊敏感慨頗多,在懷化生活了50多年,親眼見證了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2020年7月22日,省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彭國甫在市一中新校區建設工地詳細察看揚塵治理情況。
  • 藍天白雲成為新常態!三年攻堅,江蘇空氣品質交出亮眼成績單
    1月7日,記者從江蘇省大氣汙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獲悉,藍天保衛戰三年攻堅,全省空氣品質持續明顯改善:2017年至2020年,PM2.5濃度下降9微克/立方米、降幅19%,首次「破40」;優良天增加27天,首超290天,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約束性目標;南京、無錫、蘇州、南通、鹽城5市PM2.5濃度首次達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以下,均為新標準全面實施後2013年以來最好成績。
  • 空氣好了藍天多了,但還有個「隱形殺手」要當心!
    不僅北京,這幾年全中國細顆粒物(PM2.5)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藍天變多,空氣更清新,聯合國曾評價中國空氣治理是「可借鑑的範本」。但有喜也有憂。目前,相當一部分城市陷入新困局——近兩年在空氣品質普遍改善、各項空氣汙染物濃度有所降低的情況下,臭氧濃度不降反升,已經逐漸成為僅次於PM2.5,影響優良天數比率的重要因素。
  • 收穫297個藍天!讓藍天保衛戰顯成效,蘇州這裡有妙招
    我們常說,希望藍天白雲常伴左右,那麼,大家知道到底這一年,藍天白雲到底陪伴了我們多久呢?蘇州這個地方有答案啦,據統計截至12月17日,崑山市今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97天。提前兩周完成蘇州市政府對崑山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這一年度考核指標,優良天數為近三年來最好水平。
  • 天天見藍天,夜夜看星星,上個月山東「氣質」亮了
    PM2.5濃度(資料圖)PM2.5和PM10改善都在10%以上根據通報,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0μg/m3,同比改善11.8%;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58μg/m3,同比改善13.4%;二氧化硫(SO2)平均濃度為12μg/m3,同比改善40.0%;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為24μg/m3,同比改善7.7%;「藍天白雲
  • 南寧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及2020年度環境空氣品質目標任務
    南寧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南寧藍」常駐。圖為藍天白雲下的生態南寧美景。截至今年12月20日,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8%,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及2020年度藍天保衛戰確定的95%的目標任務;PM2.5濃度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超額完成31微克/立方米的目標任務;PM10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超額完成54微克/立方米的目標任務……今年以來,南寧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
  • 藍天白雲刷爆泰安朋友圈,天空美得不像話,像神話!
    今天,泰安的藍天白雲再次當仁不讓的席捲了朋友圈
  • 西安:藍天白雲 清水綠岸 魚翔淺底… 「綠色發展·生態西安」建設...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堅持每月進行統一調度,表揚先進、點評「後進」;緊盯大氣環境質量改善,自5月份起每月召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調度會,專題研究大氣環境質量狀況,通報突出大氣環境質量問題,部署下階段工作。  明晰責任、細化任務。
  • 雨後的濟南,藍天白雲刷屏,但接下來的天氣
    今天濟南的天氣太令人驚喜啦藍天白雲,隨手一拍,就是手機屏保,
  • 守護藍天白雲!大氣汙染整治,山東交警在行動!
    守護藍天白雲!大氣汙染整治,山東交警在行動! 由於近期大氣擴散條件轉差溼度增加 風速減小全省出現大範圍空氣品質汙染
  • 讓藍天白雲成為新常態!慈谿啟動"水陸空"清爽行動
    讓藍天白雲成為新常態!到今年7月,慈谿空氣品質優良率89.2%,同比上升14.7個百分點,上升幅度位居全省前列。儘管上升幅度不小,但離空氣品質優秀地區差距較大。工業經濟大市慈谿仍然面臨生態環境先天稟賦不足的「短板」,生態環境基礎比較薄弱。為此,慈谿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雙組長」的美麗慈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水陸空」多措並舉創新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力爭高質量書寫「兩山」轉化創新實踐。
  • 代進萍:在藍天白雲間起舞
    「痴心環保久為功,舞動藍天掛彩虹。深入街區形象美,白雲感動人間情。」這是讚美廊坊市中太建設集團退休職工、廊坊市環保志願者代進萍的詩,也是她醉心環保公益事業的生動寫照。代進萍今年60歲。從2004年開始,她就組織起百人舞蹈隊,到敬老院、社區進行公益演出。到了2014年,她開始專注環保領域,每年的世界環境日都少不了她們演出的身影。
  • 藍天白雲的故事
    藍天,尤其是雨後的藍天,瓦藍、瓦藍,碧空萬裡,純潔高遠,讓人愉悅。如果再有一些白雲,就更好了。藍天是漂亮的的畫布,清風是技藝高超的畫師,在蔚藍的天空,瀟灑揮毫,給我們勾勒出時刻變換的美妙風景,讓你喜不自勝。
  • 【投票】「藍天白雲我的夢」第十站——仕強竹業,火速圍觀!!!
    「藍天白雲我的夢」仕強站主題作品投票中,小夥伴們火速圍觀!
  • 【喜迎十九大】南昌:1年中318天空氣棒
    「南昌的天空特別藍,朵朵白雲點綴其間,特別漂亮,真是一個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來自瀋陽的遊客張昊說。  「藍天白雲」是南昌人的天然福利。近年來,南昌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高,2016年,南昌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18天,空氣品質優良率由2013年的60.8%提高為2016年的86.9%,提高26.1個百分點,在中部省會城市穩居第一。2013年以來,南昌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和贛江、撫河14個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在中部省會城市均排第一。
  • 藍天白雲繁星 離百姓越來越近
    藍天白雲繁星 離百姓越來越近   6月10日6時30分左右,在成都市區內可見遠處高聳的雪山。本報記者吳傳明攝   6月25日,藍天白雲下,廣安市廣安區官盛新區官盛湖微波蕩漾,美如圖畫。為保護好官盛湖水質,官盛新區組織志願打撈小分隊定期開展湖面巡視、漂浮物打撈及水資源保護宣傳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