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神州吳曉濱: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 創新藥研發躋身世界前列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9月22日,由新浪財經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科」公司峰會召開。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闕波、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等20餘位資本行業重磅嘉賓齊聚,展望「十四五」規劃科技發展新裡程,共同探討中國企業的科創未來。

百濟神州公司總裁吳曉濱在出席此次峰會上表示,中國新冠疫情情況,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整個世界的形勢目前還不是特別樂觀。但有一點在疫苗和生物製藥方面,國內並沒有感到特別得驚慌,很大程度取決於近年來我們國家的創新生物製藥產業快速發展,給大家帶來的一種信念和信心。

無論是腺病毒疫苗,還是病毒減活疫苗,我們國家都在做,從疫苗角度上來講,我們國家顯示了很好的科技的力量。在用藥方面,無論是中和抗體,還是和免疫相關的抗病毒的藥,其實我們國家在整個世界的研發鏈條裡邊也走得非常前面。

以下為演講實錄:

中國新冠疫情情況,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整個世界的形勢目前還不是特別樂觀。但有一點在疫苗和生物製藥方面,國內並沒有感到特別得驚慌,很大程度取決於近年來我們國家的創新生物製藥產業快速發展,給大家帶來的一種信念和信心。

但如果發生在十年前,當時我們國家無論是創新的藥還是疫苗都沒有發展起來,都是很落後的情況下,我們只會做一些沒有一致性評價的仿製品,所有的新藥、創新藥包括疫苗都是靠進口,創新的疫苗也是一樣,都是靠進口,這個時候我覺得可能很多人會真的心慌。當國際形勢發生這麼嚴峻變化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有能力、有信心覺得這個事情我們可以控制。

大家看一看最近到底發生了什麼。首先,大家知道這個世界上前一段時間統計,有6個疫苗進入了三期臨床,其中三個是中國的。無論是腺病毒的疫苗還是病毒減活的疫苗,我們國家都在做。所以,從疫苗的角度上來講,我們國家顯示了很好的科技的力量。在用藥方面,大家也看到了,無論是中和抗體,還是和免疫相關的抗病毒的藥,其實我們國家在整個世界的研發鏈條裡邊也走得非常前面。

大家也看到公司在前一段時間,也和我們國內的一家公司,就中和抗體達成了全球的臨床試驗和全球商業化的協定,我想在中和抗體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面。另外,百濟BTK抑制劑,這個抑制劑也是在美國開展了二期臨床試驗,很有可能對一些新冠的病人,當他的免疫系統遭到攻擊,釋放免疫風暴的時候,可能會有用處。所以,無論從藥還是從疫苗方面,我們國家其實都走得非常好。

公司今年是成立第十周年,百濟神州在行業發展一直也是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領軍企業的作用。

這十年百濟取得很多成就,包括第一個我們國家具有完全獨立智慧財產權的藥在美國上市,在美國得到了FDA的批准,而且在同一個星期我們就推向了美國的市場,建立了商業的團隊,患者也能用到最新的新一代的BTK的抑制劑,給患者帶來了非常大的獲益。不光是美國,我們在歐盟也遞交了申請,在澳大利亞,在加拿大等很多國家我們也都遞交了申請,而且在中國也得到了批准。PD-1、替雷利珠在我們國家也是得到了批准,也很快上市了。整個百濟全球範圍內有50、60個全球或者是中國的臨床試驗同時在進行。中國的創新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迭代。

中國人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學習能力特別強,引進、吸收、提高,然後引領,這個事情發生在很多的領域。大家可以看到發生在電器洗衣機、電冰箱、洗衣機,最後也體現在高鐵和一些重型的機械製造上面。實際上可能大家平時不太熟悉的,不僅在看得見、摸得著,和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裡,我們有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實際上在微觀世界裡面,在生命科學裡面,包括基因水平、細胞水平、分子水平上面,中國的創新也是日新月異。

百濟十年走過的路程,很大程度上是折射了我們國家創新醫藥工業在前十年走過的路程,尤其是2015年以後,我們藥監系統進行巨大的改革以後,對生物製藥產業產生巨大的推動力。這裡百濟可能只是一個走在前面的典範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大家在市場上都聽說的。我們國家有這麼一批創新藥的企業,他們在推動我們整個中國的創新,中國的創新有非常大的意義,這裡面有幾個很大的意義:

首先,病人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病人的可及性,就像我在開頭講的,過去中國的創新藥幾乎百分之百靠進口。大家知道,靠進口就有一個可負擔性的問題。由於藥價的問題,可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群可以用得起。所以,對廣大的患者就有了一個可及性的問題。中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創新的醫藥工業不是一個選擇題,而是一個必須要做的題。

在這個過程中,2015年以來,由於快速地發展,使得中國的創新藥的企業湧現出了很多具有中國智慧財產權的新藥。首先得益於政策,我們國家2015年以後,無論是註冊的政策,醫政的政策,還是我們國家醫保的政策,都有了極大的改善。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在人才發展方面,行業有很多的人才,無論是我們本土培養的人才,還是海外回歸的人才,對整個我們醫藥工業注入了非常強的新鮮的血液。資金,有了人才,資金也隨之就進來。最後一點是中國的市場,市場在那裡,病人的需求在那裡,這是培養一個工業能夠發展變大、變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市場、病人患者的需求在那。

相關焦點

  • 百濟神州總裁吳曉濱:中國醫藥創新站起來、走出去
    中國在研發的13個新冠疫苗中有5個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遙。在百濟神州中國區總經理兼總裁吳曉濱看來,無論是攜手全球研發新冠肺炎疫苗,還是藥企投入新冠特效藥研發,都體現了中國醫藥創新實力位列世界第一梯隊。「包括單克隆抗體、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在內的新冠藥物,我們國家至少有6家在做。
  • 百濟神州上海醫藥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百濟神州創始人、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王曉東院士表示:「過去十年中,我國無論在基礎研究、新藥研發和人才培養方面,整體邁進了一大步。這為我們深化科學研究,加快成果轉化奠定了基礎。在國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政策大力扶持下,百濟將繼續努力讓中國更多百姓吃上國產好藥創新藥,為全球健康和公共衛生問題的解決貢獻更多『中國方案』。」
  • 200億元研發投入背後的創與新——訪百濟神州中國區總經理兼公司...
    作為一家中國本土生物醫藥企業,百濟神州主攻抗癌藥的創新研發,其自主研發的BTK抑制劑澤布替尼已在全球多地遞交新藥上市申請,改寫了中國抗癌藥長期以來「只進不出」的局面。與此同時,公司擁有超30個在研藥品,其中11個在研藥品擁有全球權益。
  • 1200億投出2.5萬億總市值,高瓴如何打造醫藥投資的長雪道
    高瓴資本合伙人易諾青告訴《中國企業家》,「這是高瓴連續第八次投資百濟神州,最吸引我們的是,百濟神州是一家有靈魂的企業,從創立的第一天起就堅持做最好的科學和最高質量的創新藥,研發上只做全球最優或最新。通過對百濟神州這樣本土創新領先企業的長期支持,我們希望能夠助力中國創新藥企業高質量發展,登上世界一流製藥舞臺。」
  •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汪來:未來十年是中國生物製藥的黃金十年
    在8月18日的百濟神州蘇州產業化基地探訪及研發進展介紹分享會上,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究和亞太臨床開發負責人汪來博士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顯示,到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將近4000億元。
  • 燒錢十年仍虧損 百濟神州衝刺A股直面「醫藥一哥」恆瑞醫藥
    上述百濟神州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國家在通過科創板、紅籌企業境內上市等相關政策傳遞一個信號,號召大中型的技術型公司在本土上市。中國醫藥產業以後肯定會是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科技興國也是國家的主旋律。所以我們登陸科創版的計劃,是順大勢而為,也是在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
  • 賦能藥企創新效果顯著,多家高瓴投資企業榮膺中國醫藥工業百強系列榜
    而年度CRO(包含CDMO)企業20強中,藥明康德、藥明生物以及杭州泰格更是包攬前三甲。 醫藥健康行業的特點決定了,投資機構不僅有財力、有耐心,更要有一套卓有成效的賦能體系,支持企業在關鍵發展節點上不斷突破。而高瓴則依靠對醫藥行業深入的洞察,為被投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支持。
  • 西普會創新藥發展峰會:萬億市值藥企同臺,共論新藥商業化
    然而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來自6家中國醫藥行業知名領軍企業的6位高管之間的對話,6家公司分別為:醫藥龍頭、「研發一哥」恆瑞醫藥、首仿之王中國生物製藥、國際化生物技術公司的代表百濟神州、首家A+H、首家上市國產PD-1單抗的君實生物、中國生物類似藥領軍企業復宏漢霖、醫藥商業知名企業百洋集團。六家企業市值合計近萬億元人民幣,堪稱萬億市值的對話。
  • 黃浦區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將建亞洲領先轉化醫學創新中心
    來源:澎湃新聞 以廣慈—思南國家轉化醫學創新產業園區建設為抓手,上海市黃浦區正著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DIA現場:我國創新藥發展駛入快車道 兩大難題亟待解決
    近年來,隨著政策及市場環境的不斷變革,創新成為中國藥企一個不能避免的話題,創新藥產業加速發展,從中國新到全球新的研發格局逐步形成,越來越多的創新研發成果湧現。10月28日,在第12屆DIA中國年會現場,多位行業人士共同探討我國創新藥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新挑戰。
  • 百濟神州要來A股上市了 它是如何10年虧掉200億的?
    高瓴是中國市場業績最好的基金之一,貝克兄弟是生物醫藥投資專家,兩家公司從2014年起,參與了百濟神州每一輪投資;安進則是全球最大的生物技術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與一些公司向投資方「伸手要錢」不同,百濟神州這次融資源於股東的「反向詢問」,即主動問公司是否還需要更多的錢?以此加大對百濟神州的投資力度。
  • 百濟神州20.8億美元融資創全球之最,王曉東:我們「人傻錢多」
    2020 年 7 月 13 日,百濟神州(NASDAQ:BGNE;HKG: 06160)宣布達成 20.8 億美元股權融資,此次股權融資創造了全球生物科技領域最大金額股權融資。高瓴資本以不低於 10 億美元份額的認購,也創造全球生物醫藥史上最大股權投資。緊接著,7 月 14 日百濟神州召開線上媒體發布會,對外介紹了本次融資具體情況及最新管線進展情況。
  • ...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和「2020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
    11月19日,「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坪山區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揭幕,「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以下簡稱展會)同期開展。,來自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的100多位院士、科學家、專家學者,以及來自世界500強企業、創新研究項目團隊和創投風投機構的高層、技術精英近千人參加會議,近萬人參展。
  • 企業觀 百濟神州與諾華達成授權合作:國產PD-1加速「出海」 競爭賽...
    事實上,在此次與諾華合作之前,百濟神州曾於2017年授權新基,就PD-1單抗替雷利珠單抗在亞洲地區(除日本)以外的實體瘤開發權益,交易總額達13.93億美元,也創造了彼時交易金額最高的License out項目。但是,之後由於BMS收購新基,百濟神州將PD-1全球開發權收回自己手中。
  • 百濟神州百億融資背後:淨虧損大增,研發佔比遠高同行
    來源:新浪財經7月13日,中國醫藥領域巨頭百濟神州刷新了全球生物科技領域最大規模的股權融資紀錄。百濟神州宣布達成20.8 億美元股權融資,本次融資主要面向百濟神州現有股東和主要投資者,除高瓴資本外,主要投資者還包括合作夥伴安進公司和美國生物醫藥對衝基金貝克兄弟諮詢公司。
  • 創新研發引領生物醫藥產業逆勢而上
    「這是疫情發生後,公司研發的第4代技術產品。」重慶中元匯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元匯吉」)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元匯吉作為重慶市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保障企業,除支持重慶及武漢、北京、新疆、大連的疫情防控外,還向全球60多個國家提供新冠相關設備和試劑。上半年,公司產值同比增加50%以上。中元匯吉交出的亮眼成績單,僅是重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一個案例。
  • 生物醫藥「新賽道」 大灣區與長三角競合下半場
    南方網訊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生物醫藥基地(又稱「張江藥谷」),華領醫藥研發生產部高級副總裁佘勁正準備新藥上市申報的材料,上海藥品審評核查中心就設在園區;100公裡之外,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管理公司產業服務部的沈正英剛結束企業回訪,她是園區企業基石生物專屬的「店小二」,為其提供「一站式」服務。長三角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高地。
  • 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成創新高地
    我們在生物醫藥園的企業,真是太幸運了!」深圳華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周旋如是說。國企擔當,共克時艱,助力藥企復產復工據悉,疫情防控最為緊要的關頭,在園區運營方深福保集團的傾力支持下,深圳市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區企業成為深圳市第一批覆工復產的藥企,甫一復工即投入到全面防疫的研發生產中,為抗疫作出了突出貢獻。
  • 創紀錄:百濟神州自主研發PD-1新藥海外授權賣了22億美元
    2021-01-13 00:12:11 來源: 南方Plus 舉報   專注於創新型分子靶向藥物及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研發的生物科技公司百濟神州今日
  • 2020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 暨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
    2020年1月,深圳發布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1+3」重磅政策文件,大力發展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物等研發製造,致力於把生物醫藥產業打造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明確指出打造以坪山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主園區為核心的「一核多中心」新格局。特別是全球新冠疫情大爆發以來,加快生物醫藥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