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瞭望(ID:qtzl3721)---登高望遠縱覽世界風雲,見微知著研判政商動態。關注我,讓你足不出戶看天下!
來源:網際網路熱點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一
英國傳來大消息!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將孟晚舟加拿大事件幕後實情真相公之於眾,全球譁然。
幕後黑手竟然是——滙豐銀行!
據英國《金融時報》披露稱,因洗錢和違反制裁法案等一系列問題而被美國司法部盯上的滙豐銀行,為逃脫處罰,同意在其他案件中「配合」美國司法部的調查。
原來,早在2012年和2013年時,就有外國媒體報導華為與一家伊朗公司存在業務往來。
當時華為不僅向媒體澄清了這些事情,還與合作夥伴進行了溝通和澄清,這其中就包括了滙豐銀行。
據媒體報導,當時孟晚舟是與滙豐銀行的一位高管當面進行了溝通,表示華為沒有任何不合規的情況,還給這位滙豐高管提供了一份PPT文件做了詳細說明。
幾年後,到了2017年,滙豐銀行因為自身違法問題,面臨美國司法部的起訴。
為了換取美國司法部的寬恕,本該保護客戶秘密的滙豐銀行,決定出賣華為。
滙豐銀行知道,在過去幾年裡美國司法部一直想扳倒華為這家中國公司,並四處羅織罪名。
這是脫罪和換取寬恕的最佳時機,於是,將華為的PPT交給了美國司法部,並結束與華為的合作關係。
這份小小的、非正式的PPT文件,到了美國司法部手裡,如獲至寶。於是決定用作起訴華為和授意加拿大政府拘捕孟晚舟的證據。
截圖來自美國司法部對華為公司的起訴書
對於這次立大功的告密者,美國司法部把滙豐銀行描述成被孟晚舟和她的PPT「欺詐」的「受害者」。
後來呢,滙豐銀行也確實沒有再因其他案件而被美國政府起訴,完美解套。
陰謀詭計、羅織罪名、賣客求榮。
真是一齣好戲!
二
面對誣告,華為總裁霸氣回應!
在接受《金融時報》的採訪,任正非給出了有理有據的說明,直接打臉滙豐:
1、孟晚舟沒有任何犯罪事實。美國和加拿大迄今也沒有拿出任何證據證明其有罪。
2、被美國作為證據的PPT,正是華為自證清白提供給滙豐銀行的,華為一直希望法庭公開這些證據,但美國卻以各種理由推脫。
華為官網上公布的任正非的採訪內容
3、這一事件從頭到尾,滙豐銀行都是知情並參與其中的,華為有同滙豐銀行的往來郵件清清楚楚擺在那裡。
這就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一個需要莫須有的罪名好打壓強大的對手發展,另一個則需要「替罪羊」幫自己擺脫違法犯罪的處罰。
這陰暗的勾當就這麼一拍即合。
在真相曝光的同時,一個宣稱民主公正的司法國度再一次被蒙上陰影,一個全球服務上億客戶的國際大行,在聯邦快遞之後,也將對客戶負責的道德操守扔進了垃圾桶。
三
今天,滙豐銀行的行為再次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1、在打壓中國企業上,美國已經開始不擇手段了!
在打擊封鎖華為這件事上,美國一直不餘遺力。一開始美國政府聯合美國企業對華為進行斷供、限售、封鎖...
然而,華為擁有許多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
這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的中國科技銅豌豆,在市場上搶佔了美國公司的份額,還把美國公司打得抬不起頭來。讓美國人很頭疼。
正面上打壓不了華為,那就來陰的,來暗的。。。
於是有了「加拿大扣押人質事件」、「聯邦快遞錯送到美國事件」以及今天的滙豐事件。
美國已經使用下三濫的套路了!
2、吃著中國飯砸著中國鍋,這樣的企業我們堅決抵制!
滙豐銀行,這家總部位於香港的英國銀行,全球近75%的收益來自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特區。
以及之前的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在中國也有大量業務。
然而這些企業,既想在美國政治上得分,又想在中國商業上獲利,世界上那有這等一舉兩得的好事。
這就是典型的「賺著中國人的錢,卻砸著中國人的鍋」。
或許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意識到,真相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當那一天來臨的時候,自己曾扮演的角色將承擔何種後果。
滙豐和其他國外公司明白,美國能罰你錢,但中國更能讓你倒閉!
最後小編想說:華為的崛起之路源自於自主研發、艱苦奮鬥,源自於自身的強大。不是滙豐、聯邦快遞等等幾個跳梁小丑幾句妄言、幾句誣告所能阻擋的。甚至,你們的主子——美國,都阻擋不了!
我們堅信:
華為必將聳立於科技之林!
中國必將崛起於世界之巔!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政經瞭望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