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句話叫:只有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對於預算充足的玩家來說,買顯示器肯定是性能越強越好:高解析度、高刷新率、低延遲時間……統統都要。可是這樣的產品往往價格較高,對於那些往往預算只有1000元的用戶來說,因為預算有限,為了選擇心儀的產品,就不得不做選擇題。
解析度是2K還是1080P?
現在顯示器價格已經降了下來,2K顯示器的價格甚至已經跌到了千元以內。我們知道相同面積內像素點的數量越多,畫質就越細膩。2K顯示器的畫質肯定比1080P精細,但是還要加入屏幕的因素。畢竟千元價位的2K顯示器屏幕尺寸只有24英寸,導致屏幕點距較小,呈現出來的字號、圖像尺寸也相對較小,用久了眼睛很吃力。
同時2K解析度對主機性能的要求比1080P解析度高上一大截,要是你的主機性能跟不上的話,玩遊戲就會很吃力,得降低特效,視覺體驗反而下降了。
23.8英寸還是27英寸?
千元價位的1080P顯示器有23.8英寸和27英寸兩個尺寸可選,可能會有玩家覺得屏幕越大越好,就選27英寸的。其實並不是這樣,同樣是因為點距的因素。在畫面像素點數量相同的前提下,27英寸屏幕中像素點的點距是明顯大於23.8英寸屏幕的。這就導致27英寸1080P的屏幕會有比較明顯的顆粒感,視覺體驗明顯不如23.8英寸的產品了。
高刷新率和高畫質如何選?
因為Nano-IPS、Fast-IPS面板的出現,讓IPS面板也能擁有可以媲美TN面板的低刷新率,終於解決了IPS面板高畫質和高響應時間的矛盾。但是目前Nano-IPS、Fast-IPS面板的成本還比較高,目前千元價位產品上還未大範圍採用,所以玩家還是得在高畫質和低響應時間也就是IPS面板和TN面板之間做出選擇。
相對來說IPS面板可視角度大、色域廣、色彩還原精準,可以更好地呈現出遊戲中炫麗的場景和特效。但是其響應時間一般只有4ms~5ms,在畫面劇烈變化的FPS等遊戲中,就有可能出現殘影、拖影,影響視覺體驗和操作。TN面板畫質肯定不如IPS面板,給人的直觀感覺就是畫面發白,色彩不夠鮮豔,但是響應時間可以做到1ms,無論是遇到哪種遊戲畫面,都不用擔心拖影、殘影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不是要求特別高的發燒級玩家的話,建議還是畫質優先。畢竟一般用戶對拖影、殘影並不敏感,而畫質對視覺體驗影響更大,而且顯示器不僅僅是用來玩遊戲,平時看看電影、上網什麼的,畫質更好的顯示器顯然更好用。
曲面屏還是平面屏?
此外在千元價位上還有曲面屏產品的存在,那麼該選曲面屏還是比較傳統的平面屏呢?首先可以明確的是曲面屏產品除了彎曲的屏幕看上去更有格調之外,又會因為曲率太大,尺寸太小,屏幕和視野的夾角其實是差不多的,導致環繞感、沉浸感不明顯。同時將屏幕掰彎之後,又會導致一系列問題的出現:漏光自然更加難以控制;玻璃物理及光學特性發生改變,畫面邊緣發虛不說,亮度、色彩、清晰度也會受到影響;不同區域動態響應速度都甚至不一樣……
如果你不是特別喜歡曲面屏那彎曲的屏幕,建議還是選擇傳統的平面屏,在畫質上明顯更好。
基本上千元價位的顯示器參數、規格大同小異,大家只要參照著23.8英寸、IPS屏、1080P解析度以及平面屏產品這幾個選項去選擇就能買到各方面表現都不錯的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