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5.30,蘇打綠第一首單曲《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橫空出世,從此每年的5月30就是蘇打綠的成軍日。有意思的是,5月30同時也是吳青峰摯友——臺灣才女張懸的生日,許是冥冥中的緣分吧。隨著蘇打綠專輯一張一張的發表,他們逐漸廣為人知。他們有趣的性格,驚人的才華,專心做音樂的初心,讓人難以抑制對他們的溢美之辭,怎麼安利和誇獎都不夠。現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蘇打綠自出道以來就發表的專輯,以及他背後的故事和巧思。
1.『蘇打綠 同名專輯』
發行時間:2005.09.03
「是誰說 不能夠要求收穫/ 是誰說 呻吟是一種罪過是誰說 天性不可以推託/ 開花不結果又有什麼」
作為蘇打綠髮表的第一張專輯,就已經展現了足夠的才華與想像力。蘇打綠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樂團,他們成立於校園——主唱青峰,貝斯手馨儀,鼓手小威,電吉他手家凱,木吉他手阿福畢業於臺灣政治大學,鍵盤兼中提琴手阿龔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本打算在畢業的那個夏天,舉辦完「In Summer(印夏天)」臺灣巡迴後就解散,結果在音樂海洋祭上遇到了他們音樂上的伯樂——林暐哲。林暐哲一直是蘇打綠如父如友般的存在,因為他,才有蘇打綠至今為止的音樂獨立性,不受唱片公司的幹預與影響,保有獨立創作的初心和信心。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樂團主唱,吳青峰有著鮮明的個性,驚人的創作才華,更多的為人所熟知。青峰性格敏感而又細膩,在大二的時候有很嚴重的憂鬱症,在被馨儀拉去墾丁吶喊的車上,看著窗外的海,腦子裡出現了一群飛魚在海面躍動的樣子,他的憂鬱症突然就好了,於是寫下了《飛魚》這首歌。他釋懷道:「我只找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所有事情都不會有答案,只要我現在過的快樂,那就夠了。」
2.『小宇宙』
發行時間:2006.10.20
「你知道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懷抱。」
《小宇宙》對蘇打綠的意義不言而喻,從一個青澀的校園樂團,轉身成為唯二的臺灣天團。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免不了將他們與月份天團相較,而實際上他們私底下關係友好,蘇打綠敬稱五月天為學長。我也曾是五月天的粉絲,但並不影響我對蘇打綠的狂熱,他們太過特別,給過我太多的驚喜,以至於我現在只願專心愛他。
3.『無與倫比的美麗』
發行時間:2007.11.02
「你知道當你需要個夏天,我會拼了命努力!」
這張專輯源於在海洋音樂祭後臺,張懸拍著青峰的肩膀,輕描淡寫的說:「我的夏天過得很糟,希望你能幫我過一個很棒的夏天。」所以才有了『你知道當你需要個夏天,我會拼了命努力!』這句歌詞,《無與倫比的美麗》是兩個人友情超越了愛情的結晶。
從這張專輯開始,蘇打綠更加注重專輯的整體性,在寫詞之前先編好曲,使用了更多的弦樂,曲風也偏向抒情搖滾及民謠搖滾。所有的歌名串起來更是一副極具想像的美麗境地——「在遊樂的時空 / 飲新鮮的花茶 / 在夏天的尾巴 / 作四季的狂想 / 散落在左邊的心 / 是無與倫比的美麗 / 草原上的蝴蝶 / 飛往白日出沒的月球 / 過往的愚蠢從安慰之中 / 在這天開出了花 / 奢侈的做著簡單生活的夢 / 城市中所有麻木的心 / 都清楚地找到了相信」。這極致浪漫的小心思!
4.『你在煩惱什麼』
發行時間:2011.11.11
「時間從來不回答/生命從來不喧譁/就算只有片刻 我也不害怕/片刻組成永恆哪」
這張專輯與陳奕迅的《?》、周杰倫的《驚嘆號》同日發行。由於木吉他手阿福入伍,蘇打綠不得已暫時擱淺韋瓦第計劃,而青峰驚人的創作才華,已有很多作品堆積未發表,他們關於人性與生命的思考從未停止,因而發表了這張關於生活感悟的專輯《你在煩惱什麼》。這張專輯整體上比較「主流」,傳唱度極高的《你被寫在我的歌裡》、《喜歡寂寞》都出自此專輯。
韋瓦第計劃
靈感來源於以音樂呈現文字、寫出了四季小提琴協奏曲的18世紀初古協奏曲之父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蘇打綠以「One Season,One Concept」,四個季節+四個城市+四種情緒+四張專輯,發動跨國「音」謀,打造完全蘇打綠的曲風。
5.『春·日光』
發行時間:2009.05.08
主打城市:臺東
主題類型:溫暖民謠
主唱發色:粉紅色
主神:牧神(Pan,潘)
「蟄睡了一世紀的下午/被你驚醒」
作為韋瓦第計劃的第一張專輯,蘇打綠選在充滿溫暖氣息的臺東,這張專輯詞曲清新,帶來春的體貼與暖意,聽罷心都安靜下來。
有樂評這樣寫道:
貫穿四季計劃的主旋律,從春天開始。
蘇打綠的春天,是用來聽的。
我聽見冰雪消融,溪水潺潺蜿蜒;聽見牧神愜意地哼著歌,聽見人們暢意的笑聲;聽見鳥兒的聒噪和輕快的馬蹄;聽見蝴蝶拍打翅膀;聽見雨的交響。
火車車輪壓過軌道發出噠噠聲,就這樣駛向春意盎然的希望,
和那一年,我的16歲。
6.『夏/狂熱』
發行時間:2009.9.11
主打城市:倫敦
主題類型:熱情搖滾
主唱發色:綠色
主神:酒神(Dionysus,狄俄尼索斯)
「我狂熱自己的模樣!」
實在太愛這張專輯了!!蘇打綠骨子裡對社會與人性的思考,敏銳的洞察,深刻的反諷,痛快的執拗,深入骨髓的鞭笞,讓人熱血沸騰,燃炸!cool!!
夏狂熱這張專輯從音樂製作,到母帶後期處理全部在英國倫敦完成。原計劃是兩年內完成韋瓦第計劃,春和夏更在一年內連續發表,所以讓青峰有點心疼的是,春專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就立馬被夏專吸引過去。吳青峰的創作才華毋庸置疑,早已寫了兩百多首歌沒有發表,其中《掌聲落下》這首歌,更是對喜好斷章取義、捏造真相的鍵盤俠的無情諷刺,入木三分,沿用至今,四之皆準。
7.『秋:故事』
發行時間:2013.9.18
主打城市:北京
主題類型:憂傷詩歌
主唱發色:楓葉紅
主神:穀神(Demeter,得墨忒爾)
「我好想你,卻不露痕跡。」
這是飽受詬病的一張專輯,認為一直特立獨行的蘇打綠變得商業化。如青峰說的,每首歌都是他的心頭愛,每首歌他都珍惜,在我們成長的時候,他們也在成長。這張專輯,在文字上,有中文系的青峰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在音樂上,有古典功底深厚的阿龔在編曲上費盡功夫。
8.『冬 未了』
發行時間:2015.11.04
主打城市:柏林
主題類型:交響與流行的融合
主唱發色:冰藍灰色
主神:薛西弗斯神話(Sisyphus)
「You will be the starYou will be the one 」
私心最愛的專!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就是這張專讓我死心塌地下定決心要愛他們一輩子!
交響融合流行,採用LIVE錄製原創專輯,呈現出如柏林般凜冽、莊重、大氣,並且充滿人文氣息,歷史底蘊。厚重磅礴的弦樂,充滿歷史思考的詞作,使這張專輯高潮不斷,形成一股又一股強大的衝擊力。
值得驕傲的是,蘇打綠憑藉這張專輯入圍金曲獎八大獎項,最終榮獲最佳國語專輯、最佳樂團、最佳作詞、最佳作曲、最佳專輯製作人5項大獎。這也是評委們對蘇打綠韋瓦第計劃的肯定。臺東之春與民謠之溫暖,倫敦之夏與搖滾之熱情,北京之秋與詩歌之憂傷,柏林之冬與古典之莊嚴。
在慶功會上,老闆林暐哲則意外投下震撼彈——蘇打綠將休團三年!打粉還未從獲獎的喜悅中緩神,就迎來這個重磅炸彈。雖各有不舍,但明白韋瓦第計劃的繁重,以及他們想要繼續突破的決心,在這個尋求熱度、急於求成的社會,能不斷尋求突破而不固步自封的人又有多少?!我,很驕傲,我喜歡的樂團,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審慎,有自己的態度!
關於韋瓦第計劃的一些小Tips:
每張專輯都有對應的同名歌曲,而每首歌曲中都藏著下一張專輯的名字。
《日光》:島在輕浮下 / 浮在狂熱下
《狂熱》:童年故事汗溼的髒手心抓著 / 狂熱
《故事》:這綿延的故事還未了
《未了》:永恆回歸不斷 / 日光子夜循環
專輯名稱上也是頗有設計。
《春·日光》,中間是點號,是樂章的符號,因此樂章之間用音樂分隔。
《夏/狂熱》,中間是斜槓,是詩歌的符號,因此樂章之間用詩歌分隔。
《秋:故事》,中間是冒號,是說話的符號,因此樂章中間用語言分隔。
《冬 未了》,中間是空白,是留白的符號,因此樂章中間用空軌分隔。
韋瓦第計劃主旋律,是青峰的貓意外彈出的四個音,貫穿了韋瓦第計劃的四季。即<各站停靠>、<他夏了夏天>、<小星星>、<你心裡最後一個>、<Must keep singing>、以及春的配樂。這四張專輯,每張專輯的歌名,都是一段詩。(如上圖專輯封面)《秋:故事》中,每首歌的最後一個字與下首歌的第一個字相同,類似頂針手法。並且每個字連起來是一句詩:我攤開心中愁,你只見眼前秋。《春·日光》《夏/狂熱》《秋:故事》《冬 未了》,連起來就是——日光狂熱,故事未了。
9.陪我歌唱&十年一刻Live專輯
發行時間:2008.05.02 & 2010.08.27
關於蘇打綠的LIVE,一直都是打粉的驕傲,人稱「行走的CD」。這兩專都基本是演唱會現場表演,其音準音色氣氛調度無可指摘。
蘇打綠的表演注重與觀眾的互動,在出道之初,他們都熱衷於在LIVE HOUSE和女巫店表演,休團前的"In Summer "和"After Summer "巡迴演出,也並未緊隨熱度大辦演唱會,而極力尋找小場地進行LIVE HOUSE演出。他們希望,在演出的時候,看到的是觀眾的眼睛,而不是開著閃光燈的手機攝像頭。我有幸體驗過幾次蘇打綠的演唱會,前所未有的全場人一起全情投入的感覺,沒有人拍照沒有閃光燈,這是多少歌手夢寐以求的效果啊。這是他們的堅持,不討好不盲目,聽從自己的內心與堅持的結果,這就是他們的魅力啊。
他們曾經鋒芒畢露,碰到一些可以忽略的事還是要苦口婆心講半天,他會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給你看毫無掩飾,他就像你身邊的朋友、知己,讓你感覺到他的真實與真誠。現在他也磨平了一些稜角,言辭不再如從前犀利,變得更加溫柔,甚至每次要說的話都要反覆刪改,多用溫和的語氣才能讓我們相信他沒有惡意。他們更加成熟了···
對於那些初次了解他們的人,可能印象還停留在「娘」,甚至「gay」…這些標籤我不置可否,也毫不在乎。我不知道其他打粉是否如此,在我看來,這些真真假假的傳言絲毫不會影響我對他們的喜愛——我愛的是他們鮮明的個性,愛的是他們傲人的才華,愛的是每個特立獨行的自己。
他們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見解。他們的肆意灑脫,他們的才情浪漫,他們的創新突破,他們的冷靜自持,明白自己想要的,不為世俗失去自我。他們有太多太多我想擁有的東西。
看到這裡,你也許對他們依舊無感,也許對他們萌生了一點興趣,都無妨。我知道,有一點毋庸置疑,他們值得被更多的人喜愛,而同時,很多的人都因為蘇打綠變得更加優秀。
世界很大,活著很難,遇到懂你的人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