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對比臺北與上海:大陸太便利 不再想回臺灣

2021-02-17 新浪軍事

       一直以來,臺灣對大陸都有著深深的誤解。但隨著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來到大陸工作生活,一部分人的態度便發生了轉變。

  前不久,一位臺灣小哥@弱肌店長Jeremy 在微博分享了一段自己錄製的視頻,從各種角度比較了臺北與上海的不同。在他眼裡,不管是便利程度,還是大陸年輕人身上的奮鬥精神,比臺灣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

  臺灣小哥透露自己今年25歲。視頻一開頭,他就拋出觀點說,「如果你現在問25歲的我,現在想在臺灣生活還是大陸生活?……我會跟你說,我選擇上海。」

  聊上海前,小哥談起臺灣說道,「我出生在臺灣,我當然會喜歡臺灣」,「臺灣確實是個很可愛的地方,人很熱情,風景很漂亮,好吃好逛的地方也都很多」。但為什麼會選擇上海?聽他分析。

  上海很進步。住在上海的人,反應能力也比較快。

  而且,上海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地方,因為變化速度實在太快了!

  再來就是,在上海生活,太方便了。

  比如網絡,非常快。

  此前在臺灣政論節目中,前臺北副市長李永萍提到,大陸的網際網路科技發展已名列世界前端,就算是大陸的農民,也是「一部手機,什麼事情都可以解決」。另外,在大陸的大城市中,可以直接在網上叫計程車,坐完微信支付,「嗶一下就好了」。

  這兩個方面,臺灣小哥也深切感受到了。

  小哥還提到了外賣服務。讓他最驚訝的是,火鍋也可以外送到家。

  做了那麼多對比,臺灣小哥表示想通過這個視頻告訴一部分臺灣年輕人,該努力一下了。

  他說,「不要再認為臺灣很diao很方便了,其實真的沒什麼。」

  「真的要謙虛一點,好好的去拼一下。」

  「不要再做井底之蛙,不要再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了。」

  既然提到了臺灣年輕人,小哥就拿出自己朋友的生活狀態舉了個例子。

  他說,自己有個朋友混的不好,很辛苦。「早上五點起床,晚上九點十點下班,一個月就拿那麼一點點錢。他沒什麼未來,也沒有拼勁,讓人看了挺心酸的。」

  反觀大陸年輕人,小哥還不忘怒撒一把狗糧,搬出了自己的大陸女朋友。

  他表示自己的女朋友是寧波人,她就很有拼勁。「做事情很認真,對未來自己的事業也很嚮往。這個是現在臺灣年輕人所缺乏的。」

  最後,小哥還預告之後會拍更多的視頻給臺灣年輕人看,比如吃冰淇淋怎麼付款,怎麼騎摩拜單車。讓他們知道,原來上海是這麼一回事。

相關焦點

  • 生活在大陸的臺灣小哥:上海太可怕了,便利到害死人!
    但隨著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來到大陸工作生活,一部分人的態度便發生了轉變。前不久,一位臺灣小哥@弱肌店長Jeremy 在微博分享了一段自己錄製的視頻,從各種角度比較了臺北與上海的不同。在他眼裡,不管是便利程度,還是大陸年輕人身上的奮鬥精神,比臺灣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臺灣小哥透露自己今年25歲。
  • 這名臺灣青年大讚上海「方便到害死人」,結果……
    一名臺灣青年日前對比臺北和上海,大讚上海「方便到害死人」,同時奉勸島內年輕人別再當井底之蛙。這段視頻引發不少議論和反思。
  • 臺灣女孩:為什麼不回臺灣工作?
    為什麼不回臺灣工作? 開頭講講在上海工作兩個月,一點小小的心得吧。 在上海打工雖然挺苦逼,但身為臺灣人會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講錯話或犯傻時,可以用「啊哈哈臺灣人不太清楚大陸嘛」裝傻代過。只要不是太笨,大陸老闆通常會心胸寬大地原諒。我的大陸主管深知兩岸和平的重要性,總是仁慈地說「嗯你們臺灣的文化和大陸可能不一樣,會辛苦一點。」
  • 大陸與臺灣生活水平對比
    紅蘿蔔: 每斤17。5臺幣, 相當於人民幣3。9元;  香蕉: 每斤37臺幣, 相當於人民幣8元;  柚子:每個80-100臺幣, 相當於人民幣20元左右。於是很多退休的老人沒事就在醫院裡做檢查。有老張、老王和老李三個老頭,是好朋友,退休後也成天呆在醫院,同時聊天聯絡感情。一天,老張和老王到了醫院,發現老李沒來,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就往老李家打電話,老李的老伴接了電話,告訴他們說:「老李啊,他今天身體不太舒服,所以在家休息,就不去醫院了」。
  • 臺灣青年座談大陸就業體會:跨海尋夢 機緣無限
    本報記者 孫立極 陳曉星  「我的未來不是夢,無限機緣在大陸」——10月8日,一場名為「走大路,通大陸——臺灣青年2017圓夢工程」的互動座談會在臺北舉行。多位青年臺企代表以「我的未來不是夢,無限機緣在大陸」為題,與在場的臺灣青年分享了自己在大陸的所見所聞及創業就業經驗。  座談會由臺灣「一帶一路」經貿促進協會、中華青年創業聯誼會共同主辦。活動召集人張凱鈞介紹,此次特別利用大陸「十一」假期,召集幾位從大陸不同省市回來的臺灣年輕人現身說法,希望給臺灣年輕人一個客觀了解大陸就業、創業環境的機會。
  • 遇見不一樣的「你」 臺灣青年暑假大陸行嗨翻天
    了解更多兩岸青年暑期交流活動,關注青年公社2017暑期交流季專題  中國臺灣網9月5日訊 「大陸之行臺灣青年最期待去哪裡?」「在大陸實習臺灣青年最嚮往的行業是什麼?」  感言:,「山東大學的校長專程來到美國招攬我,他跟我說山東人很實在,所以不用怕被騙,而且這邊的房價也不貴,如果跟北京上海比,這邊的生活壓力不是那麼大。我就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來到這裡,希望可以安心做學術。」
  • 上海臺資企業協會在臺北徵才吸引眾多青年
    新華社臺北6月2日電(記者賈釗 陳鍵興)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2日在臺北以「世界的上海,築夢的舞臺」為主題舉辦第二屆徵才博覽會,為臺灣青年赴滬就業提供機會。  上海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李政宏表示,今年2月大陸出臺「31條惠臺措施」,近日上海市出臺「55條恵臺措施」,如春風拂面,開放力度大、覆蓋範圍廣、涉及部門多,前所未有。這些措施有利於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臺灣社會反響積極,很多臺灣青年才俊對赴大陸發展躍躍欲試。他還對上海惠臺措施中明確責任部門的做法「點讚」,期待更多臺灣青年赴大陸發展,實現人生理想。
  • sasa行走臺灣——【一頁臺北】
    剛下飛機,聽到身邊的人感嘆,哎,臺灣的機場怎麼這麼簡陋。不要說國內的一線城市,怕是和二三線城市的機場都沒得比。滿眼的繁體字,中華民國的字樣,長長等待入關的隊列,和我們說著同樣的語言,卻不太容易的方式抵達,這裡是臺灣,僅隔一條海峽,陌生又熟悉。
  • 臺灣青年薛皓的大陸印象:想像與現實並不一樣
    大陸初印象:剛到首都機場,覺得自己像鄉下人  薛皓在讀大學之前從沒有來過大陸。他說,其實自己對大陸的印象,是有過一個轉變過程的。  因為高祖父在國共內戰的混亂中不幸去世的這段歷史,薛皓在很小時候就以為自己跟大陸有著「不共戴天的國讎家恨」,自然就不會有太好的印象。
  • 臺北女孩郭雪筠看大陸:對臺灣人有天然好感
    、北京市臺聯共同主辦的臺胞青年大陸創業就業研討會時接受中評社記者的採訪,談及臺胞青年來大陸就業等相關問題,郭雪筠一開始幽默的說道「我來大陸工作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就是行測題太恐怖,我不會考而已。」   2012年郭雪筠從臺灣來北京求學,她在北京大學讀了兩年研究生後發現大陸人不了解臺灣人在想什麼,她感知到兩岸彼此存在大量誤解的不安。郭雪筠就以「愛臺北」為名在豆瓣上開始寫系列日誌,然後自己頂,隨後受到不少網友關注。
  • ...可以在大陸放飛,擼起袖子幹吧!」——臺灣青年暢談大陸創業機遇論
    「只要用心紮根,很容易在大陸的各個城市生存和發展。」這三位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經歷不同,但都得出共同結論。19日在廈門舉行的第十八屆海峽青年論壇上,臺灣青年薛穎穜、鄭明嘉、朱慧寧分享了自己在大陸的奮鬥故事和真切感悟。
  • 臺灣「北漂」女生:在北京有盼頭 再回臺已不習慣
    原標題:出書「看大陸」的臺灣「北漂」郭雪筠:現在回臺灣已經不習慣郭雪筠「我是2012年到北京的,那時還是太平洋的風,大陸人對臺灣的好奇還沒有減退。我那時一方面訝異,一方面也自覺羞愧──我知道大陸人看臺灣總是看到好的一面,而臺灣則相反。」今年是郭雪筠首次到廈門參加海峽論壇。
  • 大陸首家:臺灣青年租賃上海市籌公共租賃住房籤約
    大陸首家:臺灣青年租賃上海市籌公共租賃住房籤約 2019年12月13日 15:3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3日訊 上海市臺灣青年租賃市籌公共租賃住房籤約儀式
  • 「兩制」臺灣
    我聽過一些大陸網民質疑,現在這個年代,為什麼大陸女孩要去臺灣受苦?但是我在臺灣碰到的大陸年輕女孩許多是那樣快樂知足,工資低了上海一截,但醫療保障、相對合理的租房和餐飲,讓他們心甘情願身居小島。在臺北,高學歷的大陸女孩也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月薪四五萬臺幣或六七萬臺幣的都有,這已經稍高於平均數,因為臺北如今有太多行業跟大陸往來密切,甚至有些還會明白告訴員工「要注意政治問題、要習慣大陸用語」,而大陸人有天生優勢。在大陸的臺灣人常自詡自己是有退路的,大不了以後回臺灣。而在臺灣的大陸人往往認為也有一條退路,「以後考慮回大陸掙錢,只是現在不想,住臺灣多舒服啊」。
  • 時下臺灣女性竟然這麼評價大陸男生
    聽說很多大陸男人喜歡下廚為老婆做飯,與臺灣男人對比,更懂得怎麼疼老婆"、"聽說臺灣女嫁大陸男幸福指數相對較高"……類似話題,PTT上幾乎每天都有。       在臺灣一家廣告公司擔任企劃的曾小姐,對此有切身體會。曾小姐說,去年自己最好的朋友嫁給一位青島年輕老闆。夫妻倆是在美國讀書時戀愛交往的,男生家裡經濟狀況很不錯。
  • 為何要來大陸發展?看臺灣姑娘凌楷鈞的「吃螃蟹」經歷
    「伴隨大陸逐步加大改革開放的步伐,每次『歸』與『來』,這裡高速發展的城市面貌和百姓的精神面貌,都讓我感受頗深。對比家鄉臺北,和我離開時反而變化不多。」凌楷鈞說,很慶幸,因為父親當年的決策,她趕上了大陸發展的好時代,成為參與和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和成果的臺商一分子。
  • 「臺灣青年圓夢工程」座談會舉行
    「臺灣青年圓夢工程」座談會舉行 青年臺企代表分享大陸就業創業經驗中新社臺北10月8日電 (記者 邢利宇 蔣雪林)「走大路通大陸臺灣青年2017圓夢工程」互動座談會8日在臺北舉行。會議以「我的未來不是夢,無限機緣在大陸」為主題,多位青年臺企代表向參與座談的臺灣青年分享了大陸創業就業經驗,並介紹了相關市場環境。
  • 臺北女孩回臺灣後,就是幸福滿滿的吃!
    臺灣人的工時名列世界前十(2016年臺灣勞動部統計全年平均工時為2034小時),臺北不少公司有個莫名奇妙的加班文化──主管不走,你就不能走!管你在公司刷「非死不可」還是看電視劇,總之絕對不能準時六點打卡走人,否則不久後可能接到主管的問候「喲,每天都走得這麼早啊?太閒了嗎?」
  • 臺北世大運大陸不缺席 「技巧性」迴避開閉幕式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2017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於8月19日在臺北舉行。由於世大運與全運會的舉辦時間重疊,大陸方面於今年5月初已表示放棄參加世大運團體賽,因此大陸是否報名個人賽備受關注。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曾表示,大陸可能擔心臺灣民眾太熱情才缺席。
  • 「大陸很糟糕,你們別去了!」民進黨當局又作妖,遭臺灣青年打臉
    在臺灣陸委會發布的「赴陸就學你不能不知道的8件事」貼文留言區,就有網友直接爆粗口稱:「官方機構帶頭放屁」。 臺灣青年現身說法 近年來,兩岸教育交流蔚然成風。大陸出臺各種惠臺政策,「26條」「31條」措施實實在在,為臺灣同胞真心實意地服務,讓他們在大陸發展免除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