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 | 馮唐
北京時間傍晚6點,幾乎分秒不差,微信語音響起,手機那頭傳來馮唐的聲音。以下內容整理自36氪與馮唐的對話以及馮唐新書《馮唐成事心法》:
圖片來自豆瓣
問: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很多人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逆境,您有怎樣的體會?馮唐:這次面對疫情,我總結了十字逆境信條:看腳下,不斷行,莫存順逆,在這裡跟大家分享。看腳下就是說要關注當下,優先解決眼下最重要的問題。比如對商業來說就是要保證現金流和維護好核心上下遊。對於個體來說就是過好每一天的生活,疫情期間我們宅家的時間更多了,更能體會到一些生活本源的東西,甚至學習一些新技能。比如我,開始自己給自己剃頭了,買了電動推子,在洗手間鬍子和頭髮3分鐘搞定,既省時又省力,而且別有樂趣。接下來就是不斷行,逆境來了不要給自己找藉口,生活繼續,商業繼續。疫情期間,投資方面,我們完成了醫療科技項目的下一輪融資;寫作方面,我在倫敦滯留期間寫完了我的第七本長篇《我爸認識所有的魚》;甚至我還在北京策劃了一個以「宅」為主題的書道展,展出了48幅書法作品。其實不難的,能做什麼就抓緊去做。最後是莫存順逆,不要兩分地看所謂的逆境,不要認為「它是逆境」或「它是順境」。無論順逆,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生命總有起起伏伏,用一個簡單的平常心去看。問:在你看來什麼樣的人能夠成事,成事的人有怎樣的特徵?馮唐:先從曾國藩的一句話開始講起:「吾輩讀書人,大約失之笨拙,即當自安於拙,而以勤補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賣智,而所誤更甚。」這是曾國藩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告訴我們,在成事、持續成事、持續成大事的修行過程中,自許為讀書人的,就要以油膩為恥,以賣弄為醜,以笨拙為本分。圖片來自豆瓣@顧大海整理請大家畫四個象限:橫軸,左邊是笨拙,右邊是聰明,這個軸的維度是聰明程度;縱軸就是豎軸,上邊是勤奮謹慎,下邊是油膩,這個縱軸的維度,你可以說是油膩指數。我們用這兩個軸,把白紙分成四個象限。左下這個象限是什麼?又笨拙又油膩,這種人我們在世界上也常見,他們的定義就是「人渣」,建議各位遠離。再看右邊。右下象限,這類人聰明,但是油膩。我稱其為「欺世」,他們習慣欺負世界,利用聰明降維攻擊。但歷史多次證明,這類人可能能夠在局部短期成事,但結局都不會太好。極少數人在右上象限,又聰明,又勤奮謹慎,這些人往往可遇不可求,會創造某種突破。而大多能夠成事的人都在左上象限,他們不是絕頂聰明,但是非常勤奮謹慎,很本分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類人叫「基石」,他們能夠把風險降到最低,平穩、細水長流地完成事業。問:在職場上或者說輿論場中,所謂傳統的「成事者」中女性角色往往是缺失的,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馮唐:在現實生活中,我能感覺到女性受到自身的生理、家庭、情感、孩子的各種羈絆,以及社會的偏見,在一定程度上承擔的要比男性更多。但是我想告訴女性朋友們,所謂的男女平等,就是不分男女,都要成事。因為我不是女性,無法替各位女性朋友切身實地去設想,我只能試著用同理心跟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首先,女性成事有她天然的優勢。感性是一種優勢,很多男性整天算來算去,很有可能算到最後出現的結果,也沒有女性最開始直覺指向的戰略方向更準確。女性的目標相對實際,相對具體,不像一些男性,莫名其妙地貪大,不貪大就不容易犯傻,不容易冒進。女性還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能夠示弱,容易協調好關係,這裡的「示弱」,並不是打女性牌,而是女性天然的坦誠、包容和滋養。當然對於女性成事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建議。首先就是要「不二」,所謂「不二」,就是先別把自己當女性,先不要太考慮自己的性別。成事第一,性別第二,對於這點我還是比較堅持的。再者避免情緒化,情緒化可能跟女性的激素相關,但這種會嚴重影響合作的效率。再者就是只認人、不認事的情況,沒有把做事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自己最喜歡、最愛、最感興趣、最信任的那個人當成第一位,這點也需要避免。問:你在麥肯錫的時候曾經每周工作八十到一百個小時,加班文化是現代職場人常常要面對的。但對於「996」的批判從未停止,尤其當「拼多多員工猝死」這樣的新聞發生的時候,這種討論尤其激烈。你如何看待現在職場人的加班現狀,以及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係?馮唐:首先我想強調的是,工作時間長、瘋狂加班不一定等於效果好。相反,有效、快樂的工作也不意味著工作時間一定短,這是這個問題的兩面。矛盾的地方在於,在人力市場供大於求,工作機會過度競爭的情況下,職場人必須要面對被迫工作的情況。或者想要在一個行業內領先,不多做一點、不做得好一點怎麼可能勝出呢。但這又是一個個人選擇的問題,從制度層面講那是勞動法要約束的事,在現實沒有改變的情況下,你可以選擇不接受,那你就需要降低對於生活的預期,比如接受低欲望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想要挑戰高壓力的工作,我的建議是你必須學會做好身體和精神方面的管理。因為工作非常忙,所以打死也要鍛鍊,不然你會死的。我常對團隊說,我們是投資領域的專業人士,什麼是專業人士?除了知識技能保持專業以外,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也是專業的一種體現。對於「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這件事,曾國藩說:「治事之外,此中卻須有一段豁達衝融氣象,二者並進,則勤勞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這是他一直強調的「剛柔相濟」,工作、生活,又勤勞,又有生活的味道出來,這樣才是最好玩的。問:你的詩歌翻譯曾在網上引發爭議,我們做人做事,也常常會收到褒貶不一的評價,如何處理其他人的負面評價?馮唐:首先要理解黑你的人,有句話說:「恨人有,笑人無。」這個現象現在還大範圍存在。再者,推功攬過。對於真正幫你的人、團隊,把功勞給人家,真的有過錯自己承擔。還有一點很重要,要妥善地、善良地對待黑你的人。不要反駁,不要反駁,不要反駁,重要的話說三遍,別跟他們在公共媒體上爭。比如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公眾號,越大的媒體,越公眾的場合,越不要反駁。舉個例子,我的詩歌。在詩歌界關於馮唐是不是個詩人,分成兩派,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認為馮唐不是個詩人,不好意思,我不反駁。有時候我會主動看一看、問一問,最近又有誰罵我了,怎麼罵的?看看他們是不是有特別的創意,除了能夠讓自己更清醒一下,另外就是學習一下有創意的想法。「功可強成,名可強立」,人生無非兩件事,關你屁事,關我屁事。「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不要臉」不是沒底線,而是不要特別在意別人怎麼評價你。九字箴言裡,「不要臉」最難,與君共勉。問:最想給到年輕人的建議是什麼?馮唐:有幾點,首先有些東西不是只憑努力就能達成的,人還是要調整心態。有些東西是有運氣成分在裡面的,也包括大勢所趨,大環境提供的機會。舉個例子,以現在的經濟形態來看,未來幾年很有可能是一些大公司和一些小而美的公司並存的,職場新人能進大公司能有很好的培養固然好,但嘗試加入或創建一些小而美的公司也是不錯的選擇,不用想的那麼複雜,在小而美的領域裡面,跟幾個小夥伴提供一些優於其他團隊的產品和服務,也可以活的很好。再者是運動和讀書的老生常談。職場人一定要保證每周運動兩次,每次45分鐘到一小時,一年至少念四本嚴肅書籍。我自己最近就在讀一本書,《Cult Writers》,介紹了50位風格另類的小說家,對我的寫作很有幫助,大家也可以找跟工作相關聯的書來讀。最後是多陪陪家人,父母不會長生不老的。去年我寫完第七本長篇小說《我爸認識所有的魚》,講的就是父子關係。我的父親是印尼華僑,小時候我對他最大的印象是給他指一個什麼魚,無論是河魚還是海魚,他立刻就能報出名字。過去二三十年工作太忙,跟父親相處的時間太少,他還沒有告訴我怎麼認識所有魚的時候人就走了。所以我只能通過寫小說的過程,把和父親在一起的日子再過一遍了。參與方式:進入後浪研究所公眾號後臺,發送「贈書」兩個字,我們將隨機抽選5位幸運粉絲,每人送出一本帶有馮唐本人私章的新書《馮唐成事心法》,抽獎截至2021年1月30日22:00。
《馮唐成事心法》記載了馮唐二十年來職業管理生涯中的實踐心得,讀一讀他的人生,你可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快來公眾號回復關鍵詞抽獎參與吧~
36氪旗下年輕態公眾號
👇🏻 真誠推薦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