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獨的生活中尋找自我,解放自我《感謝那個愛上孤獨的自己》

2020-12-23 四夕清荷

一本由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匯成的關於孤獨、寂寞的散文、詩的合集。匯集了諸如梁實秋、朱自清、徐志摩、林徽因、叔本華等19位當代文學大家的33篇經典文章。他們的文字,或直擊主題,或慢慢鋪敘,無一不彰顯著對生命、對孤獨綿密的思考和體悟。你的孤獨以及你所畏懼的,都將被時光鍛造成鋼。

書籍收錄的文章體裁豐富多樣,有現代詩、散文、書信,乃至小說(節選);文章風格也迥異多變,有的想像瑰麗,有的文字唯美,有的直擊心靈,有的娓娓道來……

孤獨是一種禮物,是一個選擇。從開始到不適應,到後面的追求與享受孤獨的過程。

簡練,有哲理,有故事,適合心靈閱讀。讓悲傷、疲憊、孤獨的心靈找到了棲息處,在一片寧靜的世界裡重新發現自我價值,給人帶來了慰藉和欣喜。

孤獨給人深度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寂寞卻容易讓人沉淪甚至墮落。在這世上了解你的只有自己,獨處是跟靈魂深處的你對話。

接納孤獨,享受孤獨,是心智成熟的必經過程。

如果我們感覺到孤獨,這個時候應該靜下心來,去尋找一片屬於自己的寧靜的港灣,讓自己在這一片港灣裡自由的航行,航行的時間長了你就會找到屬於自己需要停靠的碼頭。

當我們下船的時候,那就是我們生活本該的樣子,也許別人會覺得我們很孤獨,但是我們在這片港灣裡是自由的,舒服的,享受的。其實真正的成長就是在這種狀態的時候,讓我們內心變得更強大,變得更豐盈,這個時候的我們就是我們要找的自己。

一位真正的學者,必須要有一顆孤獨、勤勞、謙遜、仁慈的心。他必須要像擁抱心愛的人一樣擁抱孤獨,獨自歡樂,獨自憂愁。他自己的評價足以成為衡量的標準,他自己的讚美足以成為豐厚的獎賞。

在孤獨的生活中尋找自我,解放自我。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後是成長。

思想家愛默生在《像學者一樣孤獨》中說:「如果你敬愛自己的靈魂,剔除各種世俗的羈絆,養成獨處的生活習慣,那麼你的才能便會獲得飛速的提高,就好像林中鬱鬱蔥蔥的樹木,田野裡盛開的花朵。」孤獨並非孤僻,孤獨是一種獨處的方式,是達到人生修為的一種境界!

人生都有孤獨的時候。因為孤獨不是孤單,也不是在狹小思想圈子裡遊走,而是與你內在的心靈對話,是傾聽、吟詩,是閱讀名著和啟迪人生。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這種清歡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也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

人要關注自身、充實精神,鍛鍊自己承受孤獨的能力,這樣才能自我成就。當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作為真正的自己。一個不喜歡獨處的人,也必然不會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自的時候,他才是真正的自由。

相關焦點

  • 孤獨中尋找迷失的自我,《非典型孤獨》一部溫暖的劇
    孤獨中尋找迷失的自我,《非典型孤獨》一部溫暖的劇,期待大家的觀看生活是孤獨的而絢麗的,並且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是一個孤獨的存在對於自己。大眾們並不甘孤獨,他們一生都在尋找陪伴他們的同伴。進入九月之後,美國秋季電視劇將陸續播放,幾乎從未見過。
  • 孤獨患者,自我拉扯是真正孤獨
    把孤獨轉化成獨處,從而提升自己經常習慣一個人獨處的人,不是孤獨患者就是懂得一直堅持自己生活態度的人,這兩者的區別我認為在於孤獨患者是與真正的生活脫節的人,他們不需要一切, 也不被一切需要。 一心扎在工作裡或者某件自己覺得有些許意義的事情裡 。不敢停下來 ,怕自己一停下來 ,就會被黑暗跟折磨包圍, 用自己一天大多數時間來思考 。
  • 孤獨患者:自我拉扯,真正孤獨
    如果你覺得孤獨,不要通過偽裝自己,到人多的地方去,那並不能真的解決你的問題。相反,你應當以一種更加鮮明、堅決的姿態,做你自己。做你想做的事,踐行你認可的價值。把孤獨轉化成獨處,從而提升自己。
  • 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
    人生本來變是一個孤獨與寂寞的過程。 人類最真實可觸的便是孤獨中的沉默。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 孤單的沒有方向,直到自己蹲下來,淚滴落了,才看見,眼淚裡的身影。
  • 摩羯座: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
    總是默默地為自己認定的事情而努力,不驕不躁、不爭不搶。但其實摩羯的內心並不像表面那般從容。陳奕迅的《孤獨患者》這首歌仿佛就是為摩羯座而寫,自己就像那個外向的孤獨患者,需要自我拉扯,需要自我認可。我不唱聲嘶力竭的情歌,不表示沒有心碎的時刻。
  • 郭美美《一百種孤獨的理由》:感知孤獨成就自我
    或許,這些寫在過去的事,也成為她唱在個人最新主打單曲《一百種孤獨的理由》裡頭的其中一種……­  曾經唱紅過《不怕不怕》、《我的答鈴》、《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等流行作品的郭美美,可以說在初踏樂壇時,就憑其甜美的歌聲與靚麗的外形,得到過不少樂迷、粉絲的讚許與熱愛。只是,一件非常偶然的同名事件,一下子就讓曾風靡過全亞洲的她,差點毀了自己在華語樂壇裡面努力經營了多年的歌唱事業。
  • 郭美美《一百種孤獨的理由》:感知孤獨 成就自我
    或許,這些寫在過去的事,也成為她唱在個人最新主打單曲《一百種孤獨的理由》裡頭的其中一種……曾經唱紅過《不怕不怕》、《我的答鈴》、《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等流行作品的郭美美,可以說在初踏樂壇時,就憑其甜美的歌聲與靚麗的外形,得到過不少樂迷、粉絲的讚許與熱愛。只是,一件非常偶然的同名事件,一下子就讓曾風靡過全亞洲的她,差點毀了自己在華語樂壇裡面努力經營了多年的歌唱事業。
  • 我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你孤獨嗎?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感覺也越來越複雜,在這本應該繽紛的世界,可是卻出現了許多的孤獨患者。有些患者是沒有朋友的遺世獨立,有些患者是不肯相信的自我拉扯。如果說不肯相信是因為心有芥蒂,無人懂你,那麼遺世獨立的孤獨便是一種心理疾病。
  • 山田孝之:熱衷於放飛自我的孤獨患者.
    雖然是超人氣的一線演員,但山田孝之這幾年卻從不演黃金檔的日劇,而是主演題材更寬泛的深夜檔,比如《勇者義彥》,《暗金醜島君》,還有神經病節目《山田孝之的元氣放送》,甚至會在NHK教育節目中一本正經的拿自己的胸毛做科普。
  • 《Jestem》:一個小男孩孤獨生存的背後是存在感和自我價值的追尋
    本部電影中,導演將一個11歲小男孩,面對母親的「生而不養」、同齡人的打罵欺凌、周圍人的嘲笑和諷刺,而掙扎在現實生活中的故事展現得淋漓盡致,儘管他母親不要他、也沒有朋友,但仍然嚮往追尋自己的精神家園,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 對不起,我很孤獨——自我精神分析日記
    如果有人可以就事論事,那一定要珍惜他。 ——2020年12月,俊,微博 作業作業:自我精神分析 我叫王俊俊。我不麻煩別人,別不讓別人麻煩我。我自立自強,但是我自立是因為我不想和別人打交道。因為我必須孤立,所以我自學了很多技能,也做了很多堅強的事。但我和那些競爭攻擊性的人不一樣,那些人要殺出一條血路,要變成叢林裡的王者,而我也很有能力,但我的能力只是為了自保,然後躲得遠遠的。 孤獨,自立,有很多好處,但是我刻意強調了這些好處,放大它們,但其實我只是借著孤獨來逃避痛苦。
  • 焦慮,空虛與孤獨—價值核心與自我感的喪失
    因為當一個人無法在內心確切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以及感受到什麼的時候,他會自然環顧四周去找尋他人給自己方向感。但是當發現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感受,也無法給自己的人生指明方向時,孤獨感油然而生。人們對孤獨感的恐懼來源於對自己失去定位,害怕失去自我知覺的焦慮。因為每個人都是從他人跟自己所說的話以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中獲得對自己現實的大部分感覺的。
  • 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處女座
    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處女座處女座永遠不會傳遞他的真心。當他們真的愛上某個人時,他們往往會把自己這份愛埋得更深,那是因為他們非常害怕受到傷害。在不敢確定自己是否遇到自己完全合適的人之前,他們會像兔子一樣等待觀察,一旦他們決定和你在一起,他們就會完全的忠於你,全心全意地愛你,如果你的愛已經改變,他們一定會下定決心去離開你,他們會果斷地放手,雖然他們不會願意,但他們會悲傷和悲傷。他們可能不會再去這樣愛上其他人。無論何時,對於失去的人仍然是拒絕別人的理由。
  • 尋找自我與堅持真我
    大家好,今晚我們聊下:自我與真我我想說的自我,其實是一個尋找自己的過程,這不僅是與時光和歲月的糾纏博弈,還是窮盡一生的覺醒。以前我們在慢慢長大,也在逐漸失去自己。我們迎合著笑,我們忍著不哭,當我們習慣了口是心非的時候,當我們不再會熱淚盈眶的時候,也許我們照著鏡子都很難認出相由心生的自己。人生苦短的感受大多數是來源於悔不當初及重複的悔不當初,而大多數人都是在這樣的糾結和沉淪中失去了發現自我的意識和自我覺醒的機會,最終只能藉由宿命論來安慰和鼓勵自己妥協並放棄。而在所有的宗教和哲學中,佛教是最徹悟人生真相的。它看破有,安於無,謂之空。
  • 《女煞葛洛莉》:兩個都市孤獨者,在包容與理解之中尋找自我價值
    文:宿夜花為什麼講述都市生活的電影總能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因為在後工業時代,現代化與城市化的過程為新一代青年人提供了相似的生活空間,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生活記憶的人們在消弭了各自的差異性之後,以一種共同的「都市法則」在城市中踐行著同質化的生活方式。
  • 尋找自我,認可自我——2021年開篇
    在刨析自己的過程中,很有趣的發現,原來很多人的生活狀態都差不多,時不時會焦慮,時不時會說自己迷茫,不知是對還是錯的時候把自己的感受發洩出來,然後後悔,更有甚者通過看到一個電影、電視情節,或者看到一篇文章,覺得就是再說自己,而且這樣的情況還是大部分人都有的感覺。
  • 《天使愛美麗》:孤獨封閉是狹隘人生,走出自我去擁抱更廣博人生
    可生活於艾米麗,還是平淡得如同寡味的開水,就像大多人一樣,自由而孤獨,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生命的意義。她充分感受生活,微笑的探索生活。上帝給了艾米麗這樣的經歷,為她走出自己的世界,走進別人的世界做了鋪墊。1997年夏天的一個事件改變了艾米麗的人生。黛安娜王妃的身亡讓艾米麗心慌意亂,不小心撞碎了一塊牆磚。慌忙之中,艾米麗發現了一隻寶盒,裡面裝滿了小玩物和許多照片。
  • 《超脫》,這裡沒有英雄,有的只是在孤獨中尋找超脫的芸芸眾生
    看上去人畜無害的面龐,卻可以面無表情地將流浪貓蒙在布袋中活活打死;有著繪畫天賦的孩子,筆下卻是瀕死的世界;學校的心理醫生,面對學生只剩無力的嘶吼;重渡蜜月的夫婦,面對的也不過是相看兩厭的生活……每一個孤獨的靈魂,在渴望救贖和懷疑中撕扯。如同片尾愛倫坡的那首《厄舍府的倒塌》「在那年的秋季,一個陰沉寂寥的日子,烏雲密布,我一個人騎馬緩緩而行,穿過這個異常沉悶的鄉村。
  • 《星際探索》尋父,自我,和孤獨,愛以什麼身份存在。
    有關「父親」形象的隱喻,無論是在文學還是電影中,總是同時兼具毀滅和希望,在古希臘文學中的弒父情節中就可見端倪。男主的尋「父」之旅,自他十六歲起,就在自己的精神荒漠中開始了,關於自我和認同,逃離孤獨的旅程。父親想逃離全人類的孤獨,男主想逃離自己的情感孤獨。影片多次使用空間站,月球車和行星,太空做對比,在宇宙的背景下,也許是最好的把孤獨具象化的方式。
  • 外表很開朗,內心卻異常孤獨的三大星座!外向的孤獨患者自我拉扯
    水瓶座說到水瓶,最是讓人拿捏不透,他們自我個性很強,在自我個性下時常演繹不同的自己,可以淡然,可以熱情,思維跳躍新穎,天馬行空的思想,常常不按套路出牌,自由與乖張並存,在朋友面前骨精靈,可以談天說地,可以熱情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