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日媒總說CPTPP是為了牽制中國,但這種呼聲幫不了日本

2020-12-2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言】

中國外長王毅於11月24日、25日兩天訪問日本,26日、27日訪問韓國。構築穩定的東亞關係是這次訪日的主要目的。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進入11月以後,日本是東亞國家中唯一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國家。特別是20日以後,日本每天的新冠確診人數在2000人以上,每天死亡人數也基本在10人以上。此時去日本訪問,應該是對日本戰疫的最大支持,也表示了中國相信日本能戰勝疫情的信心。

安倍扔下了一個爛攤子

在連續工作一百五十天的情況下,眼看著日本疫情已經不能在自己的治理下得到控制,時任首相的安倍晉三選擇了託病辭職的方式,在9月突然宣布身體小有不適,離開了首相府。

安倍留下的是一個相當破爛的攤子。由於不能控制疫情,導致日本在4月和8月分別出現兩次疫情高峰,安倍本人的辭職正好處於第二波疫情的高峰期。日本醫學專家預測11月前後將出現第三波高峰,而且從以往的經驗看,第三波的影響很可能超過前兩波。以安倍政府採取的南轅北轍方式——中小學停課、發兩個棉紗口罩、每人發10萬日元,顯然並不能防止疫情的傳播。第三波疫情到來之時,日本更加束手無策。

資料來源:《朝日新聞》2020年11月17日

因此,日本經濟出現嚴重下滑。按日本內閤府公布的相關數字,安倍治下的2020年第二季度(4-6月),GDP按年率算,比上個季度降低了28.8%,第三季度(7-9月),雖然比上個季度恢復不少,但僅僅是過於下滑迅速後出現的一點反彈,並不意味著經濟出現好轉勢頭。安倍也正是在這樣的經濟狀況下,宣布辭職的。

在政治方面,安倍掌權長達近8年,其個人權力的集中,讓政治運轉日益僵化,經濟利益向安倍周邊傾斜。除了多年一直沒有說清的森友學園、加計學園醜聞之外,安倍又多了一個借賞櫻會賄賂選民的嫌疑。國內政治銅臭味燻天。在外交方面,一直堅持的日美軍事同盟,現在成了美國川普總統向日本開口要錢的工具;日韓關係倒退到了戰後最險惡的境地;日俄關係中普京沒讓安倍佔到一丁點便宜。貌似深諳外交之術的安倍,實際上讓日本在大國之間、近鄰之間的處境十分不利。

接替安倍上陣的菅義偉,並非民選首相,禪讓的首相職位,使其在處理經濟、政治及外交問題時比安倍更不自如。疫情在菅掌權後也變得越來越不可控,經濟每況愈下。安倍留下的爛攤子收拾起來已經很不容易,何況外交也非菅義偉的特長。眼看美國即將迎來政權更替,用熱臉貼川普冷屁股的安倍對美外交,不會在明年得到拜登政府的承認。日本外交面臨著新的轉型,需要首先調整和中國的關係。

11月25日,王毅外長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會晤。圖自中國外交部網站

菅義偉開始尋找穩定中日關係的途徑

兩天的訪日行程中,王毅外長拜會了菅義偉首相和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自民黨三巨頭之一的幹事長二階俊博、前首相福田康夫,並與他們進行深入會談。從中日雙方外交部門公布的成果看,王毅外長的訪日為中日在政治、經濟、防疫、體育各個方面的合作鋪墊了新的基礎。

在外交部的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王毅外長談的「中日達成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的相關內容。筆者將主要內容歸納為:

1)努力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

2)攜手抗擊疫情,開展醫療藥物方面合作;

3)明年適時舉行新一輪中日經濟高層對話;

4)共同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早日生效;

5)支持對方舉辦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

6)啟動兩國必要人員往來「快捷通道」。

日本外務省在外長會談後,有一個記者見面會,茂木敏充大臣針對中日兩國外長進行的90分鐘會談做了非常詳盡的匯報(日文原文)。在六項具體成果方面,中日雙方使用的詞彙有些地方略有不同,但大方向是一致的。日本方面在內宣上,考慮到主要輿論對華評價負面,政府需要顯示強硬,外務省用了較多的篇幅,談了海洋及安全保障問題。

日本媒體注意到,在中日外長記者會的電視直播節目中,王毅外長談到東海問題時表示,「我們繼續希望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將東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友好之海、合作之海」,顯示了中國對日本媒體炒作東海問題的態度。

相關焦點

  • 日本將向菲律賓無償轉讓5架教練機 日媒:意在牽制中國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防衛省10月25日宣布,日本海上自衛隊將於2018年3月底前,無償轉讓曾租借給菲律賓的2架TC90教練機。同時將無償轉讓另外3架原定2018年3月租借的教練機。因《自衛隊法》修正案在此前的例行國會上獲得通過,因此日本可以向發展中國家無償轉讓自衛隊的二手防衛裝備品。
  • 日媒:6名日本議員涉嫌收「500彩票網」巨額賄賂 包括前防衛大臣
    來源:海外網秋元司(日本TBS電視臺)海外網1月3日電 2019年末,日本自民黨眾議員秋元司因涉嫌從中國企業「500彩票網」收取數百萬日元現金賄賂被捕,該消息令日本輿論一片譁然3日,日媒又曝出驚人消息:除了秋元司,還另有5名日本國會議員涉嫌收取了「500彩票網」的現金,目前這5人正在接受詢問。日本前防衛大臣巖屋毅或在其中。
  • 出海記|日媒:日本商家春節黃金周接入支付寶掃福吸引中國遊客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日媒稱,春節黃金周臨近,各國商家為了迎接中國遊客積極籌備。日本是歷年的出境遊熱門目的地,今年,為了搶佔中國春節期間的遊客生意,商戰已經打響,有商家不僅擺出了會說中文的機器人服務生,還貼出福字供中國遊客掃福,並接入了支付寶以方便顧客付款。
  • 日媒:日本人的英語能力為何落後中國?
    日本《東洋經濟》周刊網站8月11日文章,原題為「日本人的英語能力幾乎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中國剛開始普及英語教育時,國內的批判態勢和日本並無二致。「學英語會妨礙母語學習」「學了一輩子都用不上」等言論甚囂塵上。但是中國著眼於建設全球化和信息化社會,決定「將英語作為評價國民素質的一環」,致力於普及英語教育,才有了現在的局面。
  • 陳言:新冠讓日本體會到從未有過的憋氣和窘迫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言】 每年的1月1日,大部分日本家庭會在上午9點前收到賀年卡(主要為明信片)。 如果在12月24日以前將賀年卡投入到郵筒中,日本郵局能夠保證在元旦這天將賀卡送到收信人家裡。突然一對男女,或者一對夫婦帶著一兩個孩子天天宅在家裡,並無各自獨立的房間,很多家庭感覺非常不適應。 親屬之間在一起的時間增多後,矛盾也多了起來,不便於在家裡發火的話,就對外部,尤其是對日本之外的世界持特別尖銳的批評態度。 在筆者的印象裡,日本社會從來沒有像2020年這樣憋氣、窘迫過,這樣不寬容。
  • 「日本自殺率全球最高」,日媒說,這是在中國流傳的謠言.
    日媒:「日本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是錯誤的,但這謠言是從日本誤傳到中國的。
  • 日本開始在石垣島建設軍事基地 日媒稱其目的是遏制中國
    據俄羅斯塔斯社10月29日報導,日本媒體《產經新聞》周一發布消息稱,日本防衛省為了在衝繩縣石垣島(石垣市)部署陸上自衛隊警備隊和飛彈部隊,打算今年開始在位於偏遠西南部的石垣島建立一個軍事基地。日本政府計劃在那裡部署一支500-600人的駐軍,以及部署地對艦和地對空飛彈等,月底前即將發布工程招標公告招攬企業。《產經新聞》認為,這些措施被視為是遏制中國在東南軍事活動的一種手段。據日媒介紹,日本將在石垣島的中央建立駐地,設置辦公樓、彈藥庫、訓練場。為應對突發事件,島上最初應部署警備部隊,設立針對中國海軍艦艇的地對艦飛彈部隊和保護基地的地對空飛彈部隊,人員規模為500-600人。
  • 日媒:中國年輕人的字幕組有了強勁對手
    日本財經媒體網站SankeiBiz12月22日文章,原題為「傳播亞文化的非官方字幕組的功與過」。由於新冠疫情不斷蔓延,日中兩國的交流目前很多方面受到限制。儘管如此,日本的影視劇和動漫及偶像團體等亞文化在網絡上依然受到中國年輕人追捧。在日本掀起熱議話題的一些作品,過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在中國的視頻網站上。
  • 《我的朋友陳白露小姐》渣男男主陳言的成長記
    這部網劇是以海棠的視角敘述她、陳白露和陳言的愛情故事。海棠和陳言青梅竹馬,一直暗戀陳言,雙方父母也同意,但是陳言對她只是妹妹。直到陳言看到陳白露,他才看到了愛情。但是陳言就像沒長大的孩子,陳白露因為信任王老闆去了澳門,沒想到王老闆讓她陪睡,她拒絕後在大街上逛了一夜,回到家陳言沒有信任她,他打拳買了一輛車是黑車,進了警察局,還得賠五萬,陳白露贖他回來,為了還錢去了珠海,卻被騙陪酒,陳白露為了出來一直喝酒才脫險。而她朋友在陳言面前撒謊,說她幹了不好的事,陳言就相信了。
  • 日本廠商轉產防護服,日媒:中國造便宜太多
    日本廠商轉產防護服,日媒:中國造便宜太多由於全球的疫情不斷擴大,個人防護用品便成為了「搶手貨」,甚至有些個人防護用品出現有錢都買不到的情況。面對這場世界性災難,中國的一些廠商紛紛轉產,為祖國生產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用具。在中國防護用品得到滿足之後,中國又再次向其他國家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 日媒:日本的第六代戰機,可以讓中國空軍無法前出太平洋
    在軍事上不受制於人。才能夠更好地獲得政治、經濟獨立。 據《福布斯》網站2020年12月15日報導稱,日本計劃在2035年前花費480億美元部署F-X隱形戰機,據稱其性能將超過美國F-35和中國的殲-20隱形戰機。
  • 日媒:去日本賞櫻花的中國人更加注重禮儀
    來源:環球網日本「ITmedia business online網站3月13日文章,原題為「社交網絡數據分析表明:在日本賞花的中國人更加注重禮儀」。說到4月前後的日本賞花季,很多遊客都表示這是赴日遊覽的最好時節。
  • 日媒:看不懂中國,我們挖的大坑,為何卻被中國建成世界奇蹟?
    每每提到中國基建,許多國人都會由衷感到自豪,中國基建實力的強悍更是讓外國友人稱之為「基建狂魔」。日媒就評價中國說:看不懂中國,我們挖的大坑,為何卻被中國建成了世界奇蹟?
  • 日媒:中國年輕人的字幕組有了強勁對手 機器翻譯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日媒:中國年輕人的字幕組有了強勁對手——機器翻譯日本財經媒體網站SankeiBiz12月22日文章,原題:傳播亞文化的非官方字幕組的功與過 由於新冠疫情不斷蔓延,日中兩國的交流目前很多方面受到限制
  • 日媒:日本妹子腿彎牙不齊才是「卡哇伊」
    日媒:日本妹子腿彎牙不齊才是「卡哇伊」 2014-10-20 15:08: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10月20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20日刊文稱,走在日本繁華的街頭,漂亮的妹子實在不算多。
  • 日本廠商轉產防護服後卻大量積壓,日媒:中國造便宜太多
    兵庫縣豐岡市的包類製造商製造的防護服(資料圖)據日本《神戶新聞》6日報導,受新冠病毒感染擴大、醫用防護服不足的影響,兵庫縣豐岡市的多家包類製造商被委託製造防護服。報導指出,經濟活動重啟後,廉價的中國產品進入日本,豐岡市包類公司的防護服有可能變成「不良庫存」。這些公司正在糾結:到底要為了應對「第三波」疫情而繼續生產,還是選擇「如果未來並不按預測的『劇本』發展,就必須放棄生產」。報導稱,為了利用自己的技術支援醫療前線,豐岡市的三家包類生產商決定合作。
  • 中國產品在日本火了,日媒:如今在日本暢銷的中國貨很多
    十幾年前,國內遍及日本製造。十幾年後,國產製造遍及日本!一部分人可能還停留在,只有少數國產品牌走出國門的印象中,特別是在被稱作製造強國的日本。早前,日本一檔綜藝中提到:搬離日本藝人家中的中國產品,最後發現藝人家空了,中國產品悄無聲息地滲透到日本家庭中。
  • 日媒:中國這類產品正逐步進入日本市場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中國化妝品品牌正在日本市場逐漸提高存在感。雖然中國產化妝品目前在日本尚不容易買到,不過進口在增加的趨勢十分明顯。報導稱,近年來,不少日本美妝網紅開始熱衷在社交媒體上模仿中國化妝方法。
  • 日媒調查終於發現,日本恢復經濟要靠中國,美國企業也不能例外
    然而日媒在近期通過調查發現,日本想要恢復經濟依舊需要靠中國,日本企業在華投資的趨勢沒有因為該政策受到任何的影響。不僅僅是日本,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不少美國企業的發展也需要中國市場的支持。  日本企業撤離中國  伴隨著中美關係發展愈發激烈,日本政府也開始有意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為此在今年4月日本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舉措,讓海外企業回到國內的同時,希望這些企業能夠分散發展,而不是只局限於中國的市場。自該政策實施以來後,已經有近1700家提出了申請,這些企業的撤離難道真的是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打擊中國的市場嗎?
  • 日媒:中國創投資金增長迅猛 年輕人愛創業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導 日媒稱,中國投向新創企業的資金增長迅猛。2015年比上年增長25%,創出了歷史新高,因股市和房價下跌苦無出路的資金正在流向追求「中國夢」的新創企業。但在經濟減速的背景下,資金對新創企業的篩選也越來越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