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作家羅信(Bob Larson)指出萬聖節就是今天撒但教慶祝的八個節日中的一個。如果一些行邪術的團體和撒但教都慶祝萬聖節的話,雖然當年所謂的信仰和儀式沒有完整的流傳下來,不難相信各種邪術,佔卜,獻祭甚至殺人的事仍然發生在今天的萬聖節。此外,很多的神學家都同意在這類的節日中,邪靈是會加倍的活躍。一般人顯然在這方面沒有留意,只覺得這不過是一個胡鬧狂歡的日子,但是,羅信認為最低限度,萬聖節會「引起一般人接納邪術」。
世界百科全書(The World BookEncyclopedia)說:「萬聖節是一個在十月卅一日的節慶。在美國,小孩會在萬聖節時穿上各種面具和服裝,去臨街叩門說:『不給糖果就搗蛋!』(Trick-or-treat.)有些小孩會帶著空心南瓜燈。在萬聖節的派對中,小孩或年輕人會參與佔卜、算命、聽鬼故事和巫婆的故事。」
然而,神秘和超自然現象的字典(theDictionary of the Occult and Paranormal)說:「萬聖節原本是異教徒慶祝黑暗、火和死亡的日子,源起於北歐的塞爾特。而對巫婆、巫師而言,萬聖節是個重要的日子。」巫術團體承認,在萬聖節時,他們比較有能力跟死去的亡靈溝通。
另外,《人類、神話和巫術的百科全書》(Man,Myth, and Magic Encyclopedia)提到:「塞爾特人的祭司是愛爾蘭的蠻族,他們用動物、男人、女人和小孩為祭物,獻給撒但。」
愛琳.波克(Irene Park)是萬聖節歷史的權威,她自己曾是個巫婆,她說:「在愛爾蘭的塞爾特祭司,會在萬聖節前夕挨家挨戶地收奉獻給撒但。他們會帶象徵鬼火的燈籠、裝錢的袋子、有尖刺的魔杖,每到一家他們就會要求特定的金額或用來祭鬼的食物。若那家人不給錢或祭物的話,塞爾特祭司就會拿尖刺的魔杖閹割那家的男生或動物。」愛琳又說:「穿著面具的塞爾特祭司會邊唱邊跳舞,從一家到另一家。他們的面具所代表的就是邪靈和妖精在夜間的彰顯。如今,這個傳統在美國轉移到小孩身上,小孩們會在萬聖節要糖果,或是像從前的巫婆和小鬼一樣搗蛋。」
當然,大部分原本萬聖節的傳統風俗都有保存到今日,如:頑皮的小妖精、空心南瓜燈(鬼火的象徵)、萬聖節派對、戴面具、要求禮物等等。
異教徒、神秘主義者、撒但教徒以及持守萬聖節傳統信仰的人,他們都非常高興這個拜鬼的節慶已被大部分的世人接納。對他們而言,萬聖節的普遍慶祝已使他們在大眾關係上贏得勝利。不僅如此,他們相信愈多人慶祝萬聖節就會更多地提升他們交鬼和巫術的能力,他們也相信藉著萬聖節,撒但會在世上擴大牠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