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知未來?這事兒或許只有比亞迪能夠做到

2020-12-22 一號汽車網

8年前的北京國際車展上,比亞迪秦作為比亞迪全面發力新能源c端市場的力作,為國內消費者所追捧。8年後的廣州車展,比亞迪帶著全面進化而來的秦PLUS超級混動,充分展示了自身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的技術積累與領先地位。一出場,便震撼全場。

比亞迪秦PLUS超級混動

秦PLUS超級混動,不僅是比亞迪全新技術路線——DM-i的實力首秀,同時,通過與DM-p系列車型——漢DM、2021款唐DM的同臺登場,比亞迪也完美呈現出了自身雙模技術的硬核實力。

從研發電池起家,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當之無愧的龍頭,比亞迪如今獲得的市場地位有著電動化趨勢的天時因素,但從整個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來看,比亞迪的「勝」更在人為。

「先知先覺」 預測+堅持=領先

從2008年起,國內汽車銷量開始爆發式增長,當大多數汽車廠商選擇將戰略重心放在了SUV轉型或是配置提升上之時,比亞迪便根據DM(DUAL MODE)雙模技術,提出了DM 1.0的插電式混動路線構想。彼時雙電機方案打造的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F3 DM,代表了比亞迪在電動化戰略上邁進的一大步,也證明了比亞迪對新能源市場轉型的精準預判。2018年,比亞迪憑藉DM 3.0技術,成為業內首個手握前驅(P0+P3)、雙擎四驅(P0+P4)、三擎四驅(P0+P3+P4)三種架構形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的車企。

歷經十二年積澱,時至今日DM技術已經完成了三次迭代裝機升級。2020年,比亞迪運用自身對於細分市場的把控,將DM技術在應用端再次進化。DM-p與DM-i混合動力技術雙平臺戰略,成為比亞迪在新能源戰略上全新邁進的一大步。

「雙管齊下」 運動+經濟=全能

根據市場需求的不同,比亞迪將DM-p與DM-i分別在運動性與經濟性上打造出針對性的側重點,進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比亞迪漢DM

於DM-p而言,發掘電動模塊的高性能,能夠充分發揮出電動機高扭矩的特點,注重對於運動性能有著更多訴求的消費者,漢DM作為DM-p的首款產物,在燃燒模型、電噴系統上進行了優化,大大提升了該系統的綜合效率。同時,比亞迪針對漢DM從純電到發動機介入也做了優化。正是這一系列升級與優化,最終帶來了漢DM強悍的性能表現,該車輛搭載的DM-p後驅動三合一總成可輸出180kW、330N·m的動力數值。搭配2.0T全鋁發動機與六速溼式雙離合變速器,整車的綜合最大功率高達321kW,最大扭矩可達650N·m,0-100km/h 加速時間為4.7s,堪比保時捷718等跑車水平。而在2021款唐DM上,整套動力系統的最大功率更是達到431kW,最大扭矩達到900N·m,將DM-p的強大動力展現的淋漓盡致。

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

如果說DM-p是在現有的DM 3.0上進行優化升級,那麼DM-i則更像是發掘了DM3.0的另一項潛能。於今年稍晚誕生的DM-i,更傾向於滿足追求經濟性的消費者。作為該技術路線誕生的首款產品,秦PLUS超級混動搭載了DM-i超級混動系統中專用的比亞迪全新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該發動機通過15.5的超高壓縮比,以及對低活塞環組彈力氣門驅動、分體冷卻熱管理技術、低摩擦油封、可變排量機油泵等先進發動機技術的融入,顛覆性地實現了43.04%超高熱效率,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熱效率之王」,當下,這款發動機已經獲得中汽研頒發的證書認證,進入「能效之星」的榮譽殿堂。

中汽研「能效之星」證書認證

其中,驍雲1.5L發動機首次採用的分體冷卻技術,可以有效降低爆震趨勢和發動機摩擦損失,保證發動機的高效工作。相比上一代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摩擦損失減少10%、整機輕量化減重10kg,虧電油耗控制在4L/100km以內。

曾經的比亞迪,通過「3.9」、「4.5」、「4.9」或者「5.9」的零百尾標為消費者所熟知,也正因為比亞迪在性能上的不斷突破,促使了消費需求向著年輕化與性能並行的轉變。而如今,隨著對混動技術的穩定與更加深入的研發,比亞迪正再度將經濟性這一混動車型應有的特性,還給消費者,更加注重經濟、環保,成本也更低的DM-i,或許將成為比亞迪在插電混動細分市場的全新解決方案。

「全面開花」 實力+機遇=未來

就像特斯拉與蔚來等注重資本的新勢力們所帶起的熱潮,如今車企的市場潛力,往往最先反映在資本市場當中。比亞迪在技術路線上持之以恆的堅守,再加上新能源環境的持續轉好,讓比亞迪在2020年內股價漲幅超過300%,市值屢破5000億元大關,超越戴姆勒、寶馬直逼大眾。

同時,作為傳統車企的巨頭之一,比亞迪的在市場端的表現也足以讓投資者和消費者吃下定心丸。從比亞迪官方最新公布的銷量數據來看,比亞迪11月乘用車全系銷量52806輛,同比大增29.6%,環比大增13.4%,整體銷量持續領跑國內市場。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已經達到25553輛,較去年同期增長139.4%,環比增加15.9%。可以說,如今的比亞迪,已經成功實現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雙腳並行,連續7年新能源車銷量全國第一,更展現了比亞迪在該領域持續深耕的絕對強勢。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2020年,是新能源市場環境全面向好的一年。隨著11月2日國務院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我國新能源汽車在下階段內的重點發展方向也逐漸清晰,在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的部分中,深化「三縱三橫」布局,成為新能源整車技術創新的核心關鍵,而這恰恰與比亞迪一直以來堅持的新能源路線不謀而合。

2020年,可謂是比亞迪多項核心技術研發開花結果的一年,通過對DM-p/i技術路線的不同側重點打造,比亞迪充分發揮了雙模技術的全面性優勢,在插電混動市場一枝獨秀;而刀片電池、DiLink智能網聯繫統等業界領先的軟硬體技術成果的推出,則展示了比亞迪對於「新四化」協同發展的認知。比亞迪通過精準的市場預測,不斷充實自身硬實力,搶先於行業變革前提前布局,從而在新的變革之門推開之際,成為指明方向的領跑者。

當眾多自主品牌摸黑前行近10個年頭,經歷了去偽存真的淘汰賽後,國內新能源市場也將真正迎來可以預見的黃金髮展時期。在政策維度的號召和支持下,比亞迪在技術與品牌方向上的雙向積累與前行,讓所有人都對其擁有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註: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若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原創文章歡迎轉載,需註明來自一號汽車。如發現非法轉載,我們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史書記載此人精通《周易》,能預知未來,如何做到的?
    (《雙溪類稿》卷26)那麼,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周易》真的是一本佔筮之書嗎?不妨細細讀來。二、其心虛明有關邵雍如何能夠做到預測通神,宋代大儒程頤是這樣解釋的:「其心虛明,自能知之。」 南宋的張行成也說:「惟至誠存心者,其心虛明。
  • 預知「911」!科學家創造出可預知未來的神秘系統!太瘋狂了!
    科學家創造出可預知未來的神秘系統!太瘋狂了!神州日知 祗舍人類真的有預知未來能力麼?相信大家在書籍和電影中已聽過不少的故事,曾經尼古拉斯凱奇也出演過這樣的影片,他是一個有可以預知之後幾小時之內發生何種情況能力的人。不過,不要以為這只是在電視中出現,科學研究表明,其實現實中人人都會有這樣的能力。
  • 一部可以預知未來的科幻電影《降臨》
    許多人都希望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看看自己的未來究竟活出了怎樣的人生,早前有一部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預見未來》講述了一名魔術師運用自己能預知未來的特異功能拯救了世界的故事,這樣的熱血英雄夢大家應該都有過,可是當你發現你的未來會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是選擇接受,還是選擇一條新的路呢?
  • 讀完電影《降臨》的原著 你或許會為無法預知未來而深感慶幸
    如果我們對未來之事一清二楚,又該如何度過後面的一生?人類對於預知未來的能力是如此渴求,假若歲月之書不可改寫,你會選擇翻看下去嗎?如果一生中所有事情的所有起因和結果同時呈現在你的面前,每一句話、每個動作都寫在生命的腳本裡,你會選擇活在這仿若已活過一次的命運之中,放棄所有自由意志而走向那不可避免的終結嗎?
  • 預知未來的死亡畫像?這劇這麼恐怖的麼……
    主角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女主為代表的團隊通過預知犯罪事件阻止犯罪,另一派則是通過殺死事件當事人阻止更多的人受牽連。很明顯,這兩派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懲戒惡人,只不過方法不同而已。正義派的畫風是這樣的:一位老警察帶著一個優秀的黑客和一個擁有預知能力的警察,通過超能力警察的預知素描阻止案件的發生。
  • 我們本可以預知未來,為什麼卻被限制了能力?
    在很多科幻電影裡,預知未來通曉過去都是神奇的能力,擁有了它不僅可以避免災難,更進一步甚至就意味著掌握時間。而作為三維世界裡的普通人,這始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雖然某些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人似乎天生更加敏銳,能對未來有某種特殊的感應,或許是在夢裡,或許是腦中無意識的驚覺,常常能吐出不可思議的話,而且還得到某種驗證。這種無法用現代科學解釋的現象讓人越發深信,萬事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但你知道嗎,雖然預測未來很詭異,但很早以前,就有科學家認為這事沒那麼難。
  • JOJO:預知未來的能力有3種,緋紅之王的墓志銘最強
    這一期我們來聊一下預知未來的替身能力,所謂的預知未來有兩種情況,一是替身自帶預言能力,目前已出場的有託託神和滾石;二是時間系能力的衍生效果,除了時停之外,其它時間系能力都可以達到預知未來的效果。但由於託託神和滾石的差異較大,所以下面還是細分成三種情況來講。
  • 推動品牌建設,比亞迪sherry爭當領先者!
    在她看來,目前,全球汽車市場正在向新能源汽車轉變,而比亞迪作為其中的領航者,也必然要發揮企業的核心優勢,持續擴充業務,同時加強品牌建設,不斷的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更加多人更真切的了解到比亞迪的核心優勢,在不斷的領略比亞迪的品牌內涵的同時,也提高了對了消費者對於品牌的認可度。
  • 是夢在預知未來,還是我的夢被人設計了?
    每個人或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曾經做過一個夢,然後發現現實中的某個場景或某件事和那個夢中的一模一樣。
  • 關於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這是我們所知道的一切
    同樣是在百人會上,比亞迪國際合作事業部總經理舒酉星透露:這款「刀片電池」,比亞迪擁有 300 多項「核心技術」。3. 隨後幾天,由於刀片電池的消息的利好,比亞迪股票大漲。這也是為什麼 EV 沒有大規模普及開來的原因之一——整車成本難以大幅降低,導致售價偏高,自然無法與傳統燃油車抗衡。而刀片電池這個技術,在比亞迪看來有可能大規模降低電池成本,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利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產品競爭力。比亞迪股票的大漲,或許也是因為資本市場看到了刀片電池技術背後的這些潛在「價值」。那麼問題來了,刀片電池技術真的那麼強嗎?
  • 博人傳:博人淨眼能力公布,可預知未來堪比海賊王見聞色霸氣
    當博人和新希面對大筒木浦式的時候,浦式使用輝夜成名技「黃泉比良坂」給倆人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因為黃泉比良坂屬於時空忍術,每次出現的地方根本不可預知,所以被打的措手不及!
  • 人類早在十年前就掌握了預知未來的能力
    小到生活中的天氣預報、地圖導航,大到太空的小行星軌道預測,都是人類預知未來的能力體現。 但是,就算人類能預知未來了,就一定能改變未來嗎? 預知未來不代表你能改變未來 預知未來不代表你能改變未來。
  • 《記憶裂痕》,如果能預知未來也就沒有了未來!
    相信大多數人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期待,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所以都會對自己的未來很是憧憬,想著現在還沒有實現的事情,在將來能夠成為現實。有這樣一句話,是說「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they have no future,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you take away hope.如果你給某人看他們的未來,他們就沒有未來了。奪去了未來的神秘性,就等於奪去了希望。」這句話就來自《記憶裂痕》這部電影。
  • 比亞迪寧德時代決戰大西北!
    除了工廠的具體生產情況,工廠的選址情況也非常耐人尋味,這是比亞迪在西部地區投產的第二家工廠,青海工廠已經在去年開始投產了,西安工廠也已經在籌備中了。此外,比亞迪還計劃和長安汽車合作在重慶兩江新區建立一個新的電池工廠。 但把目光瞄準西部的並非只有比亞迪,2019年底,寧德時代位於四川宜賓30GWh的動力電池工廠也宣布開建。
  • 偷星九月天中玄月預知未來並非唯一?共三人使用,一人預知結局
    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就以玄月舉例,在舒心回憶劇情的時候發現,在整個偷星的劇情中,不算死掉的莫莉安,最少有三個人使用過預知未來的能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是那三個人吧。三個預言全部應驗,說這不是預知未來的能力舒心是真的不相信。冥想城小芝麻冥想城的小芝麻是莫莉安的妹妹,在莫莉安死後,小芝麻就一直跟在玄月的身邊,目的是為了體姐姐見證玄月所改寫的未來。
  • 比亞迪李柯協助拿下美國口罩大單 比亞迪又有新的盈利點!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在另闢蹊徑這一方面確實了得,作為一家行動力十分卓越的企業,比亞迪在疫情期間的「逆戰思維」著實令眾多業內人士折服,而這股氣勢,甚至傳播到了美國。作為比亞迪在美國市場的開拓者,比亞迪李柯亦深有體會。疫情期間,比亞迪李柯把比亞迪的口罩「賣到」了美國,令比亞迪這個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又有了全新的彰顯。
  • 神奇的預知夢:夢境真的可以預知未來?
    我們叫這個為預知夢,那麼預知夢真的可以預知未來嗎?夢既然是人的一種生理行為,應該如人的心跳、呼吸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興趣,也不會有什麼奧秘之談的。但許多年來,佔夢與解夢的說法流行民間,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因是許多人的夢,會暗示將要發生的一些事情,特別是一些給做夢人帶來厄運的事情,於是,這種夢的暗示力量便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而佔夢家的行業也便興起了。
  • 比亞迪李柯:不滅的創新基因 令比亞迪不斷進步
    從電池起家的比亞迪,歷經了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超強綜合服務能力的企業,哪怕是在北美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裡,比亞迪依然能夠找到自己生存的地位,並建立了屬於中國新能源品牌的「藍天」。 對於比亞迪李柯而言,在開拓北美市場過程當中,不斷開展各項調研工作,挖掘當地商機,及時對接當地純電動交通出行的需求,在做好市場挖掘的同時,不斷對比亞迪實現本土化改造,使得比亞迪能夠快速融入到當地市場當中,引起共鳴感及歸屬感,這樣一來,集團才能夠在當地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 25年前的比亞迪,過去、現在、未來每一次都是一個變革
    啟動資金捉襟見肘的王傳福,帶領工程師們把流水線一一拆解,把每道工序分成模塊,四五十個工人依靠工具準確完成點焊、檢測、貼標籤等工作,替代流水自動作業,做到日產4000塊充電電池。因為利用上了當時低人力成本的紅利,比亞迪的電池成本比日本廠商低40%。
  • 比亞迪李柯:發揮比亞迪資源優勢 徵服更多地域市場
    在中國汽車生產企業研發能力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國內有更多汽車品牌也開始邁向海外市場,在打破壟斷局面的同時,也在充分發揮中國品牌的魅力,向世界彰顯中國力量,其中的代表企業有比亞迪。比亞迪李柯曾一度自信描繪比亞迪的海外戰略藍圖,它更廣闊且充滿挑戰,而比亞迪,將為之而不斷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