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電影《降臨》的原著 你或許會為無法預知未來而深感慶幸

2021-03-03 科幻

相比於外星人來到地球的背景設定,更加好看和動人的,或許是特德·姜對於語言學和因果論的討論與假想。如果我們對未來之事一清二楚,又該如何度過後面的一生?

科幻作家特德·姜與電影海報和原著封面。

近期,根據文學原著改編的電影頗多——《但丁密碼》《一句頂一萬句》《比利·林恩的中場休息》,當然,還有備受矚目、光是海報就發布了一大堆的科幻電影《降臨》(Arrival)。

《降臨》改編自科幻作家美國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Ted Chiang)的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畢業於布朗大學計算機專業,自1990年發表處女作《巴比倫塔》至今,只出版了十四篇短篇或中篇小說,卻讓他捧回了包括星雲獎、雨果獎、坎貝爾獎在內的幾乎所有科幻大獎的獎盃。

科幻作家特德·姜與《你一生的故事》英文版書封。

相比《你一生的故事》中對於外星人來到地球的背景設定,更加好看和動人的,或許是他在這一簡短故事中對於語言學和因果論的討論與假想,作者為此文耗費了四年時間研究語言學,在後記中寫道:「我對物理學中的變分原理的喜愛催生出了這個故事……(希望)描寫一個人面對無法避免的結果時的態度。」

在《你一生的故事》中,飛船載著外星人「七肢桶」來到地球,一位女性語言學家受僱於政府,為了與外星人展開交流,開始研究學習「七肢桶」的語言。它們的口頭語言和書寫文字是兩套系統——書寫文字並非如人類的文字這樣呈線性鏈條狀出現,而是在二維平面上的一大團粘連在一起的符號,符號相互勾連,以地位平等、不存在優先級的方式直接呈現出全部信息,可以以任意方式進行閱讀——這種不存在前後分別的語言破壞了前後連貫的時間。這位語言學家發現,在掌握了「七肢桶」語言的同時,她透過被打破的時間線和因果律,得知了自己的未來——在她還未生育之時,就已經預見了自己的婚變、女兒的降生和成長,以及女兒死於25歲時的一次攀巖的宿命。

電影《降臨》對「七肢桶」語言的呈現。

如果我們對未來之事一清二楚,又該如何度過後面的一生?人類對於預知未來的能力是如此渴求,假若歲月之書不可改寫,你會選擇翻看下去嗎?如果一生中所有事情的所有起因和結果同時呈現在你的面前,每一句話、每個動作都寫在生命的腳本裡,你會選擇活在這仿若已活過一次的命運之中,放棄所有自由意志而走向那不可避免的終結嗎?

讀完這個故事,或許我們應該感激,因果律始終存在著,並始終發揮作用,因此,我們永遠無法預知未來,永遠無法知曉下一秒的驚喜或若干年後的生活。

特德·姜本人是這樣總結這篇故事的主題的:「也許我所見過的最簡潔的概括出現在馮內古特給《五號屠場》二十五周年紀念版所作的簡介中:『史蒂芬· 霍金認為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很有挑逗意味。但現在,預知未來對我來說小菜一碟。我知道我那些無助的、信賴他人的孩子後來怎樣了,因為他們已經成人。我知道我那些老友的結局是什麼,因為他們大多已經退休或去世了。我想對霍金以及所有比我年輕的人們說:耐心點。你的未來將會來到你面前,像只小狗一樣躺在你腳邊,無論你是什麼樣,它都會理解你,愛你。』」

電影《降臨》劇照。

在電影到來之前,你或許應該先讀讀這一短篇科幻傑作。經出版社授權,界面文化從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科幻小說集》中文版中選摘了部分段落,讀畢,你或許會為自己無法預知未來而倍感慶幸。

《你一生的故事》(節選)

我還記得未來那段日子,你當時只是個嬰兒。我會半夜兩點跌跌撞撞地下床給你餵奶。你的嬰兒室裡一股子味兒:治尿布疹的油膏味、爽身粉味,還有屋角尿布桶裡散發出的一股淡淡的尿味。我會在你的搖籃前彎下腰,把你這個哇哇大哭的小身體抱起來,坐在一把搖椅裡餵你。

「嬰兒」這個詞源自拉丁語,意思是「不能說話的」。但是你呀,有一句話的意思你可以毫不含糊地表達出來:「難受。」你時時刻刻表達這個意思,一點兒也不猶豫。你哭起來時會變成憤怒的化身,小身體的每一根纖維都在全力表達這種情緒。有件事挺好玩的:你安靜下來時好像會發出一種光。如果有人要替這時的你畫一幅像,我會堅決要求他畫上這輪光暈。可要是不高興起來,你簡直成了個小喇叭,全部身體構造好像都是有意用來發出噪聲。你這種時候的畫像就是一個警報喇叭,熊熊烈火中的警報喇叭。

在你生活中的那個階段,對你來說不存在過去,也不存在未來。不給你餵奶的時候,你不會有什麼心滿意足的回憶,對未來也不存任何期待。可吃奶的時候,一切就將截然不同,這一刻的世界盡善盡美。你只知道這一刻,活在這一刻,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從很多方面說,這種狀態真讓人羨慕。

七肢桶無法用我們所理解的「自由」或「受約束」來描述。它們既不是怎麼想就怎麼做,也不是毫無能動性的機器人。七肢桶意識模式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它們的行動與未來事件相合,而且在於它們的動機與未來事件的目的相統一。它們行動,使既定的未來成為現實,也使事件有了先後順序。

自由並不是一種虛幻的假象,在先後順序模式的意識中,它的的確確是真實的存在。在同步並舉式的意識中,自由這種觀念卻沒有多大意義,但同時也不存在「被迫」。兩種意識不一樣,僅此而已。這就好像在哈哈鏡前,看不見照鏡子的人,只能看到鏡中形象。鏡中出現的也許是個絕代佳人,也許是個鼻子上長著大瘤子的小丑,下巴長到胸口。兩種形象都是合理的闡釋,沒有對錯可言。但是,鏡子中一次只有一個形象,你無法同時看到兩個。

與此相類,預知未來又與自由意志產生了矛盾。正因為能夠自由選擇,所以我不可能預知未來。反過來說,如果我已經知道了未來,我便不可能反抗這個既定的命運,也不可能把我知道的未來告訴其他人—這也是一種形式的反抗。預知未來的人不會奢談未來,讀過歲月之書的人不會承認自己讀過它。

————————————————

雖然我已經精通語言B,但我知道,我仍舊不能像七肢桶一樣體驗世界。我的意識是人類的意識,我的語言是線性語言,這些已經定型了。這一點,無論怎麼熟悉外星人的語言也不能完全改變。我的世界觀是人類與七肢桶的混合物。

在我學會以七肢桶語言B作為思維工具之前,我的記憶仿佛是一截菸灰,意識的香菸連續不斷燃燒著當前,遺下一長條無數細小微粒組成的菸灰。學會七肢桶語言B之後,有關未來的記憶好像巨大的拼圖遊戲的拼板,一塊塊拼合起來。它們並不依次而來,按順序拼接,但不久便組合成為長達五十年的記憶,這是我學會語言B,並能夠用它思維之後的記憶,從我與弗萊帕、拉斯伯裡的討論開始,直到死亡。

通常,七肢桶語言B影響的只是我的記憶,我的意識則和從前一樣,好像香菸上的火頭,緩慢地、連續地向前爬行。不同的是,現在,香菸兩頭都是記憶的菸灰,沒有燃燒的那一頭也是一樣。有時我也會被語言B完全支配,這種時刻,一瞥之下,過去與未來轟轟然同時並至,我的意識成為長達半個世紀的灰燼,時間未至已成灰。一瞥間五十年諸般紛紜並發眼底,我的餘生盡在其中。還有,你的一生。

本文來自:界面新聞

如文章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歡迎來稿、歡迎廣大科幻愛好者和專家學者來稿

相關焦點

  • 一部可以預知未來的科幻電影《降臨》
    戰爭不會成就英雄,和平的「降臨」才能換得新生。如果你提前知曉自己的一生,你會去改變它嗎?許多人都希望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看看自己的未來究竟活出了怎樣的人生,早前有一部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預見未來》講述了一名魔術師運用自己能預知未來的特異功能拯救了世界的故事,這樣的熱血英雄夢大家應該都有過,可是當你發現你的未來會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是選擇接受,還是選擇一條新的路呢?
  • 【電影】如果看《降臨》睡著了是你的損失,一部回味無窮的燒腦片
    嗯,那一定是你的打開方式不對呀~~!先來首很有FEEL的《降臨》原聲BGM:下面的安利,我會分兩部分來寫~還沒看過這個電影的,看第一部分就可以了。主要是無劇透推薦正確觀看這部電影的姿勢。如果你已經看完這部電影了,可以再看第二部分,或許你會對這個電影有不同的解讀。PART 1個人覺得,無論你是文藝青年,還是科幻迷;無論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看懂這部電影以後都是可以用自己的解讀來裝裝逼。
  • 如果能預知未來,你還會做出現在的決定嗎?《降臨》給出了答案
    再無法清白苟活於世,只能以死謝罪。然而,人生從沒有如果。很多事情,也如同「性格決定命運」的宿命論一般,再重來多少次,還將會是同樣的結局。02但假如,因為一個意外,你獲得了預知未來的能力。你親眼看到自己的女兒將在年紀輕輕時死於疾病,看到自己的丈夫沒能和自己白頭偕老。而此時此刻,這個未來可能會成為你丈夫的人,只不過是你身邊一個剛剛對你表達過好感的普通同事,你還會選擇和他在一起嗎?在這部上映於2017年的硬核科幻片《降臨》當中,便講了這樣一個向死而生的故事。
  • 對比原著看《降臨》更有妙趣
    也許這也是《降臨》為大家帶來的最有價值的思考。作為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探討人類自身智力思維的作品,電影《降臨》改編自特德姜的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作為基礎計算機語言的專業研究人員,特德姜在自己的短篇小說集中,幾乎是傾盡全力去解釋基礎語言科學的問題。
  • 《降臨》:不忠實原著也能拍出好電影
    從一個影迷的角度,電影的價值在於復原視聽覺上的物質世界,在於呈現能讓觀眾抽離現實的視覺奇觀。電影與小說的起點與終點都有不同,但能改編成「一點兒也不像原著」卻同樣優秀的電影,才是文學哺育電影工業真正的方式。將原著影視化的難度巨大2017年1月20日,加拿大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的《降臨》國內首映。
  • 電影《降臨》背後的科幻神作:看外星人降臨如何顛覆人類語言觀
    雖然電影給人的感覺沒有神作《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如此驚豔,但是其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卻是拿下1998年的星雲獎和斯特金獎的短篇大作,給人的震撼不下於這兩部電影神作。劉慈欣和他的代表作《三體》大部分人甚至連根據原著改編的電影《降臨》都沒聽說過,更別說其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
  • 電影《降臨》背後的科幻神作:看外星人降臨如何顛覆人類語言觀
    《降臨》都沒聽說過,更別說其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畢竟誰能想得到這個平平無奇的書名下隱藏的是一本腦洞大成黑洞的科幻神作。>電影《降臨》講的比較簡略,很多物理學概念都沒有涉及到,而原著小說講述得則異常細緻和清楚,但是由於小說能量密度太大,而且物理學和語言學概念太多,如果細講起來又未免沉長。
  • 電影《降臨》:一部失去原著精髓的平庸之作
    但凡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你一生的故事》雖是一個以外星人降臨地球為背景的故事,但小說主題全部都是身為語言學教授的主角露易絲·班克斯試圖理解、破譯、學習形似章魚的外星人「七肢桶」的語言和文字的過程,甚至直到最後,都沒有大多電影觀眾所期待的飛船發射、太空戰爭、乃至穿越黑洞的奇觀場面。
  • 十二使徒、巴別塔、奧羅波若蛇——《降臨》與原著對比
    《降臨》的拍攝推廣了其原著星雲獎、雨果獎獲得者特德·姜的小說,在電影上映前,我讀了特德·姜的《通天塔》、《你一生的故事》、《商人和鍊金術士之門》
  • 《降臨》:一部燒腦科幻,和它背後的華裔天才
    而《降臨》的故事則完完全全站在了人類的視角。它以女主角班克斯博士為基點,將人類一方由點及面全盤展開,而班克斯博士所學習到的語言最終也只是成為了人類一方解除危機的工具。這樣的視角打破了原著的平衡,它使得觀眾失去了站在外星視角審視自身的機會。我們可以承認這是電影改編中難免作出的犧牲,但不得不說,它依然是一種遺憾。
  • 《降臨》:如果擁有預知未來的超能力,你將如何面對生活?
    假如有這樣一種超能力,擁有它之後,能讓你看到接下來人生中發生的每一件事,哪怕何年何月何日會摔一跤這種小事都能預見到。擁有這個超能力之後,你會怎麼面對接下來的人生和將要認識的人?電影《降臨》,就為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
  • 擊敗《三體》媲美《降臨》,《湮滅》電影原著有多神?
    與我們熟知的充斥著飛船外星人的科幻電影不同,這部電影主打神秘區域的概念,種種奇珍異獸配上懸念叢生的劇情,燒腦程度不亞於《降臨》。一場電影看下來,就好像經歷了一次詭異的神遊。這也正是傑夫所倡導的「新怪譚」運動:一種以都市為舞臺的架空世界小說,它顛覆了傳統科幻中常見的概念演繹,創造出兼有懸疑、心理、驚悚等元素的科幻。他認為自己的作品描述的是「一種人類無法理解的存在」。
  • 深度長文:大衛·波德維爾論電影《降臨》的原創性
    要是你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只要在關鍵節點上做出變化,你便可以依照自身的意志改變人生軌跡。可一旦你進行了改變,比如嫁給了另一個人,你就失去了對未來的掌控力。露易斯認識到自由意志也僅僅是一種線性的,隨意的思維模式,而這是七肢桶早已放棄掉的東西。擁有自由意志意味著我們將無法了解未來。我們知道自由意志是切實存在的,因為我們對其有著直接的體驗。意志是意識中的固有成分。
  • 非科班出身的我,如何讀完上百本英文原著的?
    很多人說讀英文原著非常難,問我是如何讀完這麼多英文原著的。通過這篇文章,我將詳細地回答這個問題。文中大部分圖片是我用手機拍的。司各特派克是我最喜歡的心理學家。《少有人走的路》,《邪惡人性》 是非常好的書。首先談談面對英文原著時,很多人會產生的畏懼心理。
  • 《湮滅》看了電影特別把原著讀了一遍
    必須得說,小說營造的氛圍讓我很入迷,僅僅五天就讀完了。但小說講的不是具體的什麼內容,我覺得像是一種體驗,作者用文字把你帶入那個詩意環境裡,你對未知的恐懼。最後也不知道燈塔裡的是什麼。電影也不能說更好看,電影理解上升到了一個具象的地方,自我毀滅,外星人尋找客體的故事。不一樣的觀影體驗。但小說裡並沒有,導演如果不是對小說理解很深做不到。
  • 非科班出身的我,是如何讀完上百本英文原著的
    ,問我是如何讀完這麼多英文原著的。閱讀英文原著,你也要學會忍受這種似懂非懂的不舒服的感覺,如果你一旦感覺自己沒看懂,就放棄,那你就會永遠恐懼,永遠看不懂英文原著。開始的時候,讀一本英文原著,如果只看懂40%,50%,那也沒關係,要強迫自己讀下去。你會發現,一本書你越看到後面感覺越容易,看的越順利。
  • 非科班出生的我,如何讀完上百本英文原著(下)
    非科班出生的我,如何讀完上百本英文原著(下)接下來我想分享下學習英語的收穫,那就是:英語開放了我的思維,讓我慢慢地獲得了一個開放的頭腦(open mind).我心裡很擔心M會催我去睡覺,因為在我的意識裡,長輩總是會去管著晚輩的。在家裡,從小到大,爸媽十一點鐘去睡覺的時候,他們也總是要催著我去睡。我有時候煩的要死。那天晚上,我一直翻譯到凌晨三點。期間,M兩次起來去洗手間。但M沒有催我半句,他只是說:「You work very hard」。這讓我感到驚訝。要是在家裡,爸媽一定把我嘮叨一頓或罵一頓,說我裝模作樣,假勤奮,早逼著我去睡了。
  • 讀者來稿:非科班出身的我,如何讀完上百本英文原著的
    要如何在閱讀英文原著的時候,也感受到快樂吸收到精華呢?答案就在你們之中!小編今天收到了一位讀者的投稿~非科班出身的小飛飛,如何讀完上百本英文原著的呢?繼續往下讀,你就知道啦~小飛飛介紹:一個自學英語成功的人的人;一個對心理學、文學、哲學有著狂熱愛好的人; 一個懷抱夢想經歷了無數痛苦、挫折與絕望的人, 他寫出的文字或許會帶給你不同的感受。微信公眾號:小飛飛的自我成長(xffdzwcz)溫馨提示:文章有點長,但都是我的親身感悟總結。有耐心讀完的話,必定會有大大的收穫的。
  • 《降臨》電影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本文作者也是《降臨》原著小說的粉絲,他會從原著角度去講這部電影的各種好和不好的地方。
  • 很慶幸,今生錯過你
    錯過你,很遺憾。那天,你發了很長一段話給我,我一字一句讀完後確定了,這輩子都只能接受一個現實,我要失去你了。之後的一段時光,多少個晚上把自己灌醉,可酒這個東西,有時候越喝越清醒,不知道有誰能做到一醉解千愁。你並不知道,某一天,我已經走到距離你很近的位置,可我終究沒能鼓起勇氣,沒敢打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