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為「無趣」的林俊傑,用《我們很好》狠狠打臉了我……
文/流水紀
聽了林俊傑為電影《少年的你》創作和演唱的主題曲《我們很好》,我有點百感交集。
林俊傑《我們很好》MV
是這樣,一度,我覺得林俊傑是一個已經有些「無趣」的歌手。
因為,他太安全了。
一種過於出色的安全——2003年,出道第一張專輯《樂行者》就在華語樂壇嶄露頭角,第二張專輯《江南》大紅大紫,之後經歷唱片公司變更、身體抱恙等狀況,但始終是以幾乎一年一張的頻率推出專輯,一直保留著「聲音磁性、旋律流暢、歌詞走心、主題共鳴」這些司空見慣,但他就是能做到優質、極致的元素,同時積極嘗試不同風格,2011年《她說》專輯把寫給女歌手的金曲重新詮釋,讓人耳目一新也溫故知新了他的改編實力;2014年以製作人身份為陳奕迅製作專輯《米·閃》;2014年《因你而在》、2016年《和自己對話》兩張專輯拿下兩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推出個人音樂紀錄片……
從實體唱片最後的黃金年代,一路到數字唱片年代,林俊傑保持旺盛創造力,源源不斷產出新專輯與流傳代表作,在綜藝、流量、短視頻時代到來時,也能遊刃有餘——《女兒情》《雪落下的聲音》《愛要怎麼說出口》這些來自他的改編版本,節目上大放異彩,實打實紅到街知巷聞,甚至「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意外爆紅的文字梗,都讓他的古早歌曲《醉赤壁》再次翻紅……
這樣的林俊傑,十幾年來就是華語樂壇一塊屹立不倒的金字招牌,量多質優,童叟無欺,絕對放心,於是我漸漸以為這樣的林俊傑,靠「音樂」本身在華語樂壇走到了一個極致——極致的安全,似乎就有一種總在意料之中的「無趣」吧。
直到聽到他這首新歌,《我們很好》。
許月珍監製,曾國祥導演 ,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主題曲,葛大為作詞,林俊傑演唱、作曲、編曲、製作。
影視歌曲一旦走紅,就能成為影視宣發性價比最高最有效物料的當下,各種名目的推廣曲、角色曲、主題曲眼花繚亂,大牌堆砌的臺前幕後陣容早已司空見慣,然而很多作品卻忽略了音樂和影視本身的結合度,出來的東西往往「貌合神離」,以電影《少年的你》主創含金量,請到林俊傑來唱歌不稀奇,真正讓我精神為之一振的,在於《我們很好》,是一首徹底詮釋出了「電影主題曲」意義的作品。
林俊傑給了聽到的人,至少我,一個巨大的驚喜!
這是一首帶著私密氣質,卻足以引發人們共鳴的「作者主題曲」,是作為演唱者、創作人、製作人的林俊傑,仿佛以觀眾、演員、導演三重身份,去感知和創造出來的一首佳作,對於如我這樣,沒有完整觀看電影,甚至完全不了解劇情的大眾來說,只是通過欣賞這首歌,結合MV畫面,就能一層層深入體驗到歌曲、人物、情節、畫面……那種嚴絲合縫帶來的強烈衝擊感,以及綿綿不斷的想像空間。
「先不要張揚 眼前的傷
安安靜靜 不要說話
你往前走 我在後面
別害怕」
歌曲以清淡的鋼琴開場,林俊傑一開口,我就忍不住「顫抖」了一下:爛熟於心的他那標誌性哭腔演繹,在《我們很好》裡竟然有了一種新的、更細緻的呈現方式——習慣了他起承轉合,漸入佳境的演繹,這首歌裡的JJ,卻從主歌第一段,乃至第一句開始,就用一種「舉重若輕」的,輕柔、顫抖、貼近耳邊呼吸般的傾訴語氣,帶來極其強烈的情感衝擊力!「不要說話」最後一個字,已然輕到近乎消失的時候,迅速接上一句有些哽咽,情緒卻無比堅定的「你往前走」,瞬間,勾勒出了電影男女主角之間的關係,那是一種,脆弱而珍貴的彼此守護。
「你想堅強 我可以讓
你要逞強 我陪你裝
反正時間 從未善良
我沒有變 你知道就好
世界再難 更不能逃
眼淚現在 就該擦掉
只一次成長 花多少力量 掙扎」
之後的B1\B2段落, JJ再度展現高超創作功力,朗朗上口而不斷遞進的旋律走向,完全具備了Hook的洗腦水準,然而這種情緒的遞進,在真正的副歌到來之時,又沒有以慣常方式再往一個新的高潮推進,而是如奔騰的水流,忽然從瀑布上傾斜而出,竟然是以「下沉」的方式,把整首歌推向一個更為開闊、舒緩、沉鬱的情感氛圍中去,陡然形成的落差,一度讓人以為產生了一種「割裂感」,但再聽下去,歌曲結構上這種的變化帶來了更豐富的、符合電影故事情境的聽感,JJ沒有製造一段可以更猛烈、上口的旋律來刺激聽覺,他是反其道行之,以冷靜而深刻的旋律鋪陳,搭配釋然而複雜的情緒,細細吟唱出每一個段落——
「我們很好 不需要任何人祈禱
當你擁有 我這些失去才勾銷
稱不上快樂 算不了煩惱
讓我慢慢陪你耗
我們不好 並不求任何人原諒
你疼不疼 告訴我何必要隱藏
寂寞的夢想 總得到希望
你快贏 好不好
我才不算輸掉……」
整首歌,林俊傑的聲音像一雙稚嫩又堅定的手,緊緊揪著聽者的心,葛大為的歌詞也不刻意凸顯所謂「記憶點金句」的關鍵詞,而是用散文式的訴說,融入林俊傑的旋律與演繹,所有技巧都化於無形,編曲裡鋼琴、弦樂各種配器完全融入歌聲背景之中,當我們結合MV欣賞整首歌曲時,林俊傑的歌聲裡,只有「陳念」和「小北」的臺詞間或出現——
「在這兒寫,陳念欠小北一次。
「我又沒說欠什麼,也有可能是飯。」
「也有可能是別的。」
「你能不能保護我?」
「我這個人什麼都不是,沒腦子,沒錢,也沒有未來,可是我喜歡一個人,我想要給她最好的結局。」
「別忘了,你還欠我一次。」
你可以不了解這部電影的任何情節,MV裡隱隱透露出那些生猛、殘酷、激烈的畫面,也可能只是燃燒著的荷爾蒙灰燼裡的一些暗影,但你會在林俊傑的歌聲和電影畫面裡,不可抑制地再想到那些和青春歲月有關的回憶,那時候的你,是旁觀者,是親歷者,反正,歌聲裡點燃的那些撲面而來的氣息,屬於那些漫長又短暫,平淡而珍貴,鮮活也疼痛的日子,屬於那曾經少年的你,我。
而幸運的是,「世界再難,更不能逃」,《我們很好》是一首很疼痛,也很治癒的歌,我們很好,是對「我們之間」的承諾,也是對「我們自己」的肯定,無論在成長的道路上經歷過什麼,當聽到林俊傑在結尾唱著,「先不要張揚 眼前的傷 安安靜靜 不要說話」,要相信黑暗的盡頭,還是會有光芒照進來。
林俊傑說,「看完電影之後,我的感觸非常深,我覺得感動了我。不管是演員們或者劇情,或者是電影主題,想要表達的一切,我從頭到尾沉浸在整個故事裡面。它是一部非常寫實,非常真實,在講現代人內心狀態的電影。我看完馬上就有很多想法,很多心情想要表達。我就馬上回家,一個小時內就完成整首歌了,寫完之後不斷地反覆研究跟檢查,當然作詞、編曲、製作的過程當中,也不斷在看這部電影,看了很多遍。」
看完這段自述,我也突然明白,為什麼覺得林俊傑的「無趣」,會通過《我們很好》變成大型打臉的「真香」——曾以為才華橫溢的他已經習慣用一種理性方式不斷放大優質、極致的元素,卻忽略了林俊傑不斷保持創造力的關鍵,還是他作為唱作人的「感性」!
他對作品全身心的熱愛和鑽研,是讓自己全然感動和相信之後,再以嚴謹的技術去呈現作品,而各種所謂「討好」的唱腔、旋律、詞意、製作等等,來自於他對作品本身最大化完美的精益求精,絕不是一種模板式的套路,所以他可以一小時就寫出《我們很好》這樣的佳作,可以在編曲製作上以極簡方式製造出最大化衝擊力,但在一切技術背後,我們最終被深深打動的,還是在於《我們很好》裡林俊傑一字一句一呼吸的演繹,都有一種讓人覺得「觸電般」真實的感動。
所以有了這首處處是生動細節,一首歌濃縮進一部電影精華,堪稱近年華語樂壇影視歌曲「教科書」示範的《我們很好》,而我相信,這個從少年時代就一路陪伴我們,時至今日不斷刷新著自己在音樂創造上無限可能性的林俊傑,還會帶來更多出乎意料的驚喜。
6月27日,電影《少年的你》正式上映,
伴隨著林俊傑這首主題曲,我想,我們真的可以保持期待。
安安靜靜,不要說話,繼續聽吧,等著看吧。
電影《少年的你》預告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