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恩威難琢磨——李靖與李世民的千層博弈

2021-02-23 歷史小愛好者

 「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

唐太宗李世民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皇帝之一,號稱從善如流、心胸寬廣、罕殺功臣——除了性格原因外,也是他高超的馭下之術的表現。而無論多強的臣子,在李世民的帝王心術面前,也只有俯首帖耳的份,甚至包括李靖。

李靖,字藥師,唐代著名的軍事家,後世稱為大唐「軍神」——李靖本是隋臣,並不親附於李淵,李淵起兵時,他原本打算逃到江都稟告隋煬帝,誰知還未成行,就遭到李淵逮捕,被判處了死刑。「您興起義兵,就是為了匡扶天下,攘除暴亂。如今大事未成,就要斬殺壯士嗎?」或許李淵所謂斬殺李靖,實際不過是為了嚇唬他。當李靖表示服從後,李淵便將之赦免,並將之交給李世民指揮。

後來,在國內戰爭中,李靖功勳卓著,幫助唐朝擊潰了荊州軍閥蕭銑,一統江淮。對此,李淵得意洋洋地說:「朕聞使功不如使過,李靖果展其效!」不僅如此,他還挽著李靖的手說:「以前你對不起我的事,我就既往不咎!」之後,李靖跟隨李孝恭,陸續平定了輔公拓等軍閥,可以說——長江流域的半壁江山,幾乎全是李靖一人打下的。大唐統一後,功勳卓著的李靖很快便捲入了一場致命的政治漩渦:

李建成、李世民為了爭取這名宿將,使盡渾身解數,然而無意站隊的李靖卻不置可否。在玄武門之變爆發前,李世民曾派人將此事告知了李靖,並詢問其態度。然而李靖卻裝聾作啞,既不給李世民出主意,也不向李建成告密。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上了帝位。從表面上看,李世民仍然任用了李靖,並賜給他400戶的食邑。但暗地裡,他對李靖處處設防,因為他知道——李靖從來就沒有成為自己的人,更遠比不上曾是自己家臣的杜如晦、侯君集、房玄齡等人。然而當時,唐朝面對著嚴重的邊境形勢,東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等國在邊境虎視眈眈,倘若沒有李靖這樣的名將壓陣,唐朝的邊境將永無寧日。果然,貞觀四年,李世民以李靖為將,討伐東突厥。此戰中,李靖以3000騎兵突襲頡利可汗的牙帳,大獲全勝,一舉攻滅東突厥汗國。按說以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堪比衛青、霍去病——似乎理應得到厚賞。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李靖回軍長安後,李世民卻將他痛罵一頓:原來,李靖被人彈劾治軍不嚴,放任軍士趁亂搶掠了可汗的牙帳,致使突厥國的珍寶散落於士兵之手。而就當李靖戰戰兢兢,等待旨意時,李世民卻收斂怒容,重賞了他:「之前控告你的人,不過是誣告,我現在已經醒悟,希望你不要介懷」。說完,賞賜李靖絲綢兩千,拜他為尚書右僕射。很顯然,所有對李靖的指控,不過都是受到李世民的指使,目的在於敲打李靖——一方面,警告李靖不要居功自傲;另一方面,告誡他,只要聽話,不愁沒有榮華富貴。領會到李世民的「良苦用心」後,李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出席朝會時,他也不發一言;退朝後便立即回到家中,閉門不出,堅決不與外人往來。

貞觀八年,或許是實在無法忍受李世民的重壓,李靖以「足疾未愈」為由,向李世民請求退休。然而李世民又如何會輕易放他走,說:「自古以來,身居富貴,卻能知足常樂者太少,而李靖就是這樣的純臣,因此我必須表彰他,讓他成為一代楷模。」不久,吐谷渾叛亂,李世民也不顧什麼足疾,一定要年過六旬的李靖出兵絕域——此時的李靖,早已位極人臣,也不再需要功勞來證明自己。但為了保命,只得帶兵出塞,一舉攻滅吐谷渾。李靖對內掃滅群雄,對外滅亡二國,立下不世之功。他的妻子去世後,李世民下詔為他提前修建陵墓,並在其墓前堆起兩座山,以象徵其攻滅突厥、吐谷渾的武勳。之後,李世民又將李靖等人圖畫於凌煙閣,封為衛國公——按說李靖已經表現得如此恭順,李世民應該能放他一馬了。但令人嘆息的是,李世民仍未放棄敲打早已病弱不堪的李靖。臨行前,李世民再次駕臨李靖的府邸——當時的李靖正臥病在床,奄奄一息。李世民問李靖:「愛卿東平江南,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唯有東邊高麗未滅,你可想隨我走一趟嗎?」李靖費力的回道:「我老了,又有病,或許會死在路上拖累陛下。」聽了李靖的話,李世民皮笑肉不笑地說:勉之,昔司馬仲達非不老病,竟能自強,立勳魏室。簡單來說就是——沒錯啊!當年司馬懿也又老又病,後來突然又「自強」,為魏國立下了功勳。聽了這話,李靖冷汗直冒,趕緊跳下床,並叩拜道:「老臣請舉病行矣」。熟悉歷史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司馬懿在發動高平陵之變,篡奪曹魏國政前,便長期藉口又老又病,臥床不起;而當曹爽放下警惕後,他便驟然按劍而起,屠殺曹爽滿門300餘口,奪取了曹魏的權柄。由此可見,即使李靖老弱不堪,李世民仍然對其保有戒心,生怕其施展假痴不癲的詭計——李世民御駕親徵,太子李治在定州,朝中空虛,誰也不能保證李靖會幹出什麼,畢竟有司馬懿的前車之鑑。無奈之下,李靖只好強打精神,隨軍出徵,到了相州,李靖終於走不動了。而李世民也覺得自己太過分,便讓他留在國內——五年後,李靖最終病死長安。惴惴不安了一輩子,「軍神」李靖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君王恩威難測——不懂自保之術,非但不能獵取榮華富貴,榮及子孫,反而可能遭來殺身之禍。李靖貴為大唐宿將,卻出身於一介亡虜。在玄武門之變中,也沒有站在李世民一邊。因而從一開始,李世民便不信任李靖,對於他的恩寵,不過只是為了利用他的軍事才華罷了。而深諳權謀的李靖又何嘗不懂?因此他韜光養晦,低調做人。即使患了病,一聽到出徵的命令,也要強打精神領軍出徵。但令人心寒的是,當李靖因為老病,臥床難起時,李世民卻仍以舊事來敲打他——這不禁讓人懷疑,李世民所謂的「仁厚」究竟有幾分真實.大概越是英明的帝王,其心思越是深不見底,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帝王心術,李世民才得以創造如此大功業;而同樣深諳權謀的李靖,也算最終保全了自己,落了個善終——只是個中酸楚與紛紛擾擾、是非功過,恐怕也只能留待後人去評說了.

相關焦點

  • 伴君如伴虎,心有戚戚焉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大多數時候只能通過一些宮鬥劇、歷史劇來感受這句話的含義。作為升鬥小民,每日不過是為了餬口而奔波,沒有狼子野心,更沒有能力成為誰的絆腳石。不求大富大貴,揚名立萬,只期望歲月靜好,家人平安而已。
  • 伴君如伴虎
    伴君如伴虎作為許嵩的新晉粉,謹以此文與你共賞嵩哥的中國風作品《伴虎》中曠古爍今,大氣磅礴的一面。                                     ————題記我,韓信。生如蜉螵,人海沉淪,在這風雨飄搖、烽鼓不息的年代,貧賤而卑微的活著。
  • 《南山的部長們》伴君伴虎如履薄冰
    四、 伴君伴虎。集權體系之下,真的伴君伴虎啊。記得周恩來總理晚年曾感言自己,如履薄冰的政治生涯。嘖嘖。難為李秉憲一片赤誠忠君,卻活活被逼上絕路。看來能在專權集團善終者,寥寥。五、 眾星璀璨。不只是李秉憲,還有李星民、李熙俊,感覺個個都出手不凡。所有演員都演技在線,飆演技的感覺。群星閃耀熠熠生輝,集體擎起了這部大片完美天空。總之,給好評,8.8/10分吧。
  • 李靖因病無法出徵,李世民:司馬懿也是病重!李靖:陛下請舉病行
    更何況李靖一家也是將軍世家,唐太宗更害怕李靖一家存在以前隋朝的思想,想造反,所以對李靖就有些許懷疑。李靖的經歷李靖遭到唐太宗懷疑的不僅僅是李靖的家庭,還有李靖本身。李靖如同他的舅舅韓擒虎一樣,從小便文韜武略,才氣過人。他在行軍打仗上有什麼不懂的,就會向韓擒虎討教一番。而他從小志向變非常的遠大,希望自己能夠遇到賢明的君主。
  • 伴君如伴虎,適合用來解釋《易經》小畜卦六四爻嗎?
    經常看古裝電視劇的小夥伴們,應該對「伴君如伴虎」這一句話並不陌生,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過去的封建王朝中,做為天下一人的至高無上之尊,操控著無與倫比的生殺大權,而且是不受節制的,而他們又大多喜歡玩弄權柄,情緒也喜怒無常,一個不小心,便難免會隨時都有殺身之禍上身,小命隨時有可能會送掉。
  • 伴君如伴虎!被德雲社郭麒麟扔下的閻鶴祥,無聊到去爬唐古拉山了
    而作為郭德綱欽定的郭麒麟的搭檔,閻鶴祥曾經是德雲社人人羨慕的鐵飯碗,畢竟作為郭麒麟的搭檔,閻鶴祥只要不犯什麼原則性錯誤,那在德雲社一輩子都是前途無憂的,可是常言說得好,伴君如伴虎,閻鶴祥這個位置也不是那麼好幹的。
  • 伴君如伴虎---《易經》第十履卦智慧
    清朝小說《說呼全傳》第四回當中有這樣一句話:「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此句源於《易經》中的第十卦履卦。
  • 在李世民的凌煙閣24功臣中,為何秦瓊排在最後,第一又是誰?
    自古伴君如伴虎,古代的臣子侍奉帝王,大多也是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會可能會葬身虎口,不過在李世民手下的臣子,似乎並沒有這層擔憂,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李世民對待功臣並沒有卸磨殺驢的想法
  • 【晨思妙語】伴君如伴虎!有人為了當皇帝,不惜殺害父母兄弟.而他竟然三次讓出王位,養育出這樣孩子的家庭,太令人震驚了
    2021年1月24日晨思妙語:  伴君如伴虎!有人為了當皇帝,不惜殺害父母兄弟。以至於後世很多人認為「伴君如伴虎」。為什麼呢?因為皇帝一不高興,就壞了,人民很可能就倒黴了。為什麼呢?因為皇帝心中,很可能想的是他自己,怎麼把這些有能力的、打天下的這些臣子清除了,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一個安全的環境,往往是這樣的。  而泰伯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首先是孝,滿足父親的願望,而且不是一讓,是三讓,是真讓不是假讓。
  • 李世民為徐茂公披龍袍,徐茂公卻大驚失色,帝王之術暗藏殺心
    唐太宗李世民便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他在位期間開創了貞觀之治,為唐朝後續百年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但自古帝王之心最是無情,在權衡利弊時,為了保護自己的基業往往連開國元勳都難逃一死。伴君如伴虎,歷來陪伴在帝王身邊的朝堂重臣們在這場權術的較量中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 伴君如伴虎,說說歷史上那些舌燦蓮花、巧妙進諫的大臣們
    伴君如伴虎。為人臣子的誰不知道。大臣向皇帝進諫可不是好玩的事,弄不好不僅自己的小命沒了,可能會株連九族呢。歷史上冒死進諫、因諫獲罪的事例可謂比比皆是,有了這一個個前車之鑑,聰明的大臣們被逼得學得圓滑一點、機智一點、風趣一點,才能既進了諫,盡了人臣的職責,也保全了自己和全家乃至整個家族的身家性命。  咱就說說記錄在正史裡野史裡的那些精彩勸諫故事。
  • 他身為李世民的大哥,奢靡一生活了82歲,胸無大志或大智若愚
    在古代一夫多妻的社會中,皇家的人丁更為興旺,在百姓看來皇室成員身份尊貴,算得上天下最為幸福的人群;然而"伴君如伴虎",有些皇室成員昨天還是皇帝身前的大紅人,可轉眼就成了皇帝的心腹大患,最終性命不保;因此皇室成員如何自保,自古以來都是他們的必修課,倘若能力太過突出功高震主,往往威脅到皇帝的地位,實在不是明智之舉,而整日閒散浪蕩,
  • 和李靖齊名的人屈指可數,可李靖的戰績卻鮮為人知,李靖做過什麼
    李靖是隋末唐初的著名將領,這個名字古今為人們廣泛知曉,因為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在璀璨的時代中綻放了屬於自己的光芒,為唐朝南徵北戰,堪稱戰功彪炳,厥功甚偉。在軍事領域能和李靖比肩的人很少,不過關於李靖的功績卻很少被人熟悉,很多人只知道唐朝有個李靖,是陳塘關李靖的原型,但是卻說不出這位李靖有什麼功績。
  • 李世民問:我這個學生如何?教書匠回答「我比孔子強」後加官進爵
    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說話特別要小心,要講究,注重藝術。說的不好,那可是要掉腦袋的,說得好,龍顏大悅,加官進爵。太宗李世民對他之名早有耳聞,於是專門下了道聖旨派人去并州請張後裔入宮,專門為李世民講解《春秋左氏傳》。張後裔入宮後,每天認認真真給李世民講解《春秋左氏傳》,若是太宗不懂的地方,張後裔便會更加細緻入微的向太宗皇帝分析講解。這樣,日子一長,太宗就覺得張後裔挺不錯的,做事情很上心,是個稱職的好老師,於是就特意設了一場宴席款待張後裔。
  • 唐僧為什麼主動接過李世民敬的酒?說好的取經三年為何卻用了14年
    唐僧這個舉動,明顯是怕李世民! 什麼唐僧怕李世民,李世民不是封了唐僧為御弟嗎?李世民不是非常器重唐僧嗎? 可你不知道,伴君如伴虎,李世民對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尚且殘忍,對你這個非親有故的御弟能沒有戒心嗎?
  • 李道宗超越李靖,被李世民譽為三大名將之首,生下個女兒人盡皆知
    李道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弟,屬李唐宗室。隋末大亂,李道宗隨李世民東徵西討,立下了許多戰功。李道宗十七歲時,便與李世民一起徵討割據軍閥劉武周。隨後他又轉戰各方,幫助唐朝平定了竇建德和王世充。在國內戰爭中,李道宗不過是個小字輩。但當唐朝建立後,李道宗卻成長為一把銳利的軍刀,專門制服那些不馴服的胡人。
  • 紅拂女和李靖(民間故事)
    李靖說:「小弟的友人劉文靜,與他交情不錯,可託文靜做一介紹,但不知兄長何故定要一見?」虯髯客說:「太原現有奇氣,想當應在此人身上,我所以要一見。只是現在還有瑣事未辦,不便與你們一起走,不知李郎何日可到太原?」李靖計算了日期。虯髯客說:「等至太原再會,李郎可日出時在汾陽橋等我,請不要失約!」李靖一口答應下來。虯髯客乘驢遠去,疾行如飛,轉眼間便不知去向了。
  • 十二、伴君如伴虎
  • 歷史中真實的李靖
    故事概括是這樣的,隋末時李靖長安拜見當朝宰相楊素,為楊素家的歌妓張出塵所傾慕,二人隨之出奔,在途中結識「虯髯客」張仲堅,紅拂女與他結為兄妹,三人同至太原,見到李世民。虯髯客本有爭奪天下之志,但見李世民神氣不凡,於是遂傾其家財資助李靖,使其輔佐李世民,最終成就功業。以上就是唐傳奇《虯髯客傳》中記述的一段故事。
  • 從大唐名將到陳塘關總兵,用兵如神的李靖,究竟是什麼模樣?
    隋唐時期有許多家喻戶曉的名將,如程咬金、郭子儀、薛仁貴等等。雖然每個名將都有自己的本事,能夠青史留名,但是能成為神話人物並家喻戶曉的名將,除了門神秦叔寶、尉遲敬德外,還有一位——他便是哪吒的父親李靖。李靖,字藥師(一稱本名藥師),京兆郡三原縣人(今陝西三原縣)。因祖父、父親都在朝為官,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光通曉書史,還頗有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