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驚豔!第六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在濟南舉辦,你沒見過的黃河文化都在...

2020-11-18 澎湃新聞

黃河文化是華夏文化的源頭與核心,它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以及民族思維方式,形成了以黃河文化為基本內核的中華文明。

那麼如此重要的文化你究竟了解多少呢?

快來和雨小荷一起去國際時尚創意中心一睹風採吧~

作為本屆非遺博覽會的特色板塊之一,黃河流域非遺展區選取黃河流經九省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類代表性項目,通過展示黃河流域衣、住、行、用四個主題內容,講述了黃河故事,同時也推動了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

01

首先是衣,走進展廳,一件件充滿民族風情的衣服像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濃濃的民族風撲面而來,讓人心花怒放。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彝族服裝。

彝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彝族服飾在彝族文化寶庫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古樸的紋飾、華麗的色彩、精細的做工,無不體現出彝族人聰明的才智和較高的藝術審美水準。

2014年,彝族服飾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彝族服飾集多種工藝於一體,紋樣豐富多彩,色彩優美和諧,既保持了古老的文化傳統,又體現了不斷創新的審美追求。

彝族服飾可以看出年齡、性別、婚育等差異,還能看出節慶、婚禮、葬禮、崇拜、信仰、禮儀等習俗。

比如結婚新娘裝,頭纏黑、背布帕,飾以金花銀泡,上蓋一塊頭巾,頸飾銀領牌,耳墜銀飾品,上身著以繡花寬袖長衣,下著白裙,手飾金銀手鐲及金銀戒指。

這樣的服飾體現著各族民間社會所認同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和生活情趣。

往後走是裕固族服飾,裕固族服飾特徵因各部落生產生活習俗不同而各具特色,大致可分為東部服飾和西部服飾兩大類,主要體現在婦女服飾的不同上,且均有「衣領高、帽紅緩」的特徵。

裕固族婦女的帽子特點最為鮮明,東部婦女帽子呈大圓頂形,形似禮帽。

西部婦女帽子為尖頂,帽沿後部捲起,兩者一般均以茂菱草和羊毛線編織帽胚,用紅布縫製帽裡,白布縫製帽面,帽沿為鑲有花紋的黑邊帽頂配有紅纓,故稱「紅纓帽」。

紅纓帽也是裕固族已婚婦女和少女的區別標誌,婦女出嫁成婚後方可戴紅纓帽。

裕固族男子服飾也有其獨特之處,頭戴金邊白氈帽,帽沿後邊捲起,身穿大領偏襟長袍 衣料大多以布、綢、緞或揭子、獸皮為主,扎彩色腰帶,佩有腰刀火鐮、真煙壺、煙荷包等飾品。

館內還展示了許多民族的特色服裝,那是一種語言無法形容的美,你一定不要錯過哦。

02

說起「住」,一定要說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閬中絲毯編織技藝,這也是世代相傳的傳統手工技藝。

自明朝開始,出現了絲毯組織作坊,朝中期,絲毯編織成為城鎮很多家庭的主要謀生職業。

絲毯編織分掛經、打緯、打底栽絨、砸靶子和手工平毯等絲織造工序繁複、耗時極長。

毯背每米絲線道數就可達1300餘根,每平方米打結點達100萬個,所有經緯線打結纏繞全由手工完成,且精細度極高。

還有令人驚豔萬分的廣繡,廣繡是珠三角民間刺繡工藝的總稱。以構圖飽滿,形象傳神,紋理清晰,色澤富麗,善於變化的藝術特色而聞名。

廣繡與潮州刺繡合稱粵繡,與湘繡、蜀繡和蘇繡並稱中國「四大名繡」。

03

晉作家具造型古樸大方,製作家具利用當地優質軟木如核桃木、榆木、楸木為材,沿用製作硬木家具的技術,其本色家具要經煮、泡、烤、磨、漆、光等工序。大漆家具要經過披麻、披灰、上漆、描金、畫彩等複雜的工藝流程。

晉作家具製作技藝以家庭傳承為主,逐漸形成種獨具特色的地方傳統技藝。

據《開封縣誌》記載,清末時期的張泰全首度創製「汴京燈籠」,至 今已傳承六代。汴京燈籠張的張氏彩燈造型和扎糊技藝源於開封民間的彩燈製作傳統。

汴京燈籠張的傳統作品主要經過扎制、合褶、著色、整理等流程完成。並在歷代的傳季承與發展中形成了造型突出,令人過目不忘;用料考究,注面材料色與光源色的一致性的特徵。

在幾千年的生活文明中,這紅紅的燈籠早已成為祥和安定的符號象徵深深的烙印在我們心中。

04

最後,就是「行」啦。最令雨小荷驚嘆的是「皮筏」,皮筏歷史悠久,自古便引以為意,《宋史·王延德傳》有:「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的記錄。

主要分布在以蘭州為主的甘肅、青海、寧夏、內蒙的黃河兩岸廣大地區。

它的特點是只能順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羊皮筏子造型美觀、獨特,它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雨小荷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也許你會發現「吃」這一板塊怎麼沒有提呢?

這是因為美食是需要你來親自品嘗的,雨小荷只能說保證讓你驚喜不斷~還不快來快來國際時尚創意中心看看~

05

與此同時,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中國青年網主辦的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和中國旅遊報社主辦的「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在濟南發布啦。

濟南非遺進校園結碩果,成功獲評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創新非遺進校園形式、豐富課程內容,大力推動非遺紮根學校,建立起深度融合機制。

截至目前,全市先後公布了45所濟南市「非遺傳承人校園授課」試點學校,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校本課程,兩年授課學生7萬餘人次。

已有近100所學校開設了麵塑、剪紙、皮影戲等非遺課程,命名8所中小學校為教育示範基地,中小學校已成為我市非遺傳承的重要基地。非遺進校園,實現了傳統文化與非遺傳承的進一步深度融合,非遺傳承與學校教育融合工程在美麗的泉城結出累累碩果。

創新發展,打造樣板,百花洲非遺與旅遊融合案例發布

作為第六屆非遺博覽會的一項重要活動。非遺案例、主題線路發布會於10月24日在濟南國際時尚創意中心(省府前街)召開。濟南百花洲歷史街區作為優秀案例公布。

百花洲歷史街區是濟南古城片區內重要的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園區定位主要以濟南民俗文化為主, 片區內先後承接世界攝影大會、全國曲藝周、國家非物質遺產博覽會、中國社科大會等重大活動。

撰文:小六一、小童

攝影:邵凱、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官網、王平、海納百川mcc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

©版權所有,轉載請留言

查看更多系列文章

(點擊下文圖片)

濟南厲害了!這個國家級的活動永久落戶濟南,今年第六屆,還有300萬消費券現場發放!

不要錢!《濟南30+免費遊玩景點大全》發布,收好夠玩1年!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太驚豔!第六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在濟南舉辦,你沒見過的黃河文化都在這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非遺博覽會的濟南元素:皮影戲、魯繡、泥塑等5項非遺項目亮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魏楚夢10月24日,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進入了第二天。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濟南皮影戲、泥塑兔子王、賈家窪村傀儡戲等5個非遺項目參加了本屆博覽會線下展覽。
  • 「匠人匠心」 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邀你一起賞傳統工藝
    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傳統工藝比賽「匠人匠心」雲競技活動在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組委會指導下,由快手平臺承辦,旨在激發傳統工藝創新活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臨沂市第六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暨非遺博覽會在臨沂職業學院隆重...
    中國教育在線訊 6月23日上午,由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臨沂職業學院承辦的臨沂市第六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暨非遺博覽會在臨沂職業學院隆重開幕。本屆博覽會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聚焦非遺在人民健康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宣傳非遺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戰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以非遺進校園為載體,以產教融合為主線,以網絡平臺為主陣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非遺宣傳展示和傳承實踐活動,普及非遺知識和健康生活理念,紮實推進非遺保護傳承和文化育人工作。
  • 中國文旅博覽會濟南展區先睹為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不用戴眼鏡就可以看的3D電視,將水晶藝術與國學文化完美融合的水晶藝術手工藝品,「沉睡」了5億年的瑰寶萊蕪燕子石……即將於9月17日開展的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以下簡稱「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將濟南的科技、文化、藝術搬到了現場。
  • 第六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來啦!一場可以玩的博覽會,展示「非遺+...
    2020年第六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將於11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4號館舉行。自2015年創辦以來,博覽會多樣的互動形式和體驗活動吸引了無數市民觀眾,被贊為「可以玩的博覽會」。今年,博覽會引入了「非遺+」的概念,讓大家在「玩」的過程中更深切地體會非遺手造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內涵。圖說:本屆博覽會海報 官方圖本屆博覽會以「協同創新、快樂前行」為主題,展覽面積達9000平方米,將有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的 46個非遺項目亮相。
  • 山東文旅成績單|文保非遺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齊魯擔當
    制定出臺《山東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組織編制《山東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保護規劃》《泰山文化保護傳承總體規劃》《微山湖保護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等,全面開展資源調查,認真謀劃推動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東營市積極推進黃河三角洲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工作,編制完成《黃河三角洲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我省被列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五個重點省份之一。
  • 今天,第七屆中國·徐州文化博覽會開幕!
    今天,第七屆中國·徐州文化博覽會開幕!·徐州文化博覽會暨2020中國(徐州)漢文化旅遊節在徐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市委書記周鐵根宣布第七屆中國·徐州文化博覽會暨2020中國(徐州)漢文化旅遊節開幕,市委副書記、市長莊兆林,市政協主席王安順,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馮其譜,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劍鋒,市委常委、秘書長王強,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張雁彬,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
  • 非遺過大年!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開幕
    2021年1月1日,元旦佳節,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北京多蒙國際文旅發展集團承辦,湖南紅樹林旅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的「全面小康·非遺賦彩」2021年非遺過大年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在湖南省文化館開幕。
  • 山東省商務廳攜16家老字號企業參展第四屆非遺博覽會
    齊魯網9月14日濟南訊 (記者 董光強 實習記者 丁麗君)以「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於9月21日—
  • 第六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圓滿閉幕 成果豐碩
    第六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現場人山人海 攝影:韓宇辰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韓宇辰):9月1日,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行的第六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圓滿落下帷幕,3天時間共舉辦了4場平行論壇,22場「貿易及投資促進活動」和「境外貿易及投資促進活動」。
  • 第六屆川南電商博覽會成功舉辦
    四川新聞網消息 11月27-29日,由四川省商務廳、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內江市人民政府主辦,內江市商務局、內江市農業農村局、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聯盟、四川大千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內江廣電傳媒總公司承辦的「2020川貨電商節內江分會場·2020四川(內江)第六屆川南電商博覽會暨第二屆川南數字商務高峰論壇」(以下簡稱
  • 非遺博覽會上香包廣受歡迎,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李培樂10月23日,以「全面小康、非遺同行」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濟南國際時尚創意中心開幕。 博覽會上,香包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出現了以布袋和尚、麒麟送子、觀音送福、兩漢文化、卡通娃娃等為表現內容的作品。
  • 「非遺」上雲端,有範
    繪樣、製版、制模、布糊、組裝……正在山東濟南舉辦的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本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有700多項像布糊畫這樣的非遺項目以多種形式走上雲展廳,線上展示非遺項目。很多傳承人也「飛」上「雲端」,通過直播帶貨、短視頻宣傳、網店銷售等各種形式,將古老非遺通過網際網路傳播得更廣,吸引更多人關注。
  • 「天地之中,功夫鄭州」炫彩亮相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
    在剛剛在無錫落幕的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上,「天地之中,功夫鄭州」精彩亮相,向眾多嘉賓及觀眾展示獨具特色的中原文化。 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惠濟區政府、管城區政府及相關文旅部門負責人,鄭州市旅遊協會文創分會代表,10餘家文旅企業負責人,9個非遺項目傳承人,組團參加運河城市「老家河南」文旅遊精品展、運河文化創意展和運河美食文化展。
  • 第五屆非博會八大主題看點十足 邀您來和非遺「親密接觸」
    非遺博覽會很快就要開幕啦本屆非博會看點多多匯聚天南海北項目展現不同流派絕技各位「非遺粉絲」們如果你想親手完成一件作品,掌握一項新技能, 體驗非遺技藝製作的樂趣,讓我們一起相約非博會~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將於9月13日至17日在濟南舉辦,主展館設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
  • 滬上博覽會11至12月觀展指南來了!
    讓你一次性飽覽全球藝術佳作,補回今年你的「藝術功課」。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時間:11月11日至15日地點:西岸藝術中心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將於 2020年11月11日至15日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舉行。
  • 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開幕 五大特色展區感受傳統年味
    1月1日,「全面小康·非遺賦彩」2021年非遺過大年——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在湖南省文化館開幕。本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以「全面小康·非遺賦彩」為主題,集結了全省近50項非遺項目。非遺項目展演現場。非遺研學體驗現場。傳統醫藥義診現場。
  • 上雲端開啟黃河寶藏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在禹州舉辦...
    12月22日,為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河南省聯合騰訊文旅推出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正式上線,上線儀式在河南禹州市舉行。禹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智勇在致辭中表示,禹州市作為中華文明、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在今後的非遺工作中,充分發揮科技對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用數字之光點亮禹州華夏故都資源,在更大更廣的範圍內,以更加快捷、方便的形式宣傳推廣非遺
  • 第十二屆中國泡菜食品國際博覽會在眉山舉行
    央廣網成都11月16日消息(記者劉濤)11月16日,第十二屆中國泡菜食品國際博覽會·第三屆世界川菜大會在四川眉山舉行。這是中國泡菜食品國際博覽會和世界川菜大會首次聯袂舉辦。活動以「健康美味·世界共享」為主題,將持續到11月22日。
  • 第二屆中國鄉村產業博覽會暨中國鄉村達人全民直播節開幕
    、長沙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鄉村產業博覽會暨中國鄉村達人全民直播節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芒果館)隆重開幕,展會採取「論壇+展覽+活動」的舉辦模式,10月18日-20日開啟了一場精彩的行業盛會。  開幕式上,湖南天聲好奇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電影《希望的田野上》製片人殷小鈞進行發表講話,開幕式由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談再紅主持。會上,現國務院參事、原農業部副部長、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堅宣布第二屆中國鄉村產業博覽會暨中國鄉村達人全民直播節正式開幕,與會領導嘉賓共同推動開幕畫卷,第二屆鄉博會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