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搞笑的6場戰爭:餵!你們是打仗啊,能不能嚴肅點?

2021-02-16 史學長河

眾所周知,戰爭從來都是一個特別殘酷的事,只要戰局一開,就意味著會有傷亡。然而,在中國的歷史上,卻還發生過一些搞笑的戰爭,下面就盤點出來6場,真的想對他們說:喂,你們在打仗啊!嚴肅點不行?

一、齊桓公伐楚

春秋時期的一場戰爭。說當時有個蔡國,國君叫蔡穆侯,為了巴結齊國,就把自己的妹妹蔡姬嫁給了齊桓公。

有一次,蔡姬和齊桓公划船玩,蔡姬調皮,不停的晃船,齊桓公不讓晃,她偏要晃。於是齊桓公就惱了,派人把蔡姬送回了蔡國。小夫妻吵架很正常,齊桓公想著冷她個幾天就好了。但誰知,蔡姬回去後,他哥一聽事情原由,竟一氣之下把蔡姬改嫁了。

齊桓公那個氣啊,於是調兵遣將,攻打蔡國。蔡國看見大軍過來,直接放棄抵抗投降。然而,齊桓公氣還沒消,說南邊還有個楚國,繼續打過去。楚國:一萬頭草泥馬狂奔而去~更奇葩的是,最後兩方也沒動手,互相打了個嘴炮,齊桓公帶著大軍又回去了。

二、東晉滅成漢之戰

南北朝的事。說當時有個成漢國,國力比較弱。於是東晉就派了一個大將,叫恆溫,準備出兵滅了它。

恆溫呢,倒也爭氣,接連獲勝。可此時,退無可退的成漢皇帝被逼急眼了,帶領手下士兵拼死抵抗。這一下,恆溫扛不住了,損失慘重,參軍也戰死,還被對方射中了馬頭。情急之下,恆溫就傳令打算退兵。

可誰知,負責擊鼓的那個人,聽錯了,擊成了前進的鼓,士兵們一聽,就這吧!拼吧!然後戰鬥力倍增,一鼓作氣滅了成漢。你們說,這個擊鼓的人,是該殺還是該賞?

三、吳國和楚國

還是春秋時期的事。說在吳國和楚國的邊界,有倆女孩去採桑葉。這倆女孩,一個是吳國的,一個是楚國的,彼此也認識。採桑葉的時候,她倆沒事就打鬧嬉戲,鬧著鬧著,突然吳國姑娘沒把握好分寸,把楚國姑娘撓傷了。

多大點事啊!倆姑娘也沒在意!但各自回到家後,被撓傷的楚國姑娘家人不樂意了,就帶著親朋好友,去吳國姑娘家裡找場子。誰知吳國姑娘家人也是個暴脾氣,兩家於是就打起來了,事情鬧的比較大,出了人命。

然後,雙方你來我往,縣官知道了,上層知道了,都不願意服軟,最後鬧到楚王、吳王那,果斷出兵!採個桑葉,撓破點皮,至於麼?

四、鴉片戰爭

背景就不介紹了,大家都知道。說下戰場上的事,道光帝派了當時的「名將」楊芳上場。楊芳一看,不行啊,英國那炮怎麼打的這麼準?我軍為什麼總是打偏?一定是用了什麼妖術!不行,我也得用!

於是,(不知道從哪兒得到的方法)他下令,全城徵集女人用過的馬桶,然後把馬桶放在一排排的木筏上,每個馬桶由一個副將把守著,對著英軍的方向,以此來破壞英軍的妖術!

結果,可想而知,不僅大敗,那些把守馬桶的副將,還都被糊一臉翔!

五、義和團

和上一條發生的事差不多,不過義和團的做法要妖嬈多了:

為了對付敵方的大炮,找來全城的妓女,脫掉褲子,屁股對著敵軍,覺得這樣做,敵軍的大炮就打不出來;

一手拿刀,一手拿香,攻向敵人!是的,你沒看錯,一手確實是拿著香的,大概是一種祈禱?

學諸葛亮借東風,然後沒有借到;

喂,你們是打仗嗎?

六、楚國和隋國

還是春秋的事。這個簡短說一下,因為是斷章取義。

《史記-楚世家》記載: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惹不起!惹不起!

春秋時期,雖然亂,但人們還是有點可愛的啊。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搞笑戰爭:這是戰爭,你們能不能嚴肅點
    大家都知道,戰爭是一件殘酷的事,只要有戰爭,就一定有傷亡。但是我國的歷史上,曾發生過一些搞笑戰爭。
  • 《八佰》是一部優秀的戰爭電影,但講述的「歷史」並不能獲得尊重
    ,但首要條件便是不能有錯,更不能歪曲甚至否定基本歷史,尤其是這類直接引用歷史真實名字的歷史電影作品。《八佰》很顯然沒能做到以上的創作前提,一部前提都是錯誤的電影,無論劇情和場面製作得如何精彩,都不能算是一部合格的作品。
  • 馬雲這大人物也需要親自看電影啊?這個搞笑問題也可以嚴肅回答
    大家的關注點都在馬雲看的電影上,他先看了《信條》,沒看完就轉過去看《八佰》了。前者是全球公認的神級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作品,據說比之前的《盜夢空間》還要燒腦,後者則是一部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國產戰爭大片,比較容易看進去,所以很多人都在討論馬雲是不是看不懂《信條》。但有一位網友的關注點就十分獨特了,他評論說:這大人物還親自去看電影啊。
  • 英雄枉死,歷史虛構:《八佰》終究沒能成為戰爭史詩
    同時點映的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 。《八佰》14晚開啟點映,憑藉近6800場的排映,收穫票房超過1400萬。更重要的是上座率超過30%,當前國內不少城市電影院的上座率,有個限制是保持30%,這非常的難得。如果結合真實歷史,那麼它也能打4星。原因是電影的前半段,通過虛構一些角色。
  • 世界上打仗最窩囊的4個國家,韓國第二,第一無人不服
    滾滾的歷史長河中,譜寫著一個又一個的歷史,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人類歷史上發生了無數次的戰爭,最典型的世界大戰就有兩次,而這些戰爭歷練出了許多戰鬥民族,如俄羅斯、德國、以色列等,個個打仗威猛。
  •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戰爭之王,你知道這是哪個讓我們驕傲的朝代?
    這是明末文人王夫之的一句對強漢的評語,那麼是不是漢朝就是我們歷史上軍力最強的王朝呢?翻閱歷史後你會發現,漢朝即使滅亡前期 ,相對周邊勢力國家,依然吊打周邊,諸侯中軍力從電視劇裡可以不難看出,每次出場正規軍雙方總數超百萬計,而這些諸侯又同屬漢臣,可見,若非皇權喪失,軍力可成全球第一了那時。但是漢朝還真不是讓我們最傲驕的王朝,那是哪個呢?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場戰爭,交手雙方都是頂級名將
    歷史上發生過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爭,其中不乏名將指揮,但名將們也是會敗的,因為對方也有可能是名將。 史上最著名的三場戰役,參戰雙方全是頂級名將,交戰十分激烈,其中有兩場都是史上以弱勝強的典型戰役,另外還有一場規模空前絕後。
  • 古人講:「餵狗不能餵太飽」,下半句才是精髓,直指人的本性
    上起先秦,下迄明代,《智囊全集》集合了歷代智慧故事共1238則,字字猶如三尺利劍,將種種智慧收攬無遺。它的簡單通俗是任何年齡層段的人們都能輕易接受的,而且包含的人生哲理也是非常的豐富。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自古以來有一種叫做中華田園犬的狗,在我們的歷史上是佔據了很多重要的時刻的,比如說在很多的詩句中就曾經出現過它的身影,而它的作用更是廣泛了,看家護院、和主人一塊去打獵,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夥伴了。這句俗語前半句是「狗別餵太飽」,為啥會有這種說法呢?
  • 歷史上最心酸的「背鍋俠」,我們不能忘記他
    題圖:《王的盛宴》歷史上有哪些背鍋俠?今天講講蕭何——一代背鍋俠,是漢初最能為劉邦背黑鍋的人。要知道,滅秦戰爭,楚漢戰爭,剪除異姓王戰爭,劉邦一直都是該集團首要軍事統帥...即使劉邦沒有項羽韓信在軍事上那麼天才,起碼也是當世第二梯隊的軍事專家了...知兵的是劉邦,善於發掘人才的也是劉邦,怎麼夏侯嬰、蕭何都能知道韓信的才能舉世無雙,唯獨最應該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劉邦,反而像被豬油蒙了心和眼呢?「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 小埋》本來就是搞笑番,你們認真嚴肅的樣子宛若在看什麼哲理小說
    ball ball你們仔細看,這是一部搞笑泡麵番啊大哥!小埋在搞笑賣萌方面做的怎麼樣?很不錯!那不就ojbk了,如果小埋是像鋼煉,石頭門,巨人之類的比較嚴肅向的作品,但它是這種賣萌設定的,那當然是差評,但是小埋不是,它就是搞笑向作品,我們為什麼看小埋?是為了討論什麼嚴肅的人性?不是,我們只是為了看賣萌搞笑輕鬆輕鬆,這番的主旨,也只是輕鬆賣萌,而非嚴肅的人生哲學,它在主旨方面表現如何?不錯!
  • 中國戰爭影視看完更想讓人打仗?
    這讓我不經想起來之前很多網絡評論中國戰爭影視劇就是神劇,讓人對戰爭沒有敬畏,看完感覺自己「一個頂十個」。更廣為流傳的是「中國的電影看了讓人更想打仗,外國的電影看了讓人敬畏戰爭」!而我們中國的戰爭題材影視劇看完確實能讓人產生所謂的熱血沸騰。但是我們具體分析一下,這中間存在的問題根結在於,一個是與我相關的,一個是與我毫不相干的,從心理上我們會對這些電影有不同的看法。外國的戰爭影視,自然描繪的是外國人的殘酷戰爭為主,我們的心理自然是事不關己,看熱鬧,看場面的心態去欣賞。
  • 美國在發動了幾十場戰爭之後,卻沒有侵佔一寸土地,是變善良了嗎
    二戰之後,儘管世界總體和平,但美國卻喜歡惹是生非,到處打仗,還冠以正義之師之名號,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在發動了幾十場戰爭之後,美國卻沒有侵佔一寸土地,是變善良了嗎?其實,「侵略」的最高形式不是土地!是政治殖民,經濟殖民,文化殖民,精神殖民!
  • 臺媒猜測武統是一場文明戰爭 大陸少將:打仗哪能不死人
    繞臺視頻的音樂很有選擇:「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嫋嫋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視頻刷了一遍又一遍,《我和我的祖國》中的這段旋律,在人們的耳邊久久迴蕩……祖國面貌日新月異,綜合國力快速提升,我軍作戰實力和作戰方式多樣化,體系化,於是我軍將士大練兵時便喊出「攻必克,戰必勝。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 歷史劇不能脫離歷史
    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華民族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從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男女老少齊上陣,四萬萬人齊蹈厲,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犧牲,付出了3500多萬的軍民的生命,才換來了最終的勝利。戰爭不是遊戲,而是對人類肉體和精神的殘酷剝奪。當人物偶像化、敵人腦殘化、戰爭武俠化、抗日遊戲化的胡編亂造之作佔據螢屏,其實是消解了嚴肅殘酷的歷史,也矮化了我們曾經的奉獻和犧牲。
  • 全世界打仗最弱的4個國家,一提打仗就腿軟,甚至得他國幫忙!
    這個世界上有著許多強國也有著許多弱國,國與國之間無論實力如何,如果矛盾和衝突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會有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在兩國意見無法達到統一之時,戰爭的爆發似乎就很自然的到來了。那麼這個世界上究竟有哪些打仗很弱的國家呢?現在小編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在全世界範圍內最弱的4個國家。
  • 《虎嘯龍吟》 | 戰爭戲點到為止
    它能補充信息量,但也會肢解當下劇情。這部劇的整體節奏不會拖沓。」〈一〉戰爭場面點到為止,不為打仗而打張永新表示,至少會出現四場經典戰役:石亭之戰、失街亭之戰、「空城計」以及上方谷之戰。「拍三國題材,沒有戰爭是不可能的,這就像是我們必須遵循的遊戲規則。大部分內容是基於《三國志》的歷史表達。」其中,「上方谷」和「空城計」都是後人虛造的,並無史實依據,但張永新表示,這些戰役太過精彩,也涉及司馬懿的性格轉變,因此便有所保留,「我們基於《三國演義》的戲劇和邏輯架構,重新從司馬懿的角度,將這兩段經典戰爭塑造為高強度的戲劇片段。」
  • 世界最愛打仗的兩個國家,卻都打成了超級大國
    而這放在國際層面,更是如此,在世界歷史中,那些好戰的國家,基本上現在都消失了。因為戰爭打多了,那麼必然樹敵無數,而且損耗國力,最後不滅亡才怪。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下面這兩個國家,堪稱世界上最愛打仗的2個國家了,幾乎年年都在打仗,但是卻都打成了世界超級大國,簡直不可思議。
  • 棕熊參軍打仗,貓咪擊敗一支軍隊...真實的歷史故事比小說腦洞更大
    說起歷史,在很多人印象裡都是經過考究,嚴肅認真的,但有時候也會有出現這種情況,當你聽聞一個有些莫名其妙的歷史事件後不禁會驚呼
  • 繼韓戰之後新中國歷史上又一場令全世界目瞪口呆的戰爭
    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明確指出:「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這是小學課本上都有的,不能輪到我毛澤東,領土就變成了950萬、930萬,我無法向6億人民交代……」在這場歷時一個月、實際作戰不超出10天的戰爭中,中國軍隊完美地達成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構想,閃電出擊的中國邊防軍,最遠到達了距迪格博伊油田僅剩85公裡的地方……
  • 史上最奇葩的那些戰爭
    史上最奇葩的那些戰爭人真的是種神奇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