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可進行投票;
投票截止時間:2019年6月28日23:55;
2019年6月第3周特邀評委:劉汀;獎獲者:葦青青(2019年6月第4周獲獎者與特邀評委隨下周入圍作品一起公布);
在投票過程中,組委會如果發現並證實入圍者有非正常刷票行為,將取消其參賽資格(每周如此)。
投稿郵箱:shiyue1978@qq.com
2018年9月—2019年6月第3周周獎獲得者:梅朵、吳素貞、郝煒、木子紅、辰水、鐵柔、念小丫、梅依然、餘秀華、王暉、馬蕭蕭、慕白、許敏、曾瀑、緞輕輕、宇舒、紀開芹、茉棉、小西、燈燈、驟雨、霜白、王彥明、趙曉梅、高友年、趙頡、何瑤蘭、衣米一、魯克、馮娜、顏梅玖、米戛、田字格、鄧方、希賢、張牧宇、王文海、康雪、冰峰、葦青青。
滿族,1989年生於內蒙古赤峰市。出版詩集《北京時間的背針》(入選2018年中國作協少數民族重點扶持)。曾獲《草原》文學獎(2016—2017年)詩歌主獎、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詩人獎。現居廣州。
種美人
我在你的身上種芭蕉和草莓
種罌粟在唇上,種一對火鳳凰
梨花帶雨,也種三千佳麗
讓你醉生夢死
種春秋,漫長的冬夜
在你的腹部,我種櫻桃和白茅
在你舌上的酒莊,我種下
菸民,陪你在棋牌樓
種晨露和大霧茫茫
癮讓你飄飄欲仙,烈火中燒
即便如此,我還要種下萬兩黃金
在你腰間的素絲上
種山河和兵權,你愛
江山浩蕩,枕邊的美人
和手中的利刃,我要為你
種下英雄救美的亂世
遠 樹
你必須是空的
你必須一直綠著
我這樣要求你,必須在陰雨後
成為我體內茂盛的青苔
你必須斑駁,在光影下猛烈地撞擊
我還在要求你,請你抱起我
凌空,飛翔——
讓我日夜深愛,且沉迷
晚 年
我允許他不再愛我
去愛更深的、更滿的、更豔的
我允許他不再愛我,去愛絢爛的
比如,繁星滿天
比如,蓄滿水的池子開滿蓮花
我允許他不再愛我
去愛空空和無色的器皿
我允許他不再我愛時
他有無數沉醉不能自拔的理由
我有無數差錯堆積的毒素和殘缺
我允許他不再愛我,誰讓我有
冥頑不化的愛,和衰老中持續的臃腫
沙灘筆記
從同心橋到浪漫劇場,不需一刻鐘
我想你,也不需一刻鐘
我赤腳,把沙粒踩到深陷
我誦讀,在聚光燈交匯的片刻
我想拉著你,穿過喧囂和寧靜
在海岸耳鬢廝磨,讓海裡的明月
照見彼此相吸的人
我想遇見少年的你,暗送秋波
我想輕敲你的門,給你煮水
用海裡的波浪,和電白鎮的晚風
我想……我想等你抽完一支煙
摟住我,喊我寶貝
我想寫一首關於你的詩
關於詩人的詩,關於浪漫和愛情
我寫下椰林,蘸著海水
我寫下母貝,松林,遊船和漁民
我就是她們
我看見木麻黃搖曳……
現在,我飽含激情,我要
把內心的高原和丘陵讀給你聽
你聽——
泉水沸騰,海風呼嘯
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詩歌學會會員。現在馬鋼從事財務工作,高級會計師。1993年開始散文和詩歌的創作,作品散見《清明》、《散文選刊》、《散文世界》、《安徽文學》、《作家天地》等各級報刊雜誌,曾榮獲中國冶金文學獎、安徽省報紙副刊好作品獎、安徽省作家協會「首屆散文大獎賽《國口杯》江南散文大獎」;馬鞍山市政府太白文學藝術獎等獎項。2014年出版了個人詩集《紙上的心靈》。
兩個字 把歲月熬得滾燙
此刻 愛情成了唯一的方向
不緊不慢地走 獲贈一雙翅膀
灼熱的內心
從眼睛裡讀出了詩和遠方
鮮花般的嚮往
以幸福的方式
打開了春天的另一個模樣
尖銳的摩擦聲從車輪和鋼軌間傳來
轉身的背影流轉了來時的方向
一團沙
在風的盡頭散落
什麼都不敢想
空氣中的塵埃 落滿了流逝的時光
黑暗中升起的光亮
都是眼裡充滿的淚水 遺失的過往
一直走到白髮蒼蒼
手牽著手 佝僂一片夕陽
沒有月光的夜晚
兩雙碗筷 一碗熱湯
目光裡 依舊懷揣著深情的對望
那把簡陋的藤椅
還在那吱吱丫丫地搖晃
所有的愛情
等到最後 期待的就是這樣
那場雪和記憶不遠
在午夜中醒了
從幽暗的那排路燈中襲來
跟著朦朦朧朧的夜色
被寒冷收藏
輕盈地 沒有一絲聲響
只有風
把飛舞的身姿吹落
靜靜地貼在
那扇早已熟睡的窗
疲倦地合上
溫暖的茶水在思緒中遊蕩
遇見陽光
卻不知正在趕往春天的路上
南來北往的轟鳴聲
喚不起一張車票的時光
只有那場雪 紛紛揚揚
離開愛情
身後一片白茫茫
開了又關上
把黑暗徹底釋放
沒有喧囂 沒有阻擋
靜得讓空氣也凝固成霜
一張雪白的紙
沒有墨跡的芬芳
孤獨地遺落在冰冷的桌上
想要記住的那個夜晚
會不會在夢裡大哭一場
雪 在午夜裡襲來
渾然不知
此時 已是銀裝素裹的安詳
只有和記憶不遠的那場雪
一直都在紛紛揚揚
瀘沽湖
瀘沽湖
在眼前輕輕地掠過
一眼望不穿的女人
美得有些慌張
那身鮮亮的衣裳
在女人的背簍中搖晃
慢慢沉到離心很近的地方
遠遠地眺望
看一道風景
蹣跚在黃昏的視網膜上
追尋海鷗的方向
在豬槽船前行的身影裡
把夢裡的故事
用槳在水中來回擺蕩
男人的目光
把瀘沽湖黑夜的篝火點亮
更把女人的愛情灼傷
誰在山野中引頸放歌
淡淡的憂傷
滲出了瀘沽湖的眼眶
篝火的目光
熾熱著年輕人
火一般的欲望
沿襲著不變的信仰
把現代文明的臉劃傷
風 吹開了夜的迷茫
始終找不到渴望的天堂
只能做個旅者
靜靜地把瀘沽湖
翻來覆去地欣賞
瀘沽湖
掠過我的眼底
一眼望不穿的女人
停靠在離心很近的地方
一
電話裡你說普濟寺的櫻花開了
我說:嗯。我聽見花香沿著光纖漫遊
每句話都被蜜蜂嗡嗡追逐
上次我們來麗江,那是九年前
馬幫趕著季候風橫穿南亞次大陸
斑頭雁和秋沙鴨,在拉市海邊築巢、求偶
你說,你不能聽天由命,你是雙魚座的人
隨著雨季洄遊下來,不只為了看櫻花
你說鎖翠橋下,玉河水帶走了情侶的倒影
你想回到過去,孤身一人又不敢過橋
你說春風再好,也繞不過玉龍雪山
繞不過眼角的魚尾紋。你說:我是不是老了?
你無法忍受的事太多,櫻花開著開著
也會落英繽紛。你說昨天又去了安居客棧
你說你無法忍受妖嬈的紫藤
在庭院樹上攀援,無法忍受青絲
漸漸變成白髮,無法忍受紅顏在枕邊
悄無聲息地黯淡
二
束河古鎮有條野馬、蝴蝶和薰衣草之路
一直通往心底。你笑起來更像薔薇科中
最嬌豔的雲南櫻花。如果你順著樹根向下
穿過凍土層的青春期,我相信
你就能觸摸到獸骨箭鏃、青銅小圓鼎
最早的陶,和音訊杳無的我
九年了,你胸前的飄花翡翠還是那麼晶瑩
再過九年,它會不會依然緊貼著你?
再過九年,它會不會把你迷惘的眼神
透過灑落在木楞板房外廊上的陽光
折射給遠方的我,讓那杯曾經愉快的下午茶
突然變成苦咖啡,慢慢流進哽咽的深夜?
憧憬往後餘生,我們想得太美了:
四方街的過橋米線、木府寂靜的黃昏
玻璃陽臺、書房的仿古銅燈
還有,布藝沙發上有我們的懶睡
和你朗讀詩歌的聲音。樹木尚在抽芽
我們就迫不及待想要開花、授粉、結果
三
那時我們還年輕,我們一路向南
到了麗江。關於這段經歷
我還記得普濟寺的櫻花和胭脂梅,還記得
米糕店鄰桌漂亮姑娘,和你小小的醋意
光陰如此斑斕,足以讓我忘了
世上還有那麼多書劍恩仇
也曾為你擔心,世界遠遠不夠完美
從科貢坊到官院巷,計程車要轉好幾個彎
才能開出世俗的視野
我不是流星,你也不是飛鳥
你像一隻淋了雨的風箏,等待春風吹過萬古樓
等待我雙手將你輕輕託起
九年了,記憶裡的你依然美麗
詩篇裡的我,早已在風塵中打馬遠去
在我們兒女情長的那些年
山茶、龍膽和綠絨蒿翻過喜馬拉雅
回到宋詞的故鄉,為我們採菊東籬下
為我們卷蘆吹笳,戍守風花雪月
四
我說過要帶你去踏青、露營
聽秋蟲在夢中呢喃
我說過遠遊時一定會帶上你內衣裡
略施脂粉的青春氣息。親愛的
九年前,在北門大水車吻別那天
佔羊骨卜的納西人預言我們終將重逢
傍晚,酒吧又傳來《滴答》的旋律
遊客們圍著篝火打跳,滴答零答零答零答
你推開南窗,聽歌、喝茶、澆花
樹林裡冠斑犀鳥呃呃鳴叫,野百合
靜悄悄地開了。你說今後的每一頁日記
都會長滿荒草和離愁
明天是七夕節,你說不等我了
你要離開麗江,去洱海,去蒼山
去朝霞、炊煙和杜鵑花下繼續浪漫之旅
你說佔卜的納西人早就不在了
你說大地上每個人都會越來越孤單
你說:再見,親愛的
本名田曉琳,中國作協會員,山東省作協籤約作家。著有詩集《隱身人的小劇場》《如果暖》《這是世界的哪裡》等,詩歌見於《詩刊》《新華文摘》等,入選多種年選。詩集《儒地》入選2017年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曾獲中國第四屆紅高粱詩歌獎、中國第二屆網絡文學大獎賽詩歌獎、第四屆葉聖陶教師文學獎等。
愛如麗水驚初見
天的藍和湖的藍驚起彼此的漣漪
就這樣面對面坐著
我們點起高高的燭光
樹葉形的船帆
像人們繼續遠行時翻閱的經幡
除此,就是恆久的藍
浸泡在夜晚遼闊的目光裡
水輕輕地搖著波浪
蜜紅的茶
從唇上小口啜著琥珀似的汁液
熱氣嫋嫋騰騰
翻轉著碰撞杯壁上的雙手
怕一飲而盡
怕燭光一下子就燒灼了半邊天
一個人無聲地喊著另一個人
當天光落下羞紅的蓋頭
我什麼都不說,你也明白
愛戀悠長而時光彌短
一次次道別,又一次次晚安
仁慈而殘忍的神
安排了這場日與夜的念想
明天是一隻巨翅的痴鳥
在火光沖天的荊棘花園裡
你看不到我
附身萬物低語的模樣
我羞於說出,我無限敬畏的愛
無非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草長鶯飛
在萬物投身的鏡像裡
我看到什麼,什麼便是你
我憫愛什麼,你便是什麼
……這遼闊塵寰的賜贈
我僅僅是你不完整的那一點兒星辰
那一點兒柔軟的,易碎的
易於消逝又易於永恆涕泣的一點兒
我們的那一點兒
如我愛你
在一上午的光裡
我站成一根忠實的木頭
那些花呀,傾倒著芬芳
甜潤澎湃的蕊心
隱藏著一場盛大的婚禮
唯有這樣的盛宴才足以匹配
烈日安慰著萬物
並不因為幸福抑或苦難
我如此守侯
直到木頭長出耳朵
傾聽,天空
幽藍的巨桶,盛滿無垠的蜜
即使燃燒也無法安慰愛情
你吮吸,我玫瑰色的孤獨
這蜂巢盛滿了蜜與毒
你啜飲我全身的風暴
在甜蜜和死亡交匯的峰頂
輕輕行走,歡快地滑行
以水品嘗火
以淪陷旋轉起飛升的煙霧
塞滿這個世界的幸福和恐懼一樣
我們無法控制的實在太多了
除了完全浸入,兩具本身的發光體
像用災難觸及一場飢餓
每一條線索都牽出一條光線
我們通體發光,即使燃燒
也無法安慰
愛情建築的避難所早已千瘡百孔
是什麼早已喪失了,玫瑰之於玫瑰的細流
而構成一紙依附,我們
假裝扭動,假裝水搖擺著火
把彼此推向高潮,推進懸崖
愛下去
愛那個優柔的人,也不要愛上訣絕
一生敗給流水,也不要誓不回頭
一生那麼短,能夠說愛的人真的不多
去愛的人都那麼卑賤
在軟刀子下活著
昨天割破的,就用今天的繭子來縫合
還沒有走的路,都會去向過往
一生都在,不斷地訣別
一生都在,向一個裂縫聚合
一生都在,向埋藏悲痛欲絕的墓穴
昂著高貴的頭,落下塵埃裡的腳
用一生愛
寬恕迎面而來的風暴和沙塵
媒體記者。美國芝加哥華人詩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有作品在《人民文學》《詩刊》《星星》《Prosopisia》等國內外130餘家報刊發表並多次獲獎,著有詩集《順河而上的花名》《虛掩的村莊》《詩歌裡的故鄉》。
女人船
安靜的月光下 一朵梅花
咬破愛情的手指與冬天山盟海誓
我把春天的第一滴血剪貼在古老的窗花上
看小橋流水 蝶舞紛飛和煙雨江南
船頭那個紅肚兜女子 她飄飄的長髮如盛開的櫓歌
輕輕搖動著我的三月
在一杯酒裡 我們暗自呼喊著那些其實已經走遠了
很久很久的時光以及兩個刻骨銘心的名字
燃燒的七裡香 怒放的櫻桃花 與楓葉有關的情節
甚至哭泣的詩歌與所有的新仇舊恨和無奈
女人船 被風抽打的月光
翻新著潮起潮落的太陽 覆水難收……
與妻書
月光傾瀉下來 靜靜地
照著你 照著有些發白的彩虹城
和愛情已經遲到的窗口 我想起很久前
的那個初春 我們是怎樣
與一條穿過正午的河流相遇
你微微膽怯的目光 躲在
黃昏的影子背後 觸摸我憂傷的詩句和
失落在另一個地方的疼痛 你說
我是船你就是帆 你是水我就是岸
我們以蓮的姿勢 傾聽和守望
睡夢之外的片片寧靜
我無法忘記 那些鍵盤和電話
的手指總點中我的琴聲 一滴傷心淚
或者柔腸 在你倔強甚至剛烈的
衝動裡痛並快樂 所以
我們常常熱衷於與水溝通 讓身體
在月光下矮下來再矮下來
不讓太陽陷入一片昏黑
然後象炊煙一樣站起來 喝茶
漫步 聊天 象藤和樹一樣
熱愛所有的生活
月光傾瀉下來 靜靜地
照著你和我……
守在門外的男人
守在門外的男人一臉愁苦
他瘦弱的身體象風象雨開滿了雪花
在他的屋內 懷胎十月的女人
與他一樣 倍受愛情的煎熬
那個女人很疼的叫聲
讓他想起自己許多難產的故事
在東南的某個小鎮 瘋狂的
車床 咬斷了他三根手指也破碎了家鄉
與他青梅竹馬長達十年的夢想
投海未遂 他認識了這個
同樣被移情別戀的女人 後來
成了他的妻子 帶著同一個憂傷
他們回到早已面目全非的家
用川普和吳儂軟語
一起營造泥土的生活
守在門外的男人象一堵牆
他堅硬的血比太陽和月光更燦爛
他要用一生的情懷 擋住所有的冬天
為自己鍾愛的女人取暖……
約 定
再見面時 我們都已經老了
你苦苦的自責 讓我想起三十年前
那個多雨的黃昏
我們以羌歌咂酒和生命作證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
夜色很冷 我們開始重新約定
在落紅的村口 讓虧欠的月光盛開成
兩個孩子的前世和今生
彌補一段關於我們無法靠岸的
孽緣和情分 我不敢去想
那些飄零的花朵 是否能沿路返回……
妹 妹
妹妹 今夜我向你坦白
我在另一個花開的時刻向你坦白
其實放走了你是我一生中
最大的悲哀和不幸
你是一朵美麗的雲彩你走了
雨季來臨我不知所措
我只能躺在你過去的夢裡
享受溫暖
懷念水和空氣
讓已經無形的血液滋潤我的生命
乃至靈魂
而當你在另一片水域盛開時
我的軀體便是那河畔中的
一株灰色的水草
在襯託你
妹妹 今夜我向你坦白
下輩子我一定會做個好男人
中篇小說
或有故事曾經發生/005 魯 敏
補血草/036 尹學芸
人人都愛尹雪梅/079 劉 汀
短篇小說
買恐龍/144 第代著冬
五指山/150 駱 平
百步清陰/164 強 雯
小說新幹線
歡樂島(短篇)/171 草 白
一次遠行(短篇)/177 草 白
夢、生物及寫作(創作談)/185 草 白
以緩慢以沉著,抵禦荒涼(評介)/186 曹 霞
非虛構
形色藏人(續)/096 吳雨初
散 文
進退一身關社稷/063 陳啟文
玫瑰刺/134 瓔 寧
甌海行/191 育 邦 蘇滄桑 等
思想者說
靜默的牆/127 北 喬
世界文學期刊概覽
書寫·編輯·閱讀文學共同體:《SUBARU》的追求 / 188
(日)羽喰涼子 秦 嵐 譯
譯 界
卡羅爾·安·達菲詩選/200 遠 洋 譯
中國科協 中國作協主辦
科技工作者紀事
決勝AI時代/205 宇 舒
詩 歌
第八屆「十月詩會」青年詩人作品集 / 222
馬驥文 祝立根 樹 弦
應詩虔 一 度 王向威
田凌雲 李 越 張 琳
其 它
中國·李莊杯第十五屆(2018)十月文學獎獲獎篇目 / 240
「我與《十月》」徵文評選結果揭曉 / 221
藝 術
封 面 線 之二[局部]周 力
封 二 時間(攝影) 方若波
封 三 棲(攝影) 方若波
封面設計 趙平宇
篇名題字 王十月